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12岁的乾隆,康熙为何惊得放下酒杯?

147895600



康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也有其他孙子在宫中陪过我。结果到了后世,我成为了独宠孙子弘历,更是第一次见弘历就震惊得放下了酒杯。

不过还好,没把我说成震惊得迟迟不语,目瞪口呆就好!

在大家印象之中,清世宗雍正能继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儿子弘历深受父亲康熙喜爱,所以康熙立他为继承人,有着隔代指定继承人之意。

其实非也非也。

康熙有近百个孙子,并非只将弘历一人养育于宫中,还有废太子胤礽的长子弘皙也曾被康熙养育宫中。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疑问了,康熙之前将太子长子养育宫中,后来将老四儿子养育宫中,不是意味着要立他为继承人吗?

但是我们要搞清楚,是康熙因为要立老四为继承人,所以爱屋及乌的宠爱弘历呢?还是因为孙子弘历而爱屋及乌的立老四为继承人呢?

我们再看看康熙见弘历的时间,是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康熙生命的最后一年。

康熙见弘历不久,就要下了他的生辰八字,认为是大富大贵之命,所以将其养育宫中。

大家想想康熙这个超长待机的老皇帝,会因为在生命最后一年,见到了一个12岁的孙子,还是第一次见,就惊的放下酒杯。在几天以后看见他的生辰八字是大富大贵之命,竟然就萌生了要立这个孙子为隔代继承人,而且还因为这孙子要立儿子老四为继承人。

这跟毫无逻辑的写意淫小说有什么区别?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康熙在生命最后一年就有立儿子老四为继承人的意思,第一次看见孙子弘历,爱屋及乌的很是喜欢,然后想着带在自己身边培养培养吧,但又不能太过的释放出自己宠爱老四,想立他为继承人的信号,所以干脆以生辰八字为幌子,稍微掩饰一下,将弘历这孙子养育在宫中。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康熙是因为弘历,才立老四为继承人的说法。

因为弘历继位以后为了自吹自擂的说法呗。

现在我们看清朝皇帝,认为雍正是个好皇帝,是个伟大皇帝。其实雍正得罪的读书人不少,当时名声也就是暴君的定义。毫无疑问,当时康熙可比雍正的名声好太多太多了。

再看看弘历成为乾隆皇帝以后的执政方式,及其所作所为。很明显他并不是很认可父亲雍正的治国理念,倒是对爷爷康熙尊敬的不得了。

乾隆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只能是靠回忆起与爷爷康熙在宫中那段时间,还有爷孙两个第一次见面进行艺术加工了,反正当事人爷爷康熙和父亲雍正都不在人世了。

所以就留下了这样的记载,一方面乾隆吹嘘与康熙的亲情,一方面不经意的展现出自己的过人之处,比如说康熙第一次见到他,就震惊的放下酒杯。

不得不说,乾隆还真是会玩。不过吹嘘得太过,总是会留下蛛丝马迹的。总之宋安之个人认为,康熙即使是喜欢孙子弘历,也绝不可能因为弘历而决定皇位传给老四的,那皇位是人家老四自己争取来的。

所以说关于12岁的弘历第一次见康熙,康熙就震惊得放下酒杯,也就是弘历的自吹自擂罢了,你要真信了,那你就输了。


宋安之


康熙帝第一次见到乾隆据说是在乾隆帝10岁的时候,康熙帝亲临雍亲王府,康熙帝在与胤禛交谈时,胤禛乘机向康熙帝提了一个请求,胤禛说:“我的两个儿子已经快十岁了,都还没见过皇爷爷呢,求父皇开恩,召见他们。”

康熙帝本是出宫散散心,一路走到雍亲王府,心情愉快,于是很爽快的答应了雍亲王的请求。随后,雍亲王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弘盼、弘晖早逝,弘时过继给允禩)叫了出来,弘历和弘昼赶到庭院中,平生第一次看到皇爷爷,大家都表现得很激动,给皇爷爷行完礼之后,便站在一旁。

康熙帝看到这两个器宇不凡的孙子,心中很高兴,看他们这么大了,学识应该掌握得不少了,于是决定考一考他们,康熙帝一试,发现这个弘历和自己小时候很像,学识也掌握的很强。

康熙非常喜爱,于是将弘历带到宫中养育,亲自教授弘历功课,之后还带着弘历去热河避暑山庄。这些是出自清史稿的,《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记载:“圣祖见而锺爱,令读书宫中......木兰从狝,命侍卫引射熊......”

