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防御还是隐身藏匿?形似B-2轰炸机,乍看却又像C-17运输机

激光防御还是隐身藏匿?形似B-2轰炸机,乍看却又像C-17运输机

军情瞭望台第1219期 头条独家 下一代军用辅助机将是什么模样?洛马给出了一种方案,发动机后置,采用了翼身融合设计,对飞翼气动进行了优化。将飞翼的中部进行放大,增加垂直空间,机翼则无缝地融入机身。洛马的方案开启了下一代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换代的序幕,隐身设计逐渐向这些大型军机蔓延。目前预警机等军辅机都采用宽体客机机身,这样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在客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装,也有助于提升飞行的舒适性。

美军的KC-46加油机、E-3预警机等都采用了客机平台进行改装,唯有运输机则不是这样。运输机需要一个直径足够大的货舱,这样才能放下各种装备,比如运输武装直升机等,就需要一个直径足够大的货舱。美空军提出的下一代KC-Z中的C就代表运输货物。

激光防御还是隐身藏匿?形似B-2轰炸机,乍看却又像C-17运输机

这说明KC-Z不仅要运输货物,还要进行加油,与目前KC-46和A300MRTT加油机类似,在不进行空中加油机的时候,可以进行货物运输,增加单机平台的灵活性。用纯飞翼设计则不能很好地兼顾货物和加油两种设想,货物需要一个较大直径的货舱,而加油机却不需要,油料可以扁平化装载。如果仅仅考虑加油,而不考虑运货,那性价比就太低了。因此美空军对一种称为“混合翼体”的加油机设计非常有兴趣。机翼采用了融合设计,但机身却又是管状设计。飞翼的弯曲翼面可产生强大的升力,也有利于降低雷达反射面,管状机身也满足了运输货物的需求,让一个平台可执行加油、运输两种功能。

隐身运输机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让特种部队进入敌后作战,降低被防空雷达发现的概率。但管状机身设计与纯飞翼设计还是有区别,毕竟纯飞翼的隐身效果更好,管状机身只不过是兼顾了两种功能,隐身能力稍微差一些。管状机身设计的加油机形似B-2轰炸机,乍看却又像C-17运输机,有点四不像的感觉。于是美空军也提出了激光防御的设想,这可能是一种临时解决方案,激光可以对抗来袭的导弹,但无法确保加油机不被发现。

激光防御还是隐身藏匿?形似B-2轰炸机,乍看却又像C-17运输机

激光防御还是隐身藏匿?形似B-2轰炸机,乍看却又像C-17运输机

如果隐身加油机、运输机要依赖雷达吸波材料来降低反射面,那么运营成本和维护要求就更高了。B-2轰炸机每小时飞行成本达到16万美元,如果连加油机要这个水平,那美空军肯定是吃不消的。隐身加油机还可以通过分布式加油策略对隐身战机进行加油,让小型无人隐身加油机从大型加油机中获得燃料,然后飞往高危空域。即便如此,大型加油机仍然会成为对方隐身战机重点打击的目标,因此加油机隐身化也是各国空军下一步着手研发的装备。本文由头条号军情瞭望台独家发表,谢绝任何形式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