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樑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怕老婆的名將

古往今來,被冠以主帥姓氏的軍隊有很多,但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想要直搗黃龍的岳家軍和但願蕩平海波的戚家軍。

按說這樣的鐵軍主帥應該是劍眉星目,嶽峙雷行,但是戚繼光的人設其實全靠老婆給臉,王氏向西走,戚帥就絕不敢往東瞧。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有一次戚繼光的部下實在看不下去了,表示要為領導出口氣。戚繼光一時腦抽被部下所激,就命親兵去把老婆接來大營。一時間帳內眾將盔明甲亮,手執利刃,殺氣騰騰,隨時準備給王氏一個下馬威。不一會兒,其妻來到營帳,毫無恐懼之色,對著戚繼光喝道:“喚我何事?”戚繼光聞言,膽戰心驚,心想這幫孫子現在坑了我,回家劣單抗壓力的不還是隻有我,一旦想明白了這出,他立馬就撲通一聲跪下說道:“特請夫人閱兵。”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當然在這則趣聞裡戚繼光的形象因為懼內更加鮮活生動,但是其中的一個細節也不容忽視,那就是戚繼光臨危不亂,沉著的對答——“特請夫人閱兵”可不是一句戲言,因為歷史上的戚繼光正是以善於練兵而著稱於世。

我們知道金庸所寫的倚天屠龍記中,一句“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活生生把屠龍刀喊成了武俠知名IP,寶刀屠龍為啥能號令天下,當然不是因為它砍銅剁鐵,吹毛得過,殺人不見血,要不然楊志哪還用得著去梁山落草。屠龍刀號令天下的秘密其實藏在了刀身內的武穆遺書中,相傳這本武穆遺書是岳飛所著,寫就了岳飛一生的用兵心得。

相比於武穆遺書的存疑的真實性,戚繼光卻是有靠譜的作品傳世。我們知道中國許多的兵書重戰略,而輕戰術,比如說《孫子兵法》就是戰略思想上的偏科生,對於練兵,陣列,戰術這塊的描寫顯然有很大不足。換言之,《孫子兵法》更像是是給參謀部看的參考書,但是想讓一線的士官按照這個來帶兵那麼格局又太高了。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戚繼光將自己多年來的練兵和實戰經驗編寫成了《紀效新書》和《練兵實記》兩部兵書。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戚繼光在南方剿倭時戰功卓著,同期未有出其右者,在北方鎮守薊門,十五年蒙古不敢來犯。萬曆前期,戚繼光與李成梁一道被稱為帝國雙璧的最大資本就是經年累月練就的戚家軍。

那麼戚繼光練兵有哪些門道呢,主要有那麼幾點。

城市戶口不要,農村戶口更吃香

明朝軍隊都是世代承襲的,稱之為軍戶,然而到了嘉靖年間,內地軍戶不僅缺額嚴重,而且疏於訓練,已經難以成軍。為此,戚繼光開始在體制外招募志願兵,他有一個奇怪的原則,就是隻招農民不招市民。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戚繼光認為,市井遊民都是因為沒有固定職業迫於無奈才投軍的,這麼些為了解決食宿問題的痞子一旦有更好的去處就會果斷跳槽,而且他們在戰鬥中也更加容易成為害群之馬,由於有著法不責眾的心理,他們會仗著口舌伶俐的嘴巴唆使周圍的人一起做逃兵。

而來自鄉野的農夫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東南鄉村保受倭寇之害,農民們對倭寇有同樣的仇恨。同時勤於勞作的農民臂力過人,便於鴛鴦陣戰術的執行。

當然光靠仇恨還不能統一思想,戚繼光還為他們設置了每年十兩的餉銀,這大致於農村裡短工的收入相等,除此之外一個倭寇首級就能換到三十兩白銀的賞金,高保底高提成帶你走上人生巔峰。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武功好的不要,因地制宜的鴛鴦陣

一般人認為當兵的身手一定要好,沒有五絕的功力那最好有江南七怪的身手,而明朝繁榮的通俗演義文學有將各種武術流派深深扎入人們心中,什麼拳師、打手,鏢師都是以往軍隊招人時的熱門人選。但是戚繼光認為武術套路,花樣繁多,需要的空間也更大,但是真正的步兵陣列非常緊湊,並沒有太多閃躲騰挪的空間。

而由於承平已久,軍隊缺乏實戰操練,日常操練只會進行一些華而不實的團體操表演,所謂劍是兇器,劍術是殺人技,各色軍械陣型都要喝人血的,又怎麼會好看。為此他根據南方水網叢林密佈,開闊空間較少的地形特點,開發了多兵器配合、小團體作戰的鴛鴦陣。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鴛鴦鎮中,每十二個人為一班,其中隊長一名,火伕一名,兵士十名,這十二人中四人為長槍手是後排主力輸出,他們前面是四名手持藤牌的盾手,這四個盾手也有區分,右前方的兩人拿的藤牌較大主要負責提供安全的輸出環境,左前方的兩人拿的藤牌較小,他們主要的作用就是騷擾誘敵——一邊匍匐前進一邊向敵軍投擲標槍,一旦敵軍陣型變動後面就會有兩個裝備狼筅的力士把離開陣線的敵人掃到在地,成功了之後,長槍手首先攻擊倒地的敵人,假如有漏網之魚,那麼原本在陣型最後負責戒嚴防護的兩個钂鈀的士兵就會上來補刀。

