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百年 達州風采】毛澤東稱讚他為紅軍“幹才”!

【青春百年 达州风采】毛泽东称赞他为红军“干才”!

週末又要來啦!

【青春百年 达州风采】毛泽东称赞他为红军“干才”!

小夥伴們有什麼打算呢?

是去看花海 、逛大街 、

吃美食、大睡一覺、還是···

團團在這裡提前祝大家週末愉快!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

是一位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建國後被我軍公認為是“軍中教育家”

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青春百年 达州风采】毛泽东称赞他为红军“干才”!

他一生功勳卓著

他率領的革命軍團殿後部隊

在軍中堪稱“紅軍鐵流後衛”

在戎馬倥傯的戰爭歲月裡

他用4000多篇日記

以一個革命戰爭參與者的視角

從側面大跨度地記載了

中國革命戰爭進程和人民軍隊的戰鬥足跡

徐向前元帥曾題詞

“他的光輝業績是永不磨滅的”

【青春百年 达州风采】毛泽东称赞他为红军“干才”!
【青春百年 达州风采】毛泽东称赞他为红军“干才”!

陳伯鈞

【青春百年 达州风采】毛泽东称赞他为红军“干才”!

陳伯鈞(1910.11.26-1974.2.6),原名陳國懋,字少達,號稚勉,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四川省達縣(今達川)河市壩村人。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團部副官、新兵訓練處主任、排長、教導隊副隊長、連長、縱隊參謀長、軍參謀長、師長、軍長、軍團參謀長、紅軍大學主任教員、軍團長、旅長、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抗大第2分校校長、軍事學院副教育長、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軍副參謀長、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合江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上級幹部大隊大隊長、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先後參加了平定夏鬥寅叛亂的戰鬥、秋收起義、五斗江戰鬥、草市坳戰鬥、龍源口戰鬥、黃洋界保衛戰、水南戰鬥、中央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漳州戰役、南雄水口戰役、樂安宜黃戰役、長征、陳莊戰鬥、熱河保衛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副教育長、教育長、副院長、代院長,高等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等職。參加了湘西剿匪。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4年2月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4歲。

被毛澤東譽為紅軍“幹才”

【青春百年 达州风采】毛泽东称赞他为红军“干才”!

(毛澤東1936年10月15日給陳伯鈞的信)

在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勝利大會師前夕,毛澤東同志曾親筆致函一位紅軍高級將領:“伯鈞同志:聞你在六軍,為紅軍慶得幹才!你的身體好否?同志都相念的。我們都好,相見之期不遠,願共努力!此致革命的敬禮!”

毛澤東何以稱陳伯鈞“幹才”?縱觀陳伯鈞的人生經歷,他確實是實幹、苦幹、拼命幹起來的,長征前歷經秋收起義、井岡山斗爭、開闢贛西根據地、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他英勇作戰,多次負傷,又經過萬里長征的千錘百煉,終得鍛造成紅軍之骨幹、將才!紅軍長征時,年僅二十幾歲的陳伯鈞先後擔任紅一方面軍十三師師長、五軍團參謀長,紅四方面軍九軍參謀長、四軍參謀長,紅二方面軍六軍團軍團長。他從江西中央根據地出發,直到將臺堡三軍大會師,隨著紅軍三大主力的長征路線,曾血戰湘江、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金沙、強渡大渡河、三過草地、兩爬雪山。在三個方面軍都任過職的紅軍高級將領中,他是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之一(還有彭紹輝、黃火青、李幹輝等)。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陳伯鈞率領所屬部隊,按照毛澤東制定的正確的戰略戰術,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打了許多惡仗、硬仗。他任連長時經常帶領部隊擔負攻堅任務,在永新北鄉指揮戰鬥中,身先士卒,腿部中彈,負了重傷;龍岡戰鬥勝利後,追擊敵譚道源師,殲滅該師過半,繳獲步槍2000餘支,機槍46挺;反擊敵公秉藩師時,巧妙運用戰術,抄小路預先設伏,將公秉藩師全部繳械。每戰之後,陳伯鈞都要總結經驗教訓,指揮藝術越來越高,仗也越打越精,他在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中曾屢建戰功、三次負重傷,榮獲過中革軍委頒發的二等紅星獎章。

