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当前已进入VUCA时代,即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概而言之,易变性体现在世界变动不居,传统商业范式适用的范围和深度都在收缩;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市场成功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则表现为产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蝴蝶效应、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而行业边界日趋模糊,跨界融合、降维打击也所在多有。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VUCA时代的农业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做好,共享时代红利,把握结构性机会,实现永续经营、可持续发展?我认为:聚势能,增动能,是致胜之道。势能来自于企业在动态竞争中的位置,取决于企业发展战略,而制定企业战略需要顺「势」而为、随「势」应变、因「势」利导;动能则来自于战略落地中的关键举措,须拓宽「护城河」,做深「战略腹地」,占领「制高点」。

一、聚势能

  • 把握发展趋势,顺「势」而为

战略是现在和未来的连接,是基于未来审视现在。诚然,一些企业家独具慧眼,无需条分缕析、整合提炼,也可达到对行业的前瞻性洞察。但多数情况下要准确研判宏观走势、行业趋势,「PESTED分析」(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环境、人口等因素)乃必备功课。PEST模型、波特5力矩阵等战略规划工具人尽皆知,不过具体运用之精妙,则取决于企业战略规划团队(无论是企业战略部门,还是第三方咨询公司)的能力。

下面试以肉牛行业为例,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科技/生态环境/人口等因素,来简析我国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政策。根据《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到2020年,牛肉产量要达到786万吨,肉牛出栏率要达到55%,肉牛规模养殖比例要达到40%。而《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支持企业到境外建设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和奶源基地,推动与周边重点国家合作建设无规定疫病区。

由于我国目前肉牛养殖成本高于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布局海外牛源基地既符合国家扶持政策,也可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

经济。2018年我国人均GDP为9768美元,突破1万美元指日可待,但仍低于2017年世界平均水平10722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17年公布的最新标准,人均GDP在3956-12235美元之间,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超过12236美元则属于高收入国家。我国正处于从上中等收入经济体往高收入国家跃升的关键阶段,存在着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为实现这种平稳有序跃升,国家提出要落实存量经济「三去一降一补」、增量经济「培育新动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措施。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社会人文。我国肉类消费结构以猪肉、鸡肉为主,但随着消费升级,中高端牛肉的消费需求将日趋旺盛,反映在牛肉零售价格上便是逐年走高(整体趋势,不考虑个别年份下降情况)。

技术因素。如培育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高、牛肉品质好的肉牛新品种,推广优质牧草和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推广肉牛分段式育肥技术,强化口蹄疫等重点疫病防控技术等。

生态环境。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政策,将要求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并通过种养结合来实现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

人口因素。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少子化、家庭结构小规模化等趋势,会对包括牛肉在内的农牧产品、食品消费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未来牛肉产品的规格、包装、消费场景等都将发生相应改变。

  • 结合行业态势,随「势」应变

行业态势包括很多因素: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增长性、盈利性、竞争格局、关键竞争要素、准入/退出壁垒、价值链分布等。为便于记忆,我们总结为多快好省高大上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行业分析模型图

大。市场规模多大,天花板有多高?万亿、千亿、百亿级别的市场吸引力是不可等量齐观的。2017年我国牛肉消费量795.6万吨,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牛肉消费量约950万吨,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可超过7000亿元。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2007-2017年我国牛肉消费市场规模(10亿元)

快。市场成长性、增速情况。2007-2017年,牛肉消费市场复合增速14.1%,而近6年猪肉消费市场复合增速仅约1.4%左右。

。行业盈利情况,是高毛利,还是低毛利?

根据中国畜牧协会牛业分会有关数据,2017年我国母牛饲养环节毛利率约16.5%,架子牛育肥环节约25.8%,屠宰加工环节约17.8%。

。即价值链分析,哪些环节位于价值链上游(毛利高、拥有产业链话语权)?

。省时省力省钱吗?即关键成功因素(KSF)是哪些?省心吗?即主要风险有哪些?

肉牛行业价值链分析及各环节的关键成功因素如下图: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多。行业玩家多吗,市场集中度如何?即竞争格局分析。目前我国肉牛养殖环节规模化相对较低,市场集中度不高,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品牌企业不多,整个行业亟待整合。但由于市场发展空间、产业链效率提升空间大等因素,未来的新进入者会很多。

。准入/退出壁垒高不高? 粗略言之,品种培育环节技术壁垒高,规模化养殖育肥、屠宰加工环节资金门槛相对较高,市场流通环节门槛较低。

小结:分析行业态势,主要是判断该行业的整体吸引力(规模、成长性、盈利情况、风险)、进入/整合难易程度(壁垒、竞争强度),以及进入/提升路径(选择哪个环节)等。

  • 利用企业优势,因「势」利导

企业优势即核心竞争力。以肉牛产业链企业伊赛牛肉(832910)为例,根据伊赛牛肉2018年年报,该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有: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根据伊赛牛肉企业年报整理

我们认为,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宜从6个方面入手,即PRE-MTM 模型。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行业分析PRE-MTM模型

(1)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商业模式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能否快速产生规模效应、网络效应?不同模式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亚马逊的「飞轮效应」支撑起其近万亿美元市值,而雏鹰农牧(002477)受猪周期、自身现金流吃紧等多重因素影响泥足深陷。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亚马逊商业模式示意图,来自CB Insights

