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不理睬他,這樣對嗎?

心理諮詢師趙迪


你好。樓主,其實孩子發脾氣不理他也是不正確的做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幫助那些愛發脾氣的孩子呢?我個人提供一點看法!

我想消除不良因素的最佳途徑,就是對良好的行為加以鼓勵,我們應該消除那些引起孩子情緒煩躁的條件,鼓勵對情緒穩定具有增進作用的各種因素。

而在我們看來,依戀性的養育,是最立竿見影的。所謂依戀性的養育,就是父母對於孩子情感需求給與及時的、有效的回應,如此,孩子很多時候,藉助情緒去宣洩那一部分的不滿,因為能夠得到父母情感上的回應,自然他們會顯得更加容易被安撫。情緒更加的穩定。

首先我們面對發脾氣孩子的時候,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確定發脾氣的起因,我們千萬不要給孩子套上一個帽子,就是說這個孩子就是喜歡發脾氣,因為這樣的一個認定會減少我們對孩子發脾氣原因的一個探究。就像被貼了標籤一樣,任何一個被標了標籤的孩子慢慢的他會將這個標籤認同為自己的脾氣,他也就失去了對自己生氣的探討,他也會認為,我就是一個愛發脾氣的人。

那麼對應的我需要找到一個能夠接受我脾氣的人溝通機會就減少了。

當然,我們在幫助孩子的同時,第二步很重要的就是家長要了解自己,父母應該確定孩子哪些行為會讓自己生氣,這樣你就能知道什麼時候該採取措施,使你和你的孩子免受互相的傷害。

你也可以評價一下自己會對孩子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如果你自己常常是失控的大發脾氣,那麼還是建議您先關閉和平息自己的怒火。

大家可以拿出一張紙作為列表,寫出我的孩子什麼時候表現最好,什麼時候表現最差,那麼在幫助這些發脾氣的孩子時候,我們還需要知道當孩子火山爆發的時候,父母究竟該做些什麼?

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發脾氣是受挫折所導致的,所以千萬不要去忽視它。

其次你應該把對孩子的脾氣爆發,當成你與他親密聯繫的良機,通過幫助孩子擺脫困境,你就可以在他的心裡確立權威和信賴(通過幫助孩子而獲得的權威,和通過打罵獲得的“偽權威”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孩子會很愛你,會以你為榮,很願意聽你的話,到了青春期會願意和你講心裡話等等,數不盡的好處)。

有的時候您的孩子只是想宣洩一下被壓抑的情感,所以可以幫助孩子說出他們還不會表達的心情,比如說:臨睡前,不讓孩子吃糖,孩子生氣了,您覺得該如何回應孩子呢,我們可以嘗試說:媽媽不讓你吃糖,你很生氣對不對,去幫助孩子表達情緒、命名他的情緒,這是對幫孩子建立自我認識很重要的一個幫助。

當孩子已經失控的時候,其實他們往往是希望有一個高大的,充滿智慧的人來親切的抱著他們,安全可靠的監管他們。

當孩子失控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說:“你生氣了,讓媽媽來抱抱你,直到你能控制你自己,因為我愛你”。

我們可以推薦用一系列的繪本來幫助孩子認識情緒、控制情緒,藉助繪本來嘗試從繪本里面的動物爸爸媽媽身上學到一些方法。





素姐姐玩具屋


首先,我想了解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當孩子在發脾氣時,可以先問問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是什麼?這樣會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關心她的,並不是冷漠的。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如果他們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沒有得到滿足時,他們的行為就會發生偏差。所以我們首先要把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搞清楚。

孩子在發脾氣時,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孩子在尋求關注。想想看你平常是不是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呢?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陪伴。陪伴孩子,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和歸屬感。在我們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對孩子說的話要有回應。父母要停止手上的其他事情,不要一邊看手機,一邊與孩子說話。也不要一邊折菜,一邊曬衣服,一邊與孩子說話。而是應該在孩子的身邊,看著孩子與他說話。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感到,你在關注我。一個平常缺少關注的孩子,他總是會通過一些不良行為去獲得別人的關注。在他平常表現好的時候,你沒有去關注他,而當他發脾氣的時候,你才會關注他,於是他就知道發脾氣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二、孩子在尋求權力利。孩子在發脾氣之前,你有沒有命令孩子做某件事情呢?比如要他自己趕緊收拾好東西出門。要孩子吃他不喜歡吃的點心。當父母用一種命令的口吻對孩子說話時,孩子往往是不願意聽的。因此他可能就會通過哭鬧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他在用發脾氣告訴你,我就不聽你的。




孩子在發脾氣時,我們可以怎樣去做呢?

