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雲南森林覆蓋率力爭達60.7%

昆明信息港訊(昆明日報 記者楊官榮)近日, 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今年,雲南計劃營造林80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60.7%。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退耕還林更是可以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是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雲南省將全力開展國土山川“大綠化”、統籌實施自然生態“大保護”。全年計劃完成營造林800萬畝以上,退耕還林還草和陡坡地生態治理300萬畝以上,全民義務植樹1億株以上,實施退化草原恢復和治理250萬畝以上,森林火災受害率低於0.9%。,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低於4%。,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森林覆蓋率力爭達到60.7%。

相關新聞

雲南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全國第一

昆明信息港訊(昆明日報 記者張捷)日前召開的2019年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透露,雲南省已爭取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330萬畝,任務量居全國第一。

2018年,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系統緊扣“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的定位,推改革、轉方式,抓建設、重保護,強產業、促脫貧,各項工作成效明顯。全省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106.44億元,落實林業貼息貸款52億元,利用開發性和政策性貸款開展林業生態建設項目19個,審批貸款金額98.7億元,發放貸款38.3億元。爭取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330萬畝,任務量居全國第一。認真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和陡坡地生態治理、天然林保護等重點工程,大力推進路域環境綠化優化,全年完成營造林823萬畝,實施退耕還林還草336萬畝(含省級陡坡地生態治理項目20萬畝),義務植樹1.13億株,完成路域沿線桉樹替換種植4.8萬畝,採伐桉樹14.28萬立方米,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楚雄市提前一年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石林縣糯黑村等5個村獲“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雲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等5個單位被評為“雲南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同時,全省嚴格執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政策,按時完成國家級公益林區劃落界並落實管護責任。紮實開展2018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工作,有效管護森林2.5億畝。組織開展了以“三個全覆蓋”為主要內容的森林督查工作,抓緊抓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綠盾2018”“自然保護地大檢查”等反饋問題整改。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違規行為,累計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案件24649起。全面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強化與周邊省份聯防聯控,穩妥處置水富松材線蟲病疫情,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率98.78%,無公害防治率97.6%,成災率0.48%。,測報準確率達99.81%,均在國家控制指標範圍之內。

統計顯示,全省森林覆蓋率增加0.6個百分點、達到60.3%;森林蓄積量增長3577萬立方米、達到19.7億立方米;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增長0.2個百分點、達到87.81%;溼地保護率提高7.28個百分點、達到46.53%,2018年林業總產值達2221億元。

澄江縣推介“森林撫仙湖”

昆明信息港訊(昆明日報 記者張捷)澄江縣政府消息,澄江縣2019年“森林撫仙湖”招商推介於近日成功舉辦。

據瞭解,“森林撫仙湖”項目實施面積15.17萬畝,預計投資15.1億元,將通過3年的石漠化綜合治理、耕地植被恢復、河道綠化美化路旁綠化等七大林業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和10年的森林撫育提升期(2018—2028年),使撫仙湖徑流區森林覆蓋率、林木綠化率分別由26.5%和42.3%提高到40%和60%,基本形成生物多樣性豐富性生態承載力強的生態安全屏障。“森林撫仙湖”項目,對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穩定保持一類水質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推介會上公開推介的2019年“森林撫仙湖”17個林業產業項目包括林業生態修復、景觀苗木基地建設兩大類別,總面積3.6萬畝,預計投資3.6億元。其中海關鎮海關社區的“海關萬畝櫻花莊園”佔地6000畝,將依託周邊村寨和撫仙湖的優勢旅遊資源,打造櫻花特色景觀;而在龍街街道高西村委會、右所鎮補益村委會建設的玉溪市澄江縣高西片區森林撫仙湖景觀苗木基地、玉溪市澄江縣高補益區森林撫仙湖景觀苗木基地等8個森林撫仙湖景觀苗木基地項目總面積達5531畝。明年,該縣還將推出“森林撫仙湖”林業產業項目12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