清史稿没有康熙帝惊得放下酒杯的介绍,如果有,那就放下酒杯检验弘历们的学识或者是弘历表现太好,康熙帝放下酒杯让夸他,他进宫读书。

题主说康熙帝见到12岁的乾隆,惊得放下酒杯。那我就讲讲乾隆帝12岁与康熙见面的情况。

乾隆帝12岁与康熙帝见面,则与天下的老人有关,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22年正月,康熙帝为了预祝自己七十岁生日,在乾清宫举行了他在位时期的第二次千叟宴,也是最后一次千叟宴。

康熙帝宴请天下年满六十五岁的老者,这次宴会皇亲宗室都要参加,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皇子、皇孙都要出来给这些老者斟茶倒水、敬酒,分食。

康熙帝办第一次千叟宴是在康熙五十二年,当时乾隆帝才出生两年,没有参加这次宴会,这次宴会,乾隆帝已经12岁的,他被要求去给老者敬酒、分食,12岁的弘历看到这次白发的老者都来给自己爷爷祝寿,心中满满的羡慕。

这次宴会,康熙帝一直在和老人们饮酒作乐,宴会之后便是看戏,康熙帝在这次宴会中放下酒杯的次数肯定很多,但是因为弘历放下酒杯的情况应该没有吧。

这次千叟宴之后,康熙帝便去世了。


司马长史


明成祖朱棣在选继位者时,因为“好圣孙”朱瞻基而选择了朱高炽。

大清康熙选接班人时,“好圣孙”弘历(乾隆)也起了一些作用,这让雍正上位的机会多了一些。

想当初,康熙第一次看到12岁的弘历时,竟然“惊得”放下了酒杯,这是为何?

1、

康熙作为一个皇帝,子孙众多,很多孙子自己都不认识,这也属正常,日理万机,国事太多。

当康熙第一次看到弘历时,弘历已经12岁了(虚岁),在康熙看到弘历的一刹那,很认真地放下了酒杯,因为弘历的“面相”彻底“惊到了”康熙,史书上写到“见即惊爱”。

康熙仔细观看,发现这孩子身材修长,眼睛灵动而举止又不失沉稳,行礼时动作敏捷而控制又非常良好,康熙点了下头。

然后开始问弘历一些功课之事,这下,弘历的表现又在康熙这里加了分,因为小弘历不仅能背课,而且能有独到见解,这让康熙对弘历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不久,康熙将弘历的生辰八字调了过来,又叫来了专业人士,看其八字命格如何。这一看,不得了,一句话以概括之:大富大贵,子孙众多,寿命长久。

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介绍,以及专业的评语:

乾隆八字: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时)

批语:庚金生于仲秋,阳刃之格,金遇旺乡,重重带劫,用火为奇最美,时干透煞,乃为火焰秋金,铸作剑锋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冲,又美伤官,驾煞反成大格。

书云: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经邦,为人聪秀,作事能为。连运行乙未。甲午,癸巳身旺,泄制为奇,俱以为美。

此命贵富天然,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

这个评语很专业,一看就是专业人士所评,至于是谁最后抄写的,就不得而知了。

看到弘历的生辰八字后,康熙下旨把弘历放到宫中养育。

2、

没有什么比“康熙赏识”更重要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养育在宫中”更重要的了,97个孙子当中,弘历被康熙捧到了头上。因为弘历的原因,雍正肯定是被加分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弘历陪伴爷爷的时间较多。

康熙在书房批阅奏章时,小弘历就在旁边研磨写字;康熙会见大臣时,小弘历在旁边旁听;小弘历在外面奔跑时,老皇帝康熙在远处高声叫着“慢些跑”。

对于弘历的武艺,康熙也是看在了眼里,第一次学习射箭,就能连中五次大目标(《避暑山庄纪恩堂记》),可以说这个孩子灵性十足,悟性奇高。

康熙是越来越喜欢弘历,因为弘历在文武方面,都有很好的悟性,学起来非常快,身体又非常好。

有一次,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那是去围猎,一头熊被康熙用火枪射中,看到熊倒在地上,康熙让弘历到跟前去补射一箭,意思很明显,这是要训练自己的孙子。

