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君王,刘备曹操去世后被称为崩和殂,而孙权为何被称为薨?

琳珑儿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制度中,不同的社会等级都有不同的称谓。甚至是死亡这个名词,在不同等级的人中所用到的词也不一样。最早开始大夫去世叫做“卒”,而天子去世为“薨”,而“崩“和“殂”这两种说法是之后出现的称谓。“崩”和“殂”也是特指皇帝去世所用的名词。在《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话“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从这里可以看出“崩”和“殂”是相同的。而在一些不是很讲究礼法的时代,“薨”“崩”“殂”这三个名词都可以特指皇帝去世。


但是汉朝时期是最为重视礼法的一个时代。《礼记》中讲到,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 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 。而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三国志》势必也会遵循礼法。所以对于刘备和曹操以及孙权的名词用的要非常准确。而原本三国时期是以曹魏为正统的。因为晋篡魏而得的天下。所以晋尊曹魏为三国正统。而这一点在《三国志》中也有体现。记载曹操用的是“本纪”,而刘备和孙权都是“传”。


所以说曹操死后以帝王的规格叫做“崩”这个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三国以曹魏为正统的话,曹操就有资格使用“崩”这个字眼。而刘备之所以可以用“殂”这个字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在一定程度上是延续了汉朝,而刘备则是被认为汉朝的继任者。所以刘备也有资格有“殂”这个帝王专属名词。这里给大家再科普一下,刘备的势力在三国时期并不叫做“蜀”而是依旧称作“汉”或者“蜀汉”。“蜀”是后世为了区分才命名的。

而根据《礼法》诸侯死后叫做“薨”。所以孙权只能用“薨”这个字眼。因为东吴本身在历史上就被定义为诸侯国。而且东吴也不像刘备一样是某个皇权势力的延续。所以孙权就只可以用“薨”。而不够资格用崩”和“殂”。而且在历史上孙权也曾数次臣服于曹魏皇权。所以孙权都自认自己是诸侯国,这就使得东吴更加没有底气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小小百科全书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公元223刘备去世、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公元220曹丕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按照《礼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就是说地位不同,其死的称呼是不同的。


曹操、刘备、孙权都做了皇帝即天子,后来都应该记作崩才对。但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天下不可能有两个太阳,不能有两个天子。更不可能有三个天子。陈寿在晋朝编写三国志。晋朝是由曹魏禅让而来,主张曹魏为正统。曹魏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天子,蜀汉东吴只能是伪帝。陈寿三国志把曹操曹丕等人编入纪。纪是只有天子才能用的。(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三少帝纪)所以刘备孙权等人只能编入传记中。(先主传、后主传、吴主传、三嗣主传)

因为曹魏的皇帝才是天子,所以他们去世记崩。三国志:王崩于洛阳(曹操)、帝崩于嘉福殿、(曹丕)帝崩于嘉福殿、(曹睿)所以刘备孙权去世不能记为崩。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表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因为在蜀汉看来蜀汉才是正统,当然敢用崩了。


陈寿也不敢公然把刘备、孙权记为崩。据三国志先主传:先主殂于永安宫。殂是死亡的意思,陈寿并没有按礼仪来记录。我认为陈寿的意思是既不表明刘备是天子,也不表明刘备是诸侯。(陈寿当然是不敢记崩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把刘备孙权都记成殂。资治通鉴:汉主殂于永安、吴主殂。我认为司马光不按礼仪来同样是避而不谈。因为在宋人眼里是不怎么喜欢曹魏的。据宋代笔记小说: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陈寿肯定是不敢用崩的,但为啥不用薨。而用是殂。其实就是想表达蜀汉是正统。因为据尚书舜典:帝乃殂落。孟子万章上:放勋乃殂落。(放勋指尧帝)陈寿单用一个殂就是有这样的深意。而陈寿对孙权却是直接记薨。三国志吴主传:权薨。就是说孙权只是诸侯而已。

