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鞏:“我想死你們了!”春晚長青樹,全國人民的笑星

馮鞏:“我想死你們了!”春晚長青樹,全國人民的笑星

《滄州驕子》叢書徵稿選登

馮鞏:“我想死你們了!”春晚長青樹,全國人民的笑星

馮鞏:“我想死你們了!”春晚長青樹,全國人民的笑星

王愷元

馮鞏,祖祖籍滄州市河間,1957年出生於天津市。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中國文聯副主席,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常委。2001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獲文藝學碩士學位,成為我國第一位擁有碩士學位的相聲演員。

馮鞏:“我想死你們了!”春晚長青樹,全國人民的笑星

馮鞏自幼喜愛文學藝術,1973年創作演出相聲處女作《尊師愛徒弟》參加天津市優秀節目會演。後投師馬季門下,學習相聲的創作與表演,並與劉偉搭檔,活躍於津、京舞臺。先在中國鐵路文工團後到中國廣播藝術團至今。

馮鞏:“我想死你們了!”春晚長青樹,全國人民的笑星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閃耀著機智的光芒,活躍於大大小小的舞臺,今天的笑星馮鞏把歡樂撒遍祖國大地。然而作為北洋軍閥之一的馮國璋的後代,馮鞏有著不一般的過去。

清朝覆滅,軍閥混戰,世事變化。到馮鞏降臨世界時,只能住在祖宗留在天津民主道58號的老宅中。1957年,馮鞏就降生在這座小樓內。他長到八九歲時,爆發了文化大革命。人們把“歷史的罪惡”強加在了他這代人頭上。馮家人被抄、被砸,被掛上牌子游街。最後被趕到了大興衚衕一個僅12平方米、連窗戶也沒有的小屋裡。馮鞏的童年,便開始在這樣一個擠著30戶人家的大雜院裡。日子過得很苦,馮鞏的父親工資停發,被遣送回原籍滄州市河間勞動改造,全家八口人的花消全靠母親79.5元的工資。為了省錢,馮鞏曾經到菜市撿過菜幫,到工廠裡撿過煤渣。

但是在這樣一個少有歧視的環境裡,他得以自由發揮,因此過得挺快活。他的文藝天才,在這個大雜院裡萌發。他在紅色浪潮中學樣板戲。他拜了一位琴師,不到三個月,便能用京胡像模像樣地拉出幾段曲子了。為了得到一把自己的胡琴,他偷著賣掉祖傳的一個大鐵鍋,而正是這把胡琴,讓他成為宣傳隊裡不可缺少的人物。他的才華逐漸嶄露頭角。

《友誼頌》讓馮鞏敲開了相聲藝術的大門。《友誼頌》是文革後第一個新相聲,由馬季、唐傑忠合說。當時校宣傳隊的老師要排演這個節目,挑來挑去選中了口齒伶俐的馮鞏,而馮鞏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藝術天分。馬季、唐傑忠聽說天津有兩個學生能說他們的《友誼頌》,特從北京趕到天津,戴著大口罩,親自看他們的表演。事後,馬季非常高興,不僅要收馮鞏為徒,還要把馮鞏帶走。不僅是馬季,各部隊文工團都想來“挖”馮鞏這塊寶。但馮鞏難過政審關,因為自己不光彩的身世。

瀋陽軍區某基建工程兵宣傳隊派人找到馮鞏,說:“只要你們願意,什麼都可以解決,一到部隊就讓你們穿上軍裝。”馮鞏豁出去了,當時他任鉗工的工廠領導堅決不答應,他和另一同事劉偉卻悄悄上了火車,不顧一切地去了部隊。在經歷了沒有歸屬、不被承認的磨難後,他依靠自己的天才和不懈努力,用智慧和笑聲逐漸驅散歷史的陰霾,蛻變成家喻戶曉的藝術家。

馮鞏:“我想死你們了!”春晚長青樹,全國人民的笑星

笑語一生 進取一生

歲月更替,當時代跨入新世紀時,馮鞏在中國曲藝界早已經是一顆閃耀的明星,他不僅不斷輻射出藝術和幽默的光芒,在舞臺上妙語連珠,更在理論學術的道路上邁開步子。繼1960年華中師範大學培養出了中國相聲界第一位大學生夏雨田後,2001年,馮鞏在我校取得碩士學位,成為我國第一位擁有碩士學位的相聲演員。

1998年,對華師的同學而言,馮鞏是在露天電影場給他們帶來歡笑的相聲演員;而對馮鞏來說,這是他正式拜在華師著名文學評論家王先霈教授門下,專修戲劇文學的一年。三年中,馮鞏常從百忙之中抽取時間乘飛機到武漢進行學習鑽研,各門功課的成績都很不錯。他的畢業論文初稿洋洋灑灑寫了八萬字,後來,在導師的細心指導下,半年內四易其稿,最終完成了一萬字的論文《相聲藝術創新的探索和實踐》,篇中貫通相聲藝術古今,並結合時代,分析了相聲的現狀和創新發展前景。

馮鞏:“我想死你們了!”春晚長青樹,全國人民的笑星

傳承大愛,灑愛人間

愛在華師。這種“愛”不只是男女之愛、親情之愛,更是一種守望相助,服務社會的大愛。這種愛能夠成為一種精神,穿越時空,代代發揚。馮鞏對藝術的愛、對同志的愛不僅表現在對家人、朋友和熟人身上,更可貴的是他的愛心已經昇華成一種公益精神,不計得失地奉獻給了整個社會。

中國明星足球隊是為基金會募集資金的重要團體,馮鞏是創始人之一,作為副領隊,除擔負組織協調工作外,他和其他同志一起,轉戰各地,馳騁球場,分文不取,無私奉獻。幾年來,已為體育基金會集資金1000多萬元人民幣。從1984年那“難忘的17天”到新疆慰問某基地的科研人員開始,馮鞏參加了無數次中央電視臺“心連心”演出活動。延安、長征路、江西、西藏、寧夏、貴州、河北、海南等老少邊窮的地區,都留下過馮鞏幽默風趣的笑聲。逢年過節,他都參加義務演出,單是“六一”為兒童義演就不下幾十場,還有社會福利、賑災、重大節日等等的義演公演。參加這樣的演出,馮鞏總是精神十足,他知道自己是人民的文藝工作者,他說:“只要觀眾需要,我隨叫隨到。”1991年5月,馮鞏接到參加中央藝術團赴西藏演出的任務,這是一次高規格的慰問活動,藝術團演員都是一流的藝術家。

此外,馮鞏從1996年起,資助一個林業大學貧困學生4年的讀書費用;在海南扶貧演出時,正趕上刮颱風,他當場為受災群眾捐獻了1萬元人民幣。諸如此類的事,馮鞏卻從不張揚。馮鞏說:我不能利用社會給我的名譽地位去獲取個人名利,而要把我的藝術實實在在地回報社會、奉獻人民。

馮鞏:“我想死你們了!”春晚長青樹,全國人民的笑星

馮鞏在他的藝術生涯中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幽默語錄,如“活著的時候開心點,因為我們要死很久”“珍惜生活——上帝還讓你活著,就肯定有他的安排”“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陰影,別怕,那是因為你的背後有陽光!”。在這些笑語中,我們被感染,也被感動;這些是他面對生活的心態,拂掉身上歷史的塵埃,追求卓越和創新,在人生道路上進取、直前。對他來說,歡聲笑語和人生,都沒有終點!

(本文選自《桃李芳華桂子情——華中師範大學校友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