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力度“減稅降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引起各方關注。實際上,作為應對週期性問題的重要選項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抓手,近年來減稅降費熱度一直不減。回顧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改革目標以及一年來的落實與實踐情況,減稅降費成效顯現,財稅改革力度加大,財政政策落實快速得力,有力推動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減稅降費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經濟總量突破90萬億元,居民消費價格、城鎮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等指標保持基本穩定,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在成績面前,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中國經濟面臨週期性問題與結構性問題疊加的複雜形勢。從週期性因素來看,國際貿易增長步伐放緩,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從結構性因素來看,國際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國內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還在爬坡過坎。雲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飛速發展,深刻影響國際分工以及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經濟全球化進入到新的階段,也迎來新的挑戰,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面臨變革需要。

從國內經濟環境來看,儘管一段時期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今年以來,通過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並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頂住了經濟下行壓力。要將經濟平穩運行的勢頭保持下去,實現穩中求進、穩中向好,還需要繼續發揮好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作用,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在這其中,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正當其時。

減稅降費助力降低企業負擔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的承上啟下之年。為深化結構調整,中央推動下調增值稅稅率,17%和11%兩檔增值稅稅率分別下調一個百分點,擴大享受稅收優惠小微企業範圍,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有效激發市場主體的內生動能。

近幾年平均每年給企業減稅降費1萬億元。為促進創新發展,專門出臺鼓勵研發創新等稅收政策,提高企業新購入儀器設備的稅前扣除上限。繼續深化開放,下調部分商品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由9.8%降至7.5%。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全力保障重點領域支出。

同時,減稅降費帶動了財稅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全面啟動,201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公佈,要求加快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此外,減稅降費使積極的財政政策更有力度,2018年財政赤字2.38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55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8300億元,赤字率2.6%,比2017年預算低0.4個百分點;全年財政支出達到22萬億元,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10.9%,增強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財力。不唯於此,企業非稅負擔也不斷降低。全面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加大力度清理中介服務收費,多管齊下,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減稅降費是公平普惠的改革舉措

減稅降費成為應對週期性與結構性問題疊加的重要抓手、有效舉措。加大對企業和消費者的減稅讓利,無疑將讓利於企業,讓利於民,並將刺激投資和消費,有效擴大總需求。加之政府支出保持了一定的力度,預算擴張效果凸顯,可以有力應對週期性經濟下行壓力。應對結構性問題,除需要破除影響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也需要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這是一場刀刃向內的改革,減稅降費一方面精簡政府支出,提高政府效能,一方面使企業等經濟主體輕裝上陣,對物質資本可以進行中長期投資決策,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力度,持續對人力資源進行投資,個人可以加強自我教育投資,這些都有利於夯實經濟中長期增長的根基。

基於當前形勢,結構性改革勢必不能放鬆,週期性措施亟須精準有力。《政府工作報告》對此做出了有力回應。報告提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製造業等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雖然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是通過採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落實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所指出,這次減稅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是完善稅制、優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觀政策支持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的重大抉擇。

為配合大規模減稅,促使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9年赤字率擬按2.8%安排,比2018年預算高0.2個百分點;財政赤字2.76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83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9300億元。2019年財政支出超過23萬億元,增長6.5%。中央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10.9%。針對縣域財力薄弱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緩解困難地區財政運轉壓力;還提出,2019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 萬億元,比2018年增加8000 億元,以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支持。

針對中小企業反映強烈的社保繳費負擔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從目前的20%降至16%。在徵管方面,提出穩定現行徵繳方式,各地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以及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一方面大力降低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一方面加快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力求實現既要減輕企業繳費負擔,又要保障職工社保待遇的高難度政策平衡。抓落地,促實效,為政策貫徹落實提供堅強保障是本次減稅降費政策的突出特點。為確保財政可持續,中央財政壓減一般性支出5%以上、“三公”經費3%左右,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要求地方政府也要主動挖潛,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多渠道盤活各類資金和資產。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政府工作報告》為我們勾畫了這一年的建設藍圖。可以預期,超常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能夠顯著增強市場主體活力,併為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