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提起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这个问题就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这些人是什么心理?你怎么看?

情歌老何


应该没有人反对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关心农民少了倒有可能。农村养老金自有国家出账,无需挤占城镇职工的养老金额度,因此上述提问根本就不成立。

就目前而言,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因为原先的基数太低;所以即使增加比例很大;但是其养老金的绝对数额还是太低,与当今社会的生活水平反差太大。如果真有反对提高农民养老金的人士,大概率是少数专家学者;他们也未必真的反对,只是为了博取眼球而拿农民来垫背。

然而,农民养老金这项课题,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目前暂时由国家买单,其数额仅有每月120元左右;相比于事业单位及公务员退休,只有后者的一个零头。但是,首先是因为其数量庞大,涉及面很广,一下子成倍提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其次是农民养老金来源存在技术问题。这在20世纪90年代职工退休制度改革的时候,没有进行统筹规划。导致农民早年缴纳农业税及修桥铺路等贡献无法计算,若要农村现在跟城市完全接轨,国家财政则无法承受。

目前这种逐年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的方式,可能是最为客观的选项;只是应该步子再大一点,上涨幅度再高一点,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陆燕青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解决不好,是一个大问题。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农业,农民的苦和累。

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为国家交公粮,低价卖余粮,实际就等于交了农业税和养老金。

为什么不能给农民发养老金,是因为很多人思维僵化,不了解农村,更不了解农民,忘了本,甚至还没有理解和认识到这个道理。

农民生产了粮食蔬菜和农副产品,没有农民,也没有国家富强。

建国以后,工农业生产剪刀差,多年以来一直存在,改革开放后,粮价才放开,顺价销售。农村,农业,农民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和牺牲。

即使农民一分养老金不徼,也理所当然的实现老有所养。

我支持和赞成给60岁以上农民发养老金。

我更支持给下岗工人,城市特困阶层发养老金,实行全民社保,全民养老。


嫩江之畔王志华


因为他们都是有退休金的,不知道农民的辛苦,也不知道农民那时候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没有经历过农村的生活有多么的艰难,也不知道农民那时一天的劳动收入只有几分钱或者二到三角钱,不知道农民一年只休息二天,那时候冬天农民要早晨五点多钟就要起床走路到几十里外的地方去修水库,河堤或者是公路铁路,而且还是自带干粮,做的是义务工,每天都要到晚上九点多才能回到家,他们不知道吃的饭是怎么辛苦得来的,不知道那时的小孩只有八九岁的时候就要去田园劳动,我记得我在泥巴里连脚都抽不出来,还是要去插秧收谷。他们懂什么,只知道农民有田有土的就可以有收入,说农民征收多少钱,农村征收只有不到百分之零点几,大多数还是没有。谁能保证八九十岁了还有能力去种田自己养老呢,你们退休工人七八十岁也可以去上班养老吗?


4065681176027


关于现在一提给农村老人增加养老金反对的人,可以说都是吃农村,农民爷爷奶奶的奶水长大的,那时他们还小,不知道他爷爷奶奶把要快咽到肚里的那块馍,以嘴里又掏了出来,才把他养成白胖小子,不报恩还吧,有的还伤他爷爷奶奶的心,恁什么,凭什么,就凭你农村爷爷奶奶把从嘴里掏出来的那块食物把你养大,就这一点你就得报你农村爷爷奶奶的恩,前天有位吃他爷爷奶奶的奶的人说,那时一月才二十八斤面粉,不错二十八斤,百分之七十是白面,胜于是杂粮,一月近二十斤白面,一年近二百四十斤白面,一年近三百斤小麦,可现在农村那时的老人一年最多我省超不过一百近,最少的三十四斤,换成面粉,一百斤是八十五斤,这是全省最好的生产队,差的三四十斤也就是三十多斤,你们看一下是不是吃那时现在七八十爷爷奶奶的奶长大的,你应该不应该,你给三块五块都行,这些老人都不会说什么,你们好不该说凭什么给你,忘本,忘恩,。你的后代将来也会用这句话回报你,凭什么,为什么养你,你自己想吧,是不是这个理。


