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駕駛市場格局發展如何?

國內無人駕駛汽車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構建的未來藍圖中已佈局到多個適用領域,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的無人駕駛市場。


中國無人駕駛市場格局發展如何?


進入21世紀後無人駕駛成為整個國際的重點研究方向和領域。各方面的技術都日趨成熟。無人駕駛的研究也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同時中國也不甘落後,各類無人駕駛研究機構都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無人駛研究已經成了當今最熱的點。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中國無人駕駛市場的格局。

中國無人駕駛發展如何?

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的。2005年,上海交通大學成功研製首輛城市無人駕駛汽車。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不斷髮展,百度、長安汽車等於聯網企業和整車廠也紛紛在無人駕駛領域重點發力,目前市場整體仍處於探索期。

無人駕駛發展至今,全球已有多家企業審布在2020年前後推出無人駕駛汽車。預測,自動駕駛汽車的全球市場份額需要花15-20年時間達到25%,帶有公路和交通堵塞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將率先上路應用;到2022年,帶有城市自動駕駛模式汽車上路;2025年之後,完全無人駕駛汽車才會大量出現。

2017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其中就有提到,至2020年,汽車產業規模將達3000萬輛,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車輛的市場佔有率將達50%;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在2021年到2025年能夠上市;2026年到2030年,每輛車都應採用無人駕駛或輔助駕駛系統,國內無人駕駛汽車數量將穩步上升。

無人駕駛相關法律法規陸續推出

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明確將智能網聯汽車列入未來十年國家智能製造發展的重點領域,明確指出到2020年要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到2025年要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同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訓方案》第一版出臺。

無人駕駛融資市場良好

目前,無人駕駛成為全球汽車技術研發的熱門方向,國內多個城市、企業已陸續開展自動駕駛車輛的路測,無人駕駛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據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規模約達40億美元,市場發展空間還很大。到2021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70.3億美元;到2035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

國內無人駕駛汽車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構建的未來藍圖中已佈局到多個適用領域,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的無人駕駛市場。

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持續出臺,無人駕駛行業快速發展,大量資本進入行業,數據顯示,2017年無人駕駛投融資市場形勢大好,在2017年中國無人駕駛企業融資組成情況中,出行服務融資金額最多,融資金額達到144.23億美元,其後是整車製造企業,融資金額為34.22億美元,其後分別為單點技術方案、整體解決方案、傳感器及技術硬件,融資金額分別為4.94、2.52、1.39億美元。

企業加速佈局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前景廣闊,科技公司、汽車企業等都想涉足其中。目前,國內的BAT、華為等科技巨頭也正積極佈局無人駕駛汽車,產業格局不盡相同。而國內自主品牌車企也已展開無人駕駛領域的探索。目前已有多家涉足該領域,一汽、上汽、長城、北汽、長安5家車企已展示了配備初級階段輔助駕駛、低速自動駕駛等技術的測試樣車。

國內自主品牌無人駕駛技術研發進展

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展望

(一)推動交通新發展,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的無人駕駛市場

無人駕駛發展至今,全球已有多家企業審布在2020年前後推出無人駕駛汽車。據預測,自動駕駛汽車的全球市場份額需要花15-20年時間達到25%,帶有公路和交通堵塞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將率先上路應用;到2022年,帶有城市自動駕駛模式汽車上路;2025年之後,完全無人駕駛汽車才會大量出現。預測數據顯示,到203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參考2015年全球汽車年銷量突破8000萬臺,中國銷量接近2500萬臺。龐大的汽車銷量和消費者對科技的需求,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的無人駕駛市場。

(二)商業化落地路,低速/限定場景應用有望率先爆發

綜合安全風險、政策風險等因素,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會遵循著低速到高速、封閉到開放的路線走。目前的無人駕駛技術不能做到完全載客運營,但在貨運、封閉園區等細分領域,技術需求相對較低,無人駕駛車輛可以逐步代替傳統車輛,率先實現商業化。

(三)提升汽車共享服務層次,掀起未來交通出行革命

繼共享單車之後,共享汽車成為下一個風口行業。在汽車共享的大概念裡,包括新興的順風車、網約車、分時租賃、P2P租車,以及傳統的經營性租車等業務模式。汽車共享的未來或是無人駕駛。無人駕駛技術將使分時租賃和網約車合二為一,對網約車、分時租賃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無人駕駛也必然會跟汽車共享聯繫在一起:僅近期階段看,與汽車共享出行合作,是推廣普及無人駕駛技術的最好選擇。

綜合看來,無人駕駛汽車力量逐漸彙集,科技巨頭步步緊逼、傳統汽車汽車巨頭寸步不讓,無人駕駛領域局面複雜、狼煙四起,競爭也將更為激烈,行業洗牌加劇也催生了龍頭企業競爭格局的形成,發展如何仍然要靠內容取勝。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燃油車企借增值稅下調實行降價。在燃油車統治市場百餘年後,新能源汽車產業厚積薄發的時刻何時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