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文人文天祥,將生死置之度外,只為氣節忠義而戰,無愧大英雄

文|純狐公子

眾所周知,“宋末三傑”是由文天祥、陸世傑、陸秀夫三人組成的,他們更是漢族歷史上真正的大英雄,儒家知識分子最傑出的代表,被人推崇的楷模。宋末三傑的故事,不管是在元朝末年,還是在明朝末年,甚至是在清朝末年的抗日戰爭期間,對鼓勵漢民反抗外族侵略,都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是我國古代民族精神與士氣的關鍵內核。甚至連蔣介石都有曾直言過:“他們代表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和人格”。

一介文人文天祥,將生死置之度外,只為氣節忠義而戰,無愧大英雄

文天祥身為一介文人,堅持抗蒙很多年的時間,前後輾轉了南方各個省。屢敗屢戰的他,面對人生的轉變,國家的衰敗,家族的陣亡,根本看不到結果的反抗事業,從始至終都沒有選擇退縮過。文天祥堅持實行宋朝的理念,面對國家任何的誘惑與困難,從來沒有輕易放棄的念頭。從文天祥一生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他那一些讓人敬佩的英雄行為。

一介文人文天祥,將生死置之度外,只為氣節忠義而戰,無愧大英雄

從榮華富貴的生活,轉變到售賣家產,從而進行抗蒙。

文天祥年輕時不單單有著一個瀟灑帥氣的外表,並且生活的也是非常的自由自在,更可以稱得上是非常的奢侈。文天祥在當時的生活水平,算得上是國家最富裕人群中的一員,家中的僕人多到不計其數,甚至還有專門養育著一班的歌妓。和現如今作為比較,這一種生活水平和富二代沒有絲毫之差。

除此之外,文天祥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能人,在年僅20歲時便中了狀元,在殿試考場臨時發揮,輕而易舉書寫萬言書,深受當時皇帝的賞識。

就是這樣一個才華洋溢的富家公子,卻因為恰逢亂世,敵人入侵的悲慘事情,卻從此走向了一條悽慘的人生路。

一介文人文天祥,將生死置之度外,只為氣節忠義而戰,無愧大英雄

明知必死無疑,卻以文人身份率兵勤王,抵抗蒙古人。

早在1275年,蒙古人大肆入侵江南,目標很明確,直接鎖定了南宋都城臨安,當時的情況非常的危急,所以朝堂立刻派出了天下兵馬勤王令。不過響應這一號召的人卻寥寥無幾,並且在當時的南宋年間,善於打仗的人沒有多少,軍隊也不具備所謂的忠心與戰鬥力。作為贛州知州的文天祥,身為一名著名的文官,卻積極參加到了勤王兵馬。因為軍費有所不足,文天祥毅然決然售賣自己的家產,用盡自己全部的心血與精力組織了一隻高達萬人的軍隊,行進臨安,保衛自己的國家。

一介文人文天祥,將生死置之度外,只為氣節忠義而戰,無愧大英雄

這樣的一種情懷與信念,是幾千年來眾人所追求,所看好,卻很少有人能夠輕易做到的儒家忠烈之士的偉大行為。千百年來,也只有寥寥無幾的人能夠做到。像文天祥這樣,心甘情願主動放棄榮華富貴的生活,轉身投入這一種絲毫看不到希望的抗戰事業的儒家知識分子,更是少之又少。文天祥和其他被敵人包圍之後,無路可走無奈之下,選擇反抗的人有所不同,文天祥在當時是去主動接觸敵人,主動去找敵人打仗的,是一種絲毫不相同的境界與信念。

被俘虜之後,軟禁了三年的時間,忽必烈親自勸他投降,無奈卻遭到其的果斷拒絕。

文天祥從1275年率兵征戰,再到1277年在廣東被俘虜,在這一個期間轉戰江南各地,在這一個過程中,年僅18歲的兒子與生母,全部在征戰的旅途上不幸離世。被俘虜之後,蒙古人為了能夠讓文天祥就此屈服,有意將他關在了狹小、潮溼的牢房中,希望憑藉惡劣的自然環境,讓文天祥改變自己的初心。但這樣的一種小困難,絲毫無法阻擋文天祥繼續抗戰的決心。

一介文人文天祥,將生死置之度外,只為氣節忠義而戰,無愧大英雄

不吃元朝一飯。

根據宋史上面的記載,文天祥在被俘虜之後,送往北京的過程中,曾經有選擇高達三天的絕食行為,但發現到了北京自己還沒有死掉,所以才漸漸吃東西,從而開啟了另外一種抗戰的方式。

還有不少的歷史學家表示,文天祥開始吃飯後,也堅決不是元朝政府提供的飯菜,而是選擇用自己的錢財購買。文天祥畢竟是南宋最後的一位宰相,因此在道義上蒙古人對他還是非常的照顧,最基本的尊嚴與財物還是能夠保留的。所以,不吃蒙古人提供的美味佳餚,只吃用自己錢才購買的食物,還是有著一個不小的可信度。

一介文人文天祥,將生死置之度外,只為氣節忠義而戰,無愧大英雄

在三年的時間裡,因為身上的錢差不多,用完之後文天祥還是堅決不吃蒙古提供的食物,最後在一些親戚朋友的接濟下,文天祥一路艱難的堅持了下來。直到最終被處死,文天祥也沒有吃過蒙古人的飯菜。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與信念,把文天祥從一個富家公子,徹底轉換成一個寧死不屈,勇抗敵的民族大英雄?在面對不計其數的誘惑,與各種各樣的折磨時,他都沒有改變自己最終的想法,也沒有半點的退縮。文天祥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艱難實現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對此大家有著怎樣的看法呢?你認為文天祥是怎樣的一個民族大英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