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遼總督劉應節薊門閱兵

明清兩朝,不但有中央官員來湯泉盤桓,更有總督及巡撫等各級地方大員常駐遵化。最早是景泰年間的順天巡撫鄒來學,此後遵化設總督衙門和巡撫衙門,這些官員更是經常駐節於此,徜徉於湯泉,留下許多事蹟和詩文。來這裡最多的是順天巡撫和薊遼總督。其中劉應節即是其中著名的一位高官。

薊遼總督劉應節薊門閱兵

劉應節

巡撫之名,起於北周。北周與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撫的事,均為臨時差遣,“巡撫”也沒有成為官名。明清兩代,在省級行政機構設巡撫一職。巡撫作為專職官員設立,始於明仁宗洪熙元年。清朝時為省級地方政府長官,總攬全省軍事、吏治、刑獄、民政等,職權甚重。總督,意為總管督率。明清時期成為官名。明代初期在用兵時派部院官總督軍務,事畢即罷。成化五年始專設兩廣總督,後各地逐漸增置,成為定製,轄一省或二三省,綜理軍民要政,按例兼兵部尚書及都察院右都御史銜。

薊遼總督劉應節薊門閱兵

明代兩廣總督府的石獅子

劉應節,字子和,山東濰縣人。明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井陘兵備副使,嘉靖四十三年以山西右參政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隆慶元年巡撫河南,後來代替耿隨卿巡撫順天,從此便與湯泉結下不解之緣。隆慶四年升任右副都御史,不久又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代替譚綸總督薊遼保定軍務。隆慶六年冬季,朝廷為了檢閱守備長城的兵卒,在遵化湯泉附近的廣闊平原地帶進行了一場十餘萬人的薊鎮閱兵。當時的薊遼總督劉應節、順天巡撫楊兆等人都參加了檢閱。萬曆元年,進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照舊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奏請停止永平、密雲、霸州等處採礦之事,又上奏議,開通漕河至密雲,以及清核兵員數量,補發軍餉等辦法,都是防邊所需要的。進南京工部尚書,後改為刑部尚書。因觸怒錦衣衛馮邦達,恰巧雲南參政羅汝芳奉表至京城,劉應節出城與之談修佛之道,被大太監馮保彈劾而被免官,卒後贈太子少保。

薊遼總督劉應節薊門閱兵

薊鎮長城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