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需要垂直起降战斗机?会研制与F35B相似的战斗机吗?

军备解码


这个当然需要,而且必须要研发,已经定型生产的J-20可能无缘垂直起降型号,后续出现双座的概率会很大,但是没有定型的FC-31完全有可能被系列化生产设计。第一款比较成功的垂直起降飞机是英国“鹞式”,它的出现确实让世界一震,短距或垂直起降,连野战机场都不需要,找块差不多的平地就能凑合。所以这款战机的出现与“轻型航母”相辅相成,它可以被部署到轻型航母或两栖攻击舰上进行作战任务,在F-35B没有被研制出来之前,“海鹞”战机一直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两栖作战的主力战机。

英阿马岛战争中的“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既然节省了跑道,那就势必会增加航母的舰载机数量。

虽然垂直战斗机有这么多方便化的优点,但是它的缺陷也基本都是无可逆转的硬伤。第一项就是油耗太高,这就直接导致作战半径过小,而且会降低载弹量用来增加燃料,造成减少其作战能力。第二就是操作麻烦,飞行员的训练更加费时费力,也就造成这种飞机更加耗钱。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都研制过垂直起降飞机,比如法国、苏联等,但是由于技术方面困难重重终究失败,不过苏联的雅克-141还算有点成绩,但是随着苏联倒下最后以“白菜价”卖给了美国。

雅克-141最大缺陷在于它起飞时的尾焰足以烧穿航母甲板。

虽然垂直起降飞机有诸多缺点,但是它对战略战术起的作用则是无可估量的。尤其是对于两栖作战来说,可以更快更好的执行掩护登陆作战任务,从而不用大型航母上的舰载机分兵来进行两栖支援作战,这样作战半径大的舰载机就可以全心全意应付纵深较远的目标。当然即便这样,这也是诸多国家消费不起的奢侈品,从F-35B面世以来,“鹞式”战机就不可避免的逐渐退出现役。前两天美国刚刚为自己的F-35B和两栖攻击加打好了广告,他们正从根本上用F-35B将4万吨的两栖舰改装成“轻型航母”。

从两栖攻击舰到“轻型航母”,它们的概念确实越来越模糊。美国的9艘两栖攻击舰现在正逐渐换装成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讲轻型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的最佳搭配都应该是“垂直起降战斗机”,与大型航母尽量拉开作用上本意的区别,让它们“各司其职”,这就好比陆军的主战坦克和重新崛起的轻型坦克,总有更适合它们的环境和战场。综合而言,轻型航母始终是玩不起大型航母选手的“不二之选”,更是大国强国常规武力代表的附属品。轻型航母相比起大型航母来说有低的造价优势,而且方便维护和保养,这的确是对一些蠢蠢欲动的国家最大的诱惑。

美国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具有运输和作战两种能力。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垂直起降飞机,更要有两栖攻击舰,这样一来海陆空作战体系才将完美!个人也始终坚信一点,我们的两栖舰和垂直起降飞机会在同一时间出现,但是需要一点时间,不要过于着急,毕竟垂直起降飞机的技术并不会那么简单,包括发动机和升力风扇,而我们做的就是一步到位,必须是隐形化的五代机!

我们的075想象图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各位的交流与观点,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军武奇兵


应该会,但恐怕不会太快。

随着我们国力的提升,以前守卫本土,在我们自己的领土上,抵抗侵略者这种思路明显是不符合现实了。未来,解放军是必然走出去的。首先要御敌于国门之外,或者干脆就是把战场摆在敌人的家里。

走出国门,要靠海军打头阵,之后就是海军陆战队远征,跨海在对方的领土上作战。现在是重点发展海军,但海军陆战队肯定是马上要向上强势突破的潜力股。未来,中国的海军陆战队肯定会有个质变性提升。

中国军队必须走出去→海军陆战队必须崛起→两栖攻击舰必须有→垂直起降战机必须上舰。

掐头去尾,不要当间,垂直起降战机对于中国来讲就是:必须有。

但是,中国军队不远万里的登陆另一个国家,这个需求,有。但肯定也是,不迫切。所以关心两栖攻击舰的朋友恐怕你得把热情降一降,这个东西不会太快出现。而垂直起降飞机也自然要等一等了。