用户88402220552


农村人分七等1等人当支书明厨亮柜摆满屋,张口无人说个不,大人孩子们气都粗。二等人进支部,全家老少得幸福,每天起床腆着肚,吃完东户吃西户。三等人跑外交,手表皮鞋大提包,人民币装满腰,游山玩水都报销。4等人社办厂,队计工分月发饷,一天天不干活,3年混了大北房。五等人,当队长不干正事,瞎胡螃,工分想要多少就可以,一年腰围看看就见长,六等人种田地,没有人瞎放屁支书听见不愿意,一天工分不要计。七等人,没法活,年年出工治海河,一天天不睡觉,一天要干三天的活。


用户3290507887579


我家就是农村的,所以我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提高农村养老金这件事情。其实我们都很支持呀。可以给老人一个保障。但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些专家没有想到。

1农村普遍工资都不高。一年到头除掉吃喝,孩子用。基本上剩不下什么钱。更何况那些老人。养老金每个月都要交好几百块钱。那些老人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哪还有钱交养老金?

2有养老金的钱,那些老人都自己花了。养老金说白了就是对于农村老人还是不太现实。

3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养老金要交好多年。然后必须要在60到65岁以后才能领取。说句不好听的,那些老人怕自己活不到那个时候。钱也白交了。本来也没几个钱。

所以说不是老人不愿意交养老金。而是老人的经济条件不允许。

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帮我点赞,谢谢大家!



小旷打工生活


农村养老金的发放,从最初每人月55元,历经十年慢步缓行,如今已升至每人月100一130元,十年翻了一倍多,可谓幅度不小。

对于这项福利事业,老农自然感恩政府,只是对现有额度不太赞赏,因为增长的几块钱抵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只盼着国家能体凉农民的苦衷,尽快适当调整一下养老金的额度,别再让老农悠心冲冲。

当然,城市人则是一幅漠然,总认为,养老金就是退休金,农民没交纳保险费,不应得到养老金,这不符合规则。至于提高钱数,梦想!

应该说,给老农民发放养老金,是历史中前所未有的创举,是与世界民生接轨的一次尝试,是政府对几+年农民无私奉献的一种肯定和补偿。

但一提到农民养老金,总是会听到一片反对声,理由只有一条,农民没参与入保。

我只想反问一声,政府为什么抛开保险规程,坚持为农民发放养老金呢?

而现在领取养老金的群体年过六七十,包括工人在内,他们阳光灿烂的青年时代又是一个社会背景呢?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一九八o年,我国从满目创伤的国民经济起步,在一穷二白的大地上,靠顽强自信的坚定,先是经历了抗美援朝,后又在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基础上,跃入了人民公社。当时的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因而工农的界线不大分明。尤其要重点指出的是,农业在共和国超步阶段起到了基础和支撑作用,因为只要有了粮,就有了生存的人,而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从此,农业在逐步提高,促进了工业的并进,其它行业才相继问世。到改革之前,近三十年的国家历程,农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农民在极端穷因,极度落后的环境下,吃苦耐劳,一年三百六十天从未停歇。他们把生产的粮食先交足公粮,而后再按余存分配口粮。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工业也发展出了起色。

农民是那个年代生产动力的主力军,除了种地,整修河道,修铁路,参与机场和公路施工,大型工矿企业的基础施工`......。红旗飘扬的地方,都有农民的辛勤,都有农民的汗水与足迹。

