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为何杀严世藩而留下严嵩的性命?

0008上校


电影《十奏严嵩》里马师曾饰严嵩,电视剧《边城小子》里杜伟德饰严嵩,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里倪大红饰严嵩,电视剧《怪侠一枝梅》里邓立民饰严嵩。在上述的影视作品里都出现了同一人,严嵩。其中,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非倪大红老师所饰的严嵩莫属了。

严嵩是何许人物?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今江西分宜人。生于1480年,死于1569年。

严嵩于1505年中进士,朝廷授官编修。但是因权奸刘瑾当政,于是他便引病归乡隐居,写了大量诗文,名声很高。

严嵩著有《钤山堂集》《钤山诗选》《直庐稿》《直庐稿续》等。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云:“王元美云:‘孔雀虽有毒,不掩其文章。’谓严嵩也。”可见其在文学上还是有些许地位。

严嵩被《明史》列入奸臣传,是明朝的大奸臣。

一,严嵩作为首辅,残害了几代清流

1539年后,世宗嘉靖皇帝沉迷道教,二十年不理朝政。严嵩作为首辅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杀害忠臣,对边事忽视,边防废驰,财政枯竭,国家汲汲可危。

二,放任自己的儿子在朝廷内外胡做非为

严嵩70岁后,把朝政交给儿子严世蕃处理。退居幕后掌权。而他儿子严世蕃呢,依仗权势,买卖官职,横行霸道,搜刮珍宝,致人家破人亡而不惜,引发众怒。

那么,二十几年的首辅大臣严嵩,是如何踩了世宗皇帝的嘉靖的底线,最终导致皇帝翻脸下定决心除掉他及其党羽。最后沦落得一个儿子被斩,家产被抄,自己行乞的悲惨地步呢?

这事要从嘉靖帝改稻为桑的国策失败说起了。

话说自改稻为桑政策失败后,国库是严重空虚,只能从盐政上想想办法了。

这时,严嵩献计派人以巡盐为由,收敛银子。嘉靖同意了。一开始,嘉靖还挺高兴的,但知道实情后的嘉靖大怒。

他咬牙切齿的咆哮道:“朕的银子,他们拿两百万两,朕拿一百万两,朕还要感谢他们。”这时的嘉靖已是怪眼圆睁,那个杀机尽显啊。

说到底,严嵩翻车,无非是踩了嘉靖的底线。他一头为嘉靖分忧,另一头呢打击异己还中饱私囊。他吸百姓的血不算,还要去动皇上的奶酪,时间一长,他严嵩不倒台谁倒台呢。

严嵩奸臣的倒台可谓是大快了朝廷内外人的心啊。严嵩无恶不作死有余辜。但为何他倒台后,嘉靖帝仅杀了他儿子严世蕃而留下了他的性命呢?请听有书君娓娓道来。

一,严嵩已八十几岁高龄,嘉靖认为其翻不起大波浪,故放他一条生路

根据史书记载及影视资料,严党之首严嵩自七十岁后,便把实权大部分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严世蕃,自己退居幕后指导。

严党倒台时,严嵩已两鬓斑白,已是一耄耋之年老人一个,即使苟延残喘于世按常理推断已是命不久矣。何况严党大势已去,纵使还有些个残兵也不过是强弩之末。

事实也是如此。严嵩被抄家后无处可容身,只得在其祖坟旁搭一简陋茅草屋,寄食其中,晚景可谓凄凉无比了。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四月,严嵩在孤独和贫病交加中去世。他死时穷得买不起棺木,也没有吊唁者。临死前,严嵩艰难地写下“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掷笔而死。

二,严嵩辅佐嘉靖二十年有余,嘉靖念昔日旧情,不忍杀

对于嘉靖来说,严嵩可谓算得上理解自己的大臣之一。

皇帝一心放在修仙事业上,作为首辅大臣,理应对皇帝好言劝告以天下社稷为重,然而严嵩不仅不阻止皇帝荒废朝政反而对皇帝百般阿谀奉承。如果严嵩上表皇帝不要修仙,他就不叫严嵩了。

他置天下黎明百姓生计不顾,对皇帝百般顺从,给皇帝背起“黑锅”。严嵩善于拍皇帝的马屁,把他的才华用来写“青词贺表”,真实地博得了皇帝的欢心。严嵩所作的《庆云赋》更是马屁之中的马屁,用词华丽,旨在讨世宗皇帝开心。

嘉靖推倒严嵩也是由于权力斗争的需要。他在准备换代,要他的裕王能坐稳天下,首先必须除去严嵩,严党是必倒的。

但严党已倒,严嵩再多的罪孽,嘉靖再多的不满,随着严嵩儿子严世蕃的砍头也随风而逝。

三,严嵩曾是嘉靖心腹大臣,推翻严嵩已伤其皇威,再杀之,就易令人心寒,无人敢为嘉靖做事了

曾就有一个学者指出:“皇帝刚烈,严嵩柔媚”,一正一反;而“皇帝独断,严嵩孤立”,更是相得益彰。故嘉靖与严嵩之间就形成了“如鱼得水”的关系。

皇帝把他看做心腹,可以高枕无忧,而严嵩就把皇帝看做他的护身符,因此权势显赫。这些都显示了嘉靖与严嵩互相利用互相依赖的内在原因。

如若嘉靖杀了严嵩,试想往后还有谁敢认真为其做事呢?留着严嵩,不仅能体现嘉靖的宽仁,而且也是对其他大臣们的一种警示。

综上,嘉靖不杀严嵩也是情有可原了。

在中国,从古至今,为皇帝想的大臣活的久,还是为百姓想的大臣活的久?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那肯定是为皇帝想的大臣活的久。

皇帝作为一个最顶层的统治者,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是最首要的任务,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是最基本的目标,其他的那都是次要的。

世宗嘉靖就是一个聪明透顶的糊涂皇帝,你可以二十年不上朝还能坐稳江山,但你不能保证天气永远都是晴朗的,变幻莫测才是天的特性,大明王朝的风雨终归会来临。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因为严嵩是狗,严世蕃是狼。

自古以来的历代君王都希望无限巩固自己的权力,在分权的同时还不希望自己被分权的朝臣是那种嚣张跋扈的样子,嘉靖帝也概莫能免。在这一点上,严嵩做到了,可他儿子严世蕃却没有做到。

严嵩像极了嘉靖皇帝训练的一条忠实的家狗,听话,有用。

严世蕃像极了嘉靖皇帝训练的一条血性的狼狗,不听话,有用。

所以谁生谁死,前程立判。

严嵩

严嵩这个人,个子高还长得贼帅,活脱脱的一个老帅爷。在公元1505年的时候,他考中了进士,正式进入了官场,但是没多久,严嵩因为守丧的原因回到了家,回家的这段时间,严嵩开始拼命攻读诗书,用去整整十年的时间,搏得了一片盛誉。

都说人长得丑,就要多读书,但是人家严嵩,长得又高又帅,仍然还爱读书,怎么跟人家比?