我们已经能自行建造6万多吨的航母,造4万多吨的两栖攻击舰已经没有任何难度。两栖攻击舰的技术难度远低于航母。光甲板强度两者就不能比。现在中国的两栖攻击舰依然没有动工,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主要还是不太着急。

至于说垂直起降战机,以中国目前的实力开发,难度也不太大。

矢量发动机,已经有了。而且能安在歼10上,拿出来秀,肯定已经是非常成熟、可靠。必须得打100%的包票才能上航展,不然出了事......当然,这款发动机适不适合安在垂直起降战机上,还是未知,但有了这个基础,再开发一款特供版,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现在歼20已经服役,在隐身材料、雷达、座舱、武器系统以及头盔显示器......这些方面,基本上都是现成的,攒攒就是一款新战机。

现在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机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它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太着急,第二个问题就是:无人机的抢饭碗。

海军陆战队的飞机,主要作战任务还是对地攻击,而这活无人机现在也能干。争夺制空权,消灭敌人的战机,还得靠海军、空军。陆战队的战机是用来支援地面的。前面有个机枪阵地,马上呼叫战机,扔下来导弹。这样的任务,现在无人机完全能胜任,未来,无人机的前途更是不可限量,肯定会做的更好。那么,还有没有必要开发有人的隐身版垂直起降战机就成了问题。

前几天印度战机被击落,飞行员被俘。像这样事件的影响实在是太恶劣,而无人机则完全没有这个担心,就算被击落,也不过是损失件机器。

无人机价格便宜,开发难度小。体积小,方便在舰船上使用......等等优点,也是不一而足。它对垂直起降战机的挤压也不会小。

所以,未来中国的垂直起降战机的数量恐怕不会太多,然后跟无人机组网作战。


锐视觉何老师


我国是否需要研制垂直起降战斗机?迟早需要,但是不是现在

美国之所以大力研发垂直起降战斗机,是因为,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已经独立成军,作为四等人与海陆空三军争夺军费。所以美国的海军陆战队与海军的矛盾也有不少,而且因为已经分家了,所以,海军陆战队想要获取美国海军的军事支援需要大费波折,所以海军陆战队迫切需要自身拥有对陆打击能力和撑起防空伞的能。



所以说海军陆战队极度喜欢这种垂直起降战斗机,所以在英国海鹞这么出现以后,海军陆战队积极推进美国购买AV8a海鹞战斗机的计划。

在在新时代战机转型的时候,海军陆战队也是积极推进jsf计划,因为海军陆战队可是靠自己打空战的(美国海军可没好心到一直蹲到美国海军陆战队附近,帮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觉悟)


但是我国海军目前的拳头部队依旧是航空母舰,航空母舰需要的是赶紧拥有一款第4代的隐身舰载战斗机。至于海军陆战队,呵呵。

海军陆战队也是因为年轻就算4月23号刚刚公布了海军陆战队成军的消息,但是也就是从几个海军陆战队旅会编成了一个海军陆战队军。

海军陆战队在最近才提升兵种地位,这就是说几年以内两者的矛盾不会恶化多少,

所以对于海军陆战队而言,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需求并不迫切(而且垂直起降战斗机什么的,实在是两眼一抹黑。成飞和沈飞表示无从下爪。)

所以说等着吧,还早着呢。

再说就算早也不可能造f35那种。f35战斗机,他的取舍太夸张了,实际上海军与空军的战斗机能够整体相似,但是海军陆战队它要求垂直起降,所以说海军军和空军的人必须要迁海军陆战队,要知道我国的海军陆战队,那个是6等人了......(海陆空三军战略支援部队和火箭军)所以我国将来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应当是独立研发的战斗海军和空军不带着他玩


啸鹰评


世界上具备研制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国家不多,目前只有美国一家。现在正在服役的具备短距/垂直起降的战斗机型号只有两种,这就是AV-8B和F-35B。美国是大批拥有这两款战斗机的国家,主要用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可以在美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上使用。


F-35B和AV-8B这两款战斗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所使用,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与美国空军,美国海军和美国陆军齐名的军种,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唯一接受美国总统指挥的军种,这就意味着这支军队需要具备其他军种所有的能力。F-35B和AV-8B就是一款固定翼舰载机,可以用于两栖登陆的支援作战。

