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製造了巴爾幹火藥桶?一段充滿謊言和血腥的破碎歷史

最近英國國家博物館搞了一個專題歷史展,紀念北約成立70年。或許年輕的朋友會問,北約是個什麼玩意?先交代一下。

北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的簡稱, 1949年由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牽頭成立的一個聯盟性質的合作機構。成立這個軍事合作組織,初衷是應對冷戰。1955年在前蘇聯的主導下,東歐各國也建立了一個軍事合作組織與北約對抗,它叫“華約”(華沙條約組織)。從此北約對抗華約,標誌著冷戰進入了一個結構化的新階段,直到1991年華約宣告解散,冷戰正式結束。

是誰製造了巴爾幹火藥桶?一段充滿謊言和血腥的破碎歷史

北約成立於1949年

華約解散了,北約並沒有。相反,它一直在擴容,也一直在擴張。如今,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國際軍事合作組織,沒有之一。

也許又有年輕的朋友會問,既然冷戰結束了,華約解散了,北約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嗎?或者說,今天它的假想敵究竟是誰?

問題好像很複雜,不過假如我們打開地圖,看一看北約的擴展方向,就大致明白這個組織到底想幹嘛。

我羅列一下冷戰結束後北約增加的新成員國,情況就一清二楚了。按加入時間順序,它們分別是:捷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黑山。這些國家,無論地處北歐東歐中歐,全是俄羅斯的鄰國。

還有一個趨勢更加顯著,那就是最近這些年加入北約的,或即將加入北約的,全都是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巴爾幹”(Balkans)這個字眼所包含的兇險、極端和血腥,相信所有讀過中學的人都有印象。

是誰製造了巴爾幹火藥桶?一段充滿謊言和血腥的破碎歷史

巴爾幹,一個錯綜複雜的發明

但我必須說,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巴爾幹的含義。政治、文化、權鬥、輿論、陰謀,太多的干擾讓人們提起巴爾幹就彷彿在談論一個永恆的地獄。而事實上從歷史的角度看,巴爾幹不僅是時間的產物,還非常“年輕”,非常“稚嫩”,猶如一群飽受青春期症候困擾的青少年。

這時候,我就不得不向讀者推薦一本歷史著作《巴爾幹五百年》,因為在我看來,還沒有哪一本書比這本書更能幫助我們不帶偏見更加透徹地理解巴爾幹。

《巴爾幹五百年》的作者是著名的英國曆史學家馬克·馬佐爾(Mark Mazower)。此人生於1958年,畢業於牛津大學,先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倫敦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目前就職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精巴爾幹半島和希臘歷史,對歐洲史也很有研究。不僅這本《巴爾幹五百年》曾獲得沃爾夫森歷史獎(Wolfson History Prize),更厲害的是,他本人也獲得過沃爾夫森歷史個人獎。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獎項每年都會表彰幾本當年出版的歷史著作,頒獎給那些為書寫歷史作出貢獻的個人卻很罕有,可見馬佐爾的公眾評價相當高。另外,他還獲得了赫塞爾•蒂爾特曼獎(Hessell-Tiltman Prize),這是專門頒發給二戰時期非虛構作品的一個獎。

是誰製造了巴爾幹火藥桶?一段充滿謊言和血腥的破碎歷史

歷史學家馬克·馬佐爾

那麼,馬佐爾在《巴爾幹五百年》裡講了哪些不為大眾所知的巴爾幹歷史呢?我概括了一下,大致包括幾點。

首先,無論是作為地理概念還是地緣政治的名詞,巴爾幹的歷史都相當短。嚴格來說,兩百多年前巴爾幹還沒有成型。因為那時候這塊土地歸屬奧斯曼帝國,名為“魯米利亞”(Rumeli),意思是羅馬人的土地。事實上也是如此,它原本屬於東羅馬帝國,帝國的大部分疆域後來被土耳其人接管。歐洲人也一直不管那裡叫巴爾幹,而是“歐洲的土耳其”,直到19世紀中後期,奧斯曼帝國實力衰減疆域萎縮,巴爾幹這個名詞才開始浮現。

即便如此,用巴爾幹來指代歐洲的這個半島仍屬誤會。一些地理學家錯誤地把巴爾幹山脈當作橫亙半島的一道天然分界,就像比利牛斯山脈分開伊比利亞半島一樣,因此用巴爾幹來指代整個半島。其實呢,巴爾幹山脈不過處於半島的一側,大部分都在今天保加利亞的國境之內,從地理的角度看並不那麼重要。

