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能真正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吗?

佑康613


有序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农业经营生产,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全国各地土地确权已经基本结束了,农民家庭都领到了自家的土地确权证书,这给农民今后土地流转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过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式的一家一户的土地耕种模式,在一定的时期提升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活跃了农村经济,提升了农村生产要素的生产,但现在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而将被以土地流转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渐取代,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农民流转土地到底挣不挣钱?到底能不能发家致富?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以后是否对农民有益?作为“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对题主的问题看法如下:

第一,推进土地流转要有序进行。

虽然,现在对农民承包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进行确权颁证,各地农村也在积极稳定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良性的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给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对于部分进城务工农民,或者发展除农业生产外的其他产业的农民来说,“流转”出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激活了这部分农民发展的新动能;同时,对在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的乡村,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职业农民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来说,土地流转确实让这部分得到了实惠。

第二,发展规模化种植必须“懂”农业。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许多怀着投机心理的农民,看到农业生产土地流转的风口一涌而上,因为自己不懂农业,不懂农耕生产,较大面积的进行流转土地,本身缺乏农业生产技术,缺乏耕种要领,在农业生产投资成本越来越高,人力成本和其他生产成本也在逐渐提高,结果造成了投入与产出完全失衡,且自身经济能不强,又不能及时跟上经济补充,尤其是面对自然灾害或者农作物价格下跌时,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这部分农民非但未能致富,而且还会“折了夫了又赔兵”。

第三,流转土地必须明白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为农民,我们都知道,农业生产投资是一个见效慢,生长周期长,农作物价格不太稳定。有些农民流转了土地,不是加强田间管理,不是科学种田,不是实现市场与种植完全对接,而大多田地因管理不善,导致产量、质量太次;同时,没有明白农业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种植农作物方面,把握不住市场供需变化,这样流转土地,甭说发家致富,就连基本的农资的投入费用都很难收回,或者面临血本无归的窘境。

第四,规模化种植适宜职业农民。

现代职业农民具有长远的视野,具有一定的农技知识,具有潜心耕作的技能,他们对农作物种植很有把握,并且能有效对接市场;也就是说,职业农民在种植时,都能有效判断农作物的市场前景。【乡村关中】看到,我国东北地区是土地流转推进较快的地方,且一些职业农民在这里取得了成功,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因为我国各地农村状况不一样,土地流转所获得的收益和自己种植的收益完全取决于职业农民自己。

第五,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必须依靠农业科技。

土地流转的核心,就是为实现适度规模化经营做好保障,从而为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好铺路石,从而使社会有效资本有序进入农村市场;这些种植大户通过大规模租用土地,逐步有效地实现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从而解决了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农产品竞争力薄弱的问题,这样,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机械化耕作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打下基础,从而为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充分条件,当然,其主要问题还是要依靠农业科技,来提高土地产出利率,农民从而实现发家致富。

总之,农民朋友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最终还是要有效对接市场,使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这是决定能否发家致富的根本。从而,也使离开农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农民通过转让土地获得补偿,有利于他们在城市安家立业;而对于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通过规模化经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更多高精细的产业模式,从而才能有效地使农民从中发家致富。

乡村关中


我是农民!土地流转对百姓有一害没有利,我说下实际情况,我村计划实行集中养殖,从农民手中规划土地每亩800元,而村委会租给养殖户1200元,村中打井若干原本是为农民灌溉浇地谋福利,而最后变成了商品井,老百姓浇地按小时计算,浇地的价格资不低债,各位说这地能种吗?土地流转政策可能是好的,但是到了地方层层把皮老百姓只有苦不敢言,再者说了转出去的土地能換回一家人的生活费吗,对于我本人来说4*7亩地一年收入五千斤玉米我能生活二年,如果土地流转给我五六千元,我只能生活半年请问!各位说农民有意见吗?所以在任何时候别拿农民打主意,因为农民生活最低层,为什么再农村多少有点背景的人不挣工资也想当村干部,百姓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百姓的困难只有天知道。


桦树林910


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还真不一定能让农民赚钱。

我堂姐家就是种植大户,在扬州周边的一个县级市的乡下农村流转了8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小麦,去年听她说,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还亏损了十几万,欲哭无泪啊,为啥?

买种子、化肥、机械等耗去很多成本。

用工成本也很高,农产品价格比较低。

还要担心自然灾害,种田大户真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当的喔。

土地被流转的农民真的就能从此过上幸福日子了吗?