中国目前的海军武器装备与美国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海军陆战队并非独立军种,在登陆作战完全可以由海军航空兵提供空中支援。而且中国也缺乏具备直通甲板的两栖攻击舰,这个让具备短距/垂直能力的舰载机没有用武之地了。



实际上除了美国之外F-35B和AV-8B是作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在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目前还没有隐身战斗机的情况下研制一款和F-35B类似的机型有点不伦不类。航空母舰采用弹射起飞的模式更具作战能力,这个是一个共识,F-35B等机型由于需要考虑短距/垂直起降,其升力组件都是负担,严重影响挂载能力和航程。


在中国航母舰载机没有质的改变之前是不会研制类似F-35B这类机型的,因为中国没有财大气粗到可以研制多款舰载机。


鹰眼战情室


随着国内开建075型大型两栖攻击舰,海军对类似美F-35B这般垂直起飞短距滑行的联合攻击战斗机是非常渴望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使对英国那款很渣的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就有了浓厚兴趣,曾考虑大批量引进但最终不了了之,幸好通过某种渠道,搞到了一架海鹞实体机,终归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苏联解体后,国内又盯上了俄罗斯的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为此还专门派出了专家代表团前去考察,据称竟然弄到了整套图纸,一台R-79发动机。

那么多年过去了,就没有一点关于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消息,估计是垂直起降发动机实在是太复杂,一时半刻理不清,逆向仿制那有那么容易成功的。

现在,军博馆内075型大型两栖攻击舰模型,早就对外公开了,说明船厂已在建造,否则,就不会公开亮相模型了。

随着洛·马公司被视为未来空战主力杀手的F-35B正式上舰,用以取代塔拉瓦级、黄蜂级、美国级三种两栖攻击舰上的AV-8海鹞垂直起降战机,美国海军陆战队必将如虎添翼,战斗力将得以大幅提升。

目前,垂直起降战斗机也就AV-8B鹞式和F-35B,俄罗斯的雅克141无疾而终,未来的美军在军费充裕的前提下,将加速F-35B的服役速度,所以对某国来说,压力自始至终是存在的。

近年来,关于国内研发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消息,在网络上就一直未断过,虚虚实实地让人难辨真假,外媒还煞有其事地说国内的垂直起降战斗机为歼18。

但不管怎么说,从歼10、歼11、歼15、歼16、歼20已服役的情况来看,歼18编号事实上是存在的,目前这个编号悬空,不能证明这个项目就不存在,或项目正在进行中,只是难度非常大,所以还没有攻关成功。

个人更相信,类似F-35B这般垂直起降战斗机,就国内而言,一定会研发制造,否则,开建4万吨级的075大型两栖攻击舰,仅仅只是为了停放几架直升机,那也未免太奢华了,也不符合海军历来强调的火力输出原则。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图片下载网络,对本文有不同意见,欢迎参与讨论。


国平军史


目前来说,中国很需要一款垂直起降战斗机,最迫切的用途是作为中国现役航母的舰载战斗机。f35B本身是一款很先进的隐形战斗机,它具备短距起飞/垂直起降能力,可以在常规动力航母上起飞降落,已经被英国采购作为最新女王级航母的主力舰载战斗机。具备垂直起降能力隐形舰载战斗机,将是未来航母舰载战斗机发展的一个热门方向,中国没有理由不跟上。

现实点来说,中国现役航母战力比较有限。目前现役的辽宁舰是一款常规动力航母,采用滑跃起飞方式,作战效率相比弹射起飞型航母有比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试航中的002型航母同样采用常规动力+滑跃起飞模式,本质上并没有大的改变。虽然歼15本身战力不错,但由于不具备雷达隐形的能力,并且被滑跃起飞方式限制了起飞重量,使其很难在常规动力航母上发挥出应有实力。

从数据上来看,通过垂直起降的F-35B战力是要在歼15之上的,也就是说,虽然同为常规动力航母,但采用F-35B的女王级打击能力是优于002型的。所以,研制一款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隐形舰载战斗机是非常有必要的。



网传歼31将会是中国下一代舰载战斗机,并且将通过改进,具备像f35B一样的垂直起降能力。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说明中国同样拥有研制垂直起降战机的计划。如果未来垂直起降版歼31真的上舰,那么中国国产航母的战斗力将会得到大幅的提升,这对未来中国航母走向远海,遂行远洋作战会有很大的帮助。



