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养和富养的孩子,家长分辨不出,而幼儿园的老师却能一眼看出呢?

张磊6230


不止是幼儿园的老师,几乎各个阶段的老师都能看出来。

富养大体是指让孩子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享受最好的,这样孩子不容易形成对他人依赖的心理,尤其是女孩,富养的女孩见多识广了,自然不会因为一点小恩小惠一点小钱误入歧途。

穷养大体上更倾向于限制孩子的物质消费,培养其刻苦耐劳,节俭上进的能力。穷样男孩大概就是这个理,要让男孩学会自己去打拼而不能啃老。

但是,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最重要的一点都是眼界、见识、教养的教育。

而且不得不承认,不管穷养还是富养,都可能出现极端的表现。比较所谓“穷”和“富”都需要父母及整个家庭的配合,当然也需要结合家庭的物质基础来分析。有些人会误把“穷养”和“富养”简单地区分为“给的钱多和给的钱少的问题”,极端就更容易出现了。

富养下的极端表现如下:

中国在教育的各个各段,都要求学生必须穿校服。

但是除了校服,书包,鞋子,文具,水杯都是自己配备的。

有的孩子鞋子都是高档鞋,有的孩子就普普通通一帆布鞋,书包也是一眼就看出区别。这些东西有的真心远远超出了家庭的承担能力。家庭经济水平一般,但坚持富养且爱美的女生,一般假期回来发型会改变,悄悄做的大波卷啥的,有些还会画个眉毛画个唇,老师们也是见一个抓一个,仍然有人敢冒风险也要美美的。

穷养的女生比较朴素,一般扎个马尾辫就完事了。但是这不能代表富养的女孩家里就富,或者穷养的女孩家里就穷。有些家长就很注重孩子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带着孩子到处旅游,孩子见识广了,也就不会攀比了。

穷养的极端表现如下:

对孩子过于苛刻,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孩子有自卑的心理。


王小婉的思与行


我家孩子算不算富养我说不上,家里只是基本小康,不是大富大贵,但是老师在选家委会委员时找到了我,说她觉得我家孩子的成长环境很轻松,孩子性格好,其实物质上我并不可能给她最好的,但是我觉得孩子精神上是富有的,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不过物质并不重要。比如穿衣,孩子喜欢漂亮衣服,她的衣服鞋子都是比较平价但是质量不错的商场童装牌子,一两百或者再贵一点左右,但是在她眼里这只是衣服和鞋子,从来不会刻意告诉她所谓牌子是什么,所以她眼里衣服就是衣服,不是某牌子的衣服。汽车也是,玩具也是,没有品牌的标签,她用起来玩起来没有功利心。孩子面对玩具自然是没有抵抗力,她不停的要怎么办,有重复的,告诉她因为有类似的不可以买,实在想要的,告诉她,商场里的比网上买的要贵,同样的价钱可以在网上多买一样玩具,妈妈虽然买得起但是也要节约,所以可以等你下次生日或者某次节日时妈妈以礼物的形式送给你,大多数都可以接受。同样,玩具就是玩具,没有贵贱之分,说实话有时候看她带小朋友玩大几百的乐高套装真的肉疼,总怕弄丢几个不好配的零件,还有几百块买回来的娃娃说掰断腿就掰断了,真心疼啊,大方该装还是得装,玩具不就是买来玩的吗,她自己得到教训下次就会很小心。不过孩子现在也很大方,乐于和小朋友分享,特别容易交到朋友,幼儿园里也是最爱照顾小朋友的,大姐姐一样给其他小朋友做好榜样,带头吃饭收碗筷看绘本,为娘甚是欣慰


蚂蚁麻麻


对于穷养儿子富养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老家大姐的儿子在外面做生意,他家就是两个女孩,妈妈当年只差两分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对孩子们的学习抓的很紧。她奉行富养女儿的观点,觉得孩子见多识广生活富裕以后不至于被人小恩小惠欺骗。

但是我不敢苟同。因为你的富养跟别人的富养差的太多,单就物质生活水平相比那是天上地下,就像北京一个高考状元说的,你努力的天花板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和地板!

所以这就是一个伪命题。

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分辨孩子是富养和穷养的目的是什么?有针对性的工作效率还是区别对待?


我的房子我做主


为什么穷养和富养的孩子,家长分辨不出,而幼儿园的老师却能一眼看出呢?