再次回到朝堂之中的严嵩,这个时候可以说还是个好官,因为此时他还没有攀上自己的职场高峰,严嵩在南京呆了五年的时间,一步步担任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慢慢向上混日子。

即便如此,南京六部与北京六部的受重视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此时的严嵩仍然是没有资格做京官的,但是,这一次严嵩开始了投机取巧的努力。

嘉靖皇帝的上位可以说是突然宣布的,所以为了给自己正位,所以嘉靖皇帝想将自己的老爸抬进太庙供奉,这一下子激起了群臣的不满,(注意哈!是群臣,也包括严嵩。)此时的严嵩还和很多标榜正义的大臣一样,性格耿直。

但是,因为这件事情,搞得嘉靖皇帝很生气,除了骂,还专门写文章批评这些大臣。

嗯,这次事件给了严嵩很多启迪,严嵩的黑化进程开启。

他马上一改以往的立场,转身开始紧紧抱住嘉靖皇帝的大腿。对于严嵩来说,嘉靖皇帝这大腿抱起来很得劲儿。也正是因为此举,严嵩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火箭般的升迁速度让人汗颜。大权独揽的严嵩开始恃宠而骄,频频打击朝堂中的那些大臣们,但是严嵩的持宠而骄却很讲究技巧,从不硬来。

他在皇帝面前异常地谦逊。

严嵩的专横跋扈,自然避免不了大臣们的弹劾,但是每次嘉靖皇帝要敲打一下严嵩的时候,严嵩就像哈巴狗一样地跪舔嘉靖皇帝。

总是被言官群起攻击,寒冬中却总有严嵩这一股温暖的力量相伴,正是因为这一点,严嵩越来越受到嘉靖皇帝的“器重”,嘉靖帝离不开严嵩这种暖心类型的重臣。

但是他排挤同朝老臣的事情,终究还是传到了嘉靖皇帝的耳朵中,嘉靖皇帝为了制衡严嵩的朝堂势力,专门让夏言为内阁首辅,借此来制衡严嵩。但是严嵩的聪明似乎超出了嘉靖皇帝的想象,夏言受宠时,他老老实实配合,当他发现夏言被嘉靖皇帝越来越嫌弃的时候,严嵩就察言观色,污蔑夏言,导致夏言倒台。

看吧,严嵩总是能使自己和嘉靖皇帝站在一条战线上。

因为这件事情,严嵩被嘉靖帝加封上柱国,但是他本人却拒绝了,关键时刻,他懂得谦虚和低调,这也是他多年为官的处世之道,积攒一辈子的戏码。

严嵩最终还是病死的。

严世蕃

严世蕃作为严嵩的儿子,却没有遗传了老爹严嵩高大英俊的形象,反而长得肥头大耳,还瞎了一只眼睛。

可是别看严世蕃这幅熊样,他的才华可是古今之罕见,别人知道的知识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知识他还知道,所以严世蕃既有绝世才华,又有他老爹提供的平台,进入权力核心层自然是不在话下。

严嵩当首辅的时候,因为年纪大了,还经常将自己身边的政务交给自己的儿子,一是为了锻炼,二是人家严世蕃办起来这些事情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的“吊炸天”,严嵩乐得把经手的难题都委托给严世蕃解决。

与父亲不一样,严世蕃十分的高傲,大臣们想要见到他,有时候等上一整天都不一定能够见上一面,凭借超强的天赋和过人的权力,严世蕃的身边迅速积累了一群趋炎附势之徒。

不仅如此,严世蕃的精明让身边的人感到恐怖。那些各地的官员被他摸得一清二楚,谁是肥差,谁是穷差,他一一放在心中,看着各地上交的贿赂,严世蕃总能看出来谁上交多,谁上交少。

严世蕃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傲气,大权在握还不怎么低调,还经常不把嘉靖皇帝放在眼中。

在灾祸将至的时候,严世蕃还自以为聪明,高高兴兴的和没事人一样。

但是,最终还是被更为老练的徐阶设计将严世蕃送到了地狱。

严世蕃被嘉靖皇帝下令斩首,一个天才就此落下帷幕。

严嵩低调、严世蕃张扬,这一对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逢迎嘉靖皇帝一辈子的严嵩却没有遭受屠刀,而天才人精严世蕃的傲气和自负最终害了自己。


历来现实


严嵩是谁?

首先是杨廷和的徒弟。

杨廷和不仅是四朝权臣,而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他把15岁的嘉靖帝扶上皇位,最后尽然败在这介少年手里。他的儿子是谁?杨慎。有明一代300年,,杨氏父子都是网红名人。能被杨廷和看上的人,绝非怂人,也非善类,严嵩如此,不简单。

其次是嘉靖皇帝忠实的传话筒。

嘉靖帝朱厚熜从15岁开始就与大臣斗智斗勇,杨廷和下台后,又来了个首辅夏言,不是善茬。常言道,君强臣弱,君弱臣强。嘉靖帝通过大礼仪事件,亟需一位既听话又会忽悠朝政的首辅,于是,严嵩历史地被选中了。这是他的宿命。

再次是位权谋老道忽悠高手。

严嵩66岁成内阁首辅(入相)88岁下台,66 88多么吉祥的数字啊。这20年间,严嵩与嘉靖两个君臣的关系,就象两位太极高手,心照不宣地秘切配合:严嵩深谙圣意配合嘉靖清修炼丹,不越皇家半步,朝政忽悠的方方圆圆;嘉靖帝用腐败换取忠诚,正因为严嵩父子贪腐无厌,嘉靖才能放心使用。你有把柄在我手心里攥着,还怕你不听话?如果严嵩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嘉靖还能放心使用吗?有时,贪腐是剂护身符。

