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往事:天王巨星李龜年的強大朋友圈,盛唐就是這麼有意思!

開元往事:天王巨星李龜年的強大朋友圈,盛唐就是這麼有意思!

文 | 李亞蟬

公元762年,整個盛唐都死了。

這一年,詩仙李白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兒子唐肅宗李亨也先後去世。一千多年以後,臺灣詩人余光中作詩評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如果李白能代表半個盛唐,那一手締造“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當也是半個盛唐。

也在這一年,在遠離當時政治中心的南方某處,大唐樂聖李龜年也與世長辭。

前天我剛發現,王維的名詩《相思》竟是送給盛唐娛樂圈“一哥”李龜年的,原名就叫《江上贈李龜年》。這讓我感到很意外,所以決定好好了解一下這位有“唐朝周杰倫”之稱的人。

第一次知道李龜年這個名字,是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裡。“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大概意思是李龜年當年出入權貴門庭,即便杜甫也只能在參加聚會時默默欣賞,儼然今天粉絲看演唱會時的姿勢。

那麼李龜年的朋友圈到底有強大呢?

開元往事:天王巨星李龜年的強大朋友圈,盛唐就是這麼有意思!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唐玄宗和李白

李龜年還有兩個兄弟李彭年和李鶴年,三人都是文藝高手:李彭年善舞,李龜年、李鶴年則善歌,李龜年還擅吹篳篥、奏羯鼓,長於作曲。兄弟三人創作的《渭川曲》稱頌一時,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得到高規格的待遇,唐玄宗一有空便召去唱歌助興。

李龜年和唐玄宗、李白在同一年去世。而時間倒退回公元743年的一個春夜,他們同處唐宮的百花之中,演出了一出盛唐傳奇。

開元往事:天王巨星李龜年的強大朋友圈,盛唐就是這麼有意思!

電影《妖貓傳》裡的盛世長安

宋人李濬在《松窗雜錄》記載了那段充滿浪漫色彩的往事:是夜,唐玄宗與楊貴妃月下賞花,李龜年率樂隊助興。玄宗突然說:“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於是宣李白進宮。狷狂詩仙爛醉前來,又討了貴妃親遞的西域葡萄酒一飲而盡,才吟道:“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玄宗拍手盛讚,李白又寫:“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寫畢,玄宗當即讓李龜年定調,李龜年建議用清平調,玄宗應允並命其率樂人現場詠唱。

這就是流傳千古的《清平調詞三首》。這是李龜年和李白有記載的一次交集,也是盛唐最浪漫、最具戲劇性的一夜。幾千年後,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用一種更夢幻的形式重構了那個春風沉醉的夜晚。

開元往事:天王巨星李龜年的強大朋友圈,盛唐就是這麼有意思!

李白·清平調

唐玄宗喜愛李龜年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兩人皆熱愛羯鼓。唐朝人南卓著作《羯鼓錄》中記錄,玄宗聽聞李龜年擅長羯鼓,就找他來比試,一曲《秋風高》畢,唐玄宗很專業地問他練習羯鼓打斷了多少根鼓槌,李龜年答斷了50多根。玄宗聽後得意地報出自己的練習成果——“杖之斃者四櫃”——玄宗作為羯鼓鐵粉,光練習就打斷了四櫃子的鼓槌!

《妖貓傳》裡不見了李龜年,但張魯一飾演的玄宗與安祿山斗舞、奏羯鼓,讓人見識了盛世帝王的桀驁風采和搖滾範兒。這就是李龜年作為樂人,雙眼曾見的盛世輝煌。

開元往事:天王巨星李龜年的強大朋友圈,盛唐就是這麼有意思!

《妖貓傳》中玄宗擊羯鼓片段

王維、岐王和崔九

與唐玄宗的關係是君王和樂人,與李白的關係是“奉命合作”。李龜年在京城文藝圈互動最密切的,可能是以王維為核心的朋友圈。

王維和李白同齡,同樣是少年得名,一佛一道。李白15歲已賦詩多首,20歲一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盡顯狂傲;王維15歲進京應試,17歲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流傳千古,20歲即中進士。

李龜年大王維5歲,但因王維早早在京城嶄露頭角,且也愛好音樂,兩人產生交集的機會就很多,逐漸形成了一個朋友圈。杜甫詩裡的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隆範,也是王維入仕的貴人;而崔九則是王維的妻弟和好友,也是唐玄宗的寵臣。

王維年少時,正是岐王費盡心機向玄宗同母妹妹玉真公主推薦,才得以早早入仕、一展才華。王維有一首《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記錄的就是和岐王等人同遊的見聞。

開元往事:天王巨星李龜年的強大朋友圈,盛唐就是這麼有意思!

王維·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

盛唐的皇族盛產藝術家,除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岐王和玉真公主也熱愛和精通音律。李龜年獲得唐玄宗的賞識之後,王公貴人經常請他們去演唱。岐王和李龜年,也流傳著一段佳話。

明人張岱在《夜航船》中描述:某日李龜年應邀到岐王府做客賞樂。結束後,歧王以“破紅綃、蟾酥紗”等珍貴絲織品饋贈來賓。李龜年卻放下一邊,徑自闖入樂人內室,把擅長彈奏秦音的樂人沈妍手中的琵琶拿了過來,一邊撥弄琴絃一邊揚長而去。如此無理令眾人目瞪口呆,岐王卻毫無慍色,微笑目送,足見對藝術家之尊重。

這段軼事,即使在神奇的盛唐京都也是轟動一時。所以若干年後,當後生杜甫偶遇李龜年,第一個回憶仍是“岐王宅裡尋常見”。

落花時節又逢君

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江南,常常吟唱的兩首曲子,都是王維所作,除了《相思》,另一首是描述軍旅生涯的《伊川歌》。其中,《相思》一詩詞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直到今天,這首詩也是愛情詩的代表,那麼何以“詩佛”把它贈給一個男人?

開元往事:天王巨星李龜年的強大朋友圈,盛唐就是這麼有意思!

王維·相思

其實,古代文人在向君主、偶像或友人表達時,往往深情堪比戀人,比如屈原的“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送別詩,也是古代詩歌最重要的題材之一。而《相思》一詩,是安史之亂后王維寄給遠在南方的友人的。彼時唐王朝由盛轉衰,開元、天寶年間的繁華如同一夜黃粱,昔日的御用樂工只能為尋常百姓助興。所以王維這句“願君多采擷”,怕也是借女子之思勸慰老友吧?而且,對於樂人李龜年,一首優秀的女子遣懷詩,本身就是詩佛慷慨贈送的好唱詞,可謂千金難求!

相較王維,李龜年比杜甫大了16歲,且杜甫在朝廷一直不得志,40多歲才得了一個小官,因此兩人更像偶像與粉絲的關係。一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吟的是杜甫和李龜年的悲傷,也是大唐的悲傷。

開元往事:天王巨星李龜年的強大朋友圈,盛唐就是這麼有意思!

王維·伊川歌

公元762年,王維已在上一年死去。李龜年在南方一艘船上,唱著老友送給他的《相思》和《伊川歌》。

李龜年眼見盛世大唐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滿心祈盼盛世重來,自己能重返京城、重獲聖寵。唱完這首《伊川歌》,李龜年突然暈厥倒地,數日後在憂鬱中離開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