而孙权在公元221年八月孙权向曹魏称臣。三国志:使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孙权名义上是曹魏的臣子。陈寿在蜀汉为官多年,对于孙权的行为也是不耻不满的。1违盟(偷袭荆州)2反复(一会联刘一会联曹)



从陈寿对刘备、孙权的评价就可知。

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小鸿哥


这是一个礼法问题,中国古代,等级森严,尊卑概念极强,特别是皇帝,皇权至上,皇帝用的一切都要跟天下人区分开,即使是在死亡这件事儿上,也不能一样,《礼记》中是这样说的: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皇帝去世,用崩。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著书是在是晋朝的史官,晋受魏禅让,以魏为三国正统,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后来曹丕追封魏武帝,所以曹操在《三国志》中是作本纪。

纪,只有皇帝才能享有的荣耀。

《史记》也是纪传体通史,其中项羽没称帝,但也作了“本纪”,这是因为项羽虽然没称帝,但他自称“西楚霸王”其实就是皇帝,所做的事和当时的地位,也跟皇帝没有区别了。这也是司马迁对项羽一生的肯定,估摸着同时为了恶心一下汉武帝。

诸侯死了,用薨。

孙权确实是称帝了,孙十万孙大帝,历史上绝无仅有。但是没人承认孙吴政权的正统性。

历史上对三国正统有争议,但都限于曹、刘两家,有人认为,曹操统一中原,手持传国玉玺,后来的正统王朝晋也是受禅于魏,所以以魏国为正统。

也有人认为,刘备建立的汉,是汉朝王权的延续,他才是正统。

至于孙大帝,爱咋咋的,你称帝了也是伪帝,自己玩得嗨,没人理,顶多是一方诸侯,所以孙权死了,只能是薨,否则就僭越了。

像新朝王莽,也没人承认他的正统性。

《三国志》中,刘备去世,用了一个殂字,这就十分有深意了。

陈寿对刘备的蜀汉政权感情十分复杂,一开始他在刘备手底下当官,后来又去了以魏为正统的晋朝为官,你说他怎么办?

曹操作纪,刘备只能作传,而且刘备的汉,在《三国志》中只能叫蜀,如果叫汉,那不等于承认了刘备是正统,不符合晋朝的核心价值观,会杀头的。

但是刘备作传,又不能纯以诸侯论,因为蜀汉政权确实是汉王朝的延续,所以不能用薨。

于是,小机灵陈寿就用了一个殂字。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都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尚书》中讲舜帝的时候,也是用的殂: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殂,不违背礼法,而且在做死亡这个意思讲的时候,殂和崩是相等的。合礼、合法,又暗中承认了刘备的地位,不得不说陈寿真是个鬼灵精呢!



也可自话


周公旦建立了一套完整宗法礼仪制度,作为周朝治理天下的指导思想。对于人的生老病死,根据不同的身份地位,有不同的称谓。对于死亡的叫法在《礼记·曲理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由此可见史学家认为刘备与曹操为天子,孙权只是诸侯!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将刘备当作天子,不仅明确称刘备为先帝,还用了“崩殂”二字来强调刘备是天子。今天我们称刘备建立的政权为蜀汉,在当时刘备、诸葛亮等人称自己的政权为大汉;他们认为自己是汉朝的正统延续,曹魏则是汉贼,曹丕则是伪帝。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采用尊刘仰曹的指导思想写三国,故世人皆认为蜀汉为正统,曹魏为篡位自立的地方政权。蜀汉既然是正统王朝,那么刘备自然就是天子了,作为天子按礼制讲死了就称崩。比如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赢政的死为: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在史学家看来曹魏才是正统,刘备的蜀汉是地方割据政权,故曹丕为天子;曹丕追封父亲曹操为武皇帝,故曹操也成了天子,因此曹操死后先被称为薨,后来又升级为崩。曹魏取得天下是汉献帝禅位的结果,当然汉献帝是被胁迫的!曹魏有汉帝的禅让,又拥有秦皇传国玉玺,还掌控中原地区,故史学家认为魏国是三国时代的正统。