是誰製造了巴爾幹火藥桶?一段充滿謊言和血腥的破碎歷史

巴爾幹地圖

然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進一步潰敗,巴爾幹這個詞開始流行起來,擋都擋不住。到了1878年至1908年這個期間,巴爾幹以及巴爾幹半島這樣的概念才真正得以確立。

也正是在那個時期,巴爾幹開始成為一個消極負面的符號,銘刻在大眾的腦海裡。暴力、流血、野蠻、窮兇極惡,這些標籤貼滿了生活在半島上的所有人。似乎就像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描繪的那樣,那裡的人大多數都是盜匪,那裡的大部分生活就是謀殺君主和發動革命。

馬佐爾把以上的指控和描述都視為偏見。在他看來,巴爾幹動盪不安的近現代史主要原因在於帝國的消亡——當這個半島處於一個強力帝國的統治之下,和平就會成為現實;相反,當一個帝國在半島上失去唯我獨大的統治地位,當多個帝國彼此較量難分輸贏之時,這裡的人民就會過著朝不保夕的黑暗日子。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如此,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依然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依然如此。

是誰製造了巴爾幹火藥桶?一段充滿謊言和血腥的破碎歷史

巴爾幹人民的命運常常受大國支配

當然,一旦彼此爭鬥的強權達到某種平衡,巴爾幹人民的日子又會相對地穩定下來。冷戰就是典型。在美蘇對峙的那個時期,巴爾幹這個概念幾乎從人們的腦子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所謂東方陣營和西方陣營。

我想,聰明的讀者一定會理解為什麼冷戰結束後巴爾幹半島又會陷入血腥,以至於像馬佐爾這樣的歷史學家乾脆把南斯拉夫內戰以及之後十多年的衝突一併稱為“第三次巴爾幹戰爭”。

在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交替折磨下巴爾幹半島面目猙獰。進入21世紀,這個局面隨著國際格局的相對穩定也變得較為穩定了。然而總會有人擔心,歷史的進程不可捉摸,難保有一天黑暗再度降臨。《巴爾幹五百年》會不會讓一些人平靜下來呢?我吃不準。

有趣的是,豆瓣上還有一本關於巴爾幹的書可以拿來比較一番。那本書叫《巴爾幹兩千年》,是一本美國記者寫的遊記。豆瓣評分7.4,高過《巴爾幹五百年》的7.0。我難免就想,這兩個評分特別能說明讀者的偏好和水平。因為馬佐爾的這本書很薄,卻一點兒不簡單,要真正讀透它,需要讀者對奧斯曼帝國的歷史以及歐洲近兩百年來的歷史有比較全面的認識,這不容易。

哦,最後說說英國國家博物館的那個紀念北約70年的展覽吧。我個人認為,展覽中最重要的展品就與巴爾幹半島密切相關。那是1944年10月丘吉爾在密會中親手寫給斯大林的一張小紙片。紙片上丘吉爾用鉛筆以百分比的形式把巴爾幹半島劃入了各自的權力範圍。例如,英國要求在希臘擁有90%的控制權,蘇聯在羅馬尼亞擁有90%的控制權。而在南斯拉夫和匈牙利,雙方各擁有50%的權力。至於保加利亞,蘇聯的影響力為75%,英國為25%等等。斯大林看了紙片,用藍色鉛筆在上面劃了一個大勾以示同意,然後把紙片還給了丘吉爾。

丘吉爾把這張紙片稱作“淘氣文件”,從未給其他人看過。後來的歷史學家則把這張紙片叫做“百分比協議”。

是誰製造了巴爾幹火藥桶?一段充滿謊言和血腥的破碎歷史

二戰後英國和蘇聯瓜分巴爾幹的鐵證

巴爾幹半島的人們在哪兒呢?對於歷史上發生的這些事情,他們為何沒有一點兒發言權?未來還會不會有類似淘氣文件之類的協議呢?屆時,巴爾幹又將如何?

那時,但願你還記得馬克·馬佐爾的《巴爾幹五百年》。

是誰製造了巴爾幹火藥桶?一段充滿謊言和血腥的破碎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