告訴孩子有情緒是很正常的,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可以讓孩子把他的想法和情緒表達出來。"你是感到很傷心嗎?還是感到很著急?"當孩子的情緒被表達出來,以後就會好很多。我們成人可以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我感到__是因為__,我希望__。(我感到生氣是因為你把玩具扔在地上,我希望你能收拾起來。)父母不要認為孩子的情緒就是洪水猛獸。有情緒就要誠實地表達出來。



在家裡,我們可以讓孩子選擇一個積極暫停角。在這個積極暫停角里,可以讓孩子自己放一些他喜歡的物品,在孩子感覺不好的時候可以在裡面待一會兒,幫助自己讓自己的感覺好起來。比如可以放一些玩具、一些繪本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並不能命令孩子,在他有情緒的時候走進積極暫停角,而是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幫助孩子一起製作一個情緒選擇輪,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一些不良情緒。比如打沙包、扔廢紙團、打枕頭、碰拳頭等等方式。這個情緒選擇輪是可以轉動的,當孩子在轉到哪一檔時,我們就採取其中的方法。這種方法會讓孩子感覺到非常有趣,因為是她自己選擇的,所以一般來說,孩子也願意去做。



通過其他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時,他的注意力馬上就會轉移過去。比如:媽媽指著另一個地方對孩子說:"咦!那裡有什麼?""你那本繪本放在哪裡了?媽媽想看一下。""我數十下,看看你能不能馬上坐到我的腿上來?""快來找找,你準備穿哪件衣服?"孩子可能會一邊哭一邊走到你身邊去呢!



有的父母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理孩子,那麼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不愛他的。在他發脾氣時,我們還可以和善的告訴孩子:等你什麼時候準備好了,不發脾氣了,我們再好好聊一聊,好嗎?這個時候你可以讓孩子先鬧一鬧,父母可以坐在旁邊靜靜地等待著孩子。他的情緒慢慢平穩下來。這樣做,我們既沒有縱容孩子,也沒有讓他感覺到 他受到了冷漠對待。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運用幽默的形式。有一些繪本當中會經常談到情緒,把孩子身體裡的情緒當作情緒小怪獸,我爸爸媽媽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來趕跑情緒小怪獸囉!我們讓情緒小怪獸在你的身體裡面哭上五分鐘,好嗎?開始計時啦!等到孩子哭完五分鐘後,然後可以輕輕的撫摸著孩子的後背說:情緒小怪獸被趕跑了,寶貝不哭不發脾氣了!咦!情緒小怪獸真的被你趕跑了耶!然後對著孩子扮一個鬼臉。孩子是不是心情會感到好起來呢?



另外,我們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我們自己也要注意情緒管理。碰到問題,自己先冷靜的思考一下,先處理好情緒,再處理好事情,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感謝您點贊留言或關注,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雨後山林靜


孩子發脾氣時,不建議用不理睬的方式冷處理。

一方面,發脾氣不是孩子的錯,這是由他的發展階段和能力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不理睬並不能教會孩子如何控制情緒、解決問題。

01 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很多大人覺得孩子發脾氣是不乖的表現。還有的人覺得孩子的動機不好,比如想通過發脾氣來讓大人給自己買玩具,所以看到孩子發脾氣時,他們就會覺得很反感,想要治一治孩子。

這其實是很大的誤解。孩子會發脾氣,一般有下面這幾類原因。

1、孩子的自我意識出現,想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卻不斷地被大人禁止。比如想自己吃飯、穿衣服、做決定,可是大人不同意。

2、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結果屢屢受挫,有很強的挫敗感。

3、被大人限制太多,甚至被打罵,因而積累了很多負面情緒,想要找機會釋放。

4、孩子缺乏情緒控制能力,有強烈的憤怒、沮喪感時,會按本能釋放情緒,比如扔東西、打人、哭鬧等。

上面這些原因可以歸結為一點,就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善,發脾氣是他唯一的應對方法。

正是因為孩子還在成長中,我們才要借這個機會引導他、幫助他,而不是用不理睬的方式孤立、懲罰孩子。

02 孩子發脾氣時,我們該怎麼做?

孩子發脾氣不是壞事,這恰恰是我們幫他提升情緒管理技能、培養情商的好機會。

我們需要做兩件事。一是和孩子共情,認同他的感受。二是教他管理情緒,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兩件事的順序不能顛倒。接納孩子的感受一定要放在前面。因為當孩子處在強烈的情緒中時,他的大腦無法思考,也聽不進我們的話。

我們可以撫摸孩子的後背,拉他的雙手,然後幫他把情緒說出來,

“寶貝,玩具壞了,你很難過是嗎?”