可是,谁知道,康熙的命令下去了,弘历骑在马上精神恍惚,半天都没有过去。康熙有点不高兴了,平时这孩子胆量不错啊,这是怎么了,于是喊道:“弘历,过去射啊!”弘历这时仿佛清醒了一点,慢慢腾腾地准备过去。

突然,那个倒地的熊站了起来,向弘历的坐骑冲了过来,这时,很多人都傻眼了,老康熙举起火枪,一枪过去,熊被打中脑袋,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大家被惊起一身冷汗。

这天晚上,康熙对随驾的和妃说道:“这孩子命很贵重啊!”(《啸亭杂录》)

3、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要看一个孩子怎么样,那就看看孩子的父母怎么样,这话不假。

弘历他爸雍正,康熙是经常看见的,但弘历他妈,康熙是没有见过的。

围猎后的某一天,康熙去了雍正热河的园子,并召见了弘历他妈“钮祜鲁氏”,钮祜鲁氏有点担心,也不知道什么事情。

当康熙让钮祜鲁氏抬头后,康熙端详了一小会,说道:“真是有福之人”。(《清高宗实录》)

钮祜鲁氏最后活了八十六岁,是个长寿的女人,这在皇室里是不多见的。钮祜鲁氏身子骨结实,而且喜欢锻炼和活动。后来乾隆的寿命长,应该是遗传了他妈的基因。

康熙和弘历接触了大半年后,油尽灯枯,离开了人世。没有出乎意料,雍正上了位,弘历后来接了班,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

乾隆12岁时,在康熙看到乾隆的一刹那,就知道,这个小弘历必将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而且影响国家的时间不会少于自己....惊也好,爱也好,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


蓝风破晓


乾隆帝是在自己12岁那一年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康熙,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见,不仅改变了乾隆自己,也改变了整个王朝的命运。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和自己12岁的孙子弘历在圆明园偶遇了,看似平常的一次偶遇,实际也并不简单,也不那么纯粹。

弘历的父亲雍正,看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和别的小孩不一样,自从出生以后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所以有一次,就找了个机会闲聊天般的对康熙提了起来:父皇,您还有两个孙子,打生下来还没有机会来一睹圣颜呢。康熙听了以后也没有多想,况且见一见自己的孙子,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也是一大喜事嘛,就欣然同意了。

其实,康熙帝是何等聪明之人,早就看出了雍正引荐这两个孩子的意图,他也很好奇,能得到雍正看中的孩子也绝不是一般人,就约定好了时间,地点只等见见自己的孙子了。


三月十二日的这一天傍晚,康熙帝驾临牡丹台,把酒临风,心情非常愉快。这时,雍正带着两个孩子如约而至,康熙看见了两个孙子,不觉的放下了酒杯,弟弟弘昼并没有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是哥哥弘历却让康熙印象深刻,过目难忘。只见自己的这个孙子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和沉静,果然与众不同。康熙注意到他行礼的时候,敏捷得体,落落大方,再一看,跟在他身后的弟弟弘昼就拘谨了很多。

康熙大帝阅人无数,眼光独特,一眼就看出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他向弘历慈爱的招招手,让他来到自己的面前。询问了一下他的功课,弘历落落大方的背诵了几段经书,并且从头到尾的详细的讲解了一遍,这一下,康熙更高兴了,自己这么多孙子,就数这个最聪明,最出色了。


康熙不仅是一代明君,看面相和八字的功夫也非常了得。并且对这个八字还非常迷信,所以就要来了弘历的八字,想审阅一番。

康熙看了弘历的八字后,更加吃惊,这孩子的八字太好了。根据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记载,弘历的八字,辛卯年(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时)。此八字的人为富贵天然,聪明出众,为人仁义,子孙满堂,大富大贵之命。