最后是史书上口诛笔伐的大奸臣。

皇权社会,皇上重用你或诛杀你,也就是一念间的事。关键是在什么时侯什么关口收拾了你,才使政治效果最大化。杀严世蕃,就是嘉靖帝晚年为儿子清除“路障”。既平了民愤,又铲了利益集团,还创收了巨额银子,一箭三雕。至于严嵩,都88岁了已几乎全身埋土里了,还需肉体消灭?毕竟鞍前马后侍侯写了20年的青词,杀之不忍。杀了严世藩,就等于杀了严嵩。

嘉靖帝到死,都是权谋高手。



书生脚短


明朝党争十分厉害,内斗十分严重,嘉靖皇帝时期的文官党争达到顶峰!文臣党争是皇帝制约权臣的常用手段,比如嘉靖皇帝重用严嵩,利用严嵩给他赚了不少银子,干了不少脏活!严嵩一党执政二十多年得罪了不少人,民怨极大,官愤极多,形象也越来越黑化!神仙皇帝嘉靖为了塑造光辉形象,决心一举击垮严党,维护他的核心利益!徐阶在嘉靖皇帝的支持下流放了垂垂老矣的严嵩,处死了罪大恶极的世子严世蕃!



嘉靖皇帝中年以后开始追求长生不老的仙术,他深居内宫遥控朝局,严嵩成了他最重要的耳目与爪牙!嘉靖皇帝的一系列旨意通过首辅严嵩的名义与操作得以实现!比如嘉靖需要银子来支持他求仙炼丹,于是严嵩就通过卖官鬻爵,贪污腐败来赚银子,然后将赚的银子按比例给嘉靖皇帝提成!据说嘉靖跟严嵩合伙做了一笔买卖,事成之后严嵩只给了嘉靖皇帝一百万两银子,这让嘉靖皇帝十分生气,认为严嵩拿大头了,只给了他小头,于是决定清除严嵩!

严嵩作为大明首辅二十多年,全国各地官吏大部分都是他提拨的,如果彻底清除严党,那么大明王朝就没有多少官吏可用了,政府就要停止运行了!比如抗倭英雄戚继光就一度被认为是严嵩一党私人,因为戚继光取得得成就离不开胡宗宪的大力支持,而胡宗宪是严嵩的学生!嘉靖皇帝放出风声,要扳倒严嵩,又斩杀严世蕃作为明证,目的就是要天下官吏重新站队。皇帝不想大面积诛杀官吏,只处理几个典型官吏即可,比如严世蕃、胡宗宪等等,戚继光仅仅剥夺职务回家养老而已!


正如前文所说,严嵩的很多行为都是皇帝本人指使的,严嵩有大罪则嘉靖就有大错!作为君权神授的神仙皇帝,嘉靖是不会承认自己有错的,因此元凶首恶的严嵩被免于刑事责任追究,仅仅是罢官免职了事!严世蕃的罪名是通倭卖国,其他罪名都没有提及,因为只有通倭卖国这条罪名不会涉及到皇帝本人!海瑞当时作为愤青,他专门写了一篇系统性的奏章全面揭露嘉靖皇帝的所有过错!据说嘉靖因这本奏章气愤得几天不吃饭,他最终没有批复斩杀海瑞的请示,他不会让海瑞成为名留青史的铮臣!不杀严嵩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个善待臣下的好名声!


大秦铁鹰剑士


明朝从设立内阁伊始,真正被皇帝杀掉的首辅并不多。永乐时期的解缙算一个,嘉靖时期的夏言算一个。巧的是,严嵩的前任恰恰就是夏言。中国的传统,就是为尊者讳,皇帝都是好的,错全怨在奸臣。夏言就是因为不识趣,被严嵩给顶下去了。



严嵩接替夏言,他就很知趣,知道自己就是替嘉靖背锅的。有事没事请个罪致个仕啥的,嘉靖也下旨挽留,俩人默契配合了二十年,严嵩作为一个超级靶子,把这二十年来天下人的骂都挨了。虽然他挨的不冤,但是很明显最应该挨骂的嘉靖幸免了。所以,嘉靖为什么要杀严嵩?难道因为他是贪官吗?


在嘉靖的眼里无所谓贪官和清官。前任首辅夏言就是典型的清官,因为过于刚强,拒绝拍嘉靖的马屁,被嘉靖弄死,还被处以枭首暴尸之刑。嘉靖作为最高统治者,他对首辅的要求就是要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其它的都不重要,老百姓就是渣渣。既然夏言不愿意替自己背锅,那就严嵩来干。严嵩在这两个方面干的都非常好,并且还能替嘉靖背锅。嘉靖怎么舍得杀他呢?这么听话的一条好狗……



所以,虽然严嵩的口碑不好,他主持内阁的时候,国库空虚、举步维艰、朝纲混乱、外寇入侵,搞的民不聊生。但是,嘉靖却不怎么缺钱花!养道士、修道观,都不缺钱,日子过的美滋滋。

如果要杀严嵩,嘉靖要怎么给他定罪?他的罪无非就是三条:

第一、贪污。

严嵩贪污都是他儿子严世藩贪污受贿,严嵩自己是内阁首辅,谁见过当朝首辅还开门收银子的?这一条告不倒严嵩!

第二、残害忠良。

搞政治的人,哪有不整人的?不整人的那叫菩萨,不适合搞政治。从古到今,整人是一种政治手腕。清流党难道就不整人?

第三、玩忽职守,坐看蒙古闹北京。

说句寒心的话,嘉靖眼里没有老百姓。蒙古人肆虐了京郊,但是没打进北京,没有影响到嘉靖的清修。这一条,能让严嵩下台,但不至于让他砍头。



说来说去,又回到了原点。严嵩在政治上的错误,有一大半都是嘉靖的错误。严嵩的罪证真要较真,最后都会扯到嘉靖身上。好歹也是干了两三届的内阁首辅,嘉靖对他还是有点感情的。活还得有人干,黑锅还得有人背。狡兔死走狗烹,把严嵩这条狗烹了,接班的人怎么会安心当你的狗呢?不能做的太让人寒心了。

另一方面,处死首辅不是小事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都要参与,三堂会审肯定是少不了的。这要是把事闹大了,对谁都没好处。对嘉靖皇帝来说,杀了严世藩这个矛盾爆发点就行了。因为严嵩是首辅,严世藩不是;严嵩愿意替嘉靖背锅,严世藩没有这个觉悟。



