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節,五四青年節的起端來源於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39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作為一座有著3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重慶在100年前的五四浪潮中,也有著許多令人心潮彭拜的故事,100年前,重慶潼南人為求救國救民之道而東渡日本,時年19歲;後來成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正從重慶出發前往法國勤工儉學,以求探尋真理,時年16歲;後來成為國家元帥的重慶江津人聶榮臻正在家鄉參加學生愛國鬥爭,與反動軍警做鬥爭,時年20歲;後來成為國家元帥的陳毅,正從法國歸來,在重慶的《新蜀報》擔任編輯,過三峽吟出“走遍天下路,闖過萬濤灘。為碎舊世界,撥雲見青天”,時年21歲……彼時,國內時局動盪,但這批為尋救國的而努力奮鬥的人都正值風華正茂、青春年少。


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今天五四,為了緬懷這些100年前為了救國救民而四處奔走的人,建議在重慶的朋友可以去去這些地方看看,將可以更加詳細的瞭解到他們的豐功偉績:

中國三峽博物館——看“城市之路”展廳

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中國三峽博物館,又名重慶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與重慶人民大禮堂相鄰。其前身是西南博物院,1955年更名為重慶市博物館,2000年9月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成立中國三峽博物館,並加掛“重慶博物館”館名。

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在這裡可以看到“五四運動”專題,裡面陳列有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其中包括1921年7月應陳愚生之邀,來重慶舉辦“暑期講演會”,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鄧中夏和黃日葵的照片,他們意氣風發,目光如炬。也可以看到鄧小平從重慶出發去法國勤工儉學、聶榮臻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在橡膠廠做工的照片。

佛圖關公園——瞭解楊闇公烈士輝煌壯烈的一生

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佛圖關公園位於重慶渝中區的鵝嶺公園旁,系原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佛圖夜雨”故地。其地勢高峻,為兵家必爭的千古要塞。因古時建有夜雨寺(也就是李商隱寫下千古名篇《夜雨寄北》的地方)、《佛圖關銘》、《佛圖關》、《清正廉明》等多種記事碑銘,及巖壁上刻有摩岩石刻佛像,故名佛圖關,在這裡我們可以瞭解到楊闇公烈士輝煌壯烈的一生,作為川渝最早的革命領袖,當時朱德、劉伯承、陳毅都做過他的手下,29歲英勇就義於佛圖關,他以生命和熱血實踐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如馬掌鐵,磨滅方休。”

渝中區白象街88號——《新蜀報》編輯部

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白象街88號只是一棟普通的大樓,但如果有的話,可以在大樓旁的文化牆上看到寫著一行字——“《新蜀報》在此創辦”。上世紀20年代初,在這條各國洋行林立的金融街上,曾有一份重要的報紙在此辦公,這份名叫《新蜀報》的報紙,是五四時期川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也是當時重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之一,陳毅元帥從法國歸國後便曾在這裡當過編輯,或許後來能成為詩人元帥,也與他做過《新蜀報》的編輯著一定的關係吧(渝帆沒有去過這裡,所以上圖為網絡圖片)。

重慶圖書館

五四青年節,在重慶的朋友請暫時忘掉洪崖洞,可以去這些地方看看

重慶圖書館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是我國大型綜合性的公共圖書館,也是國家一級圖書館,他的前身是1947年民國政府為紀念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美國總統羅斯福設立的“國立羅斯福圖書館”;1950年4月更名為“國立西南人民圖書館”;1987年定名為“重慶圖書館”。館內藏有文獻460多萬冊,其中古籍線裝書53.2萬冊,還包括聯合國資料20餘萬冊,在這裡的文獻資料室,還保存有五四運動時期的一批進步刊物,《人聲》、《川東學生週刊》、《渝江評論》……泛黃的紙張上,每個字仍然飽含力量,似乎要從報上一躍而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