康熙看完弘历的八字后,龙心大悦,这个八字不是正好是帝王之命吗?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康熙就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到宫里抚养,做出这个决定,也就是决定了弘历的人生轨迹。弘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帝王之相的八字得到了康熙的宠爱,从而促使他做出了最终决定,成就了这位千古一帝的传奇一生。


老苏拉历史


康熙欣赏乾隆,一方面是因为乾隆自身比较讨爷爷喜欢,另一方面是因为迷信。

康熙某一次去找还是皇子的雍正聊天,顺便见了见他的两个儿子——弘历和弘昼。

弘历和弟弟弘昼一同出现后,弘昼比较木讷而且十分拘束,而弘历却大气得体,礼数和回话都灵气十足。康熙一看,这不就是年少时的我吗?故惊而放下酒杯。


康熙再细细的看了弘历的面容身材,越看就越是喜欢,在考较了他们两个人的功课之后,弘历对答如流,并有自己的理解穿插其中。康熙更是龙颜大悦,他认为大清江山,后继有人了。

由于年老昏聩,康熙晚年变成了一个十分迷信的人,对于识人面相之术十分笃信。据清代档案(《掌故丛编·年羹尧折》)记载,康熙六十年,他曾让年羹尧找京城“名算”罗瞎子推算过一些事情,而且并不只是一次。

康熙觉得,既然孙子弘历这么讨人喜欢,那得算算他的八字吧!

乾隆的生辰八字批语为:庚金生于仲秋,阳刃之格,金遇旺乡,重重带劫,用火为奇最美,时干透煞,乃为火焰秋金,铸作剑锋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冲,又美伤官,驾煞反成大格。

这些东西我们从古代的命相之理可以推算出,弘历的八字就是:格局大,福气高,富贵满天。

这可了不得啊! 康熙一看,弘历居然有这么好的命,立马就决定将弘历带入宫中亲自养育。

要知道,在康熙的97个孙子里面,只有太子长子弘皙曾经被康熙“养育宫中”。 祖孙二人在避暑山庄相处了接近5个多月。弘历表现的十分乖巧,知道什么时候该安静,什么时候该取悦祖父,康熙享受到了难得的祖孙天伦之乐。

后来康熙还专门面见了弘历的生母钮钴禄氏,并当面赞她为有福之人。

康熙五十七年春,康熙选择胤祯作为大将军,以天子规格去亲征。种种迹象表明,康熙对于下任皇帝的选择极有可能是十四皇子胤祯,而并非雍正(胤禛)。最后,胤禛坐上皇帝也并没有康熙的遗诏,而仅仅是隆科多转述的口谕。这就使得后人对雍正的意外登基抱有很大疑心。

其实我们如今细细想来。弘历第一次见康熙,极有可能是胤禛专门教导出来,用来讨康熙欢心的。如果见面后,康熙属意弘历这个皇孙,那么对于胤禛这个做父亲日后登基就更加有利了。

不管怎样,把这样一个年仅12岁聪慧灵秀的孩子推到康熙面前,无论雍正是处心积虑也好,还是不经意也罢,对于这皇帝爷仨都是很好的结果。


小约翰


康熙晚年,康熙皇帝最大的遗憾就是眼看诸位阿哥争斗,自己却好像无能为力。龙生九子,各有千秋。一个真正能承接大清基业的皇子,到底在哪呢?康熙左挑右选,甚至二废太子,为的终究还是大清的未来。挑来挑去,眼花缭乱,难以抉择,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也没能真正决定出谁是后继之君。但是,一次平常的爷孙相聚,让老皇帝仿佛看到了希望。他仿佛看到了一个隔世之君,也仿佛看到了大清的未来。

康熙六十一年,这天,康熙兴趣盎然,来到皇四子胤禛的园子里游玩。胤禛早就准备好了酒宴,招待父皇康熙,父子俩把酒言欢,好不快乐。趁此机会,胤禛向父皇说道,您的两位孙子天天想着一睹天颜,见见皇爷爷风采呢,就是一次都没见成。”康熙听到这话自然很开心,正好今天有空,那就见见吧。