其实嘉靖一开始也没打算要严世藩的命,毕竟嘉靖要吃肉,严世藩也要喝汤,臣子们也只是想要吃口饭而已。严世藩心思活络,私下里搞一些不合法的组织活动,嘉靖也都理解。上进心谁没有啊,徐阶号称清流,不也照样在开小会,分山头,搞团伙嘛。

关键就在于严世藩太精明了,太嚣张了。精明的让人后脊背发凉,嚣张的让政敌时时刻刻想要他的命。严嵩八十多了,就算不杀他,他也没几天活的。严世藩还年轻,随时都有重新启用的可能性,所以政敌必须要弄死严世藩。御史们罗列了一大票罪名,没有一条能定严世藩的罪。最后徐阶一锤定音,用僭越和通倭两条大罪成功的激怒了嘉靖。



嘉靖下旨处死严世藩时,毫不留情。一方面严嵩不在,新任的内阁干的也挺好的,缺了严世藩地球照样转。另一方面,严世藩这种人如果不能为嘉靖所用,还不如弄死了拉倒。毕竟这个人太精明了,精明的让人害怕。


Mer86


正史中的严嵩并非像小说或戏曲中丑化的那样长着一张大白脸,欺男霸女,坏的肤浅。他可是明朝嘉靖年间,权势显赫的大人物。

他很有才学,靠自己的本事进士及第,一路仕途通达。一直官至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

他不光是自己权倾一时,还纵容儿子严世蕃代行父权。父子俩把持朝政二十余年,搞的政坛一片乌烟瘴气。

严世蕃后来因为作的太过,被朝臣们死命弹劾,嘉靖下令把他处死了。但是,对严嵩,嘉靖帝却很姑息。

据说,当朝臣们要求严厉处置严嵩时,嘉靖帝还下旨说:“嵩已退,其子已伏辜,敢再言者,斩之。”

亲父子俩,嘉靖帝为什么对待他们一宽一严呢?

咱先说说嘉靖皇帝为什么要了严世蕃的命。

话说这严世蕃,比“他爹是李刚”那位“坑爹娃”可嚣张多了,说他是“恶贯满盈”一点也不过分。

据说,严世蕃品性极其恶劣,荒淫无度。他妻妾成群,单是史上有记载的妻妾就达到二十七个。他还挑选姿色出众的美女蹲在地上给他充当痰盂,并美其名曰“美人盂”。

他非常贪婪。借助父亲严嵩的权势,他把持朝廷官员的升迁和任免,将朝廷官职按职位大小明码标价,大肆聚敛钱财。

搜刮来的钱财家里实在放不下了,就在花园里挖地窖,将古玩珍宝、黄金白银埋在其中。

他还收受皇子的贿赂。因为嘉靖帝一直不待见裕王,严世蕃就不按月拨给裕王府岁赐,导致裕王府三年没有领到户部的银子。

裕王无奈,派人给严世蕃送上1500两银子,才得到了按例的岁赐。

此事令严世蕃虚荣心极度膨胀。他逢人便夸耀:“皇帝的儿子都要给我送银子,谁还敢不孝敬我?”

在抄没严世蕃的家产时,光是记录其财物的文书,就达到了6万多字。朝廷共抄得黄金三十万两、白银二百万两、良田美宅无数。数目之大让人触目惊心。

光这些还不算,真正让嘉靖要他命的罪是“谋反和通倭”。严世蕃不仅密养武士,意图不轨,还勾结倭寇,里通日本。

这两项罪名戳中了嘉靖帝的痛点,别的好说,犯上作乱,里通外国这种事恐怕没有哪个皇帝能容忍得了。

于是,嘉靖帝要了严世蕃的命。

既然都要了他儿子的命了,嘉靖为何却放过严嵩呢?毕竟儿子作恶多端,其父不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呀!

关于这个,有书君分析,原因可能有这么几个。

一、严嵩会揣摩嘉靖皇帝的心理,投其所好。

严嵩和嘉靖帝的关系,有点类似乾隆爷和和珅。史载严嵩的一大性格特点就是“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说明严嵩非常善于揣摩嘉靖帝的心思,特讨嘉靖帝的欢心。

据说嘉靖经常写一些莫名其妙的字条,满朝文武都猜不出写的什么,严嵩每每都能猜对皇帝的意思。

当时,嘉靖皇帝笃信道教,无心朝政。严嵩从来不会多说皇帝不爱听的,比如劝谏皇帝多关心朝政之类。

而对于皇帝的爱好,他却是相当上心。修道祭天要用一种特殊的文章叫“青词”,格式复杂极其难写。

但是严嵩和他儿子严世蕃总是加班加点的给皇上写完,保证不耽误皇帝的修仙大业。

严嵩在青词的写作手法上狠下功夫,从内容上独辟蹊径。其青词作品深受皇上喜爱,因此还落得个“青词宰相”的称号。

二、严嵩的政治觉悟高。

尽管严嵩是大贪官,他当政的时候国库空虚举步维艰,但是嘉靖养道士修道观从来不缺钱。

因为严嵩太会来事儿,他的原则就是,一切以皇帝的喜好为标准,一定必须满足皇帝的一切需求!

关于这点,有一个人跟严嵩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严嵩的前任,内阁首辅夏言。夏言品行刚正廉洁,属于包拯海瑞那一类的人物。

嘉靖从中年以后就开始一心扑在修道成仙上,朝也不上了,龙袍也不穿了,天天穿着道士服,在家里搞化学实验。

可是,修道就修道吧,他还希望内阁大臣们都来沾染一下道家的仙气,于是有一次召见内阁大臣的时候。

他送给每个大臣们一个礼物——一个自己亲手做的青叶冠(一种道士帽子)。

大家注意了!那可是程朱理学大行其道的大明封建王朝,皇上赏赐的东西,不管是啥,也得供起来。

严嵩自然不必说,诚惶诚恐的就戴上了,为表示尊重,还特意罩上了一层青纱。

彼时严嵩还是内阁二把手,一把手是夏言。但夏言就从来不戴皇上赐的那顶帽子。因为从来不见他戴,嘉靖帝就问他“你为什么不戴”。

夏言非常不快的说:我是正经国家大臣,怎么能带那种东西?!皇上听了,当然不会高兴。

嘉靖二十七年,夏言被杀,连尸体都不许收。严嵩继任内阁首辅,成了内阁老大。照顾大“boss ”更有道儿了。

如果有这样一个员工,毫无怨言的工作,把老板的事放在第一位,急老板之急,想老板所想。政治觉悟这么高,老板能舍得杀了他吗?