孙权在公元229年正式称帝,死后谥号为大皇帝,庙号为吴太祖,但他只是地方割据政权。在三国中魏国有汉帝禅位,蜀汉有汉室血统,唯有孙权啥都没有,是自立为帝的,是伪帝。曹丕称帝后,孙权请求归附魏国: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孙权接受了魏国的册封,故他只能是魏国的一个诸侯王。那怕他后来僭越称帝了,从礼法上讲他只能是诸侯,除非孙权击灭了魏、蜀两国,重新统一了天下。如果孙权重新统一了天下,那么孙权死后就可以享受“崩”的待遇;而刘备、曹操只能享受“薨”的待遇。


大秦铁鹰剑士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最初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规范,其具有森严的等级性质。不同的社会等级(限于统治阶级内部),所能够运用的“礼”是不同的,就拿去世这件事来说,在称呼上,因为人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礼记·曲礼》中记载: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看到了吧,“死”这个字,只是用在平民身上的,对于帝王,绝对不能用“死”这个词语,而是要用“崩”。这一点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古装剧经常会有类似于“皇上驾崩了”这类台词。当然,不排除一些例外,比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对于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描述“身死国灭”,但这只是在特定的场合,而不是常态。

通过对于死亡这一件事不同的用词,就可以看出某个历史人物在后世的史官认知中的地位如何。很显然,孙权去世被称作“薨”,证明了他在晋代的认知中,只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而已,而不是一位帝王。

对于曹操,“崩”的用法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因为在古代的正统理念之下,坐拥中原者即为正统,况且晋朝本身就是继承了曹魏的江山而后统一天下,自然在三国中奉曹魏为正统之国,而曹操被尊为“太祖武皇帝”,自然必须用“崩”这个词。

对于刘备,用“殂”这个词,则非常微妙。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刘备的政权在当时并不被看做是正统王朝,虽然他自己号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且建立的政权也叫做汉而不是叫做“蜀”,但这并没有得到承认,实际上在北宋之前,蜀汉一直被看做是一个割据政权而不是汉朝的延续。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毕竟曾经是蜀国的臣子,对于故国肯定是存在一定的“私心”的,因此,对于刘备的描述,他自然可以玩一些文章。

殂这个字,本身指突然死去,不太具备等级性质。但是,古人是非常注重经典的作用的,在《尧典》中,有这样一句记载:

帝乃殂落。

意思是帝尧像落叶那样结束了生命。这个字一旦用在了尧帝身上,自然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其字面以外的含义可以表示为“帝王的去世”。因此,在陈寿的笔下,还是给了刘备一定的尊重。

但即使陈寿用文字游戏抬高了刘备在史书中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蜀汉政权的正统性得到了晋朝的认可,在北宋之前,曹魏的正统地位都是无可置疑的。但北宋时期,由于北宋与契丹,西夏并立,北宋需要一个证明自己正统地位的证据,这个证据不是国力和军事实力,而是“天命所在”,具体体现便是所谓的“出身”——北宋时期才真正萌生了不以实力和地狱论正统,而以身份论的思想。

而蜀汉,作为汉朝皇室后裔建立的王朝,虽然偏安于巴蜀,但从身份来讲,一定是正统所在,这非常符合北宋的政治需求。于是乎,北宋以后,蜀汉逐渐在民间,知识分子的认知中,成为三国“正统”。


庭州行者


三国因为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牛人出现后,才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个人也是惺惺相惜,就拿心高气傲的曹操来说,他对关羽和孙权也是高看一眼,多厚爱一分。


曹操在青梅煮酒的时候就对刘备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就是说天下只有你和我能够得到,其他人能力都不够,曹操说完这句话,吓得刘备筷子都掉了,以为曹操会杀他,回家后就快马加鞭逃离曹操。曹操对孙权的评价也很高,建安18年,曹操大举进攻濡须口,曹操和孙权对质了一个多月,分不出胜负,孙权亲自驾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待孙权走后,曹操对着离去的孙权说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孙权回去后就给曹操写了一份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对众人说:“孙权不会欺骗我。”于是撤回军队回去了。可见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


