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英雄唐顺之汤泉洗征尘

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江苏武进人。祖父唐貴,任户科给事中;父唐寳,任永州知府。唐顺之从小就有异于常人的禀赋,稍长熟读群书,从而成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1529)乙丑科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策试文章受到皇帝褒奖。改庶吉士,也就是中进士之后,在各部学习办事,后授予兵部武选主事之职。又改任吏部稽勋,再调考功,主管官员考核。嘉靖初年,朝廷更改官制,调取外任官僚入翰林,改任翰林院编修。不久,因病上疏乞归养。当时在朝中执政的张璁讨厌他,认为唐顺之屡次请病假,是因为他不肯与自己接近,因此命他以原官致仕。皇太子立,简选太子宫官,起右春坊司谏。与罗洪先、赵时春上疏,请求朝拜东宫太子,又被嘉靖皇帝削职为民。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倭寇侵扰東南沿海,唐顺之痛憤当時东南民众生活痛苦,便向当局出谋划策剿灭倭寇。因唐顺之善于用兵,所以经当时巡视东南的赵文华举荐,于是被起用为南京兵部主事,因守父丧,未赴任。后来又召为兵部职方司郎中,巡视蓟镇,条上便宜九事。按,明清时期在兵部设职方司。职方司设一名郎中,使之巡视边防,以了解边塞的险要平坦,以及各处将领之优劣,军情存在哪些利弊。也就是在这次巡视蓟镇边防的过程中,唐顺之写出了《游遵化汤泉》《游汤泉四首》这五首咏遵化汤泉的诗。在诗中,唐顺之对遵化汤泉大加赞赏,“坐看池底绚霞光,疑是莲花火里藏。借问幻师谁会此,乾坤炉冶炭阴阳。”诗中称汤泉之水如同乾坤一样,能够融合阴阳。

抗倭英雄唐顺之汤泉洗征尘

唐顺之像

不久,被派巡视浙直军情,又因胡宗宪推荐,破格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嘉靖三十九年(1560),督师抗倭途中不幸染病,于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其为“荆川先生”。

抗倭英雄唐顺之汤泉洗征尘

唐顺之像

唐顺之对于各种学问,均有所涉及。大到天文地理、数学、,小则弓箭、刺枪拳棍,无不精心研究,以利于世事之用。晚年受严嵩知遇,效力于行伍,为平定倭寇的入侵立下了不少功劳。唐顺之与戚继光等人,为军中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