三、严嵩对嘉靖皇帝忠心不二。

严嵩对嘉靖皇帝的忠心真是没的说。在这点上,他跟他儿子有本质的区别。他甚至勇于冒着生命危险充当小白鼠,为嘉靖帝试丹药。

每次道士炼好丹药,嘉靖帝都会找人试吃,严嵩往往是自告奋勇。严嵩年逾七旬,屡次试尝后导致中毒,“至冬发为痔疾,痛下淤血二碗”。

另外,严嵩还替嘉靖背了不少黑锅。他在嘉靖帝身边做辅臣20多年,皇帝20多年不上朝,偶尔用递纸条的方式发号施令。

不可避免会有很多错误或失当的决策,但挨骂顶缸的一律都是严嵩承担。

对于嘉靖帝来说,只要能让他专心修道,谁把持朝政都不重要了,而严嵩对他忠心耿耿,鼎力支持,能为他提供经济支持,又可以随时为他挡箭,替他挨骂。

这样的人,嘉靖帝怎能舍得杀?

综上所述,嘉靖之所以非要杀了严世蕃,主要原因是,严世蕃挑动了皇帝大忌,蓄意谋逆。

而之所以留下严嵩不杀,一则是严嵩会做人,皇帝喜欢他;另一个深层原因,也是为了权利平衡。

如果杀了严嵩,权力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严嵩虽然很奸,很贪,但是很忠心,留着他总比让夏言那类人权力独大更安全。

其实,天下的奸臣有很多共性,而且,这些特点,让皇帝愿意利用。皇帝们并非是真被蒙蔽,留奸臣不杀大多是出于对他们的利用。


有书博物馆


说实话,嘉靖帝不仅不想杀严嵩,他连严世藩都不想杀,原因只有一个,这货太护短了。

嘉靖帝宠信严嵩父子达二十年之久,对于严嵩父子做了什么事,能不清楚吗?甚至严嵩父子干的一些坏事,还是嘉靖帝默认和授权的。

在这种情况下,严氏父子那些罪状,不也就成了嘉靖帝的罪状?大家虽然不明说,可是保不齐有人会这么想。

后来那个海瑞,不就毫不客气地写了一篇万言书,直斥嘉靖帝之非吗?

倒严党的官员在弹劾严世藩之前,曾有这么一个关于徐阶故事,就很明显地暴露了嘉靖帝的护短个性。

嘉靖四十一年,严党倒台,严嵩致仕回家养老,严党重要首脑人物严世藩、严鹄、罗龙文被判决充军戍边。这时候严党虽然下台了,可是严党的势力还在,嘉靖帝并没有对严党下死手。

嘉靖四十三年,御史林润再次弹劾严世藩,严世藩被逮捕下狱,嘉靖帝令三法司会审严世藩。结果严世藩很不以为然,竟然说:“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什么意思呢?他们这些御史的这把小火,肯定会被嘉靖皇帝这方海水浇灭的。

严党的不可一世,可见一斑。严世藩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呢?因为他知道,嘉靖帝会给他兜底。

那个御史林润上疏参劾严世藩的罪状,都是什么贪污受贿腐败,陷害忠良等等,比如当年严嵩陷害沈炼、杨继盛等事,这些罪状和罪名,当年可都是嘉靖帝默许的,嘉靖帝一定会护短,不会承认这些事,尤其是沈炼和杨继盛的事。

所以,严世藩跟他的党羽说,只要自己只承认受贿的事,其他的事不难洗刷,因为嘉靖帝不会那么痛快地承认的。如果严党陷害了忠良,那么等于说嘉靖帝就是罪魁祸首。这个短,嘉靖帝怎么都会护着的。

而且严世藩还跟他的党羽串通好,在三法司审讯他们的时候,他们要故意提起沈炼和杨继盛的事,只要一提起这两件事,嘉靖帝肯定会发怒,案子就审不下去了。

而且他们还故意散播谣言,说嘉靖帝最讨厌别人提到他的短处,只要他们在被审的时候,三法司重点审沈炼和杨继盛的事,嘉靖帝就会发怒,严世藩等人肯定活不了了。

严世藩散播这个谣言,是因为严世藩太了解嘉靖帝了,只要审讯他们的官员相信了,果真在审讯他们的时候,重点关注沈炼和杨继盛的案子,那么,严世藩就不会死,反而三法司的官员会遭到嘉靖帝的报复。

严世藩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他知道朝廷里那些官员大部分都比较蠢,不了解嘉靖帝的护短个性,正当他洋洋得意自己的计划一定会成功的时候,朝廷里另一个跟他一样了解嘉靖帝的人却被他忽略了。

三法司的堂官果然中了严世藩的计策,刑部尚书黄光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永明、大理寺卿张守直三人,兴致勃勃地写了一封奏疏,正要呈交关于严世藩的罪状,其中主要一条就是严嵩严世藩父子陷害沈炼和杨继盛的案件。

这时候徐阶已经荣升内阁首辅,也是倒严党的领袖,三个人来拜访徐阶,请徐阶看看他们的奏稿。

徐阶看完稿子,对他们三个说,三位法官断的这案子太好了,在下敬仰得很呢!

然后把三人领到内室,屏蔽左右,问三人,诸位是想让严世藩死呢?还是想让严世藩活?

三人说当然想让严世藩死。

徐阶又问他们,你们这封奏疏是想杀严世藩呢?还是想救严世藩!

