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你只须学会1个万能写作公式

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你只须学会1个万能写作公式

“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来自拉 · 布朗的《完全写作指南》封面的slogan。

提笔不知从何写起,想表达却不知如何表达,满腹情怀无法抒发,这或许是很多写作新手共同的痛苦。一个月以前,我也是这样,从写作第21天复盘原文,也可以看出那时的难受。

第一周,对写作一无所知,抱着好奇和改变习惯的想法进365写作训练营,根本不知道写作计划和复盘,只是在尽力完成任务。每天面对早起和提交写作作业时,是一种非常难受的煎熬,几次都想放弃。早上闹钟得设响三次才能叫起床,每天面对电脑写了删删了写,花上3-4个小时才勉强交完作业。现在明白训练营第一课的安排,为什么是“写一篇很烂的文章”,烂到到现在都不愿意去修改。

慢慢开始领悟到,写作就是生活,一物一景一情意,一书一思一触动,随处可写

万事万物都有一定规律,写作也一样,有人总结出万能写作公式:观点+案例+总结,应用于非虚构类作品。我们常写大部分作品都是非虚构类写作,日记、干货文、情感文、情书、软文、论文、说明文、各种评论、演讲稿、报告和公文等都适用。

非虚构类作品都是基于事实,可先明确观点,再加以案例阐述和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这样更加有说服力和能引发他人共鸣。

先明确观点: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是写文章的目的,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是要传递给别人的主要信息。在一开始,我们就要清晰明确,新人写作最容易出现跑题离题,或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自相矛盾。整篇能贯穿观点,前后保持一致意见,同样情调,这样的文章即使不好,至少也可以算是独立完整可读的文章。

观点确定后,就要用案例进行阐述和论证。可以先规划好结构大纲,再用故事法进行展开。案例应用要有客户思维,即针对阅读对象思考如何阐述。一般可以用1-4个案例去论证观点,最好建议是3个。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采用自上而下的结构,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可以用正反旁侧多方面去阐述或论证,运用背景描述,借助周围环境将事物衬托出来。每个案例是一个主题,要分开进行阐述,尽量不要相互参杂,所有案例一定要围绕着观点展开。

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和呼应观点,并可以进行升华。最好的方式是用一个金句来结束。

我最近阅读发现,很多经典写作书籍谈论写作技巧也类似万能公式;很多知名自媒体作者,如秋叶大叔、罗振宇、HUGO等,都是万能公式的运用高手;很多自媒体热文也结构也运用的万能公式。下面,用罗振宇昨天发表的文章来拆解:

罗胖60秒:我们能选择过去吗?

今天是罗胖陪伴你的第 2322 天

一、明确观点:对过去的选择才重要

昨天我们聊到《理解媒介》这本书,它的作者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说:“我们是通过后视镜来观察眼前的情况。我们是倒着走向未来。”

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每做一件事,都不是为未来做的,而是在过去的、已经熟知的某件事上做延伸。我们对未来的判断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对过去的选择才重要。

二、案例阐述和论证:得到APP

你会奇怪,过去都已经过去了,还能选择吗?能啊。就拿我们做的得到App来说,看起来它是新的,但它的过去到底是什么呢?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媒体,所以才有年度专栏的概念。后来我们明白了,内容好、有价值就行,不见得是专栏,所以就开始做各种课。

你看,这个变化,是因为我们换了一个过去来延伸,我们是在做电子出版了。但是最终我们才搞明白,必须要对用户的学习行为进行闭环。我们其实是在做教育,所以才有了得到大学。

三、结论呼应观点:选择过去不一样,未来才能不一样

你看,你选择的过去不一样,未来才能不一样

你也可以试着,去拆解一下自已喜欢的文章,会发现万能写作公式,也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当你能掌握应用时,沟通能力也随之提高。

其实,写作并不难,你只要学会这一招万能写作公式,多加练习,你也一定行。

不要自已设限,你的能力将会超出你的想象。你写,你就超过了95%的人,你坚持写,就会成为1%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