兵者诡道也


肯定是需要的,说不定哪天就蹦出来,来个大惊喜。现在忙着搞歼20,中国版垂直起降战斗机不是太急。早些年俄媒报道说,中国航空专家组团去雅克设计局参观过几次,虽然没有拉回来一架雅克141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真机,但是搞到了全套资料,包括一台最关键的苏俄神器R-79发动机。在搞到资料后,中国也曾经仿造过R-79发动机。这个事后来没下文,这几年也没消息了。没消息的事儿可能会有两个结果,一个就是黄了不搞了,一个就是闷着头正在干。

图一:厉兵哥认为,中国如果搞垂直起降战斗机,外形应该会是象这样。就是一个缩小一点,单发版的歼20。毕竟成飞对鸭翼熟得很。美国波音公司表示,要不要合作来一发?

中国想搞垂直起降战斗机不是一两年了。早在几十年前,歼六万岁的时代就打算搞了。但当时这个项目下马了,一是歼六本身太差,二是因为蒙古坠机事件。歼六在当时是中国最好的战斗机,但是国外的经验证明,想把一型现有战斗机,活生生改成一个垂直起降战斗机,是不可行的。可以当作试验品,但是没法量产装备。

所以俄罗斯搞了雅克38,而英国搞了鹞式。这两型战斗机性能都比较烂,雅克38更烂一些。上航母的海鹞是专用空战型,航电和导弹比较先进,欺负幻影3这种小朋友还可以,想干翻同年代的F-15没戏。苏俄对雅克38极不满意,所以雅克局很快就搞第二代垂直起降战斗机,这就是雅克141。要求是空战能力不低于米格29。

图二:雅克141最大的问题在于不隐身,但该有的东西都有了。拉皮手术是中国特长,给改一个隐身壳子套进去问题不大。

垂直起降战斗机最大的难点是飞机壳子么?当然不是,而是大推力矢量发动机。因为人类造单发的垂直起降战斗机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双发的。所以这个发动机推力必须够大,大过所有的战斗机发动机,最好一个能顶两个用。事实也是这样的,R-79可以说是苏俄神器了,一台能顶两个米格29用的RD-33,推力甚至大过苏27装备的AL-31三姨夫发动机。

想用歼20改出一个垂直起降版,是没戏的。技术难度太大。歼20的机背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升力风扇,而且菊花不能放在屁股那儿,菊花要朝前移,尽量靠近肚脐,以保持在飞机重心附近。要不然的话菊花向下一转,飞机就大头朝下翻车了。这样的改进不划算,几乎可以说是重新设计一架歼20了,而且性能不会好。以歼20为基础,搞个单发隐身版,从头设计一个,则是可行的。

图三:美国洛马公司,就从雅克局买来了矢量推力技术,用于制造F-35,据说只花了100万美元而已。

R-79的终极版,推力高达200千牛,比F-35用的F-135发动机推力更大。考虑到苏俄有吹牛的老毛病,如果打个8折,中国就能凑和着攒一台超级雅克141,如果能打个9折,中国的超级雅克141,性能就能直逼美帝的F-35B,如果不吹牛,那就厉害了,中国的超级雅克141,会比F-35只强不弱。

中国造不起十多艘十万吨级的核动航母,但是造十多艘五六万吨的两栖舰没有任何压力。中国的五万吨级两栖舰跟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性能差不多,但是造价低得多,只会是辽宁舰的一半左右。如果中国的超级雅克141上了两栖舰,就等于中国平空多了十艘航母。而且这样的土航母战力强大,比起辽宁舰来只强不弱。


厉兵


垂直起降战斗机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很多场合都有用武之地。特别是前线近距支援。

美国的垂直起降F-35B是海军陆战队用的的,主要是登陆作战对地支援。兼具对空自卫能力。

将来空降作战也需要类似的支援飞机。现在的空降师逐渐向直升机空中突击发展,伴随火力主要是武装直升机。直升机速度慢,载弹量少,不如垂直起降战斗机载弹量大。


中国是否发展还要看中国的国防战略,是否对海外作战,海军陆战队的职能。空降兵的发展规划。目前直升机还不能满足要求,发展垂直起降战斗机有点操之过急。


一叶枫流灵似舞妖


早就开始研制了,几个重点子系统的预研工作已经开始,选择的是雅克141矢量偏转尾喷管,但没有选择雅克141升力发动机布局方案,采用的是F35的升力风扇方案。

几个关键子系统的研发工作,分别由中航工业、中航发、和航天科工分别承担,升力风扇由中航集团负责,发动机和尾喷管由中航发负责。目前还处于预研阶段,整机的研发工作还没有正式立项,目前对于垂直起降飞机还没有紧迫需求,主要精力还是在下一代弹射起飞的舰载机上。

