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东:上汽国际化之路,不做销量做口碑|有文化谈

进入2019年以来,车企忙碌很多,忙着品牌向上,忙着高质量发展,忙着战略全球化……

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和“国际化”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广泛接受的观点后,上汽集团紧跟时代趋势,明确提出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汽车公司”。

在2018年车市寒冬中,上汽集团俨然成为“中流砥柱”,全年销量超过705万,增长1.8%,市场占有率超过24%。在这其中,上汽集团的海外业务尤其亮眼,整车出口和海外全年销27.7万辆,同比增长62.5%,上汽正朝着既定目标大步迈进。

杨晓东:上汽国际化之路,不做销量做口碑|有文化谈

除了产品销量的上涨,上汽在海外还建立了三个生产基地,三个海外创新研发基地并已在6个市场实现了“万辆级”销量,2018年首个海外金融公司在印尼落了脚。可以看出,上汽的“国际化”不仅仅体现在总的销量上,更重要的是“产业布局”上日益成型。正如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杨晓东在接受采访时所言:“上汽走出去的第一步,不求销量,但求口碑。以产品为载体,将上汽的服务体系输出,进而将上汽的口碑传到世界各地。”

品牌口碑必须依靠服务体系

在媒体沟通会现场,“服务”是众海外经销商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来自澳大利亚的经销商直言,过去一些中国品牌之所以来时雄心壮志,归时灰心丧气,都因在服务上出现了疏忽,从而影响了品牌形象。

鉴于此,上汽集团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特别注重为当地带来贴心的保修服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杨晓东:上汽国际化之路,不做销量做口碑|有文化谈

“我们在国内有完整的售后体系,把这套体系复制出去,再加上本地化调整。”对于上汽在海外的售后体系,杨晓东也感到颇为骄傲,“我们提供了其他竞争对手没有的服务,在国内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形成我们的软实力,这也是我们进入一个市场以后重点突破的。”

上汽是有这个底气的。作为有七百万辆级产销规模的大型汽车公司,上汽本身就具备丰富的汽车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经验,而在海外品牌推广过程中,上汽更是将已有的服务体系进一步细化。

目前,上汽在欧洲、北美、南美、非洲、中东、澳新和东盟等地建立了11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在全球设立了近500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营销中心和网点的建立,能快速响应当地客户需求,熟悉市场动态,为公司研发和销售提供方向。而且,根据世界市场的差异性,上汽在金融服务上也是备加用心。2018年,上汽瞄准汽车金融渗透率较高的印尼市场,设立了多元金融公司,为印尼汽车消费者提供金融支持,迈出了上汽金融板块业务跨洋出海第一步。随着上汽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日益多元、价值链体系日益完整,上汽海外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杨晓东:上汽国际化之路,不做销量做口碑|有文化谈

上汽的服务体系得到海外经销商的认可。来自沙特阿拉伯的经销商表示:“上汽在中东地区建有很大的存储空间,可以存放很多零配件,售后服务的便利性更高了,这一点其他品牌很难去复制。”从这位经销商的描述来看,服务体系的成熟是上汽品牌推广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我们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你购买、使用我们的产品、服务以后,你愿不愿意推荐给别人,这是很重要的指标,如果你愿意,客户一定是满意的,如果他不愿意推荐,肯定是不满意的。我们刚刚建体系的时候,就把这些已经植入进去了。”杨晓东说的很直白,却也代表着消费者的购车用车心理,毕竟当企业真正把用户当成用户,真正是投入一种感情,品牌的口碑传出来就会好,而最终,所有的品牌力都会转化为消费者的口碑。

以名爵为先锋,全力拓展新能源产品

在上汽品牌国际化进程中,名爵的推动力是极其重要的。这个诞生于英国的品牌,在辗转至上汽旗下后,如今已经成为上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品牌。2018年,名爵海外市场销量达到7万,在英国、泰国、沙特等市场增长迅速。

杨晓东:上汽国际化之路,不做销量做口碑|有文化谈

但在名爵之外,新能源产品已经愈发成为上汽海外拓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全世界汽车行业中,电动汽车越来越成为主流,中国是其中的倡导者,并正在影响着全世界的汽车市场格局。

而上汽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早已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杨晓东透露,上汽首款全球纯电动汽车名爵EZS将在今年四季度批量进入欧洲。“我们和当地公司正在加强合作,合作伙伴对这款车都有非常高的期望,希望早点交付。”杨晓东表示,现在EZS正在按照进度进行认证。而按照上汽的规划,名爵EZS将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全球多个地区上市。

此前,上汽大通电动车已经批量进入部分欧洲市场,但名爵EZS被上汽称为“首款满足全球标准的纯电动SUV”。据称,这款车代表了上汽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走向全球,而且是国内首款符合欧标E-MARK认证、欧洲REACH法规、美国UL2580电池安全标准的纯电动SUV。

杨晓东:上汽国际化之路,不做销量做口碑|有文化谈

产品的质量需要市场来检验,虽然目前不知名爵EZS可以获得怎样的成绩,但上汽精益求精的态度也让人对此报以期待:“上汽既要仰望星空,也要精耕细作,把体系建好,把基础夯实。“杨晓东说道。

新能源汽车是上汽突破成熟市场的一张“牌”,这一点显然已经是上汽和海外经营商的共识。

国际化应该是全产业供应链的国际化

此前的国际化更多的是汽车销售的国际化,而真正的国际化应该是一个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供应商等全产业供应链的国际化。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除硬实力外,他们更需要积累汽车制造的软实力,包括国际化人才储备、商业体系的了解和把握、跨文化管理等方面。

上汽集团也深谙此道,除了在战略上重视外,在研发、生产销售、品牌文化融入都进行了诸多本地化尝试,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在研发上,上汽的首个海外研发中心设在美国硅谷,人才以IT软件为主流。这也是和硅谷“越来越软”密切相关,微软、亚马逊、Facebook,优步都是软件和网络服务公司,就连手机制造商苹果也全力向服务转型。硅谷在IT软件人才具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销售上,上汽也注意结合市场特点。在新兴市场,以用户需求为驱动,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持续低成本运作,以打造品牌竞争优势;在成熟市场,则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创新商业模式,提供移动出行方案和智能网联生态服务,同时积极探索新零售。

杨晓东:上汽国际化之路,不做销量做口碑|有文化谈

品牌营销上,上汽积极助力当地体育、公益事业发展,扩大品牌影响力。在英国和南美,MG成为英国利物浦足球俱乐部官方合作伙伴和智利豪门COLOCOLO足球俱乐部主赞助商;在澳大利亚,MAXUS向全球大公益组织狮子俱乐部国际协会(Lions Club International)帕拉马塔分会交付MPV车型,以支持当地公益事业,并赞助NBL篮球赛,和时尚品牌ELLE深入合作。

上汽再一次证明,任何成功国际化的车企,必然是本地化成功的车企。汽车消费也具有较大的地域性因素,因地制宜,融入当地成为车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结语:

“在已经布局的市场中,我们要争取进入品牌前十。”杨晓东说,上汽已经形成了六个“万辆级”市场,包括泰国、英国、印尼、智利、澳新和中东GCC,今后要在更多市场达到这个水平,此外还要在部分突出地区,如东盟,打造“十万辆级”市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上汽需要进一步做好品牌服务。

如今,世界各地的基础设施正在实现互联互通,对于中国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化是个契机,国际化发展不仅能帮助车企提升销量规模,亦能够提升品牌力及认可度。上汽也是如此,能够在中国汽车市场脱颖而出的车企,也具备拓展全球市场的能力。那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上汽在国际化道路上也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