只见两位眉清目秀,英姿飒爽的小小少年走了过来。这就是胤禛的四子弘历和五子弘昼了,此时弘历年12岁。康熙上下打量这两人,看到弘昼时,康熙面无表情。等到近距离观察弘历时,康熙顿时惊的放下酒杯。弘历的面相,简直是一脸贵气,先不说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了,就是整个额头上都透露着贵不可言的气息。康熙更加仔细端详弘历,吃惊之余,有心考考皇孙的功课。而弘历除了品貌不凡外,其功课也是有模有样。弘历面对皇爷爷的提问,对答如流,康熙由此更加喜欢这位才貌双全的皇孙了。


康熙作为一位有为之君,其识人用人之术自然独树一帜,不然的话,如何能够成就这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呢?康熙皇帝通过观相貌,察言行,发现了皇孙弘历的品貌皆非常人,这才惊喜非常,放下酒杯。弘历实乃一枚可造之才,如果自己加以训诫,必能担起大清的未来。我想康熙皇帝就是这么认为的。

后来,康熙不仅命人向胤禛要了弘历的生辰八字,还传下旨意,让弘历进宫学习生活,康熙这是明摆着要亲自调教弘历这位学生了,而胤禛自然也是欣喜异常。弘历既帮了自己,更帮助了其父亲胤禛。


自此,弘历在康熙皇帝教导下,其学业、见识、胆识都突飞猛进。康熙与弘历一块读书,一块游玩,一起打猎,康熙的“隔代之君养成计划”实施得非常成功。爱屋及乌下,以至于康熙后来看到弘历的母亲钮祜禄氏,康熙顿时发现钮祜禄氏也是贵不可言。

最后,我们知道弘历帮助胤禛成为了雍正皇帝,雍正驾崩,弘历自己也成为了乾隆大帝,钮祜禄氏果真如康熙所言一般,福气非常,钮祜禄氏后来成为了孝圣宪皇后,乾隆对母后非常孝顺,钮祜禄氏福寿延绵,在后宫安享太平,直至85岁寿终正寝。


这一切到底是康熙的有意安排,还是康熙的先见之明呢?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康熙确实挺喜欢乾隆的,虽然这对爷孙俩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康熙就驾崩了。几个月的相处,足以影响大清一朝,这就是康熙与乾隆的历史故事。


风雪梦不逝


中国史上依靠儿子继承皇位的帝王共有四位,他们分别是西周王朝先祖王季、痴儿晋惠帝司马衷、瘸子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清世宗雍正帝胤稹。

这四大帝王中,最有名的便是大清雍正皇帝胤稹。

康熙最终在诸多皇子中选中胤稹为帝位继承人,在很大程度上与胤稹的儿子弘历有关。

这点,从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时的反应便可见一斑了。

弘历12岁这年,即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傍晚,康熙来到永庆王的牡丹台,闲聊中,雍亲王提及皇帝的两个孙子出生很久了却一直未得见天颜。

儿子话音落下后,已经白发苍苍的康熙很有些感慨。他想到:平常人家的祖父多半有孙儿绕膝,可因为身为帝王,他虽九五之尊,却不仅没享受过这种天伦之乐,竟连自己的孙儿都不认识。

随即,感慨万千的康熙让胤稹叫来了两个皇孙,此二皇孙正是弘历和弘昼。

当康熙第一眼见到站在弘昼旁边的弘历时,他竟惊得马上放下了手中喝酒的杯盏。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随即还将弘历叫到自己跟前仔细观察。

康熙的这个举动一来与弘历与他很眼熟有关(两人曾在牡丹花开时曾有一面之缘),另一方面是因为:弘历的面相甚有天子之相。

康熙善识人,古代帝王都相信面相说。也正因此,康熙看到面相极佳的弘历时才会如此惊讶。

康熙将弘历叫到跟前后仔细端详,只见弘历:天庭饱满,并且额上有明显的伏犀骨,眉宇之间英气十足,双目囧囧。不用说,这面相正是大富大贵的象征。

最重要的是,虽是第一次见到帝王,弘历却丝毫不怯弱,他的神态自若让康熙非常满意。实际,也只有有王者之气的人,在头次面对帝王时,才能如此自如。

欣喜之下,康熙考察了弘历的学问,他皆对答如流。答完后,弘历还大胆地加上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见解,这自然也加深了康熙对这位皇孙的印象。

这次见面后,素来相信生辰八字的康熙还特意差人将弘历的生辰大字交给自己审阅。

看了弘历的生辰八字后,康熙龙颜大悦。为什么,因为这弘历的生辰八字完全和他的面相吻合:富贵非常。

从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可知,弘历的生辰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

这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弘历生于1711年8月13日,子时(23点到凌晨1点)。

按照相书上的说法,这个时辰出生的孩子的命数是:

“天干庚辛丙丁,火炼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这一堆文字只说了一件事:大富大贵!