对比对象不同

  家长眼中以自己的孩子为重,认为自己将最好的都给了孩子便是富养,但富养也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如果达不到,家长眼中的富养就是别人眼中的穷养。而老师眼中有更多的孩子,通过孩子之间穿着、打扮、言语的对比便能分辨出养育方式的区别;

沟通点不同

  家长和孩子在进行沟通时不会说家里的钱等信息,家长传递的信息是对孩子的爱,因此得到的反馈是孩子对家长的爱,但在幼儿园就不一样,或许老师不是有意要问这些,但孩子会在无意中表现出来,比如老师问放假了家长会带大家去哪里玩?有的孩子会回答回老家,有的就会回答去国外旅游,区别一目了然;

孩子的表现不同

  穷养的孩子会显得有些拘束、害羞,而富养的孩子显得比较大方、自信,因此老师通过对孩子的表现也能分辨出来。

  通过各方面的了解,在老师的心中对每位孩子都有了一定评价,但通常都不会直接和家长沟通,毕竟这是每个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

  以上,如有不适,尽请指正。


多乐幼教


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还是生活圈子所致,家长接触到的人,大多数和自己处于相同的经济条件阶级,自家孩子和亲朋好友的孩子,穿着打扮或是举止谈吐,都不会差得太多。而幼儿园老师,接触的孩子来自各个层面,有比较自然也就有分别。

其实,穷养和富养与父母的经济收入,并没有太大联系。物质条件优越,确实能让人少很多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可以支撑起很多人的安全感。但,富养或是穷养,真是简简单单由济条件决定的吗?

富养和穷养表面上的差异

1、穿着打扮

观察一个人家庭条件的好坏,最直观的就是穿着打扮。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孩子穿的衣服和鞋子通常价格都比较高昂,因此往往对大牌没什么执念;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孩子穿得就要普通一点,但干净整洁、得体合时宜就可以了。

2、金钱观

家里不缺钱的孩子,对金钱通常是没什么观念的,因此花钱会比较随意,也会很大方地表达觉得某样东西贵的想法。但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的孩子,对这方面会相对敏感些,内心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自卑情绪,哪怕遇到贵的东西舍不得买,也不会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反以“不喜欢”代之。

其实,富养还是穷养,并不单纯指经济条件上的差异,富人家庭养出来的孩子,并不一定就内心富足,而经济条件一般甚至是“穷人”家庭的孩子,不一定就与优秀无缘。

富养和穷养不在于金钱,而在于心态

家庭条件一般却富养的孩子

曾经听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小学时,有次放学妈妈因为太忙没来得及接她,便让她在学校旁的书店等。从小就爱好阅读的她,捧着书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因而时间很快便过去了。

妈妈赶来之时,手上的书还没看完,正到精彩章节。于是,她把书装进了书包打算带回家接着看,刚到门口警报器的声音就响起来了。本来以为妈妈会劈头盖脸把自己训一顿,可是没有。

妈妈先是跟店员不断道歉,而后掏钱买下了这本书,回家后妈妈告诉她:如果下次碰到喜欢的书,可以跟妈妈说,一定会买下来的。

正因为妈妈没有当众指责她“偷”书,保全了她年幼的自尊心,她才拥有纯净的内心,成长为现在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尽管爸爸偶尔还会开玩笑说她是“偷书的小孩”,但这事并未在她心里留下阴影。

家庭条件很好却没出息的孩子

也有很多经济条件富足的孩子,原本成功对于他们而言唾手可得,只要有家人的帮衬,稍稍努力一点,就能省去其他人几十年的奋斗时间。然而,他们中的更多人,都迷失在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中,面对纷杂的诱惑难以把持住自身。

甚至于在审美方面,都缺乏相当的认知,将奢侈品牌的大Logo往身上堆积。也许他们确实从小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中长大,父母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经济条件,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成长。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相对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生来就含着金汤匙,但缺乏富足的内心,自然就不懂得把握。

足可见,富养和穷养,不应该仅仅限制在经济条件方面,父母给孩子的内心引导同样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也许幼儿园的有些孩子穿着不那么时髦,但举止谈吐却很有礼貌;也许有的孩子名牌加身,脾气秉性却不好。当然,家长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要给孩子灌输“穷”的概念,也许家庭条件确实没那么好,但这不代表孩子没资格得到高尚的人格。

请各位家长多多鼓励孩子,告诉他们内心富足才是真正的珍宝。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育儿团队,在怀孕或是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问题和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在这里得到满意的答复。


孕育岛


所谓穷养和富养,当然最直观的是看孩子的穿衣打扮,如果一个小女孩每天都打扮得很精致,穿着漂亮的裙子和连裤袜,而另一个小女孩每天都穿着不合身的,好像是男孩子穿过的衣服,那我们当然会认为,前者的家庭条件要好很多。可是现在父母的想法在慢慢改变,即便是条件很好的家庭,不希望过于奢华,也会给孩子穿gap,优衣库、zara的品牌,而条件普通的家庭,不希望让孩子穿得糟糕,也会选择类似的品牌或者款式,甚至于海淘一些有质感的好牌子。如此一来,要从外观上判断穷养和富养就难了。