三人回答说,当然是要杀严世藩,我们在奏疏里重点提了沈炼和杨继盛的事,这次严世藩必死无疑。

徐阶又说,你们的想法是不错,可是这里面还有一层关节你们不知道啊。这沈炼一案,严嵩父子故意牵扯进白莲教,这杨继盛一案,严嵩父子故意牵扯进景王和裕王。虽然沈、杨二人被陷害冤枉杀死,可是二人的罪是皇上亲自定的,如果你们这时候想杀严世藩,就不能提这两个人的案子,如果提了,皇上肯定会护短,更不会认错。到时候,严世藩不但不会被定罪,说不定还会被放掉,皇上反而会迁怒于你们。

三人一听,不禁愕然。最后还是由徐阶重新修改了奏疏,不再提沈炼和杨继盛的事,而只提严世藩“交通倭寇,潜谋叛逆”的罪状,这样嘉靖帝也就没有了护短的理由。

毕竟,里通外国和谋反,这都是嘉靖帝万万不会授意和默许严氏父子做的事。

一切都如徐阶所料,嘉靖帝果然震怒,把严世藩杀了。接着严嵩也被下旨抄家,据说抄出白银二百多万两,几乎相当于当时明朝一年的岁入了。

杀死严世藩本已经不容易,要杀严嵩却更难,嘉靖帝已经杀了严世藩,这时候百官如果再找罪状杀严嵩,恐怕嘉靖帝这个短一定会护到底,毕竟严嵩做了二十年首辅,他的每条罪状,嘉靖帝都难脱干系。


西堤君


严嵩挟严世藩贪污受贿,杀掉了夏言、沈炼、杨继盛,树立了不少的敌人,其罪过都够死好几次了,可是真正被整下来之时,结果是:严世藩处死,而严嵩也只被削官回家,为何?


首先来讲严世藩,此人绝顶聪明,好琢磨人心思,又擅长写青词(道教斋醮献给上天的奏章,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因他爹的势力混个工部侍郎,在这个职位上严世藩和严嵩一块贪污了不少金银财宝,得罪了不少人。他也是暗地的军师,背地里给严嵩出谋划策,以他爹的名义干坏事。严嵩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有他。但是他和嘉靖皇帝的交集并不多,他俩也没什么感情。

于是严世藩被徐阶盯住了,一次嘉靖皇帝与天对话,蓝道行动了手脚,将矛头对向了严嵩,邹应龙紧接着发出弹劾严世藩的奏书,皇帝愤怒了,本来都没有什么感情,又来这一下子,直接送监狱去了,被发配了。由于严嵩在朝中多年积攒了很多势力,严世藩发配就跟去游玩似的,还出逃了,更可气的是在江西盖起了大别墅。别人可盯着呢!林润弹劾严世藩勾结盗匪,图谋不轨,嘉靖皇帝二次愤怒了,严令查办此事。严世藩押送回京了,到京之后,被松绑了又吃又喝,自以为摸透皇帝心思能全身而退,可他太过于自信了,比他更强大的对手正看着呢。徐阶破了严世藩的计谋,又拟好奏书罗列罪名,所列内容抓住了皇帝心思。嘉靖皇帝看了奏书,皇帝勃然大怒,忍无可忍,无需

再忍,外加徐阶的争取,直接立斩。


对于严嵩,非常会讨好与皇帝的关系,有一次嘉靖皇帝要追认他爹为皇帝(他爹不是皇帝)这事一出大臣们都反对,唯独严嵩非但不反对反而夸奖,皇帝感觉其他人太讨厌了,就开始待见严嵩。后嘉靖皇帝不理朝政了,开始信道以祈求长生不老,嘉靖皇帝也把皇帝官帽该带成道士的香叶冠,把香叶冠也送给严嵩和夏言一顶,夏言立马怼了皇帝说:陛下应该有天子威仪,不应该带着东西,皇帝恼了,可另一方面,严嵩不但接受,而且特意蒙了一层纱,以表示皇帝的恩惠,嘉靖皇帝高兴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例,总之严嵩总能让皇帝高兴,严嵩也做了很多坏事,嘉靖皇帝总是微微一笑,比如严嵩以职务之便谋求私利,而且每年都上榜,嘉靖皇帝不管这如何,只要严嵩听话就可以了。


二十年间,严嵩与嘉靖皇帝朝夕相处,他摸透了皇帝,知道皇帝要什么,总能讨皇帝开心,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超越了君臣的关系,就算严嵩出现了错误,皇帝也会顾及朝夕相处的情谊,所以只是把他削官回家。除此之外徐阶没有想要杀他,如果徐阶稍微动一动手脚,严嵩也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要让他生不如死。


史话长廊


在语文课本中曾有一首明朝歌谣《京师人为严嵩语》:“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讲的就是严嵩贪赃枉法,家中金银堆积如山,又横行霸道,残杀忠良。

光史书所载被严嵩陷害残杀的忠直大臣就有张经、李天宠、王忬、杨继盛、叶经、沈炼,因弹劾严嵩父子而被贬的大臣有谢瑜、童汉臣、赵锦、王宗茂、何维柏、王晔、陈垲、厉汝进、徐学诗、周鈇、吴时来、张翀、董传策等。

因此严嵩被《明史》列入奸臣传,成为明朝首屈一指的大奸臣。

十年钤山

历史上的奸臣其实基本上都是才华卓越之辈,严嵩也不例外,他五岁开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弘治十八年(1505年)二十五岁的严嵩就高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前途一片光明。

但在正德三年(1508年),严嵩突然便生了场“大病”,因此只能回家养病,这一养就是十年。这期间,严嵩在钤山读书写诗,颇赢得了一些清誉。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倒台,两年后袁州府修志,请严嵩为总纂,正德九年(1514年)严嵩任总纂,志成后严嵩北上复官。

可见,严嵩的病根不是其他,正是为了躲避刘瑾,而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内,严嵩也完成了从一个普通读书人向大奸臣的转变。

谄媚升官

回京后的严嵩先后在北京与南京的翰林院任职。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明世宗嘉靖皇帝即位。礼部尚书夏言受到嘉靖的宠幸,因此严嵩利用同乡关系疯狂的讨好夏言。

就在嘉靖继位几月后,严嵩升南京翰林院侍读,署掌院事。

嘉靖四年( 1525年),升国子监祭酒。

嘉靖七年(1528年),任礼部右侍郎,奉嘉靖命祭告显陵,回来后说:“臣在恭上宝册及奉安神床时,都及时的雨停天晴,群鹳环绕飞翔,等将碑文投入汉江,河水突然上涨,请陛下命人撰文刻碑,以纪念上天的眷顾。”这番话把崇信道教的嘉靖哄的龙颜大悦,从此记住了严嵩这号人物。

嘉靖十一年(1532年),升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南京吏部尚书。

投机获利

在南京的第五年,严嵩以庆贺嘉靖生日入京。当时正在廷议修《宋史》,于是宰辅就提议把严嵩留下,让他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的身份总领其事。此后夏言入内阁,就命严嵩回去执掌礼部事务。