康熙看到如此命格的子孙,岂有不乐之理?最重要的是,按照弘历的命格,他一生的子女极多,而这些,在康熙眼里:正是大清繁荣昌盛的象征。

在看了弘历生辰八字后,康熙当即做出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决定:将弘历养育宫中。

此后一直到康熙辞世,弘历一直待在康熙身边。在康熙身边的日子里,小小年纪的弘历就受到了康熙的极大影响。

弘历最终也的确未让祖父康熙失望,他成功延续了康熙创下的盛世。


记者李满


乾隆,即爱新觉罗·弘历。

弘历第一次见康熙的时候是十岁,当然出于古代的算法、虚岁等原因,这个不是关键。

爷孙二人第一次相见,说康熙吓得的放下酒杯有一点夸张,但是很多记载都显示,康熙对这时候的弘历非常的喜爱,亲自将弘历接到身边进行抚养。

这对于康熙来说是极为罕见的,包括康熙的皇子都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

《雍正王朝》里,弘历骑在康熙的身上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也可以看出康熙的弘历的宠爱,吓得雍正赶紧照镜子,都怀疑弘历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了。

康熙是一个极为冷酷的皇帝。

康熙的功绩我就不用说了,“平定三藩”真正使满清坐稳了江山。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大战,真正的使康熙的冷酷展现出来。

不管是出于时代限制也好,康熙故意纵容也罢,康熙晚年发生的诸位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发生的惨烈厮杀,真的是父子反目、兄弟成仇。

偏偏康熙的寿命达到了69年,在位时间长达61年,康熙晚年极为猜忌,对于麾下的几个儿子根本就毫无信任可言。

也许是隔代亲,偏偏康熙就看上了弘历。

为什么康熙对乾隆另眼相看?

“是福过于予”,康熙对于乾隆的看重,可以用康熙说过的这一句话来表达。

古人都是非常的迷信的,历朝历代都有著名的善于看相的相师,得到皇家的供奉,就算是康熙也不能例外。据说出于康熙对儿子们的不信任,曾经专门找相师对皇子皇孙们进行了“鉴定”。当然,结果已经没人知道,就连这个相师都惨遭横祸被杀人灭口。

但是对于弘历的鉴定结果就是“是福过于予”。

弘历的“福”超过康熙。

寻常人家得到这样的鉴定结果,肯定非常高兴,但是也不会多想,只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够好好的发展壮大。

但是放到康熙的身上就不同了。

康熙是什么人?天下之主。

康熙有多大的福气?寿命69年,在位时间长达61年,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即便是放在中国历史上,康熙也是少有的长寿皇帝,如果有排名,康熙大概是历史第十五名,前十四名都是寿数达到70年的。

甚至康熙还曾公开称弘历的生母,地位较低的钮祜禄氏为“有福之人”。

当然,见证了历史变迁的现代人都知道,康熙说的这些都是事实,都让康熙给说中了。

钮祜禄氏,后来母凭子贵当上了皇太后,享年86岁;

爱新觉罗·弘历,当了60年皇帝、3年太上皇,享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虽然有点迷信,但是不得不说,康熙如此看重乾隆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这件事情发生在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康熙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当时弘历十二岁,他们见面的地点在圆明园。

谁都不知道这次见面对于大清帝国意味着什么,而这一次“无心”的会面,却导致了帝国的接班人发生重大变化。很多人认为,就是康熙对弘历这一次见面,让老皇帝决定将皇位传给雍亲王,而在此之前,他传位的对象可能另有其人。

被各类史书演绎得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是大清三百年来最热门的话题,而雍正被描绘成一个杀父弑兄,矫诏篡位的人,也都与这件事情息息相关。