那么,幼儿园老师会选择哪些判断标准呢:

1.孩子的行为。一般来说,富养的孩子,见过的世面更多,跟人交流会更加大方得体。

2.孩子的话语。富养的小孩,可能无意中会说出去过哪些地方旅游,记得儿子班里有个男孩说他全世界的迪士尼都去过了,显而易见这是怎么养的。

3.看课外班。富养的小孩,掌握的音乐、运动、艺术、语言技能会更加丰富,因为这背后需要父母财力的支撑。

4.孩子对待金钱的态度。富养的小孩一般对钱没什么概念,但穷养的小孩不是。

5.父母参加学校活动以及跟老师沟通的频率。这都需要时间的,如果父母都是打工族,忙于工作,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和老师交流的。如果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而没有带上小孩,那富养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反套路育儿


我说下本人观点,一般来说,穷养和富养是根据家长的态度来决定,有少数有钱人他们的孩子也是穷养,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上来看,有钱人的孩子都是富养。

富养孩子分客观层面和精神层面,即在吃穿住行方面,享受最高档最豪华,在享受物质条件的同时,让他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欲望。穷养则是表现在勤劳、节俭、努力层面上的教育。

富养孩子的家长,生活在富足的区域,见到的都是类似的人,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中国社会各个层次的经济状况,在他那个圈子,孩子们一个个都穿着名牌,坐着豪车,有保姆带着上学,放学回家,孩子有什么需求都无条件的满足他们。富人不能分辨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生活圈都是同类人的孩子,没有对比和参照物,或者说不太明显,表面上从孩子的客观外表上来看都是一致的。

幼儿园老师则不同了,做老师的人,他的经历是从普通人成长的,他们了解穷人家的孩子过着艰苦的生活,穿着普通廉价的衣服,等他们工作以后,见识到有钱人了。他要面临各个阶层的孩子,了解他们每个层次的状态,穿名牌衣给你包包,看见你孩子,是从豪车上由保姆送来,肯定就能一眼发现,你是一个富裕家庭,你的孩子是一个富养孩子,这些只要是普通人都能够发现,没有什么奇怪的,他所接触的这类孩子,不是一个层次的,所以就能分别。

至于富养的精神层面,那就只有靠他们的家庭教育。到底是富养好还是穷养好,也不是这里讨论的范围,因为学校教育都是一致的,教书育人,让孩子成长。


张磊6230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的家庭由于各种原因,贫富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穷养”和“富养”其实与家庭的穷富无关,而只与家长的教育方式相关。


有的家长明明家里经济条件尚可,却对孩子从严要求,不给他们零花钱,也不让他们带零食上学,此谓“穷养”;有的家庭尚有债务在身,平时生活捉襟见肘,但对孩子有求必应,并且自称“再穷不能穷孩子”,此谓“富养”。我的一个姑姑家的孩子就是这么穷养过来的,他们家的条件很是不错,家里就只有一个儿子,今年十岁了,从来不用零花钱也不吃零食,一直都是学霸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穷养”的孩子表现为自我要求严格,对人有礼貌,常有感恩之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独立性较强,而“富养”的孩子身上有浓厚的“娇”、“骄”二气,离开大人一事无成,听不进批评意见。

穷养和富养的孩子,一般来说性格迥异,爱好特长一览无余,而且由于年幼他们也不藏着掖着,所以幼儿园老师能一眼认出,这一点其实许多家长也是清楚的,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一旦性格成型,想改就难了。
。 我们家乡有句话很形象:“桑树苗子要育从小育”,这句话告诉人们,要从小有意识地严格要求儿女,倘若等到长大成人了才想起来,那就太迟了,很多事情是不可逆转的。


蜗牛卡卡的小生活


不是绝对的说家里富有的孩子就是富养的,家里困难的就是穷养的,我表妹离婚自己带了俩孩子,自己在昌邑打工一月三千多元钱养活俩孩子,他老公家里更穷,啥也不管,她那俩孩子都是富养的,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我就纳闷哪来的钱,后来才知道人家借的高利贷!

还有一个初中生,家里他父亲车祸成植物人,妈妈开一小饭馆,他浑身上下全是名牌,光一双鞋三千多

我以前上班那工厂老板娘给他孩子零花钱才五元钱


wenroudenvhuang


关于这方面我对于自己孩子的观点是不亏吃,想吃什么买什么,但是穿就马马虎虎了,只要干净就行,从不讲究品牌。我儿子平时穿很朴素,有时赶集给他买件衣服穿。当然,我家也不穷,甚至在别人口中是地主户。我附近另一家孩子跟我儿子同样大,他妈妈给他买衣服总是买品牌的,好像这样她妈妈心里才平衡。所以这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再一个能提出这个问题感觉对孩子有点嫌贫爱富,以貌取人。这倒给我提个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