藤牌、钂鈀、狼筅這種武器配置不僅表明了戚家軍的農村成分,更有長短兵器協同配合的意味在裡面。每個步兵班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戰功的獲取需要依靠每個部分的分工合作,顯然很少會有萬人敵的個人英雄時刻。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當然十二人配置的鴛鴦陣並不是定死了的,必要時它會拆分成兩個橫隊,這裡的橫隊也被稱為伍。每個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盾手、钂鈀手、狼筅後、長槍手各種職階一個也不缺。

畢其功於一役,找到強點往死裡懟

步兵方陣接戰後,前排的士兵會互相砍殺,優勢一方會將陣線前壓突破對手的前排隊列,進入敵軍方陣內部,這稱之為陷陣。在古代陷陣可是大功一件,他的重要程度可以相當於攻城時率先登上城頭的先登一般。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如同先登並非是攻佔城池,陷陣也不是殲滅敵軍,它只是在對手陣型上打開了一個缺口,考慮到古代軍事通信技術的缺失,一旦陣型被分割,那麼軍令就難以通過各級軍官傳達,一線的士兵處於高壓之下很容易喪失戰鬥力,加之步兵陣型較為密集,這種畏戰的心理很容易傳染擴散後成為一瀉千里的潰敗。

而戚繼光的對手倭寇其實是一支單兵能力強,數量少,協同作戰能力弱的部隊,加之倭寇軍隊中真正的日本人其實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中國海盜,只要集中力量擊敗日本人,那麼倭寇就會土崩瓦解。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所以戚繼光的陷陣往往選擇在對手防線突出部位進行,這些地方是對手防禦的重點也是精銳所在的地方,為了獲得這些戰略位置的成功陷陣,他往往會不計初期的損失,以兵力上的數量優勢強行突擊,這種戰術最大規模的體現就在仙遊之戰,面對圍困仙遊的倭寇,戚繼光不計損失,力戰兩旬終於突破陣線,趁著倭寇潰敗掃蕩了倭寇的據點徹底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患。

從倭寇到蒙古,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嘗試

如果說東南沿海的地形,倭寇的組織形式讓戚家軍更多是步兵小隊協同作戰的模式,那麼來到帝國北疆,面對射鵰英雄的後人,哦,是黃金家族後裔的騎兵部隊,戚家軍也需要轉變戰術思維,畢竟一個進攻一個防守還是由很大不同的。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為了應對蒙古騎兵的機動和火力,戚繼光把重點放在了兩個詞上面:一個是戰車,一個是火器。

戰車不難理解,就是車廂式的防禦堡壘,它的不同之處在於兩側擁有可以打開的車板,全部展開後有十五尺那麼長,幾十輛戰車全部打開連接以後就是一道移動長城。一輛戰車配備士兵二十人,其中十人是戰車兵,操作戰車運轉,另外十人則與戰車保持二十五尺的距離,配合戰車進行進攻和防守。而戰車部隊以外的步兵隊仍舊以鴛鴦陣圍繞戰車進行戰術機動。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每一百二十八輛戰車會組成一個混成旅,配有騎兵三千人,步兵四千人,作戰時,騎兵依然充當突擊部隊,為陣型佈置戰車的展開贏得時間,一旦敵軍持續推進,戰車防禦工事佈置完畢,騎兵就撤回到戰車之後。

那麼大家會問都退回去了還怎麼打仗,這裡就要說到第二個關鍵詞火器了。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西方的火器開始傳入中國,這也直接體現在了戚繼光的大營裡,每輛戰車都會裝載佛郎機兩門,這種歐式大口徑火槍一般會在作戰時在車板之後發射鉛彈。而除此之外,整編的混成旅也會攜帶一種叫做“大將軍”的重炮,這類重達1000多斤的大傢伙裡面裝的就更簡單粗暴了,它的彈藥是壓實了的石塊和鐵塊。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由於早期的火器精度較低,射程較小,因此對作戰條件的限制比較嚴苛,不僅需要對手有大量的野戰部隊,增加打擊面,而且需要對手離得足夠近,再靠近一點點,就讓你牽手,再勇敢一點點,我就跟你走,啊咧,為啥劇本不太一樣,因為一旦你離戰車二百五十尺左右時,向你打招呼的是所有火器齊發的biubiubiu套餐。打完這套組合拳後,步兵即發起衝鋒,鴛鴦陣的絞殺過後就輪到騎兵來打掃戰場了,注意了這裡的騎兵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衝鋒或者騎射騎兵,他們依然是一群裝備有不同尺寸不同規格武器的鴛鴦陣好手。不過可惜的是當戚繼光練成這套戰術後不久,俺答就成了順義王,接受封貢和互市,戚繼光的這套戰術也沒了實戰檢驗的機會。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戚繼光在東南抗倭時,擺脫軍戶的限制,徵募農民作為士兵;擺脫歷史陣型的約束,專研出如同當下特種部隊小團體作戰的戰術;無論是前期的多兵器的協同作戰,還是後期多兵種的協調配合,亦或是火器的推廣應用,他都走在了時代的前沿,有明一代,武將受到文臣大量制約,長期處於大腿指揮腦袋,業餘領導專業的時期,可恰恰在這個時期,戚繼光針對中國冷兵器時代最缺失的戰術、兵種、軍備、訓練等多方面根據自己的實戰經驗進行了補充,並將其落於文字,傳給後世,這無疑是戚繼光相比於同樣被稱為帝國軍武柱石的李成梁更為優秀的地方。

雖然戚繼光怕老婆,但論練兵他還是比李成梁強,你知道為什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