大多数商业模式,离不开「节本节源、增产增收、提质提效」十二个字,农业企业在设计、改进商业模式时,可从帮助客户(消费者)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利用、增加产出、增加收益、提高品质、提升效率这几个方面着手。

(2) 产品(Product),即跟产品(服务)相关的产品策略、产品研发能力。以生鲜食品供应商为例,能否持续稳定地供应具有稳定品质的生鲜产品,至关重要。

(3)资源(Resource),企业拥有或可资利用的资源,以及资源配置能力。资源包括许可牌照、知识产权、资金、土地、技术、渠道等。而配置能力则反映在存量与增量、主营与新兴、机会与风险业务之间的资源合理分配。

(4)权益投资(Equity),即投融资能力(Investing & Financing)。企业增长策略,除了内生性增长,还有外延式扩张。外延式扩张就看投资并购能力。

(5) 团队(Team),不管是做事用人,还是用人做事,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核心竞争力的直观表现,就是市场绩效Market Performance),包括市值(估值)、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营收规模、市场增速、利润等。

二、增动能

企业确定发展战略后,能否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巩固自己优势,取决于关键举措的落实。

  • 拓宽「护城河」,动静相宜

构筑「护城河」,就是保持并巩固企业核心优势。如上所述,核心优势来源有很多,如产品竞争力、品牌资产、独占资源、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实力等。

(1)提高产品竞争力

商业模式最终落脚点是产品(包括服务),产品是公司实力的最直观体现。仍以亚马逊为例,创始人贝索斯从图书在线销售开始,逐渐扩展为覆盖全品类的电子商务和零售业务,并陆续推出了物流、云服务(AWS)、人工智能(Alexa)、媒体广告等业务。正如贝索斯所言,十年后人们不变的仍将是对更多商品、更低价格、更多便利的需要,亚马逊的业务逻辑也基于此。

回到农业食品领域,生鲜电商在我国发展已有十多年历史,头部企业仍是寥寥无几,天猫、京东等电商巨头的生鲜业务也难言成熟。究其根本,是在多种选择、安全优质保障、价格合理、稳定供应等方面竞争力不足。

(2)规模化

规模化,并不能保证企业「大而不能倒」,却是形成「护城河」的常用手段。企业达到一定体量后,即可获得「规模效益」,产生「先行者优势」,在客户心智中占领「数一数二」地位。尤其是通过较长时间积累的规模优势,后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况且形成具有行业优势地位的「窗口期」一旦失去便难再获得。

温氏集团的「公司+农户」模式,随着企业上市闻名天下,该模式并无深奥之处,中小型养殖企业均可模仿借鉴。但温氏践行、优化该模式长达30多年,合作养户数量规模、养殖规模令后来者望尘莫及,尤其是在新《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南方水网区生猪养殖布局优化的大背景下。

(3)增加品牌影响力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天地壹号」作为以苹果醋为代表的健康饮料品牌运营商,多年来一直坚持「全国性品牌战略」、「多元化品牌发展战略」,销售区域覆盖华南、华东、华中等地区,并将继续开拓北方市场,同时积极探索「巴马壹号」、「百果壹号」等多品牌发展模式。

(4)加大研发投入(R&D)

以温氏集团为例,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与华南农大、南京农大、中国农大等知名科研院校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合作体系,并构建了五级研发体系。2018年,公司共投入研发经费5.53亿元,新立项科研项目227项,公司自主评选的科技进步奖90项,科技成果奖90项,并组建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进一步夯实了业务发展基础,巩固提升了公司竞争力。

农业企业如何找赛道,找风口,找方向?

  • 做深「战略腹地」,动须相应

战略纵深决定了企业的腾挪空间和转圜时间,进可攻退可守。就多业务单元的企业而言,对现金流业务(巩固护城河)、初创和快速成长业务(延长战略纵深)、前瞻性或战略新型业务(占领制高点)要合理规划,做到战略资源的最优配置。

2018年,温氏集团围绕「顺势而为,保持高质量增长,努力实现新突破」的工作主线,在成熟业务板块(肉鸡、生猪)实行销售模式改革、生猪屠宰加工业务布局,并积极发展兽药、乳业、农牧设备、金融投资业务。全年肉猪类产品营收规模达到338亿元,肉鸡类约200亿元,肉类加工产品2.3亿元,乳制品近6亿元,兽药5亿元,设备0.9亿元。

  • 占领「制高点」,相机而动

企业立足行业的制高点,主要有两方面考量:构建烽火台,及时识别外部威胁,并采取因应措施;布置行业雷达,发现新趋势、新机会。外部威胁和机会包括

新竞争者(如巨头跨界、产业企业的前后向延伸)、新替代产品(如人造肉对动物蛋白消费的影响)、新的市场需求、技术对公司现有资源结构构成的巨大挑战、新的行业趋势可带来的发展曲线,等等。

1998年,宝丽金(PolyGram)唱片的母公司飞利浦CEO发现CD刻录机开始普及,很多人直接复刻音乐光盘。CEO觉得这对唱片业是个重大威胁,于是果断把宝丽金唱片业务以106亿美元高价出售给Seagram公司。之后数字音乐的发展、传统唱片的式微证明了这一决策的先见性。

总结: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做好,实现永续经营,应「聚势能」、「增动能」。势能来自于宏观大势、行业态势、企业优势,动能则用于拓宽护城河、做深战略腹地、占领制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