率紅十三師連打勝仗

獲“鐵屁股”美譽

陳伯鈞任紅五軍團參謀長時,因不滿當時一些人在反“圍剿”中的錯誤指揮,曾上書紅軍總部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遭到錯誤批判,被降職為紅十三師師長。但陳伯鈞始終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他率領的紅十三師常常能在短時間內力克強敵,連打硬仗,曾被中革軍委譽為“紅軍堅師”,毛澤東曾因看了該師連打勝仗的戰報,興奮地喊過“十三師萬歲”。

1934年10月18日,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大背景下,陳伯鈞率部開始長征。他指揮的十三師為紅一方面軍全軍後衛,掩護兄弟部隊先後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抵達湘江前,五軍團參謀長劉伯承派人給他送來中央駐五軍團代表陳雲同志的一封信,說“這是緊急關頭,關係中國革命的命運,希望你們下最大決心,趕快拉過湘江”。陳伯鈞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把坐騎讓給了傷病員,親率十三師在敵人夾擊中打了一整天阻擊戰,十三師指戰員前仆後繼,終於掩護整個方面軍渡過湘江。陳伯鈞也因此在紅軍高級將領中獲得了“鐵屁股”的美譽。劉伯承元帥後來評價:“十三師是我最放心的師!”當時任一軍團政委的聶榮臻元帥,1972年在北戴河療養時曾深情地對陳伯鈞說:“要不是你的十三師在湘江戰役與敵苦戰一整天,我們前面的部隊沒那麼順利渡江,就不知是什麼結局了。”

血戰湘江後,由於部隊嚴重減員,軍委電令撤銷八軍團建制,併入五軍團,把五軍團、八軍團和十三師三個指揮機關合編為一,陳伯鈞覆調五軍團接替劉伯承任軍團參謀長。1935年遵義會議期間,陳伯鈞因腿傷復發在遵義開刀作手術。會後,正值紅軍三渡赤水到茅臺,因前線戰事緊急,陳伯鈞傷未痊癒就奉命重返五軍團,與軍團長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共同率領五軍團掩護全軍在太平渡之間四渡赤水,又掩護大軍南渡烏江。烏江戰役中,陳伯鈞親自指揮五軍團殿後部隊同敵人整整打了七個小時阻擊戰,才將追敵擊潰。由於五軍團擔負全軍殿後任務,常常要阻擊數倍於己的追敵,待掩護兄弟部隊全部通過後,再急行百里追趕大部隊。在長征中,五軍團作出了巨大犧牲,圓滿完成了總部交給的任務,堪稱“紅軍鐵流後衛”,陳伯鈞亦在紅軍將領中贏得“鐵屁股”之美譽。

“犧牲”小我

只為紅軍三大主力大團結

長征路上,陳伯鈞為維護紅軍三大主力的團結做了大量工作。紅一、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後,為了加強四方面軍的軍事指揮工作,陳伯鈞調任四方面軍九軍參謀長。他堅決擁護黨中央、毛澤東關於紅軍北上的正確方針,與張國燾另立中央、分裂紅軍的錯誤路線作了面對面的鬥爭。1935年9月左路軍南下途中,他聽到一些受張國燾影響的同志關於兩個方面軍起糾紛、鬧矛盾的錯誤議論,深為憤慨。9月8日他直接找到紅軍總政委張國燾,當面提出要他“採取有效手段,立即解決這些問題,以挽救危機,匡復革命,庶幾有利於黨,有利於群眾”。張國燾以種種理由推託敷衍,陳伯鈞最後義正辭嚴地說:“黨中一切事件,紅軍中黨員當可提出意見,但在未解決前,絕不允許隨便亂鬧,破壞紅軍,分離團結……不然,則糾紛日深,團結日乖,這對革命損失必定很大!”為此,他受到追隨張國燾路線的一些人圍攻,當面威脅他“誰敢反對張總政委就沒有好結果!”陳伯鈞毫不畏懼,據理一一答覆。慣於耍兩面派的張國燾一方面安撫陳伯鈞,同意其調離九軍,一方面縱容親信把他的坐騎、望遠鏡扣下,打其馬伕,整其警衛員,逼使他隻身離開九軍。