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能理解我,和我是一邊的,這樣他才能慢慢平復情緒,聽的進我們的話。

這裡要提醒爸爸媽媽一點,情緒是沒有好壞的。

難過、沮喪、憤怒、嫉妒,這些情緒都是真實的,我們要完全的接納,讓孩子知道你的任何感受都很正常,這樣孩子才不會隱瞞和否定自己的情緒。

雖然情緒沒有對錯,但行為有可接受和不可接受之分。所以等孩子冷靜下來後,我們就要告訴他,

“玩具壞了,你會難過、生氣,這很正常。不過下一次,你要和媽媽好好說話,這樣我才能幫到你。發脾氣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下一次,孩子再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跟他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不過發脾氣的話我沒辦法幫你。等你冷靜下來再來找我吧,我等你。”

說完這句話,我們就可以安靜地陪在孩子旁邊,不對他發脾氣的行為作回應。等他平靜了,好好表達自己時,再肯定他,

“嗯,你好好說話,媽媽就懂你的意思了。”

堅持這樣做,接納孩子的情緒,在他發脾氣時安靜地陪著他,等他平靜後鼓勵他好的行為,這樣孩子就能慢慢學會控制情緒了。

千萬不要用不理睬的方式對待孩子,那樣只會讓他覺得自己是不被理解,不被愛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對我們敞開心扉了。

我是小樣媽,專注分享育兒知識和早教遊戲,喜歡就關注我吧。

媽媽沒時間


孩子發脾氣,對於家長來說,有的真是一件頭疼事。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很多時候都束手無策,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由於他們自我意識在不斷地發展,發脾氣也是正常的一種情緒渲洩。



因此,在孩子發脾氣時,我覺得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發脾氣屬於哪種類型?

國外有心理學家把孩子發脾氣區分為兩種類型:操作性發脾氣和氣質性發脾氣。

所謂操作性發脾氣,是指孩子通過發脾氣來讓父母滿足他的需求。

其實,這種現象還是很常見的。比如,孩子想要某一款玩具,但父母沒有滿足他,孩子就倒在地上哭鬧、耍賴,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為而得到玩具。

所謂氣質性發脾氣,是指孩子氣質中的某些方面受到侵犯,所以做出強烈的憤怒反應。

比如,當父母答應孩子某件事,但最終沒有兌現或是中途變卦,適應能力差的孩子可能會瞬間就起脾氣來。



那麼,面對孩子發脾氣,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1.面對操作型發脾氣的孩子,父母應當堅決的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因為這種類型的孩子往往是帶有目的和意圖的發脾氣。如果自己想要的東西,父母不能滿足他,通常會採用哭鬧、耍賴等這種發脾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表面上看,孩子是哭鬧,實則是威脅父母。

如果這種類型的孩子,父母只是一味的遷就,無止境地滿足孩子。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認為,通過發脾氣就能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此一來,除了發脾氣,孩子就無法學會通過其他方式合理表達自己的需求,更不能讓孩子學會剋制自己的慾望和要求。

因此,面對控制型發脾氣的孩子,父母要堅決的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過,父母可以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父母可以接受的事情上,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一直糾結在自己想要但父母不允的事情上。

另外,有些孩子發起脾氣來比較難應付,面對得不到的東西時,會有種不達到目的不罷體的心態。對於這種情況的孩子,我們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先讓孩子冷靜。

因為孩子小自控力沒那麼強,發脾氣時通常是衝動的心理,才會強烈的要求父母滿足自己的一些要求。一旦過了那個興奮勁兒,他們很快就會淡忘最初的念頭。



2.對待氣質性發脾氣的孩子,父母要學會溫柔地接納。

這種類型的孩子,他們發脾氣只是為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不安,不帶有目的和企圖。這樣的孩子發脾氣,與其說是憤怒的情緒,不如說是難過的心情。

面有這類型發脾氣的孩子,父母要學會溫柔地接納孩子憤怒的情緒。最好的做法就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比如,面對哭鬧的孩子,可以先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讓他感受到父母是理解他的感受,是與他有共情的。

其次,父母還需要耐心引導,幫助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蔡康永曾經說過一句話:“情商高並非指不發脾氣,而是要合理地發脾氣,讓自己的情緒可以順暢地表達,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讓自己和世界都開心。”

這樣通過溝通,可以舒緩或釋放孩子的情緒,甚至還可以避免孩子的無理取鬧。

孩子是父母的擺渡人,而在此之前,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引路人。 願每一個發脾氣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指引,堅定平和地成長。


