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古人吃完飯放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店小二也不清點,也不阻攔?

今天和大家探討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常在古裝劇裡看到古代江湖遊歷的大俠總是吃完飯,隨手放下一塊碎銀子頭也不回就瀟灑走掉?關鍵是店小二不僅不清點還賊開心,眼睛放光對大俠大喊:爺,您走好!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我們分析探討!

為啥古人吃完飯放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店小二也不清點,也不阻攔?

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白銀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比較確切的朝代是元朝,元朝後銅錢就退居二線了,漢唐時期也有人用白銀,只不過當時衣食住行基本能用銅板解決,所以白銀的使用範圍沒那麼廣泛。

為啥古人吃完飯放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店小二也不清點,也不阻攔?

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今天的主角“碎銀子”就登場了,關於開頭提到的問題我們不說聰明的讀者們也懂店小二那麼精明,肯定是碎銀子有好處。

為啥古人吃完飯放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店小二也不清點,也不阻攔?

在古代酒樓茶館或者旅店都會有專門的量銀子的工具——戥子,這東西看起來很小,實用性卻很高。有的人會有古代不是有小元寶嗎?帶那種元寶出門不行嗎?還真不行哦。

為啥古人吃完飯放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店小二也不清點,也不阻攔?

在不同的朝代物價水平不同,元寶的購買力也不一樣,我們隨意取一中間數一兩銀子等於1000銅板;如果小元寶是5兩則是5000銅板,而在古代隨隨便便吃頓好的,100銅板吧,那麼店家那裡找4900個銅板還給你?即使有,你帶這麼多錢出行不會累壞身體嗎?

為啥古人吃完飯放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店小二也不清點,也不阻攔?

有了上面的情況,碎銀子就應運而生,一塊碎銀子不僅方便攜帶,購買力還非常強,一般來說一小塊碎銀子吃幾頓好吃的完全足夠,所以店小二不僅不會阻攔還會覺得賺到了。

為啥古人吃完飯放下一塊碎銀子就走?店小二也不清點,也不阻攔?

除此之外我們再跟大家普及一個知識點,碎銀子多了怎麼辦?也很簡單,將碎銀子拿到錢莊,錢莊就會有專門的工具將其融合成元寶,反之也是這個道理。

好啦,今天的故事就說到這裡了,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