那个年代的农民生活很苦,也很累,那时国家没有对农民提出参保的事,而农民也没钱参保。应该指出的是,农民的劳动几乎是义务的,没有什么回报的,一年又一年,除去口粮,总是两手空空。农民的贡献与付出,堆积成国家拟定的发展计划,而农业的多年积累并没有回复给创造财富的农民,而相继转移到工业和其它行业中,这是国情发展史上的一页,也正是这笔历史欠帐的缘故吧,才从2O19年前后,国家才提出了对六十以上农民发放低微的养老金,并提出了农村养老制度。可以这样说,无条件给老农发放养老金,是对人权平等的一种和谐解释,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进步。

还应指出,至改革之初,工人也未曾个人交纳保费,参保完全是单位代缴,.直到保险业完全商业化转制后,才有了个人交纳保险一说。可不可以这样分析,改革之前的三十年,工人的生活和工薪待遇远高于农民,农民不但没有工资,且没有公休曰,节假日,生活补贴,劳保,防暑费.....,而农民只比工人多了公粮任务,油料任务,棉花任务,农业税,三提五统.....等诸多上缴指标。

而作付出的那批年青人,现已过六十以上,享受月百元的恩赐为什么还有人不高兴呢?

持反对态度的大多是城市中的低薪族,贫困群体,没有一个亿万富翁,可以理解,无非就是想把自己的钱袋子多装一点儿,人都是利已主义者。

其实,农民的养老金并没有同城市人口中夺食,不信吗?城市的养老金因人因行业等千差万别,从一千多到七八千层次不一,有零有整,是按工龄,工种,企事业分类而算出的。而农民的养老金是一种象征性的形式而已,55,8o,110,年龄大小一样的钱,还是大锅饭形式,这算什么养老金?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农人口已过1.6亿,善待这批为国家建设而无私奉献的,尽快提高养老金的待遇,让他们尽可能减少生活之忧,让晚年生活充满幸福感,这对若大一个群体来说是社会命题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虽有承包±地,宅基,但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下,每月10o元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生活开销可节衣缩食,倘若遇到天灾病业,这百元钱可抵何用?不是吗?

百元养老金在世界可以说是首创,也是个笑话!

干脆去掉养老金三个字,改个更好听的名称,好吗?



微风细雨润柳


为什么提起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这个问题就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这些人是什么心理?你怎么看?

农村老人的养老金无疑是很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有争议的问题往往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难题。一直以来养老金就是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的敏感的问题。多年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巨大差距,下岗职工的养老金,农民工的养老金,农村居民的养老金,都是很集中的颇有争议的问题。其中本文要探讨的农村居民的养老金,也就是城乡居民养老金的问题则更为棘手。对此不同的朋友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下面我想冒昧地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朋友们交流探讨。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一提起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这个问题就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呢?

归根结底是立场和认知不同所致。从个人层面讲,农村朋友认为应该大幅提高他们养老金水平,目前全国每人月均135元的养老金水平实在太低了,月最低标准基础性养老金只有88元,无法真正解决最基本的养老问题,希望能大幅增加农民居民的养老金,缩小与城里人的养老金水平。要知道我们曾经为祖国建设做出过绝大贡献,比如交公粮,自带干粮义务修公路、铁路等基建,交了二十年左右的农业税。这些贡献应该有所补偿。现在的养老金待遇实在不公平。

城市的朋友则认为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对等的,我们每年交至少六七千元,甚至一两万的养老保险,交够15年及以上,退休后才能领到现在的养老金。凭什么你们农村朋友,每年交一两百元,顶多几千元的养老保险,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要和我们一样多,或者差不了多少。说好的多缴多得的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呢?

从社会层面来讲,社保制度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如果在现有社保制度体制框架下,无偿大幅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会引起一系列连锁效应。比如会助长新生代农村朋友不劳无获,不尽义务,却要权益的风气;会挫伤城镇职工社保参保人的积极性,增加他们觉得社会不公平的感受。以后谁还会多缴费,甚至城里人也要求像农村朋友那样,少缴费或不缴费,无偿回报或高回报。

从国家层面来讲,社保制度要平衡个人、群体和国家的利益;要考虑养老基金的盈亏、财政状况;要考虑社保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比如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每个人每月增加十元八元的养老金,国家财政就要拿出巨额资金才能做到,长此以往政府是否有这样的承受能力,非农村朋友作何感想,难道不会提出的要求吗?还会心甘情愿继续按现在的制度缴纳养老保险吗?长期如何维继,如何发展?