不久,嘉靖想要给自己的亲身父亲上宗号,并放入太庙供奉,爆发了大礼议之争。开始严嵩和群臣一样反对,但嘉靖马上写了《明堂或问》一书给大臣们看。严嵩立刻见风使舵的转换了态度,还详细的为嘉靖规划好相关的礼仪议程。不久又称庆云显现,写《庆云赋》、《大礼告成颂》上奏嘉靖。

严嵩的一系列政治投机果然获得丰厚的回报,被封为太子太保,获得赏赐待遇也和宰辅大臣相当。

独揽大权

此后严嵩日渐骄横,甚至向宗亲藩王索取贿赂,因此两京的御史弹劾贪污大臣时都是将其放在第一位。但当时夏言等大臣在崇道的问题上经常忤逆嘉靖,严嵩却每每谄媚迎合,而所有青词又只有严嵩的能满足嘉靖的心意,使得嘉靖偏向严嵩。严嵩又令儿子严世蕃打通各部关节,因此每每弹劾都不了了之。

此后,夏言离职。二十一年(1542)八月,严嵩拜为武英殿大学士,入文渊阁值班,仍掌管礼部事务。此时的严嵩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精力旺盛和青壮年无异,早晚在西苑的板房值班,也不回家洗沐。不久甚至直接辞掉了吏部的职务,专门待在西苑的值班房,嘉靖还以为严嵩勤勉,加封为太子太傅。

此后严嵩指使言官弹劾资历更高的翟銮,又侵夺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的权利,独揽朝政大权。

诬杀夏言

嘉靖虽然整日修玄,却是一个天生的权谋家,他渐渐察觉到严嵩在朝中已经缺少制衡,日渐骄横。于是他召回夏言,同时封严嵩为少师作为安慰。夏言回来后,先是斥退了很多严嵩党羽,又想要揭发严嵩父子的罪行。

严嵩闻讯非常恐惧,和儿子长跪在夏言面前,痛哭求饶。夏言被严嵩父子虚假的表演蒙蔽,放过了二人,却最终导致了自己日后身死。

暂时解除危机的严嵩,一心想除掉夏言,他得知陆炳与夏言不和,便与他勾结。在察觉皇上对夏言开始失去宠信后,马上指使言官弹劾收复河套的计划会“轻启边衅”,又勾结仇鸾诬曾铣掩败不报,克扣军饷,贿赂首辅夏言。

嘉靖二十七年一月,夏言、曾铣入狱,最终被判斩刑。

君臣利用

严嵩在处理政事上的能力实际平平,蒙古俺达汗逼近都城,傲慢地投书要求朝贡。嘉靖召严嵩、李本、徐阶商议,严嵩毫无规划只会交给礼部讨论,而徐阶却能提出很多建议并全部被嘉靖采纳。

但是严嵩好权谋,善于猜度人心,谄媚皇帝,能够顺从嘉靖的心意帮其做很多事情。嘉靖十八年(1539年),葬章圣太后以后,便不再临朝听政,二十年又因为差点被宫女勒死,便移居西苑万寿宫,不再入大内。从此除了严嵩其他大臣很难见到嘉靖,严嵩也借此恣意妄为把持朝政。

每当要解救谁的时候,严嵩总是先顺着皇帝的心意诋毁他,然后再委婉的解释,使嘉靖不忍心加罪他。到要害谁的时候,先是称赞他,然后在小事上中伤诋毁,使得嘉靖忌讳他。

但是嘉靖真的就被严嵩玩弄于股掌之中吗?其实嘉靖对于严嵩也只是一种利用,所有的事务并非完全依靠严嵩,经常抽取一两件事情自己亲自处理,或者在某件事上做出和严嵩完全相反的决定,以此敲打他。在察觉到严嵩渐渐势大后,通过亲近扶持徐阶,抑制严嵩的权利。

吏部尚书空缺时,严嵩极力推荐欧阳必进,但仅任职三个月就被罢免了。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被贬职,不久后暴病而亡。这些严嵩都无能为力,说明了嘉靖对严嵩的压制。

年老失宠

严世蕃,严嵩之子,史载其“短项肥体,眇一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典型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但其貌不扬的严世蕃不仅继承了严嵩的精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严嵩在七十多岁后,便开始越来越昏聩,已经开始猜不动嘉靖的想法了,也没有精力亲自写青词。偏偏嘉靖的诏书又都晦涩难懂,普通人压根都看不懂。所以到了晚年,嘉靖所有的旨意都开始由严世蕃回复,并每每能合嘉靖的心意。

后来,严嵩的夫人欧阳氏去世,严嵩上请本应归葬的严世蕃留下侍奉自己。嘉靖皇帝同意,但又禁止严世蕃进入办公室帮严嵩处理政事。严世蕃只能每天呆在家里玩乐。

但是失去了严世蕃的帮助,严嵩只能亲自回复嘉靖的诏书,以至经常会错意而出错。加上这时候的青词已经都是别人代写,都不能符合嘉靖的心意。

当时正好万寿宫失火,严嵩建议暂时迁到南城离宫居住,但那是明英宗做太上皇时居住的地方,导致嘉靖很不高兴。而徐阶营建的万寿宫却很合皇上心意。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阶将山东道士蓝道行介绍给嘉靖,并受到信任。一日蓝道行扶乩称:“今日有奸臣奏事”,而刚好恰逢严嵩经过,于是严嵩更加失宠。其实那时日常只有严嵩可以见到嘉靖奏事,只要掌握规律很容易就能创造这种巧合。

严嵩察觉到了嘉靖对自己的疏远,于是在家摆下酒宴,宴请徐阶,并让家人像徐阶下跪,并说:“我严嵩是将死的人了,这些人还望您哺育他们。”徐阶推辞说不敢。

另外,夏言是徐阶的恩师,而徐阶的孙女又嫁给了严嵩的孙子。

贫死墓舍

御史邹应龙在一个宦官家避雨时,了解到了其中的变化,便马上上书弹劾严嵩。皇上降职安慰严嵩,认为严嵩是过分溺爱严世蕃,而有负自己的眷爱和倚重,令其退休回家,给他每年一百石粮食养老,而将严世蕃依法审判。

当时御史林润等人揭发他的罪状,提到他冤杀杨继盛、沈炼的情况。严世蕃知道后非常高兴,而徐阶却对他们说:“你们是想让他活下去吧!”大家都说:“我们都想将他置于死地。”

徐阶说:“但你们这样做,正好是让他活下来。杨沈二人的罪案,都是严嵩巧取皇上旨意办成的。现在揭露此案,是暴露皇上的过失。如果是这样,则各位将有不测之祸,而严公子将骑着马悠然地走出都门。”

于是徐阶为他们删减草稿,单提罗文龙和汪直是亲家,通过贿赂严世蕃为汪直求官。又说严世蕃按照王制为自己建府邸,又招揽死士,勾结汪直余部企图投奔日本。

当严世蕃听到徐阶更改后的内容后,惊讶的说:“这回死定了!”果然,严世蕃被判斩首。在抄严世蕃家时,获得黄金达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余万两,其他珍宝服装和玩好之物,其价值又达数百万。

严嵩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庶民,之后老病的严嵩只能寄居在墓园的茅屋中,以贡品为食,两年后死去。

嘉靖帝为何杀严世藩而留下严嵩的性命?