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组成孙权联盟,采用火攻,以少胜多的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吕蒙夺取了荆州,孙权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在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


孙权登基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历的发展。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和诸葛直前往夷洲,也就是现在的台湾。最后因为流行疾病,水土不服,就带着几千名台湾居民回到了大陆。

公元252年,71岁的孙权病逝,死后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孙权在魏蜀吴创造了三个之最,即寿命最长,在位时间最久,声誉最低。孙权在位24年,享年71岁,这在古代已经是很高龄了。那为什么是声誉最低呢?陈寿《三国志》中对孙权的死亡称为“薨”,刘备和曹操用的是“崩”、“殂”,这是天子才能使用的。“薨”是诸侯使用的,那为什么同样是军王,身份就比刘备和曹操低了一个档次呢?

原因也很简单,前期孙权有着超高的智商和政治才能,期间广用贤才,开拓进取。晚年却骄奢淫逸,猜疑成性,昏馈残暴。具体表现在继承上,太子孙登病逝后,孙权放任儿女们争权夺位,弄的东吴民不聊生,民怨四起,这就使得孙权在人们的印象一落千丈。

孙登死后,孙权立了孙和为太子,又立孙霸为鲁王。这就使孙霸不乐意了,都是一个母亲生的,为什么我就不能做太子,所以就和孙和争夺太子之位。到时朝中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太子派和鲁王派,两派争夺数年,后宫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最后孙登丢了太子之位,孙霸也被处死了。


孙权因为家事影响了国事,在处理家事上欠了些火候,导致东吴每况日下,政权岌岌可危。而孙权晚年在糊涂和昏暗馈中结束残生,他死后,东吴最终落得个被灭亡的悲惨下场


谈历史那些事


我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皇权至上,尊卑等级泾渭分明。

《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庶人的死分别赋予了不同的称谓。

一、崩

用山陵崩塌比喻处于权力巅峰上的人之死,这一用法从周代已然开始。由“崩”所构成的常见的复音词如“崩殂”、“崩背”、“崩逝”,也是对帝王之死的婉称。

例如:

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尚书·大诰》)

壬戌,平王崩——《左传·隐公三年》)

帝乃殂落——《书·舜典》。

其他表示帝王去世的词还有晚驾、龙升、宾天等。

<strong>

二、薨

“薨”在周代是对诸侯去世的婉称,后有封爵的大官去世也用“薨”表示。

例如:


《韩非子·和氏》:“及厉王薨,武王即位”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鲁文公薨”

《新唐书·百官志一》:“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唐代三品以上官员去世用“薨”婉称。

此外,表示王侯或高级官吏去世的还有弃禄、弃堂、捐馆等。

三、曹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

公元220年,正月二十三日,魏王在洛陽去世,终年六十六岁。临终时说:“天下还未安定,凡是带兵在外戍守的将领,都不准离开驻守之地。官吏们要各尽其职。装殓用生前所穿的衣服,不要放金银珠宝作陪葬。”魏王谥号为“武王”。二月二十一日,安葬在高陵。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根据其遗嘱,被安葬于邺城河北西郊的高陵。十月,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四、刘备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月,先主病笃,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公元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五、孙权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公元252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三国志》、《资治通鉴》中,对曹操、刘备去世后,使用了天子才能用的“崩”、“殂”,

而对孙权的之死则称为“薨”,如前所述,“薨”是对诸侯去世的婉称。同样是君王,孙权的待遇为什么差了这么多?

孙权在位最久,他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孙权称帝,是他一生事业的分水岭。称帝前叱咤风云,有图取天下之志;称帝后志满意足,限江自保,忠奸不分,残害忠良,特别是他笼爱鲁王孙端,废太子孙和,造成举国分裂。孙权逼死陆逊,杀害朱据等股肱之臣,使吴国出现了空前的危机。他尽管统事五十三年,亦未能统一华夏,只成为一个偏安之主,于是被陈寿视为“限江自保”的次等英雄。


