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五虎將之一,過剛易折

從古至今,歷史長河中永遠不缺的紅星,是忠臣與大將,最令人惋惜的也是這些大將忠臣們,大多都是過剛易折,雖為人臣,盡進忠誠,可最終難的世俗人心。蜀漢大將張翼,正是這樣。

張翼五虎將之一,過剛易折

張翼,據野史傳,他是漢初留候張良的十世孫。當時魏蜀吳三國,蜀國最為弱小,劉備為完成復興漢室的宏業,屈尊三次來到諸葛亮的茅草屋,請諸葛亮出山,最後諸葛亮被劉備真情所動,同意出山,做劉備軍師。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收復益州後,張翼被任命為書佐,建安末年,出任江陽縣長。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為確保蜀漢安定,發兵驅逐曹軍,這時張翼是趙雲的部將,在漢水之戰中協助趙雲擊破曹軍。張翼在大戰立功後,擔任涪陵縣令,後來曾歷任多地的父母官。

建興九年(231年),蜀漢朝廷因為張翼的為官履歷,讓他駐牂牁郡平夷縣,張翼本是將才,品性太過剛勇,俗話說:過剛易折。最後因張翼做事過於死板,不通人情,得不到南夷百姓的歡心,最終在建興十一年(233年),夷族劉胄起兵作亂。張翼出兵平叛,但是還沒有成功,就被蜀漢朝廷下召回朝,就在在眾人都認為其應該即刻回朝時,張翼卻說:“蠻夷作亂是因我管理不當而起,被召回朝也是因為我不稱職。可是接替我平叛的人還沒有到來,而我又身在戰場,應當做好討滅叛賊的本職任務,不能因被免官的緣故而荒廢國家政事。”於是他繼續統領事務,絲毫不鬆懈,直至接替他的蜀漢將領馬忠到了後,才回朝請罪。馬忠也因為張翼先前打下的基礎,最終擊殺劉胄,討平叛亂,諸葛亮聽聞此事後非常讚賞張翼。

張翼五虎將之一,過剛易折

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諸葛亮因病去世。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維為了發揚諸葛亮的夙願,再次在朝堂之上提議北伐,眾臣皆知自先帝劉備仙逝後,國家越加弱小,百姓也更加疲憊,國家正值內有外患之時,此時不應過多使用武力之際,可眾臣中只有張翼一人當庭據理力爭,指不利出種種,可姜維絲毫不在張翼的建議,反倒認為他是婦人之見。自從張翼在朝堂之上反駁姜維北伐之後,姜維就十分厭惡張翼,但也因兵力將領不足,一直勉強張翼跟隨出征伐魏,張翼也不得已而一同前往。但他有一點值得誇讚,那就是公私分明,雖然他跟姜維不和,並反對北伐,但張翼從未臨陣違命,更沒有因姜維的厭惡而給他出難題,反倒多次救姜維。其實張翼反對姜維北伐,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張翼有擔任父母官的經歷,深刻的知道戰爭對百姓來說只是意味著苦難,百姓不僅要服兵役,還要服勞役,更重要的是還要為大軍籌備物資,而且還不能耽誤農事。而當時蜀國,國力微薄,百姓民生凋敝,若是胡亂出兵,會使的百姓民不聊生,加重百姓負擔。可姜維不聽忠言,執意北伐。

延熙十八年,夏,雖然張翼反對出兵,但出兵之時張翼作為將領,不能眼睜睜看著將士們無故而亡,所以協助姜維出兵伐魏。八月二日,漢軍進至隴西郡狄道縣,擊退魏國王經的軍隊,王經被迫退回狄道城,而魏軍戰死的士兵數以萬計。姜維想要趁勝追擊,張翼認為窮寇莫追所以勸諫道:“行軍可以停止了,若再繼續進軍就像為蛇畫足一樣,這份大功可能會毀掉。”姜維聽後大怒,不聽其勸諫,仍然將王經包圍,後來魏國援軍到達。九月二十五日,張翼只能隨姜維撤軍。此事成為姜維與張翼徹底不和的導火線。

張翼五虎將之一,過剛易折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張翼擔任左車騎將軍,官位權利和右車騎將軍廖化的官位相當。此時的蜀漢兵力愈加的微薄,在魏蜀吳之間如同一塊美味的大肉,魏國與吳國對它更是蠢蠢欲動。最終景耀六年(263年)八月,魏國發兵攻打蜀國。廖化被劉禪派遣到沓中,援助姜維抵禦曹軍,同時張翼和董厥鎮守陽安關口,並作外援。可惜同年九月,陽安關口被攻陷,外敵長驅直入,姜維為鄧艾兵力所逼迫,只能撤兵同廖化、張翼、董厥會合,退守至劍閣,抵抗鍾會的進攻。 十一月,蜀漢大軍於綿竹,被鄧艾打敗,劉禪不知去向。張翼等人在姜維的帶領下,向東進軍,進入巴西郡,繞道退到廣漢的郡郪縣附近,察明消息虛實,不久劉禪下令投降,所以姜維等人,到涪縣向鍾會投降。 曹魏景元五年(264年)一月,鍾會來到成都後大肆屠殺,成都人心大亂。張翼在變亂中為亂兵所殺。張翼和姜維較勁了大半輩子,最終這對歡喜冤家,也沒有誰是贏家。

張翼五虎將之一,過剛易折

張翼——蜀漢忠臣,五虎將之一,多次協助諸葛亮北伐,雖無大事蹟,但其性格嚴謹,立場堅定,對於認定的原則性問題,態度非常固執,但是也是因為忠君愛國。雖然當庭反駁姜維北伐,但也從未因此而按兵不動,多次救姜維於危難之中,忠肝義膽明月可鑑。作為五虎將之一的他,令人惋惜的是,最終過剛易折,人情世故不夠練達,也應證了史書裡的一句話:性持法嚴,不得殊俗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