后来有的史学家指出,正是因为“好圣孙”这一个在康熙心底深处焕发出的意念和口号,才让大清帝国的接班人从此由其他皇子变成胤禛。

而他们却忽略了一点,在康熙没见弘历之前,就多次去胤禛的圆明园玩耍,其父子感情在康熙晚年是日渐亲厚的。

原因很简单,在对太子胤礽和老八失望后,康熙以一个帝国皇帝的势力,发现老四是最有用的人——在追查户部欠款、清查仓米发放、赈灾、太后丧事一系列事的安排下,胤禛处理得干脆利落,完成得十分漂亮,年老的康熙渐渐地看到他的能力,也起了这份不易察觉的心思——或许他自己都没察觉。

康熙最喜欢雍正的一点是——淡泊,雍正对皇位表现出了跟其他皇子不一样的淡漠,康熙觉得在他这里最放松。

据《清圣祖实录》统计,皇帝晚年共幸临胤禛的赐园圆明园十一次,这是其他皇子没有享受过的待遇,这也说明康熙的心里已经偏向雍正了。

康熙考虑过让胤禛作为接班人吗?有,一定有,但是不坚定。真正让他坚定下来的,就是弘历。

那是3月20日的一个夜晚,圆明园十分凉爽,两旁的牡丹花开得明艳,胤禛在与康熙闲聊时,漫不经心地提了一句:“您的两个孙子,打生下来还没见过圣颜呢!”康熙的孙子太多了,九十多个,也许是100个,总之他也数不清楚,很多他都没见过。

此时听胤禛一说,兴致勃勃地说:“我听侍卫说,你有一个儿子读书很好,快叫他们来我见见。”

当时康熙跟胤禛正在饮酒,当年仅12岁的,身材颀长的弘历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沉思了一下,缓缓地放下酒杯。

古人也是颜控,康熙绝对是个颜控,乾隆的长相并不是多帅,但是很有气质,举手投足有着不同寻常的贵气,眼睛清澈而有灵气,行动敏捷又不失得体,他之所以放下酒杯,就是没想到他的孙子会这么“体面”。而身后的弘昼就没显得有些畏畏缩缩,不成器了。

这就说明乾隆的长相在这些孩子里是比较出众的,凭借相貌赢得了印象分。接下来康熙问弘历书,弘历不但口齿清晰,倒背如流,而且一一讲解,观点精准,康熙被惊呆了,他心里彻底被弘历征服。

其后的事情就充满迷信色彩的,古人都是迷信的——过几天,康熙派太监来问胤禛要弘历的八字。又过了几天,康熙又来了,对胤禛说:“弘历我亲自养育吧!”雍正又惊又喜,他知道自己这一步棋走对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康熙做出亲自养育一个十二年没见过面的孙子呢?

弘历的八字,十分显贵——”辛卯 丁酉 庚午 丙子”。

什么意思呢?我们只看现代文翻译过来的批文即可——

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别的不用问。

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康熙十分中意这个批语,因为妻子贤能,是家族得以兴旺的根本,而子息多,又是香火延续的根本,而且乾隆的命十分富贵,据说是乾隆的命,才托得起康乾盛世。

康熙担心乾隆福薄,托不起清朝的兴旺,结果看相的对他的批准让康熙放了心,从此对弘历更加亲热。

在五个多月时间内,爷孙几乎天天在一起,有一次康熙在湖边泛舟,弘历远远看见御舟来了,高兴地跑向爷爷,康熙急着大喊:“弘历,慢慢跑,别摔了。”疼爱之情可见一斑。

弘历很聪明,第一次练习火枪,就能“一发毙羊”,康熙每次打猎都带着他。有一次,在永安莽喀围场,康熙用火枪击中一熊,大熊倒地良久,毫无动静,康熙以为熊已经毫无威胁,遂命弘历上前补射一箭,以让这个孩子博得"初围获熊"的美名。

但是弘历却迟疑不动,康熙急着喊道:”弘历,怎么不进?“弘历这才不情愿地驱驰着马,小心翼翼上前,康熙开始有些不满,以为他胆子小,没想到熊是装死,看弘历走进,一跃而起,康熙反应快,一枪毙了熊,大家都惊出一身冷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康熙对弘历的爱,只有最爱他的人,才会激发出这样的潜能。

