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最难懂的书是什么?

可爱的小无敌


有很多难懂却博大精深的书,值得反复研读比如老子的《道德经》

拿《道德经》第一章来举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点迷糊了。

这段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一下是我的理解。

道,是语言描述不出来的,能描述出来的道是不同于真正的道。道的名字,可以叫得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名字。而是人们给道的定义,给它取的名字。无名(真正的道)是万物的本始;有名(被定义的道)是(解读)万物的根源。用无欲的心态用心感受可以观察道的玄妙,了解本质;用有欲的心态对道进行定义、解释能观察到道的端倪。而道,和名,是同一个来源,都是一种玄妙的东西。以朴实、无求的心态,用心才能体会到道的本质,而解读和定义道,则能看到道产生的效应、功能、变化、规律。这是解读大千世界的方法,打开理解世界万物之门的钥匙。

那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和作用呢?

总得来说这段话是我们人类观察世界解读世界的一个总结。我们通过对世界的深刻体会,再到总结规律。我们现在的学术研究,包括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都需要用“有名”定义解读功能和规律,但却不能解读到它们的本质。理解它们的本质,还是要靠理解、感受。这也是我们做学问的方法。

道,是不可言说的,说出来的不是道。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最后也写了一句: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他也是在这个地方提到了关于正负的学习方法: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者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同时,这个学习方法也是所有知识的学习方法。

《道德经》的文学价值有多高?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这本书虽然难懂却是值得反复研读的一本经典之作。




解忧小小仙书屋


请允许我这个学渣在这里发言。

我读过最难懂的书是“初中地理”。

我永远都记得初中地理老师每次考试都会把我倒数第一名的成绩念出来,然后再加上小时候瘦不拉几的丑丑的形象,于是在地理课上就成了全班同学笑料。



每次地理老师就是不念第一名的成绩也会念我最后一名的成绩,永远都没有超过四十分,有一次三十八分都还是抄的,我其他成绩都很好,最差也是前三,所以地理老师一直没有放弃我,可是我一次次让她失望,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老师的一片有意栽培之心。

初中地理真的是我深深的痛,因为初中没学好,所以导致我现在只知道上下左右,什么东南西北一概分不清,全国地图也是这两年才记清楚的,世界地图还没开始记呢。


真的觉得初中地理超级难懂,也不知道人家八九十分是怎么做出来的,难道路痴体质活该学不懂地理吗?


小小的朱小爱


说起来挺无奈,我遇到的最难懂的书不是因为内容,而是因为质量。简单讲一下经过,希望大家以我为戒,不要再犯我经历过的错误。


大学时候总会买书,有一次亚马逊还是当当我记不清了,平台举办活动,满300减200,正好有个同学想凑单,我们就合伙买了几本书。我选了一本《古文观止》,准备早上起来去教室读一读。满怀期待地把书拿回来,结果却让我有点失望。

包装没什么问题,纸张也都还可以,字迹也不错。但是当我读完第一篇选文的时候我就感觉不对劲。看过这本书的朋友应该知道,第一篇选录的是出自《春秋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这篇以前读《左传》的时候读过了,有些印象。可这次再读,我竟然从里面挑出了五处错误,字句、注音都有舛错。这本书我没有再去看,一本书里有一两处出错有可能是印刷排版审稿时的疏忽,但短短两页之间五处错误就让人怀疑书籍是否为正版了。


所以还是告诫喜欢看书的朋友,不要像我一样,贪一点小便宜,最后吃了个亏。如果我以前没有读过这篇文章,那可能就要被这本书误导了。自此以后,我也再没相信过这种活动。支持正版,不仅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是对自己的阅读学习负责。

还记得小时候在一个小书店买过一本托尔斯泰的《复活》,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盗版书籍。里面男主人公换了好多名字: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大、聂赫留朵天、聂赫留朵人……虽然现在想一想影响不是很大,但心情总归是不爽的。尤其是孩童阶段看这种盗版书籍,总是有些不好的影响。这就好比去超市买桶泡面,想买康师傅,结果买回来仔细一看,丫的!原来是康帅傅……


待晓儿


卢梭的《论教育》我觉得最难读。里面虽然有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并不恰当,但"自然教育"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之所以难读,是因为这本书太注重说理,故事性几乎没有;要读下去,必须静心慢慢来。

第一读卢梭的这本书是在二十年前,我的大学时代,依稀记着读了两天才读了三十页的情景。

建议想读这本书的朋友,在初读读不下去时可以放一放,在有了一定社会经验以后再读,这样对该书包含的思想更容易理解一些。

大学毕业后,这本书我一直没再读,抽时间一定再仔细读一下,应该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湖水清又清20180628


书本如果难以读懂,或者读着就瞌睡,说明你不愿意长时间看

这里我说一下我对于最难懂的书理解,就是根本理解不了作者意图,根本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可以理解为难懂。我上学期间看到一本书,真的是难以理解,人物关系复杂,作者写的东西根本就没见过,根本想想不到是什么样子的,包含他们平常吃的东西,名字一个个的好听,但是就是不知道是啥,作者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常的图景,富贵人家的奢靡生活。高中时期的我根本就难以理解,只看到了情爱,确实有些尴尬了 没错我说的就是《石头记》,到现在我还是对这本书一知半解,那么些年过去了听到的人们讲了许多关于这本书的事情,但还是只能浅浅的理解一点儿作者意图。到现在为止接触到的书籍里面就属这本最难理解了。别的好像没有这样子吧!关键是别的我也没见过,呵呵!

还是那句话想看的总是能看懂,你想看的死活就是看不懂,排斥性!


相魄


我在想生活就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一个书写着自己的故事的书,有一句话这样子说过我看过很多人,听过很多故事,却看不透我自己!