只有通篇了解经过,我们才能理解嘉靖为什么杀严世蕃而留下严嵩,准确的说嘉靖并不一定要杀严世蕃,要杀严世蕃的是徐阶,严嵩是受到严世蕃案的牵连。

从夏言、到严嵩、在到徐阶,其实都是嘉靖手上的工具而已。夏言正直,但不够狠,最后被严嵩诬陷,而夏言平时又多忤逆嘉靖,最后落得斩首的下场。

严嵩因为顺从嘉靖,而代替夏言,把持朝政二十多年,随着逐渐年老无用,而被嘉靖抛弃。但是严嵩很多实际是为嘉靖办事,如果审判严嵩,如徐阶所说最后都会指向嘉靖。所以嘉靖只是以溺爱儿子指责严嵩,让他告老还乡,至于那些违法乱纪的事,嘉靖是一点也不知道,严嵩也是被蒙蔽的,全是严世蕃私下做的。所以只要审判严世蕃即可。

现在因为扳倒严嵩的关系,徐阶被影视描述成忠臣,但实际上徐阶并不比严嵩好多少,而且更有能力,更有手段。本来严世蕃并不一定死,只要为严嵩和嘉靖担一些罪名,平息朝野的怨气即可。

但是徐阶深知打蛇不死后患无穷的道理,也是亲眼见到自己老师夏言的下场。严嵩已经八十多岁了,没有几天可以活,但是严世蕃正当壮年,如果以后哪天嘉靖又想起他们父子。严世蕃一旦被重新启用,对徐阶就是灾难,所以非常聪明的将和嘉靖有关的案子全部不提,只夸大诬告最被嘉靖忌讳的通倭。最终严世蕃被杀,又牵连波及到严嵩,一箭双雕。


潘不安讲究史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这个一点都不冤枉。严嵩此人,算是大器晚成,63岁被嘉靖帝任命为内阁首辅。嘉靖帝爱道教,常常要写青词向太上老君祈福,严嵩为嘉靖帝写青词是有一套的,很认真。嘉靖帝的密探经常向嘉靖帝报告,严嵩深夜在家没有干其他事,基本是伏案写字;密探到严嵩家,严嵩都是相当客气的,临走还得送点银子。那些太监经常在嘉靖帝面前说严嵩好话,说严嵩完全没有才干,肯定是不可能的。比如,严嵩的书法就不错,严嵩对嘉靖这种怪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小心伺候,并得到认可,这很难有人做到。严嵩把嘉靖自视甚高、刚愎自用、不讲规矩的性格摸透了。

据说,严嵩给嘉靖帝汇报工作的时候,总是准备一喜一忧,先说喜事,说完不作声。嘉靖帝如果问还有吗?严嵩先察言观色,看看嘉靖的反应,若是观察嘉靖帝出心情好,就摆出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说,还有一件;若是看出嘉靖帝心情不好,就改日再报。严嵩和嘉靖帝对话每次的口头禅,不管嘉靖帝说什么,严嵩头一句就是,“皇上英明”,“皇上说的是”;嘉靖帝有什么好意见推翻了他,他马上说,皇上英明,臣愚钝,然后就去改。严嵩伺候嘉靖帝奉行三个凡是,即:凡是嘉靖不爱听的话一句不说,凡是嘉靖不喜欢的事一件不做,凡是嘉靖不喜欢的人一个不留。在“卖君沽名”盛行的明朝官场,这真是极其难得的“天才”,所以饱受17年“大礼仪”之争苦恼的嘉靖帝十分喜欢严嵩。

严嵩与其儿子严世藩,权倾大明朝野20年。严世蕃狂妄至极,连隆庆皇帝在裕藩潜邸时送的1500两银子都敢要。严世藩甚至在家中宝库内大笑说:“朝廷无我富!”,说大明的官员都是严家任命的。严世蕃狂妄至极,必须死。

难道嘉靖帝真不知道严家贪腐乱来?知道。为什么还留着?因为没有比严嵩用着更顺手的人了,贪点就贪点吧,总比那些整天让自己生气的人要好,保命要紧,气死了可就划不来了,前几任皇帝都寿命都不长,宣宗37岁、英宗37岁、代宗30岁、孝宗35岁、武宗30岁,这些皇帝的短命,与大臣的啰嗦不无关系,不是被气死的就是被啰嗦死的。嘉靖帝想,反正刀把子在自己手里,想要整严嵩,那也是随时的事。

有人认为,严嵩是古代中国官场马屁精第一人,无人出其右,和珅也不是对手。笔者想,这个评价比较到位,这种马匹精,非一般领导能抵挡得了。430多年后,宝岛台湾,也出了个类似马屁精,即大陆人民深恶痛绝的李登辉,李登辉当年忽悠蒋经国的那一套,算是得到严嵩的真传。据说,李登辉向蒋经国汇报时,态度是十分诚惶诚恐的,李登辉在蒋经国面前坐椅子从来只坐三分之一的屁股,身子微微向前倾,十分诚恳的、精干的样子。

嘉靖能活到六十岁,多亏了严嵩,不然嘉靖帝要少活十几年,严嵩替嘉靖背了黑锅,挡了子弹,给嘉靖帝营造了相对安静的环境。

后来,严嵩倒台,嘉靖帝抄了严嵩的家,砍了严嵩儿子严世藩的头,但是不舍得杀严嵩,此时严嵩80多岁了,嘉靖帝留了他一命。毕竟,嘉靖帝和严嵩两人相亲相爱20余年,这两人是真爱,以至于让刻薄寡恩的嘉靖帝都下不了这个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