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捲入補稅風波,今年馮小剛又交給華誼兄弟6821萬元業績補償款

馮小剛這兩年流年不利。

去年捲入補稅風波後,4月27日,據A股公司華誼兄弟(股票代碼:300027)年報顯示,公司已在2019年4月收到馮小剛6821.11萬元業績補償款。

馮小剛為什麼要交錢給華誼兄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業績對賭的代價

事情要從2015年說起。

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公告稱,以10.5億元的價格,收購東陽美拉股東馮小剛、陸國強合計持有的70%股權。

東陽美拉當時是一個什麼狀況呢?公告顯示,當時東陽美拉的資產總額僅為1.36萬元,負債總額為1.91萬元,所有者權益為-0.55萬元。

更令人質疑的是,從誕生到被收購,東陽美拉僅花費了2個月的時間。

說白了,華誼兄弟是想花10億元,把“馮小剛”這塊金子招牌給買斷了。

當然,馮小剛也不能白拿這筆錢,得籤業績對賭協議——不然對監管層、對A股股民都交代不過去啊!

去年捲入補稅風波,今年馮小剛又交給華誼兄弟6821萬元業績補償款

根據協議,馮小剛承諾東陽美拉2016年的業績目標為稅後淨利潤不低於1億元,2017年至2020年12月31日每年度業績目標在上一年承諾的淨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如有差額將以現金方式補足。

據此測算,東陽美拉2017年業績目標為1.15億元,2018年業績目標為1.32億元。

年報顯示,2018年東陽美拉僅實現淨利潤0.65億元,與對賭協議“1.32億元”的業績要求相差約6700萬元,這個差額只能由馮小剛自掏腰包了。

明星IP戰略失敗

馮小剛願賭服輸的背後,是華誼兄弟明星IP戰略的失敗。

2016年,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王忠軍)曾公開表示,“娛樂產業已全面進入明星驅動IP的時代。”、“我們看中浩瀚不僅是因為浩瀚聚集了最強的明星股東,更是因為浩瀚還擁有將明星吸引力在多個出口變現的運作經驗”。

他口中的浩瀚,是指浩瀚影視。2015年10月,華誼兄弟宣佈以7.56億元收購公司70%的股權。

當時,浩瀚影視僅僅成立了1天的時間。

華誼兄弟究竟看中了這家公司什麼東西?答案是浩瀚影視的股東是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杜淳、陳赫。

去年捲入補稅風波,今年馮小剛又交給華誼兄弟6821萬元業績補償款

和馮小剛一樣,他們也簽了對賭協議:自2016年度起,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為在上一個年度承諾的淨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未達成業績目標則需以現金方式補足。

2018年,浩瀚影視的業績承諾目標是1.36億元,而年報顯示,公司已完成這一目標,實現淨利潤1.95億元。

但華誼兄弟表示,少數明星股東由於參與制作的項目未達到收入確認的時間,尚不能計入本報告期淨利,該股東將根據協議進行補償。

這一“少數明星股東”應該是鄭愷,因為華誼兄弟2018年報顯示,需收鄭愷1962.58萬元業績補償款。

2019年能翻身麼?

在明星IP戰略失敗的背後,是華誼兄弟上市後的首年虧損。

截至2018年末,華誼兄弟當年實現營業收入38.91億元,同比下降1.40%;虧損10.93億元,同比下降231.97%。這是華誼兄弟自2009年A股上市以來,淨利潤首年虧損。

華誼兄弟將虧損原因歸結為“重點電影項目的票房失利和商譽減值”。眾所周知,

商譽減值源於盲目的收購重組,具體到華誼兄弟,便不得不提到東陽美拉和浩瀚影視,不得不提到馮小剛、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杜淳、陳赫。

為扭轉局面,2019年1月,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將把工作重心放到公司主營優勢的重建,對公司戰略做階段性調整,聚焦“電影+實景”,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力。

去年捲入補稅風波,今年馮小剛又交給華誼兄弟6821萬元業績補償款

但華誼兄弟已經缺席了2019年的春節檔,只能押寶暑期檔。

2019年7月,華誼兄弟的戰爭鉅製《八佰》預計上映,8月,田羽生執導的《偉大的願望》預計上映。

華誼兄弟能憑藉這兩部電影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麼?目前還很難下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