秋姨讲历史


在《三国志》里,曹操去世用了帝王专用的“崩”,孙权是诸侯“薨”,而刘备去世则是不特指的“殂”,陈寿用了三个不同的词,是有其特殊用意的。

在古代的礼法中,对于死亡的叫法,根据不同的身份是有区别的。《礼记·曲理下》中明确规定了: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崩”只有天子能用,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在西晋当官,西晋的法统是魏国禅让的,以魏国为正统,陈寿自然要严格按照这个来写。曹操去世时虽然没有称帝,但是他死后被曹丕追封为魏武帝,陈寿在写曹操的传记时,也是用了帝王才能用的“纪”,叫做《武帝纪》,曹操去世也以天子之礼写为“崩”。

不过这么一来蜀汉和吴就不能算正统了,特别是刘备建立的“汉”,在《三国志》里也只能以“蜀”来代替,刘备和孙权,也只能是“主”,而不是“帝”,他们的传记就是臣子的“传”,分别是《先主传》和《吴主传》,他们去世也不能用“崩”,孙权用了诸侯的“薨”。

不过刘备还是和孙权有些区别,用了一个“殂”。“殂”在汉字中的意思是死,这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可以用于君王,也可以用于平民。《书·舜典》里就记载了“帝乃殂落”。

陈寿这么写是有特殊意思在里面的,刘备一世和曹魏为敌,也拒绝承认魏国,陈寿也曾为蜀汉的官员,用诸侯的“薨”显得有些对不起故主,所以用了一个中性的“殂”来避免这个问题。而到刘禅,投降魏国以后受封为“安乐县公”,所以他的死也是用了诸侯的“薨”。


不沉的经远


同样是鼎足三分的三国君主,陈寿在其所著的《三国志》对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去世的称谓有所区别,可谓是春秋笔法。如对曹操去世称其崩,《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对刘备去世称其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月,先主病笃,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公元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对孙权 去世称其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公元252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从周代开始,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过世形成了规矩森严的称谓,不可乱用。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庶人的死分别赋予了不同的称谓。从这个角度看,陈寿将曹操刘备列为同一档次,为帝王级别。将孙权列为诸侯王级别,比帝王低一等级。主要原因在于:

对曹操及曹魏政权而言,由于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承袭了汉朝政权的衣钵,再加上据有正统王朝的大本营中原地区,普遍被史家认为正统王朝,因而其实际创始人曹操(后被追封为皇帝)具有帝王的身份,以过世用帝王级别的崩来表述。



对刘备及其建立的蜀汉政权而言,虽然该政权偏居西南一隅,但由于刘备具有汉室皇室血统,其政权也延袭汉朝国号,再加上打着汉室身份多次北伐恢复汉室基业,也被视为是具有一定的正统性,因而刘备作为汉昭烈帝,其去世用与驾崩同义的殂来表述也符合情理。



对孙权及其吴国政权而言,由于虽然孙权雄才大略,但由于孙权政权长期偏安东南一隅,且长期接受曹魏政权的王爵册封,形成名义上的藩属关系,虽然孙权后期有建国称帝,但难以改变原有的名分,因而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看来,孙权仍被认定为诸侯王,过世只能用诸侯王级别的薨来表述。


沧海拾遗录


三国时代,曹魏、刘蜀、孙吴,都称不上正式的朝代。

乱世之中,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然而,当老大很不易,要么一统天下,要么万人皆服,要么名正言顺。

可是,三巨头各有所长,最终以万千百姓的鲜血,归于魏晋,得到的还是乱世。

实际上,他们三人都不是君王。刘备之死称为崩,是以架崩之崩,按皇帝之终而称,这是按儒家文化的正统观念,无论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冠中的《三国演义》,形成了定论。

曹操之死的殂,对曹操是极大的贬损。因为在当时和以后的文化理念中,曹操并不代表正统,他的死,以殂而论。

孙权之死,按微言大义来说,评价反而高于曹操。以薨言之,不知是何解?也不知何人评论?

其实,人必有一死,死何可惧,死何可惜,真有曹操一样的殂,恐怕世上少有。那些为一个字的所谓追求,纯属自作多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