有些真能,年纪大了,土地流转给大户用,自己可拿租金,也不用太忙碌了,可以到城里帮儿女带娃,安享晚年生活,这样挺好的。

但有些年纪大的农民,土地流转后,也没法去城里咋办?也很少有工愿意招年纪大的,这部分农民的未来生活也许有点问题,该如何增收呢,大家可多帮助想想点子呀





林家晓雨


土地流转无疑就是对农民雪上加霜,大部分年轻农民工返潮创业,意味着什么?_?就是工厂机械化,采用少数人控制机械,大大的减少劳动力,从而使农民工失业返潮,。年轻的农民工返潮,而到了一定年龄的农民何以生计?打工?哪里有工可打?可以依赖的土地,被所谓的村干部“村霸”强制流转,而且农民才得到一亩地几百元的租金,其中还有村干部需要一亩地扒皮200元,在这个高消费水平的社会,区区的流转金,农民怎么生活?小康???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我只是说实话而已,如果砖家叫兽不信,可以派人调查。


蓝色妖姬35436083


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是有极积作用的。对改变当下农民仍处于农耕文明的方式无疑又是一次革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农民依靠农业致富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当下的农村,农民零零碎碎的耕地根本无法维持家庭正常生活,不得不抛荒去城里打工以维持生计。所以土地流转连片承包搞大型机械化耕种是打破这一僵局最好的办法。让有资本有技术的人,不管他是农民还是市民或是企业家,只要你愿意进入农业就热烈欢迎。利用他们的销售渠道,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育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兴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开创品牌,依托品牌效应开辟一个健康的大市场,以带动周边的无法大型机械耕种的零星产业的逐步形成特色农业,从而带动诸如休闲,旅游农业产业。你本就抛荒,不但没有收入浪费资源,更对以后复垦增大难度,多支出费用,你现在暂时流转,能得到收入,何乐而不为?如果你担心没有保障,你随时可查阅中央新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的讲话,向乡镇领导咨询,并请他们出面协助谈合同,按你的预期年限进行流转。你荒着也是荒着,先试个五年又何妨?于人于已都是有利而无害。


项晓高


未来的机械化农业与农民的关系,

未来的机械化农业与农民无关,因为,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出现和农民进城打工谋生,土地将会逐步的收归国有,国家会再将土地出租或卖给企业,而农民则将成为真正的农民工,

他们将在企业中干一些机械化之外的工作,但是大量的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将成为无业者,他们将成为新的下岗工人,而且在工农业机械化和商业网络化的社会里,

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别说发家致富,他们将很难找到谋生的出路,他们或许成为国家的救助群体,直到老死为止,他们的死不会给国家造成什么影响,

但是他们的子女或子女的子女意识到生存的意义后,一但不生不养,却会给国家造成灾难性的问题,因为,汉人口数量一但接近或低于少数民族时,汉民族的统治权将会发生彻底的变化,


1534037


一户一地的个体责任田承它经营,人力投入大,产出有限,效益有限,只能最大程度责任到人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大量农民选择非农就业、外出打工,就导致大量农田抛荒。

拥有承包耕作权的农民,自己种,难致富。出租,靠人均一亩的地租,区区几百元,也谈不上有致富可能!

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已上升到国家认识和政策,是大势所趋,必由之路!

把零散到户的耕地集中到承包经营者手中,形成规模化经营。而承包土地的农民,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民身份,而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职业的农民。生产的产品,已不再是为温饱的口粮,而是粮食农商品!

土地流转的目标是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其巨大作用有三:

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二,有效控制土地拋荒。土地是可以源源不断产出生产资料的,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最大的浪费!

三,保证粮、豆、棉产量,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抓在共和国的手中。


钟德文6


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形容土地流转者,再现实不过了。

就来看看,我们周围的土地流转者的现实结局吧。

事例一:曾经的大棚菜女强人张XX。2013年前后,张XX可谓是我们县里农业这块的当红的人物,养猪出身的她,靠着自己的辛勤努力也赚了点钱,看着中央的一号文件,连续多年都是扶持农业的好政策,自己养猪攒下这么多猪肉,何不用猪粪种有机蔬菜,这样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不正是国家大力提倡与支持的吗?种出的蔬菜岂不是更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踌躇满志的张XX以800元/亩租金的地价一下租了80亩,建起了50个蔬菜大棚,成立了蔬菜合作社。一时间她的合作社也成了当地致富的典型,来参观学习的,检查指导的络绎不绝,可谓风光无限,缺资金,相关部门帮着协调给予解决,缺技术,政府出面帮着从中国最好的大棚菜种植基地请来技术员。然而风光的背后,是残酷的农业劳动力行为和对接中高消费力市场匮乏的能力。劳动力每年都在上涨,最要命的是出工不出力,由于她的大棚还处于一种比较低端的状态,自动化程度低,对人工的依赖程度高,明明知道这种情况也摆脱不了用工问题。对于所生产的蔬菜产品当初想着的有机蔬菜肯定可以卖高价的理想,也被现实击的粉碎,所生产出的产品市场并不买账,因为其标准化程度低,完全达不到有机的标准,所有有机认证也一直没能拿下来。几年下来亏了几百万,猪场无资金喂猪关闭了,大棚也在苦苦支撑。

