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多疑、猜忌的朱元璋為了監察國家,做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自古以來當開國皇帝的人,一般都有多疑、猜忌的性格,朱元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建國初期,朱元璋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把所有的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上。既然朱元璋掌控著所有的權力,那就需要做更多的大大小小事。性格多疑的朱元璋,總是擔心在他忙於其他事情的時候,那些開國功臣背後做些違法的事情 ,所以朱元璋就設立了監察機構錦衣衛。

性格多疑、猜忌的朱元璋為了監察國家,做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生在濠州鍾離,自幼家庭貧苦,祖輩幾代人都是依靠農業為生。元末天下大亂,朱元璋在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紅巾軍,並征戰多年後帶兵攻進元朝首都,至此天下基本穩定。天下穩定後,朱元璋就開始改革政治,把所有的權力都抓在自己的手上。因為朱元璋出身平民,本身對朝廷大臣沒什麼好感,再加上本身多疑的性格,所以建立監察機構錦衣衛,專門打探情報用來監視那些不法大臣,錦衣衛只聽從皇帝調遣,其他部門無權過問,還有直接逮捕、審問的權力。從此文武百官,黎民百姓就一直在監察機構的眼皮子底下生活,不敢有任何的其他的想法。

性格多疑、猜忌的朱元璋為了監察國家,做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錦衣衛的前身是皇帝身邊的儀仗隊和侍衛親軍,裡面人員都是身材魁梧,武功高強的人組合而成。關於錦衣衛的來源有這麼個說法,有一天朱元璋收到一張關於胡惟庸動向的字條,感覺這樣的傳達方式挺不錯,於是就命令侍衛毛驤去打聽這件事,並繼續以這種小字條的模式向他傳達信息。然後毛驤利用蛛絲馬跡追蹤胡惟庸,不久便被他發現了驚天大案,胡惟庸竟然有意圖謀反的行為,於是就利用手段讓胡惟庸一黨人在歷史上永久的消失。毛驤利用這個事翻了身,從皇帝身邊的侍衛變成皇帝管理大臣的親兵。

性格多疑、猜忌的朱元璋為了監察國家,做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錦衣衛的工作細緻和高效率,每天四處打探幫皇帝手機情報,並且打探手法非常的高明。有一位國子監大臣宋納,某天早朝結束的時候,被朱元璋留下。朱元璋問他昨天晚上為什麼生氣,宋納心裡非常的震驚,這是朱元璋拿出了一幅畫,正是宋納在家生氣時候的樣子。這讓宋納非常的害怕,這自己可是在家啊,又不是大路上,肯定有人在監視他,並且一邊監視一邊畫下他生氣的樣子。一個人在自身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被別人天天監視著,說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殺身之禍,因此明朝的官員始終都活在這種被監視的恐懼當中。

性格多疑、猜忌的朱元璋為了監察國家,做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只要錦衣衛進誰的家門,基本上那家人就可以做好再也不用回來的準備了。錦衣衛平常工作的任務就是搜索文官情報,也負責蒐集軍隊的情報,特別是高級將領的情報。錦衣衛讓眾人畏懼的就是他不受任何衙門甚至是司法機關的管理,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方式逮捕犯人審問,然後判刑。在錦衣衛抓捕犯人期間,如果遇到有人阻擋或者擾亂秩序,那就會把這些人統統抓走,抓走之後一般沒有活下來的希望。因為錦衣衛是直屬皇帝一人管理,所以錦衣衛的權力非常的高,刑部的人員見了都會遠遠的避開。提起錦衣衛,我們還會想起錦衣衛自己建的監獄,詔獄。只要是被關進詔獄的,都不是普通的人,並且他們也永無出頭之日。

性格多疑、猜忌的朱元璋為了監察國家,做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錦衣衛不只是要打探情報,還有保護皇帝的職責,所以進錦衣衛當差是很難的。進錦衣衛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世襲,父親是錦衣衛並且有很多功勞在身的,兒子才可以得以繼承加入錦衣衛。另一種是參加朝廷的武舉,還需要考上舉人,才有資格作為力士被錦衣衛挑進去。無論是通過哪種辦法進的錦衣衛,都必須要會武功,畢竟還需要保護皇帝。

性格多疑、猜忌的朱元璋為了監察國家,做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明朝末期,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開始衰退。崇禎在位時,東林黨的權力越來越大,也不斷反對崇禎重用錦衣衛和東廠,這才造成錦衣衛和東廠如同虛設。大明滅亡後,錦衣衛投降清朝,沒得到清朝的重用並且被封了一個閒職,最後鬱鬱而終。錦衣衛的最後一任指揮使是馬吉翔,在咒水之難中被殺,至此錦衣衛徹底在歷史上畫了句號。對於錦衣衛的存在,有人認為是好的,它可以幫助皇帝更好的治理國家,也有人認為錦衣衛不該存在的,因為手段太極端,令文武百官擔心受怕的生活,也導致百姓不敢進朝為官。只能說錦衣衛是把雙刃劍,只有在合適的人手裡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不知道大家對錦衣衛有沒有其他的看法,如果有的話不妨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