後經再三交涉,陳伯鈞才被分配到紅軍大學當主任教員。這年12月陳伯鈞身患重病,有人還說他患的是“政治病”。1936年1月,中共中央公佈了俄界會議上所作的關於張國燾錯誤的決定,張國燾鑑於自己南下方針的失敗和左路軍多數指戰員的要求,終於被迫北上。在紅軍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等力薦下,2月11日,陳伯鈞帶病到四方面軍四軍任參謀長。3月初,他指揮陳錫聯任師長的十一師作戰、籌糧,偵察北進道路。4、5月間,他在瞻化積極爭取少數民族首領,打開了群眾工作的新局面。陳伯鈞胸懷寬廣,能打仗,能訓練,能講課,工作紮實穩健,深得四方面軍指戰員的擁護,他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和實幹精神,加深了周圍同志對於中央紅軍的認識。

1936年6月,紅二、紅六軍團與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六軍團軍團長肖克、政委王震率先頭部隊與四方面軍部隊接觸初期,聽到的多是關於一方面軍的負面消息。直至6月17日,陳伯鈞所在的四軍與六軍團會合後,多年不見的老戰友重逢,連續兩個夜晚,肖克、王震聽陳伯鈞詳談了一、四方面軍會合後張國燾搞分裂的真相,隨後將真實情況打電報向賀龍、任弼時、關嚮應彙報,打破了張國燾的封鎖和欺騙。7月4日,紅軍總司令朱德和任弼時、劉伯承會見陳伯鈞並通知他調紅二方面軍六軍團任軍團長。此後,陳伯鈞與王震率領六軍團征戰數月,終於在10月18日與一方面軍一軍團勝利會師於甘肅老君坡。

革命路上見縫插針讀書

長征日記成我黨我軍信史

陳伯鈞是帶著一批捨不得輕裝的書踏上長征路的。除軍情急迫以外,只要形勢稍緩,他就不放過機會收集書籍。到兄弟部隊參加會餐,他“會餐畢去軍部找書籍”,雖只找到一本書,也被他記在日記上。駐軍阿壩的一個多月,他“去各處蒐集書籍”,果然在一位辦過紅軍學校的同志那裡找到幾本書。另外,瞭解他愛讀書的同志,也不時地送給他一些書刊報紙。

陳伯鈞的讀書時間,是見縫插針、廢寢忘食擠出來的。行軍、作戰間隙,他忙完軍務後會強忍睏倦就著馬燈讀上幾段書。部隊短暫休整時,他結合下一步的行軍、作戰任務讀書。負傷之後,動手術、養傷期間,他才可以一次幾十頁甚至多半本地讀個痛快。

陳伯鈞在長征路上讀的書刊,見於他日記記載的如下——軍事方面的有:《蘇軍步兵戰鬥條令》(劉伯承編譯)、《騎兵的奔襲》(劉伯承編譯)、《騎兵的抄襲》(劉伯承編譯)、《戰術講義錄》(德譯本)、《武裝暴動》、《淞滬抗戰畫史》等;政治方面的有:《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列寧著)、《紅軍中黨的工作》、《新形勢新任務》、《幹部必讀》、《前進報》等;歷史方面的有:《石達開日記》、《西北問題講座》,歷史類雜誌等;文學方面的有:《石頭記》(即《紅樓夢》)、《初戀》(高爾基著)、《小說月報》(茅盾主編)等;此外還有哲學書《唯物史觀》。

寫日記,是陳伯鈞在長期革命戰爭年代養成的良好習慣。在紅軍長征的兩年征程中,陳伯鈞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駐地休整,除了生重病的1935年底、1936年初兩個月採取幾天集中寫一篇外,都一天不落地堅持記日記。有時作戰緊張實在沒有空隙就過後補寫。他為我們留下了一部頗為完整的紅軍長征日記,成為記錄我黨我軍革命精神和光榮傳統的一部信史。也正是依據自己的日記,陳伯鈞到陝北後,在紅軍大學為我黨我軍繪製了第一幅較為精確的紅軍長征路線圖。建國後,陳伯鈞在南京軍事學院、北京高等軍事學院任院領導期間,還多次講軍史、講長征,留下一批珍貴的歷史資料。這是陳伯鈞軍旅生涯中對中國革命的又一重大貢獻!

【青春百年 达州风采】毛泽东称赞他为红军“干才”!

END

熱愛黨的教育事業

勤勤懇懇服務人民

為革命事業貢獻一生

向紅軍“幹才”致敬!

素材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360百科

猜您喜歡

往期精選▼

1. 團市委“黨員活動日”走進宣漢~

2.【青春百年 達州風采】感人!他滿門革命赤子

3.【青春百年 達州風采】 記巴山西征鐵娘子

覺得不錯點個“在看”再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