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邊境的“江心坡”到底是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江心坡面積約為27000平方公里。網上流傳的7萬平方公里說,其實是指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緬北地區,為麥克馬洪線東段即所謂的中緬未定界北段。現在多屬緬甸克欽邦。而所謂"江心坡問題",其實就是中緬未定界北段的問題,確切的說,主要是北段邊界是如何勘定的。

1960年根據周恩來總理和奈溫簽訂的中緬邊界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放棄了對江心坡的領土主張,從緬甸收回被英國1913年侵佔的片馬地區。這個是"江心坡問題"最後的定論。那到底"江心坡"到底屬不屬於中國的呢?

中緬邊境的“江心坡”到底是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江心坡地圖

從歷史緣由上看:

一、明朝。1413年(永樂十一年),明成祖在西南設立了三宣六慰,控制的範圍包括幾乎緬甸全境、泰國北部、老撾中部、印度東部一區,毗鄰孟加拉國。其中江心坡在孟養軍民宣慰使司範圍內。

二、清朝。清軍在清緬戰爭(1762-1769年)中數次攻入緬甸,後緬甸向清廷臣服,成為中國的藩屬國。1790年(乾隆55年)乾隆80大壽,緬王入賀,並請封號。乾隆封他為"阿瓦緬甸國王"(所謂阿瓦,即曼德勒,為當時緬甸首都),並賜印信,同時賜予木邦、孟幹(即孟艮)、蠻莫宣撫司印信。

中緬邊境的“江心坡”到底是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大清帝國全圖》之雲南部分

三、晚清時期。江心坡已經成為處於克欽族等土著部落獨立狀態,不受中國和緬甸任何一方統治。駐英公使薛福成認為那不是中國的土地,是一片無主之地。光緒十八年(1892年),英國派兵佔領了江心坡以南的景頗族、傈僳族居住的昔董、馬董等地。晚清政府因為國力原因,只能在嘴皮上喊喊。

中緬邊境的“江心坡”到底是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清緬談判的《滇緬劃界圖說》

四、北洋政府。1926年,英國人佔領江 心坡,——所謂江心坡,即恩梅開江與邁力開江之間的地區。中國人民得知此消息,舉國大譁,北洋政府派出人員到達江心坡就此事進行調查,江心坡代表向國民政府官員陳述了自己遭受英國侵略的經過,並請求中國政府管理江心坡。然而國勢如此,有心無力。

中緬邊境的“江心坡”到底是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片馬國界圖》紅色為中國主張部分

五、民國時期。民國初期,江心坡未被劃入中國版圖,後來民國政府雲南交涉署向英國駐滇總領事提出過抗議照會,稱"查江心坡一帶仍屬我國領土……",但英方未予答覆。民國政府開始逐步在地圖上擴大江心坡範圍。

從歷史上來說,“江心坡”有很大緣由屬於中國的固有領土,而且有爭議的也是英聯邦政府,而1947年英殖民主義者退出緬甸和印度之後,就標誌著緬甸作為“英聯邦”的領土已不復存在!但英佔中國領土卻一寸都沒有歸還中國,而是由緬甸繼承,這本身就是一種非法的侵略行為!

中緬邊境的“江心坡”到底是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爭議區變化

但最終為什麼中國政府沒能要回“江心坡”這塊領土呢?

一、歷史遺留問題。因為晚清政府的懦弱和許多不平等條約,導致新中國成立後,領土問題處處被動。

二、弱小的國力肘擊。抗日戰爭中期英國發出封閉中國戰時生命線滇緬公路的卑鄙威脅,中國為打破英國的卑鄙威脅、被迫換取英國支持(不阻擾),放棄“江心坡”領土的主權要求。導致新中國成立後,不得不承認這塊的事實。

二、當地人的態度。江心坡”這塊領土從晚清就離開了中國的懷抱,因為時間久遠他們大部分被緬甸人同化了,也不願意回到祖國的懷抱,我們硬來也不太合適。

中緬邊境的“江心坡”到底是不是中國的固有領土?

中國歷史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