事例二:省级招牌农业昙花一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李XX,做过酒店、搞过房地产、经营过当地一家白酒场,也是当地在经济方面数得上的人物,看着中央连年发布的一号文件,感觉到农业的投资商机来了,于是卖掉酒场,一口气租下了2000亩土地,种植了黄桃,因为黄桃加工在当地是主导产业,当地是全国最好的黄桃加工聚焦区之一。政府对他也非常支持,水电路全部通畅,水利部门按照现代农业标准给其打了多口水井,公路部门给其修了园区生产路,电力部门给其安装了变压器,就连桃苗也是林业部门给解决的。如此大的扶持力度,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五年的光景,就跑路了。什么原因呢?政府在给予你扶持,但政府不能给你付地租、政府不能给你付工人工资吧?你的地里产生不了效益,你手里的那点钱又能坚持多久呢?本来盘算着两年就能见果见效益的桃树,硬是三年才零星开花,每年1000元/亩的地租,算下来光租金就要200万元,树的打药、锄草、修剪、施肥,哪一样少了行呢?三年下来,自己的那点资金所剩无几,一场大雨又把他刚刚见果的桃树淹死了近三分之一。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只有毁掉合同,撒手不干了。

事例三:拥有省人大代表头衔的生态农庄悄无声息退出市场。XX农庄是当地一家省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其负责人是省级人大代表,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农庄的几百亩果园以特色水果种植为主,兼营农家乐,秀美的自然风光及名优的水果自采,还有前几年火爆的农家乐也的确让其红火了两年,然而随着农家乐生意的黯淡失色,其自采等项目也随之没有了市场,曾经的农庄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租的几亩果园退的退、转的转。

全国是怎么样一个形式呢?在这里不做评论,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和正在流转土地或者曾经流转过土地的同学、战友、亲戚、朋友不妨聊一聊你就知道是什么样的一个现状了。

工资年年攀升且又缺乏的农业劳动力,难以捉摸的销售市场,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注定流转大户的日子是艰难的。

目前经营土地能够赚些钱的,主要是靠自有劳动力租地不超过50亩的家庭农场。

我们所处的地区位于人多地少苏鲁皖豫交界的中东部地区,对于地多人少的东北和西北地区情况不太了解,所以仅代表当地观点。


我和我的小农庄


上次回答了一篇关于土地流转的问题,被很多网友怒骂!今天又被邀请回答,也许还会继续找骂!但即使被骂我也应该回答我的观点。


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能真正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吗?

首先,土地流转不一定就是规模化种植。

很多农民听到说土地流转,就认为是土地流转就一定是将土地承包给经营大户,进行大规模种植。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土地流转的形式多种多样,灵话多变的,不一定就是承包给经营大户,不管是大户也好,小户也好,只要承包人能给出合理条件,均可自愿选择承包,或者参股,任何有经营能力的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流转土地,关建是能不能给出合理流转条件。


其次,规模化种植并不一定能帮助农民发家致富,但利大于弊。

农民流转土地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以承包农民土地为由,骗取套取国家农业补钻的。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土地流转政策就是失败的,在全国很多地方,土地流转成功的依然很多。阿洪表哥家的土地,由于自已不愿自己耕种,自已进城打工,将土地出租给一个小老板种草莓,那老板每年可种两季,草莓零售价卖到35元一斤,就摆在公路边卖也不够卖,每年老板光承包我表哥家土地一年产值能做到50万,纯利润30万以上,农民拿到了土地租金,又领农业补贴,还打工赚钱,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这边,承包土地种植猕猴桃、种植枇杷,成功的大有人在。所以土地流转我认为利大于弊。


再次,土地流转也不是一刀切。

土地流转政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会在有条件的农村先进行试点,很多农民听到土地流转就担心自己土地不好,没人承包,种土地赚不到钱,土地山沟沟不能规模化种植等各种担心。其实并不是这样,土地流转取决于农民自愿,一般不会强制。是否进行规模化种植也是因地制宜的,不适合种玉米的土地,老板不可能承包来种玉米,那些山沟沟,石咔咔土地,不适合机械化传统种植,但并不代表不可以种植药材和经济果木等,比如我们这边大山深处种李子、枇杷成功的非常多。所以,土地流转不会一刀切,农民没必要担心。

总而言之,土地流转政策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抓住机遇的农民应该是会受益的。

感谢阅读!以上是阿洪对问题的知识解答,仅代表个人观点。喜欢阿洪文章的朋友,记得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关注农人阿洪,了解更多三农趣事。

农人阿洪


一,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就会使一部分农民不再种地,靠到城市或到就近流转大户去打工,因为现在种地的大部分是四十五以上的中老年人,出去打工难免会被嫌弃,一些老年农民不得不失业。所以这些农民要想发家致富有一定的困难。

二,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在一些丘陵,山区地方根本没法发展。路不通,一些机械无法进展,雇用人工只有流转大户赔钱了。农民想以此来致富还是没希望的。

三,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听起来好像肯定能挣到钱,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一直低落。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成本的上升。利润空间还是并不那么乐观的。

所以我认为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要让农民真正发家致富的希望不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