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用水銀灌童男童女陪葬呢?

中國的人殉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期 商以後,但真實歷史可能更早,近年發現,在龍山文化時期(約五千年以前)就出現人殉。殷商以後的周、春秋、戰國、秦朝皆有殉葬習俗,古人相信人死以後,靈魂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裡,墓葬是墓主在另一個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禮制辦事。歷朝歷代的君王為自己準備了巨大的陵墓,就是出此考慮,希望可以在地下延續自己的王國。

一些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用水銀灌童男童女陪葬呢?

光有龐大的地宮是不夠的,還的有人伺候、有人陪同,於是以人殉葬就變的理所當然,奴隸社會奴隸主死後,直接用奴隸殉葬,進入封建社會以後,殉葬的習俗有所減輕,一般只侷限於帝王或者皇族。

這一殘忍的習俗一直延續了數千年,直到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鎮病危時下遺詔表示“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才算最終廢止了宮妃殉葬制度。

但殉葬制度並沒有就此消失,例如努爾哈赤死後,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就被責令殉葬。

一些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用水銀灌童男童女陪葬呢?

除此之外古時候有些人是用童男童女陪葬的,有帝王也這樣做過,史書記載了很多用童男童男女來殉葬的事情,古人相信這些殉葬的人在地下也可以伺候自己。

那麼童男童女又幹不了活,專門要童男童女殉葬是有什麼深意嗎?古人是非常看重新生命的,如果不是有必要的原因,絕對不會用童男和童女來殉葬的,古人選擇這種童子的時候,有專門的一種挑選方法,按照他們的說法,被選中的以前都是天上的仙童,他們在天上犯了罪,來到人間接受懲罰,這種童子是不會長大的,一般都很短命。當然這可能是他們拿童子殉葬的一個自我安慰的理由。

一些古代帝王死後,為什麼要用水銀灌童男童女陪葬呢?

古人相信童男童女的身體中是有仙氣的,將他們和墓主人葬在一起,墓主人有可能借著這股仙氣直接成仙。最為恐怖的是,有些人還專門在童男童女活著的時候,將他們身子裡灌入水銀,以此來保住仙氣,實在是毫無人性,目的就是成仙,古人比較迷信,所以相信這個。

這些被選中的童男和童女本該是天真爛漫的時候,卻被拉去殉葬,令人唏噓。目前為止還沒有出土過被灌入水銀的童男童女,一切都只是記載,希望這只是古人想出來的,並沒有人真的這樣做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