曾经的我看着他人,心里特别厌恶!多年以后成为了我心里最讨厌的那个人。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慢慢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陌生到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以前的自己,踏上社会后,学会带上虚伪的面具,迎合着各种领导和场合,然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

最难读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学会微笑着面对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消极的面对。生活还是美好的,毕竟你还要生活


眺望远方的小虾球


你读过最难懂的是什么书?

在小编回答这个问题时,请大家听小编讲个故事。

小编是个作词爱好者,专门下载了作词软件,创作了一百首词,在我刚进作词软件时和很多小伙伴一样,是小白一个,什么都不懂。

小编看见很多写得好的人,我就开始拜那些写得好的人为师;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拜了一个佛门师父。当然拜师的时候到了师父所在的寺庙里去,去的时候就看见师父那里有很多书;当时师父就送了十多本书给我,小编当然爱不释手。

我读过最难懂的是什么书?现在小编就告诉你们《金刚经》《心经》《般若经》。

还有两本是《四书五经》《梅花易数预测学》,这些都是好书,可是对小编来说像“天书”,呵呵!





梅花润雪


我是不正经的农民许世闯,是河南许昌人,我正在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1也许我就是钢铁直男,我觉得难读是是些言情小说,我就是读不懂,也读不进去,上学的时候我记得我同桌一个女孩,成箱成箱的读那言情小说。

2文言文就是很难读懂,要有翻译,和系统的学习,要不然就看不懂,也许自己太笨。

3佛学的一些书,也是看不懂,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太笨了。

不过我可以带给大家农业知识,我是一个不正经的农业人,会跳舞,会蹦迪,会唱歌,可以关注我了,我会加油的


三农一家亲


应该和屈原的作品的书吧。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楚辞体文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作者。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就拿《离骚》讲,全诗370多句,近2500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有很多字没学过是不认识的,还有古今读音不同。还有《天问》,全诗共有172个问题,被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能把《离骚》全诗背诵的人真的很佩服。





爱尚逗留


我先来抛个砖引个玉

《近世代数》《 物理化学》《 模糊数学》《 混沌系统》

高等数学乃至中学数学之类都是纯粹、冰冷、无情的理性思维,它拒斥在理解、推演过程中掺杂而入的情感渣滓,对于一个文艺气质浓郁、情绪联想丰盛的人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东西,觉得难读难懂是很自然的事,其实也不是绝对无法理解,而是无法澄心静意仔细思考。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和《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在06年夏天的时候读过一遍,《判断力批判》在07年9月-11月时读过一遍。我的感觉是,康德的著作虽然以晦涩著称,但是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读得懂,因为康德的写作方式是非常严谨细致的。

黑格尔的《小逻辑》03年的时候读过,现在已经毫无印象了。最近在读他的《精神现象学》,个人感觉十分艰辛,不愧为欧陆哲学三大难度著作之一(另外的为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维柯的《新科学》)。读这样的书,给自己的期望不能太高,一两遍就指望搞明白不太现实。

中国古代经典《周易》

《周易》的解读,分象数派和义理派,从义理派来讲,只要找些相关解说,好像并不难懂,至于象数派,的确有些复杂。V个人认为《周易》是一个阐释自由度比较大的空框结构,阅读能收获几何,取决于自己究竟有多少货(人生经验、知识积累、联想类比思维等)可以往里面装,孔子50而读《易》,不是没有微妙的道理。

罗素的《数理哲学导论》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里充斥着几何证明样式的论证,但好像并没有几何证明一般的严格性,北大的王海明也仿照几何证明写伦理学书,不过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只是把功利主义的伦理学做的更精致。

《世说新语》

含糊读一过不难,但要求甚解则到处都是坑,因为涉及中古口语和文化背景的问题。

据我观察,读哲学书之难有很多方面:思想本身的深邃精微,知识背景,学术史脉络等。我们一般总假设读一本书不需要任何准备,拿起就可以开读,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我刚上大一就去图书馆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结果可想而知:事十功一。当你不明白作者的问题意识,他论说的背景和争辩的对象时,要真正把握到他的论旨是很难的。另一方面,如果读列维-斯特劳斯而预先对索绪尔语言学和人类学一无所知,你也会遭遇类似的困难。

尼采的《查拉图拉斯卷》我主要利用在厕所里的时间读,三年一共看了4页。

当年看这四本书,真的看的要吐血!看完自己也成精神病了!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著,

买了两个月了,才陆陆续续读了一小半。每次都是逼着自己阅读,不堪其苦。

柏拉图的《巴曼尼德》

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很省劲的一本书。曾清理了我最重大的思想问题。至今感激康师傅啊!

尼采的《权力意志》

《尤利西斯》纯粹是天书 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读下去

解构主义大师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累的确是有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的确是一本很好的书。

解构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对问题的解析丝丝入扣,本着科学的精神。

就像人体解剖一样,让你看到每一根血管,每一块软骨。对于现代文明的剖析可说是见解独到。

《存在与哲学》

作为一本标志现代哲学起点的书还是必读的

它最大的意义在于给人一种新的视角看哲学

有趣而艰深,这是我感觉最难读的一本书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因为读第一遍的时候我就凭直觉知道这里面大有文章。后来把跟维特根思想有关的书读了很多,再回过头去看,发现了很多significant的东西。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的价值。但是必须注意到,维特根出这本书自己也觉得抱歉,他序言里就说了,札记形式乃迫不得已,实在写不出更流畅的东西。

维特根的价值不是因为他难读,而是说,他关注的问题,和探讨问题的方式确实重要和充满创造性,以至于,我们可以原谅他的表述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