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起,邢臺高鐵東站試行智慧停車收費...邢臺城事兒

明起,邢台高铁东站试行智慧停车收费...邢台城事儿

我們不做新聞,只做新聞的搬運工,每晚9點30分與你相約邢事...用心做好您睡覺前的“城事”新聞。

高鐵

明起,

邢臺高鐵東站公共停車位開始收費

明起,邢台高铁东站试行智慧停车收费...邢台城事儿

據邢臺市城管局負責人介紹,以高鐵東站廣場為例,社會停車場現有停車位850個,通過該局約1個月的觀察統計,停放1天及以下的約270輛、停放3天及以下的約90輛,而停放5天以上的“殭屍車”達280輛,佔車位總數的33%。有限的車位被長時間佔用,致使有出行停放需求的車輛無車位可停,造成交通擁堵和違停現象,社會反映強烈。

為此,經邢臺市政府研究決定,該市率先在供需矛盾嚴重的高鐵東站試行智慧停車收費管理。同時,該局也藉此機會,向全社會發出通告:即日起,邢臺市城管局將聯合交警部門,對高鐵東站亂停車進行專項治理,對“殭屍車”一律拖車處理,並將於2019年5月5日0時起,在高鐵東站試點啟動智慧停車收費管理工作。(燕趙都市報)

旅遊

“五一”期間邢臺共接待遊客

210萬人次 旅遊總收入達15.3億元

明起,邢台高铁东站试行智慧停车收费...邢台城事儿

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統計,“五一”假期,我市共接待遊客210萬人次,同比增長20%,旅遊總收入達15.3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主要旅遊景區(點)及市區主要遊樂場所共接待遊客134.2萬人次。

“五一”假期,我市特色景區、時令產品、短線遊、郊外遊、農村休閒遊、古村落及文化體驗遊、花卉觀賞遊等備受遊客歡迎。花卉觀賞旅遊主線突出。 沙河市紅石溝農業生態園舉辦的鬱金香節、秦王湖風景區、利多生態農業公園、興固村的牡丹、桃花源山水園林中牡丹芍藥、柏鄉的漢牡丹等吸引了10餘萬名遊客前去觀光。

旅遊主題活動精彩紛呈。臨城縣崆山白雲洞“紫藤花油紙傘藝術節”、“花開富貴 祝福祖國”工筆畫展、“巾幗心向黨 禮讚新中國”旗袍秀文藝匯演,天台山祈福、喊泉活動,綠嶺核桃小鎮“放飛夢想”親子活動、邢臺縣邢襄古鎮“研學古鎮”、興臺古鎮“首屆風箏文化節”、張果老文化研學體驗遊、紫金山“免費穿漢服、西遊紫金山”等活動火熱,吸引了廣大遊客。

旅遊營銷定位精準。臨城縣市場定位精準、宣傳營銷到位,做強“山水洞天,清新臨城”旅遊品牌。在石家莊市進行LED屏十屏聯播,與河北交通廣播開展戰略合作,在2019河北汽車文化節發放崆山白雲洞門票代金券。同時,抓好網絡營銷,豐富微信平臺內容,“臨城旅遊”官方微信影響力穩居全省首位。精心製作的臨城旅遊攻略,重點推出崆山白雲洞、天台山、岐山湖、中國·綠嶺核桃小鎮等精品景區。

出行方式以自駕遊、自助遊為主。我市通過舉辦旅發大會、國際自行車賽等重大活動,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西部旅遊市場呈現出“路好走、景好看”的旅遊格局,吸引了大量外地自駕車遊客。據統計,自駕遊、自助遊佔出遊人數70%以上,自駕遊客主要來自北京、山西、山東、河南、邯鄲、石家莊等地。(邢臺日報)

寧晉

寧晉出土

一通明朝嘉靖年間石碑

明起,邢台高铁东站试行智慧停车收费...邢台城事儿

河北省寧晉縣近日出土一通明朝嘉靖年間石碑,距今約460年。此石碑碑文記載的是湛甘泉《甘泉湛先生心性圖》。

石碑出土於鳳凰鎮書院村一施工現場,高251釐米、寬96釐米、厚36釐米,上面刻有《甘泉湛先生心性圖》,碑文為小篆,共計536個字。該石碑是明代御史、寧晉縣著名教育家蔡靉(1496-1572)為傳承其師湛甘泉思想而立於洨濱書院的。

寧晉縣文保所所長高亮介紹:“據史料和資料記載,湛甘泉(1466-1560)是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他的‘甘泉學說’(甘泉學派)與王陽明的‘陽明學說’並稱為‘王湛’之學,促進了明朝中晚時期心學的發展與繁榮。這一石碑的出土對研究‘甘泉學說’、洨濱書院和寧晉明朝期間歷史大有裨益,為明朝心學研究提供了佐證資料。”(新華社)

天氣

大風降雨降溫來襲

邢臺天氣“大變臉”

明起,邢台高铁东站试行智慧停车收费...邢台城事儿

五一假期的前三天,太陽那叫一個曬,假期的最後一天天氣將變臉。5月3日16時,邢臺市氣象臺發佈未來三天預報:預計5月4日白天,本市將迎陣雨或零星小雨,5月5日白天將出現偏北風5~6級,陣風7~8級,氣溫有所下降,請防範。

具體預報為:

5月3日夜間陰天,偏南風3~4級,最低氣溫14~16℃;

5月4日白天陰有陣雨或零星小雨,偏南風3~4級,最高氣溫22~23℃;

5月4日夜間多雲間晴,偏南風3~4級,最低氣溫13~15℃;

5月5日白天多雲間陰,偏北風5~6級,陣風7~8級,最高氣溫19~20℃;

5月5日夜間到6日白天晴間多雲,偏北風3~4級轉偏南風2~3級,最低氣溫10~13℃,最高氣溫20~21℃。(牛城晚報)

明起,邢台高铁东站试行智慧停车收费...邢台城事儿

本文由邢臺同城綜合整理自網絡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