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評人的嘴,騙人的鬼",那些忽悠過你的車評"黑話"...

更多精彩資訊,下載 暢駕 客戶端一起耍吧!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代步需要,買車已經成了越來越常規的需求。但一輛車畢竟不是一筆小的花費,所以大家在選車的時候都還是比較謹慎的。

除了常規的配置信息,想要了解一輛車的優缺點,很多人都會上網通過車評節目來更深入的瞭解車況。

那麼問題就來了,都說“車評人的嘴,騙人的鬼“,他們的話真的能信嗎?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來解讀一下車評界的那些“黑話“,保證給大家安排的明明白白....



1、外觀篇

黑話1:"設計感"

翻譯:好不好看仁者見仁,但設計和老款不一樣了,可能是花錢請了設計師,吹一波

黑話2:"與XX一脈相承"

翻譯:沒花錢請設計師,還是原來的配方,套用了家族臉

黑話3:"耐看"

翻譯:醜到,看不慣忍忍也就看習慣了

黑話4:"極具辨識度"

翻譯:太醜了,辣眼睛,看一眼就忘不了

2、內飾篇

黑話1:"科技感"

翻譯:內飾硬邦邦,光禿禿,除了中控超大屏其他沒啥可說的

黑話2:"性價比高"

翻譯:亂七八糟的功能一大堆,但基本沒啥用

黑話3:"簡約質感"

翻譯:塑料材質,還沒什麼配置

黑話4:"豪華"

翻譯:真皮座椅,木紋裝飾,開出去有面兒

3、空間篇

黑話1:"中規中矩"

翻譯:坐5個人肯定嫌擠,胖子就別上車了

黑話2:"基本滿足日常使用"

翻譯:滿足不了日常使用。。。

4、性能篇

黑話1:"動力足"

翻譯:油耗高

黑話2:"有推背感"

翻譯:踩個油門一驚一乍的

黑話3:"動力輸出平順"

翻譯:肉

黑話4:"路感清晰"

翻譯:避震器不太行,顛屁股

..........



當然,這套翻譯肯定不能概括所有的車評,但這的確體現了現在這些車評節目的特點。

那些文案你仔細一聽,其實都大同小異。:外觀設計、內飾細節、配置信息、乘用空間、動力操控,你看到的95%的試駕文章都是按照這個順序這個結構來寫的。


要說汽車就這麼幾個部分,測評結構類似也正常。可是車評人們還喜歡用同樣的詞語來描述不同的部件,大部分的文案通篇“車軲轆話“:

五幅輪轂很動感;車身線條很動感;前臉設計非常有動感......

內飾用料紮實,有一定的高級感;空間大,而且底盤紮實;可以看出,漆面很紮實......

大燈看上去非常犀利;前臉看上去非常犀利;輪轂看上去非常犀利;後視鏡看上去非常犀利......

張口“科技感“閉口“運動型“,充值了就表現不俗買買買,一張嘴能讓QQ賽大奔;沒充值就差強人意要慎重考慮......

呵呵,諸如此類的“汽車評測“,我還能說什麼?

就像有的車評人自黑說的那句話:“車評人說的話,十句裡面九句半都是在放屁,剩下半句是標點符號,我也是一樣 ”



看車評節目的時候,對待車評人的話要選擇性的聽取,因為不同車評人水平的高低,以及汽車廠商是否“充值“和平臺背景等都是影響車評節目可信度的因素。

所以,與其聽信車評人的分析,可能自己去試駕會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哦,買車的時候最好還是自己多做功課,比對,試駕,相信自己實際體驗,拒絕被忽悠!


更多精彩資訊,下載 暢駕 客戶端一起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