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青春华章

五四青年节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给投身西部建设毕业生的一封回信

愿你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青春华章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的纪念日,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为两位“特殊”的毕业生写了一封回信,这两位同学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建设,用理想和激情书写着新时代青年人的家国情怀。信中饱含了母校对他们的谆谆嘱托和殷殷期望,并鼓励所有的年轻学子要以他们为榜样,“好儿女志在四方,奋斗者青春无悔”。

给王龙龙、郑华同学的回信

愿你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汗水,书写青春华章。

王龙龙、郑华同学:

你们好!非常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我代表学院,在此给你们回信。2年前,你们从天软毕业,选择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服务、去奋斗,母校对你们有不舍,但更多的是为你们的选择而骄傲;如今看到你们的成长与进步,母校更为你们高兴,为你们自豪。

在校时,你们就懂得青春奋斗的意义,而且树立有投身于祖国建设发展的远大抱负。作为党员和学生干部,你们认真学习,勤恳工作,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锻炼自己、奉献自己、提高自己。很高兴,你们也将这些精神带到了你们的工作中。当你们跨越几千公里,践行承诺,奔赴西部,去到环境艰苦、语言不通的雪域高原,可以想象你们一定吃了不少苦。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们都没有放弃,表现出了更为坚毅向上的品格。不退缩、不抱怨,努力学习,不断突破,真诚服务,真挚奉献,你们很好地诠释了天软精神,也很好地践行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好榜样!

与老一辈相比,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告别了物质的贫困,远离了信息的匮乏,成长拔节一路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有更扎实的知识,有更开阔的视野,也拥有更宽广的天地。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正如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所讲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五四主题团日活动中还说过:“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因此,请坚信你们的选择,坚定你们的步伐,不要害怕吃苦和困难,只要一步步向上向前,你们的价值一定会得到体现,人生的梦想也终将都会实现。

你们生逢强国时代,生命的黄金时期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正相吻合,是亲身投入实践,亲手完成夙愿的“强国一代”。这是你们以及同辈千载难逢的历史荣光,更是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希望你们能牢记: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好儿女志在四方,奋斗者青春无悔。愿你们继续扎根西部,服务基层,努力工作,发光发热,报效祖国。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们像你们一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奋斗拼搏,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民族的发展和国家兴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祝愿你们五四青年节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也希望你们常回母校看看,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党委书记刘十洲

2019年5月4日

收到母校的回信,王龙龙和郑华倍感亲切。10天前,他们给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写了一封信,汇报了他们进藏之后的生活、工作和思想情况。从最初的不适应和迷茫,到现在的成熟、坚强,他们始终牢记天津市大学的校训,始终发扬天软精神,就像雄鹰般展翅飞翔,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愿你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青春华章

【五四青年节】致母校的一封信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我们是2017届前往西部就业的毕业生王龙龙、郑华,目前分别就职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商务局、芒康县委组织部。自2017年8月进藏工作以来,母校领导、老师、学弟学妹们就一直牵挂着我们,正值五四青年节之际,我们就近两年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2017年是我们人生的一大转折,在这一年里我们告别了母校,告别了可爱的老师们,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在一片祝福和质疑声中,步伐坚毅、义无反顾的背起行囊,越过高山,跨过河流,一路向西,来到了三千多公里之外、海拔3000多米的藏东明珠——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基层公务员。

西藏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处”,扎曲河和昂曲河在昌都相汇为澜沧江,这里没有暗不见天日的雾霾,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一片蓝天,一两朵白云,群山峻岭和那些淳朴、虔诚的人们。我们在昌都市职业技术学校经过了两个星期的培训,开始慢慢适应这里极度缺氧,极度干燥的恶劣环境,之后我们从职校被分配到基层开始了我们的职业生涯。这里的县城路很宽,人很少,但牦牛却很多,或许你绕着县城走一圈,你能够见到的人们两个手都能数过来,但相同的,不管是否认识,他们都会对你微笑,这是我们对这里迷恋的原因。

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对于新环境的不熟悉,恶劣自然环境的不适应,对于工作的迷茫让我们有些无助,但是一想到临行前学院领导老师对我们选择成为建设西藏的一份子时鼓励我们“进藏后不忘母校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克服困难,不断提高,为当地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的嘱托和期望,顿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只能鼓足勇气,正视困难。当地领导和同事们看到这种情况,特意安排了同事教我们公文写作、保密工作等一些基本的职业素养,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的融入群众,还特意教授我们一些日常藏语、藏族民俗文化、藏族舞蹈...... 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两年来,我们分在西藏的不同地方,一年也见不上几次,可是,我们一直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汗水为西藏的建设贡献力量。虽然我们的工作和专业不对口,但是通过母校的锻炼培养,让我们能够在繁琐的工作中游刃有余。专业学习、公司化的管理模式、至诚班、国旗班体验周等各式各样的学习和学生活动,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丰富,更让我们养成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种不放弃的精神,我们都很感谢母校,感谢那些不求回报帮助我们的老师们。感谢母校提供的平台,让我们有幸能够成为光荣的西部基层工作者,有幸能够代表母校一份子来到这片土地,工作着、学习着、生活着、感动着、收获着。让我们完美地从“天软人”蜕变成为一名“昌都人”,从而像雄鹰般展翅飞翔。

一封简短的“家书”远远不能表达我们对母校、对老师,对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的感激之情。“至诚致力、卓异卓越”的校训我们没有忘,我们也不会忘。今后不管我们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母校的教导会一直陪伴我们,一直激励我们,我们定将发扬母校认真实践、敢于创新的天软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努力、开拓进取。我们立志为西藏的建设、国家的进步继续奉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希望在未来的一天,母校会为我们而自豪。

最后,祝福大家五四青年节快乐,身体健康!祝愿敬爱的领导、老师们工作顺利,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欢迎学弟学妹们来美丽的西藏,用几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衷心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此致 敬礼

您的学子:王龙龙 郑华

2019年4月2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