困獸之鬥,日本投降前的最後的瘋狂,美軍付出傷亡三萬人的代價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經勝利在望,希特勒在柏林的地下室中飲彈自殺,第三帝國的千秋大夢已經破滅。遠在東半球的日本雖然到了窮途末路的關頭,卻依舊像茅坑裡的石頭又臭硬。面對越來嚴峻的形勢局面,日軍大本營頒佈了“陸海軍作戰大綱,”這個大綱以美軍為主要敵人,以本土為重點建立牢固的防禦體系。大綱規定,為保衛本土進行縱深作戰的前沿為南千島、小笠原群島、西南諸島及臺灣和上海附近,一旦美軍在這些地方登陸,要傾盡全力反擊,阻止美軍在這些地方設置基地。

早在1944年,美軍就開始空襲硫磺島。從1945年1月3日開始,美軍開始晝夜不停的對這個島嶼進行轟炸。2月16日,美軍又對這個島嶼實施毀滅性艦炮射擊,炮火十分猛烈,以至於島上再也看不到綠色的植物。守衛硫磺島的總指揮是粟林忠道中將,他早已料到美軍會首先對這個島嶼進行炮火打擊。所以他在戰爭前構築了堅固的地下工事,在實在不能構築工事的地方,就乾脆埋下坦克充當火力點。所有這些工事,都交叉配合,由秘密坑道進行連接。

2月19日,在3艘戰艦、九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5艘航空母艦得掩護下,海軍陸戰隊第4師和第五師乘坐130艘登陸艇開始登陸。短短四個小時,美軍就發射了八千發炮彈,轟炸約1600但美軍上岸不久後,日本人從地道里爬出來,美軍三萬多登陸部隊腹背受敵,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第二天黎明,美軍慘遭重創。

第二天美軍又開始了炮擊和轟炸,威力之大,難以想象。3月1日,美軍攻下2號機場和元山地區。日軍拼死抵抗,許多日軍士兵自願充當人體炸彈,鑽到美軍坦克下拉響導火索。3月11日日軍被擠壓到島嶼北端的狹小地帶。總指揮粟林率領剩餘的350名日軍,高喊萬歲,進行最後一次衝鋒。直制第二天,這股日軍方全軍覆沒。

硫磺島的戰鬥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美軍兵力盡管佔有絕對優勢,仍傷亡三萬人,飛機損失60多架,坦克300多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