之所以已经得到了雅克141的技术资料,却迟迟不能正式启动立项研发,还是受发动机的拖累。受到尾喷口偏转的限制,垂直起降飞机都是采用单发布局,进入四代机以后战机体积普遍大幅度增大,F35臃肿的身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隐身化与信息作战能力的要求,战机机体内部必须容纳所需所有的设备,而且雷达与航电性能的提升,也导致四代机电子设备数量与体积也增大不少,国产现有的军用小函道比发动机,都无法满足垂直起降飞机对大推力的需求。

未来国产垂直起降飞机采用的发动机,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涡扇十五成熟以后,在其基础上增大推力,并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减重,甚至牺牲部分作战性能,起码不能高过F35B现有的重量。受到发动机技术水平的限制,加上短时间内没有需求,国产垂直起降飞机不会在二十年之内出现。

垂直起降飞机主要是配置给两栖攻击舰,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是独立海军之外的第四军种,承担的是战略进攻任务,对于独立作战能力要求很高,配备搭载垂直起降战机的两栖攻击舰,就可以不依赖其它军种的支援,独立完成战役规模的攻防作战任务。中国的海军陆战队规模较小,作为隶属于海军之下的一个兵种,其任务是战术层面的,其规模就决定了不具备独立完成战役任务。

看到使用雅克141技术的F35全球热销,俄罗斯宣布启动雅克141的研发工作,但受技术水平与资金限制,俄罗斯都没有可能独立完成后续研发了,很可能是眼红F35的火爆销售,以雅克141项目为诱饵,引诱中国或者印度投资完成后续研发。但由于俄罗斯之前在合作开发项目上的信誉不佳,只想其它国家出钱而不愿意转让技术,不论中国还是印度都很难投资该项目,而且中国的预研工作开展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核心技术上有了一定积累,更不可能做俄罗斯的出钱出力的小白鼠。


雯臣


目前世界上在役的垂直起降型战斗机数量可以说少之又少,除了已经接近退役的海鹞系列战斗机之外,就只有F35B算是研发投产的垂直起降型战斗机了。负责F35系列战斗机开发工作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经评价认为,F35所有三种机型中,F35B垂直起降型战斗机可以说是技术难度最大的一个机型,它所消耗的时间和成本都是最多的。由此足见,研发垂直起降型战斗机绝对是一项大工程。

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过研发垂直起降型战斗机的计划,当时考虑以歼6为蓝本发展垂直起降战机,但是由于技术问题的影响,歼6版的垂直起降型战斗机并没有出现。而在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据说中国也曾经获得过雅克141的发动机设计技术,这可能对国产垂直起降型战斗机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至2015年,航空工业网披露消息称,中航工业成发与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计划合作开发新的短距起降型战斗机,国产垂直起降型战斗机项目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先进战斗机技术发展可以说是相当高效的,歼10和歼20等新机型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技术逐步进入世界领先的水平,特别是歼20的服役,更让中国率先进入五代机时代。然而国产垂直起降型战斗机的发展目前尚在规划之中,这说明垂直起降型战斗机的技术确实比常规战斗机要复杂很多。必须在先有常规战斗机技术铺垫的基础上,再考虑发展垂直起降型战斗机。

而且,发展垂直起降型战斗机,还对发动机系统的构造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将大量资源集中在垂直起降型战斗机的研发上,则会产生过高的成本开支,而且研发出来的机型,其实并不比常规战斗机更好。事实上,垂直起降型战斗机仅仅适合用于配备海军陆战队等特殊军种,而如果是作为航母舰载机和陆基战斗机使用,其作战半径和载荷能力均不如常规战斗机。美国专门为航空母舰研发F35C舰载机,就是因为F35B实际上并不能满足舰载使用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