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圃管理中有幾件事兒儘量不要做,否則容易因小失大!

苗圃管理是件大事,管理得法,苗圃經營績效卓越,管理不當,績效會比較差,甚至會賠本賺吆喝。管理,要精於算計,要放眼長遠,要懂取捨。在現實工作中,一些從業者不能處理好大與小的關係和舍與得的關係,想魚和熊掌兼得,最終因為沒有準確定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更甚者導致苗圃難以為繼。在苗圃管理中下面這幾件事兒儘量不要做,否則容易因小失大!

在苗圃管理中有幾件事兒儘量不要做,否則容易因小失大!

圖為苗圃基地

1. 密植多賣苗

有的從業者的苗圃苗子種得特別密,問其原因,其說種密點可以多出些苗子,能多賣點錢。殊不知,近些年小苗由於存量過剩,行情並不景氣,苗子長到一定規格了,賣又賣不出去,定植又沒有資金來租地,最終要麼砍掉,要麼任由那麼長著。

2.捨不得次苗

有的從業者,地裡的苗子品相不好卻捨不得處理掉,總覺著能賣個錢,苗子始終在地裡長著,最終的結果是,次苗長大了還是沒有賣出去,不僅浪費了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次苗在什麼時候都是次苗,錯失了換錢的機遇。

3.大水大肥催苗

有的從業者,為了讓苗子長得快點,用大水大肥來催苗,一年澆十幾次水,而且每澆一次水就要施一次肥,這樣做,雖然苗子長快了一些,但最終成了水肥苗,抗寒、抗旱能力大打折扣,移栽成活率大幅降低,水肥苗最終成為人人喊打的苗子。

在苗圃管理中有幾件事兒儘量不要做,否則容易因小失大!

圖為苗圃基地

4.病蟲重治輕防

一些從業者,在日常管理中,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抓得不好,輕防重治,平時不注意監測病蟲害,小病不治成大病,等病蟲害蔓延開了,才開始打藥,不僅浪費了財力,更是貽誤了戰機。

5.苗圃無路可走

一些苗木從業者,甚至是苗木企業,在規劃自己的苗圃時,為了多種幾棵苗子,不預留道路,或者是道路留的比較窄小,此舉看似“節約”了土地,卻為苗木銷售留下了隱患。在賣苗子的時候,車進不去苗圃,只能遠遠地停著,靠人拉肩扛來運苗子,增加了不少人工成本。

6.小草不鋤成大草

有的苗木從業者在苗圃管理的時候,見到苗圃里長了草,不及時鋤,等草長大了再鋤,消耗了更多的人工,草在生長過程中,還和苗木爭奪了養分和水分。

在苗圃管理中有幾件事兒儘量不要做,否則容易因小失大!

圖為苗圃基地

7.施化肥而不施農家肥

在日常管理中,很多人在施肥的時候不願意用農家肥,認為用化肥不僅乾淨而且苗木長勢快,從而導致了土壤板結,影響了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實際上,經測算,用同等價格的農家肥,效果並不比用化肥差,更重要的是用農家肥不僅養了苗子,還養了地,使土地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8.地不多但品種多

有的從業者苗圃不大,但種植的品種不少,成了小而全,聲稱不能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賣苗子的時候東方不亮西方亮。但後果是怎樣的呢?苗子雖然不錯,由於沒有量,都能賣但都賣不出去。

在苗圃管理中有幾件事兒儘量不要做,否則容易因小失大!

圖為苗圃基地

9.修剪重幹輕冠

有的從業者在養護過程中(喬木最為典型),對樹幹要求比較嚴,樹幹要直,分枝點也要適宜,但對於樹冠的修剪就比較粗放了,可以說是任由其生長,枝條多而密雜,還美其名曰多留條子樹木增粗快。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苗木交易過程中,對樹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主枝、側枝的選留都很重要。有不少樹因為樹冠冠形不美而降低了等級。

我是頭條號園林郎中,每天為大家更新園林養護技術知識,以及關於植物的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