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历史上的阿速人

说说历史上的阿速人

四世纪到五世纪,在东方,五胡十六国灭了西晋帝国,与东晋帝国对峙;在西方,日尔曼蛮族灭了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对峙。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有日尔曼民族,也有非日尔曼民族。

其中,有两个民族,一个是阿拉曼尼人,一个是阿拉尼人。

阿拉曼尼人是日尔曼人,其后裔建立了德意志早期的四大公国之一的施瓦本公国。阿拉曼尼,就是日尔曼,法国人称呼德国人,就是称他们为阿拉曼尼人。法语“阿拉曼尼”,英语翻译为“日尔曼”。

阿拉尼人,则是生活于高加索山脉以北直到黑海北岸的北伊朗人,中国古籍中称为“奄蔡”,即辽阔草原的意思。

一、350年,乌拉尔人的一支,匈人,向西进攻,开启了完全改变欧洲格局的日尔曼民族大迁徙。匈人骑兵展开了对阿拉尼王国的猛攻,两军大战于顿河草原。阿拉尼军队,主要是车兵,以马拉战车为主,打不过机动灵活的匈人轻骑兵,阿拉尼军队大败,国王被杀,王国被灭,阿拉尼余部向匈人投降,从此,附属于匈人,

375年,匈人帝国向以西的东哥特人发动攻势,阿拉尼人追随匈人,一起向以西的日尔曼人发动进攻。

当时的日尔曼人,居住于莱茵河以东,一直到现在的匈牙利草原一带,虽然也是罗马帝国境外的蛮族,但是,遇到了更为野蛮落后的匈人,也是打不过,只得往西逃跑,由此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日尔曼民族大迁徙。

阿拉尼人与日尔曼蛮族混在了一起,一路向西打过去。

406年,摇摇欲坠的西罗马帝国,撤除了莱茵河边界的守军,日尔曼人中的汪达尔人、斯维比人,联合阿拉尼人,越过莱茵河边界,闯入高卢地区。他们一路劫掠,于409年,越过比利牛斯山,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西部和南部。

不久,罗马帝国无力阻止,又一批日尔曼人——西哥特人杀到,夺取了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地区,建立了西哥特王国。

410年,西哥特人攻占罗马城,大肆抢劫。

429年,八万汪达尔人和一些阿拉尼人,为躲避西哥特人的嚣张气焰,不得不渡海前往非洲,夺取了西罗马帝国的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在今突尼斯)为都城,建立了汪达尔王国。迦太基的陷落,对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最为严重,夺取了它在非洲的财政来源。

445年,匈人帝国在其国王阿提拉率领下,入侵西罗马帝国。

455年,汪达尔人与阿拉尼人,渡海攻入罗马城,杀西罗马皇帝,大肆洗劫,破坏。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哥特王国于489年占有其地。

534年,汪达尔王国被东罗马帝国所灭,北非的阿拉尼人逐渐与当地的原住民柏柏尔人以及后来来到这里的阿拉伯人融合,形成现在的突尼斯人。

留在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尼人,则与西哥特人及当地的原住民伊比利亚人融合,形成了加泰罗尼亚人。

而留在黑海、里海北岸草原的阿拉尼人,又称阿速人。

二、八九百年之后,1237年,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进攻俄罗斯各国,一路上攻城略地,在经过高加索山以北之地时,征服了当地的阿速人。阿速人遂依附于蒙古人。

不少阿速人被蒙元统治者调往中国,组成阿速卫的军队,他们成为色目人的一部分,协助蒙古人,统治汉人和南人。

阿速卫亲军,是元帝国守卫大都皇宫的近卫军,统领军官为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正三品的高官。

阿速人,以前在草原上风餐露宿、金戈铁马、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桥的粗豪游牧民族,到了中原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锦衣玉食,深宅大院,迅速腐化堕落变质。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不喜欢吃苦,都喜欢吃得好、住得好,而这正是中华得以同化一切入侵游牧民族的法宝秘诀。短短几十年之后,当年骁勇善战的阿速军,已经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在元末刘福通起义军的猛烈攻势面前,惊慌失措,不堪一击。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两人,正二品的高官,奉朝廷命令,率领六千阿速军,前往安徽北部,镇压刘福通红巾军起义,在阵前,见红巾军势大,赫厮与秃赤吓得魂飞魄散,连呼:“快走!快走!”阿速军于是溃败。

元帝国灭亡,阿速人随蒙古人,退回漠北,与蒙古人融合。

三、当年没有编入蒙古军队、而是继续留在高加索地区的阿速人,一直居住到现在,就是现在高加索山脉南北两侧的奥赛梯人,他们居住在北奥赛梯-阿拉尼共和国、以及南奥赛梯共和国。

总之,当年的阿拉尼人,在千年历史变化之中,分别成为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人的一部分、北非突尼斯人的一部分、蒙古人的一部分、以及现在的高加索奥赛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