第二个问题,那么这些人又是什么心理呢?

我认为往往是对公平和效率的不同思考以及缺少同理心所致,是人性的具体展现。有的人是思考不全面,有的人是思虑不长远,有的人是天真无知,有的人是自私自利。不能换位思考,难免就会缺乏同理心,难以相互理解,争议和矛盾往往都是这样产生的。如此重要的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一定要多维度考量,客观全面,循序渐进地去解决。

第三个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我个人的看法是,老一辈农民的养老金水平确实低,确实应该增加,但要分年代分阶段对待。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2009年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已超过45岁的农村朋友,额外增加他们的基础养老金,以补偿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前,他们对祖国建设的付出和贡献。比如先设立月养老金不低于300元的最低标准,以后再阶段性提高。期待这些农村老人,到70岁时月养老金将来能达到500元。

对2009年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45岁及以下的农村朋友,一方面国家多方面调动资金,以更大的力度增加基础性养老金,最好能按固定的比例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性收入挂钩。就像城镇职工养老金和社平工资挂钩是一样的道理。另一方面,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标准的弹性,提高上限,让勤奋的,有能力,又交得起钱的人有机会多交多领。重残特困人群享受政府补贴。让有劳动能力,却好逸恶劳,不交钱,少交钱的人也服气。既兼顾公平又兼顾效率。多缴多得,天经地义。

综上所述,农村老人的养老金这一很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建立和谐社会,平衡各种社会矛盾。农民养老金的问题解决不好,全民养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就是空谈。希望国家加大制度和体制改革的力度,希望社会层面不同的群体多些相互的理解,希望个人层面也能有自己的应有认识,多尽缴费义务,以换取更高的社会回报。只有三个层面共振才能打造好真正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是吗?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加我的关注,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水流云在草青青


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很低,一个月一百元左右,随着物价的上涨是应该得到一定提高的。一些人反对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一些人认为农民无偿承包者一定数量的土地。的确,农民有一定的土地,现在政策好了,也不用交公粮,但是现在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费用逐年上涨,但粮食价格依然很多,扣除成本农民也赚不到什么钱。再说了,公粮也交了几十年了,以前产量低,但公粮依然不折不扣的完成,自己家里很难吃上白面馒头。现在老了,应该适当提高养老金。

2.一些人认为农民有粮食补贴。粮食补贴是国家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种植面积给予的补贴。但粮食补贴很少,微乎其微。

3.一些人认为农民没有交养老保险。关于保险是没有交是有原因的。实行农保是,年满60周岁的农民是不能交保险的,保险全面实行的年限比较短,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这个不能归咎于农民。

4.一些人对农民有一定的偏见。农民虽然很多文化水平很低,但是觉悟并不低,修水坝,挖河沟等集体劳动以前都是参加的,对国家也是贡献很大的,应该给予更多理解。


星魂扶风


我们敬爱的导师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革命总结出了这么一句话: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也就是说没有农村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农民对中国革命的成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革命史中农村出现了成千上万可歌可泣的支援革命的感人故事,如妻子送丈夫去参军,妇女会组织妇女纳鞋纳衣支前等等,没有成千上万的农民支持那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农民养育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没有农民我们革命部队吃什么,穿什么,再说当时革命部队都是来自于农民,秋收起义就是例子。总之,没有农民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更不用说解放后农民对国家做出的贡献。说千道万在对待农村老人每月养老待遇上应该和城市里退休工人待遇划等号,没有你高我底。广大的农民朋友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