这件事之后,康熙只认准弘历为帝国接班人,他说:”弘历的命真是贵重“。

事情很简单了,康熙在没见到弘历之前,有心偏向胤禛,但有些不坚定,而弘历则是让康熙坚定下来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因为弘历的存在,康熙才会将皇位传给胤禛。

而胤禛的继位虽然是合法的,但其他皇子十分嫉妒,对此多有污蔑,这也是难免的,这就造成了雍正即位的悬案。其实从康熙后期对弘历的重视来看,传位雍正可能真的是康熙的旨意。


静说历史


公元1722年,三月十二,这是清朝历史上非比寻常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清朝最著名的三位帝王,康熙、雍正、乾隆,风云际会地聚到一起。这一聚,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它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九子夺嫡的结果,因此也为历史上最长时间的盛世埋下伏笔。

当时的背景

康熙晚年,被皇子们的夺嫡整得心力憔悴,经常情绪失落。1722年的春天,胤禛邀请老爷子到圆明园赏花。康熙一听可以赏花,愉快地接受了,他根本没想到这是胤禛为了夺取皇位设的一个局。

康熙到了圆明园,胤禛将他带到一座叫牡丹台的殿里,父子俩面对盛开的牡丹,把酒临风,聊点与朝政无关的家常话,气氛十分融洽。聊着聊着,胤禛不失时机地安排弘历出场。康熙看到乾隆,惊讶地放下手中的酒杯。

深刻的第一印象

《清高宗实录》记载,康熙当时对乾隆就已经“见即惊爱”。康熙发现,弘历相当与众不同。弘历身材挺拔,皮肤白皙,眼如秋水还清,面如满月尤白,标准的龙凤之仪。尤为引起康熙注目的是,弘历的眼神里,闪烁着灵气与沉静。

给爷爷行礼的时候,弘历举手投足既敏捷得体,又落落大方,丝毫没有同龄小孩子的紧张与局促。接着弘历又在康熙面前从头到尾地背诵讲解了一遍《爱莲说》,背的一字不差,讲得准确无误。

康熙一辈子阅人无数,很善于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才干。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把文章讲得头头是道,康熙惊讶于弘历的聪明,他没想到自己有一个如此高智商的皇孙。

英雄惜英雄

男女初次相见可能会一见钟情,英雄初相遇的“一见钟情”叫惺惺相惜。康熙看到年少聪慧的乾隆,可能想到年少的自己。

想当年,自己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对抗噶尔丹,还和俄国干了一仗,将大清推向了盛世。如今,老爷子为继位人的事头疼,大清也止步不前。

康熙是千古一帝,思考形势就如同高手下围棋一样,不会只考虑下一步,往往会多考虑几步。所以,康熙在考虑后继之君的时候,必然也会关心皇子们的下一代,这关系到第三代皇帝的素质问题。

康熙晚年,曾经对太子胤礽两废两立。康熙之所以如此反复,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康熙非常喜欢胤礽的长子弘皙,所以对是否完全放弃胤礽心里矛盾。虽然不喜欢胤礽,但康熙又觉得弘皙是当皇帝的好材料。如果不传位胤礽,弘皙就上不了位。

皇孙的素质如何,是康熙选择继位人的一条重要标准。乾隆的出现,让康熙看到,大清后继有人,盛世的光辉还能延续。

回宫后第二天,康熙就叫人去取弘历的生辰八字。康熙对西方科技很有兴趣,但这是他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他对算卦也很热衷,曾经还专门命令年羹尧帮他找一个京城的算卦高手。

乾隆的八字,辛卯、丁酉、庚午、丙子,按照命相理论,叫火炼秋金,是天赋特别厚的强势命运。有这样八字的人,极为聪明,文武双全并且仁孝,将来长寿多子,贵不可言。

《清高宗实录》记载,康熙看过乾隆八字后就决定,将弘历养育宫中。这对于皇孙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殊荣,康熙很有可能将弘历视作隔代之君培养了。弘历后来的表现也不负众望,将大清推向更高的层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