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你毁掉我的自信的,凭什么叫我现在要自信一点?”

“妈妈,是你毁掉我的自信的,凭什么叫我现在要自信一点?”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都是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家长不太满意的情况,家长就会不由自主的开始抱怨,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更好一些呢?

对于一个人来说自信很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就,也关系到孩子的幸福感,甚至也决定了这个孩子是不是讨人喜爱的类型,所以当孩子处于不够自信的状态时候,家长就会着急,就会吐槽:

我们家孩子该表现的时候就是不敢表现,该动手的时候就是不动手,该说话的时候就是不说话,看的我真着急,这要是在外面被人欺负了怎么办?我们也不可能一辈子跟在身边保护孩子啊!

如果这个时候邻居或者亲戚家的孩子自信大方,只要是自己想要的,觉得对的就大胆敢说,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自己不够自信的孩子会更加恨铁不成钢。

但是说实话,孩子不自信并不是孩子自己一个人原因,这也跟你给孩子的教育有关系,毕竟自信不是天生的,是后天慢慢培养起来的。

“妈妈,是你毁掉我的自信的,凭什么叫我现在要自信一点?”

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失去自信呢?其实大部分是因为家长剥夺了孩子体验成功和建立自信的机会。

我们自己可以仔细想想,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觉得自己非常有自信呢?

我想大部分人会这么回答:我刚刚完成了一个特别好的项目,我刚刚做出了一个特别好的工艺品,我刚刚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但无论是什么,最终的结果都有所呈现,或是物品,或是金钱,有的时候甚至是没有得到特别好的成功,自己也会觉得很开心,觉得很有成就感。

换句话说,就是你只要做了事情,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一定的成就感。

这些其实放在孩子身上也成立,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只有这样孩子才有机会体验成功,孩子才能通过这些成功的事情,慢慢的建立起自己的自信。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做什么事情,因为大部分都是大人帮忙做好的,因为大人们觉得,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好好照顾自己,所以大部分的事情就直接帮孩子做了,那么孩子的双手就不需要做什么了,孩子就这样失去了体验成功的机会,何谈建立自信呢?

“妈妈,是你毁掉我的自信的,凭什么叫我现在要自信一点?”

培养孩子的自信,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

首先,不要经常去打击孩子的自信

孩子的自信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打击,自信不太可能可以建立。

之前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么说的:

一个巫婆抓了一个公主并把公主关在了城堡里,为了防止公主逃跑,巫婆每天都跟公主说:“你太丑了,像你这么丑的女人哪怕逃出去了,也会被天下人嫌弃”

刚开始的时候公主还不信,时间长了就信以为真,认为自己真的很丑,所以也没有了逃跑的想法,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直到有王子路过跟公主说你是世界上最美的人,她才开始慢慢的相信自己是美的。

一个贬低一个赞美,效果竟然查差别这么大,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经常扮演的,是故事中的巫婆。

当孩子做一件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家长经常会这样说孩子:

“你说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得了,别给我添乱了,我还是自己做吧”

“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啊?别瞎搅合”

不可否认,孩子还在学习的阶段,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确实会出现一些纰漏,如果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就不要过多的去数落孩子,如果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只要稍微出一点纰漏,你就数落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确实做不好,就是笨,以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失去了主动去解决的心,只会自卑的往后退缩。

所以,不要在生活中经常数落孩子的不是,要对一些事情给予适当的鼓励。

“妈妈,是你毁掉我的自信的,凭什么叫我现在要自信一点?”

其次,不要在过度关心的引导下去吓唬孩子。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掌中宝,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一直呆在家人的严密保护伞下,家人也觉得,这个世界对于孩子来说,到处都是危险。

孩子要拿装热水的杯子,家长怕被烫到,孩子爬小凳子,家长怕摔倒,孩子走个草坪,家长怕被蚊子咬了,因此都言辞严肃的警告孩子,不要去做这些事情。

家长这些警告都来自于对孩子的爱,却不知这样去保护孩子会让孩子形成恐惧心理,然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孩子还会勇敢的去做什么事情吗?不做事情就很难有成功的体验感,这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自信建立的基础。

“妈妈,是你毁掉我的自信的,凭什么叫我现在要自信一点?”

再次,不要总是拿孩子去作比较。

我们小的时候,生命里到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家长总是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希望通过这些言语鼓励孩子多努力。

但很多情况下往往事与愿违,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把把软刀子,不仅让孩子心里难受,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事事不如别人,慢慢的变得自信全无。

“妈妈,是你毁掉我的自信的,凭什么叫我现在要自信一点?”

最后,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动手的机会。

你不让孩子自己倒牛奶,他永远不会自己倒。你不教孩子倒牛奶的技巧,他每次倒牛奶都会洒。可是,一旦你给了他动手的机会,教了他方法。你就能亲眼见证孩子体验成功后那种自信满满的喜悦。

教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个不断放手的过程。

别老想把孩子捏在手心里,你太累,他崩溃。多给孩子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多让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叠被子,穿衣服。即使他们做不好,也别指责他们笨。我们应该把事和人分开。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孩子无能,没用。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

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到时候,孩子可能永远做不成这件事了。多鼓励孩子,多去关注孩子的进步。

文末的时候总结一下,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多给孩子自己动手尝试的机会。

2、多鼓励孩子,多去关注孩子的进步。

3、给孩子展示的空间,证明自己的机会。

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能感觉到爱、接纳和关怀,他的自信也会得到滋养。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整天被批评,被指责,那自信也会荡然无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