亦可育兒


孩子發脾氣,家長要分情況去應對,不能置之不理。現在的孩子都是被寵壞了,想要孩子變得懂事,家長必須費心費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的態度決定孩子將來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人父母要多多觀察孩子的舉動,多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說說自家寶寶,有一回,孩子發脾氣,把玩具扔的滿房間都是,這種情況該怎麼辦,要擱以前,我肯定把他打一頓了事,儘管他哭的很兇,但是我不會給他任何安慰,因為我自己也很煩。這是為人父母的失誤之處,孩子還小不懂事,父母為什麼做不好孩子的榜樣呢?在這之前看了好多關於教育孩子的書籍,但是一到發火的時候就拋到腦後。我有個同事特別會教育孩子,她說不管孩子怎麼鬧,家長要剋制自己的情緒,千萬不要情緒化,耐心與孩子交流,弄清楚孩子的需求。這次我受到同事的啟發,沒有對孩子發火,我仔細觀察孩子的舉動,慢慢猜測孩子的內心活動,和他一起交流。我問寶寶你為什麼要亂扔玩具,玩具摔壞了,你就玩不了了,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告訴爸爸?孩子委屈巴巴的說,爸爸一下班就抱著手機玩,不理我,我想和爸爸一起玩,一起寫作業。看看,就是這麼簡單,這麼合理的要求,難道我不能滿足他嗎?



說來慚愧,我都忘了孩子已經叫我好幾次了,我沒有任何行動,這發脾氣就是孩子對我的抗議吧。傾聽孩子的心裡話,我心情五味陳雜,多虧沒有使用家庭暴力教育,要不然就是錯上加錯,這樣直接導致孩子的性格發變化,會膽小怕事,不敢在父母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甚至會產生自卑心理和怯懦心理。


孩子的發脾氣抗議只是想引起父母對自己的注意,他沒有想到發脾氣的後果,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希望他能有個明智而講理的父母。所以作為父母要剋制自己的脾氣,千萬不要盲目處理孩子的問題。耐心,細緻的弄清孩子發脾氣的原因,要不然這樣的行為多來幾次,會在孩子童年留下陰影。

父母不應該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時候繼續玩手機,不理睬孩子,這就需要父母有一定的剋制力。這樣子的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才能讓孩子有更美好的童年,才能讓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如此溝通才會有更好的結果。記住,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愛發脾氣大多會是父母日常生活中影響的。


勤勞的小問號


兩歲孩子哭鬧是經常的事情,家長如何對待,對孩子內心的變化影響很大。

俗話說三歲看大,孩子三歲的時候會初步形成對外界的態度,同時形成自己的一套應對方式。這些跟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的哭鬧關係很大。

當兩三歲的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不離開孩子。因為父母離開,孩子體驗到的是被拋棄感。這會讓孩子對外界形成“恐懼感”,同時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長大後會呈現“退縮“的狀態。

第二,不斥責打罵孩子。孩子的哭鬧原本是表達訴求,但是遭受到的是打罵,這也會形成孩子對外界的“畏懼感”,孩子長大後會呈現迴避的狀態。

第三,如果父母能夠溫和而堅定,不帶敵意的堅決,接納情緒,但堅定保障規則,那麼孩子對外界的感受是“接納的,安全的”感受,長大後會形成積極的探索狀態。





未成年心理與家庭教育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採取不理睬的方式,這樣的行為會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

一、孩子渴望被父母看見

其實不管是2歲的孩子,還是成年人,我們都希望別人能看得見的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身邊最親近的人。

當自己不開心發脾氣時就是想通過這個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而這時父母選擇忽略,那對孩子的傷害就大了,孩子為了讓父母能看見自己的不開心,就會通過其他方式,或許剛開始他只是有些哭鬧,但後來就會演變成大哭、砸東西、咬人、變得更有侵略性。

二、孩子渴望認同

忽略孩子的感受,不理睬他,就是在孩子需要你關心的時候,你一個轉身切斷了和他的聯繫,就好像他正冷的瑟瑟發抖,你又給他身上到了一盆涼水。對任何人來說,那種感覺都是要命的。孩子就像走入一片黑暗,很害怕,卻苦苦找不到出口。設想一下,如果你特別難過,因為一件事發脾氣的時候,你的先生不關心你,反而摔門而去,不搭理你,你對他是什麼感覺呢?會不會很絕望?

不管孩子是0歲還是已經長大,孩子發脾氣時不理睬他都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在孩子發脾氣時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愛是強大的。


子謙媽媽育兒經



首先用一句話回答您的問題:孩子發脾氣,不理睬他,是不對的。

孩子發脾氣,當下家長可以有兩個步驟去解決。1.解決孩子情緒,2.解決孩子問題。也可以有一個方法斷絕“後患”,讓孩子少發脾氣。

先說解決的兩個步驟。

第一步,解決孩子情緒

父母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接納,並不表示認可,但一定不能無視。

比如有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說“我不要”“就不幹”或者大哭,當孩子表現出明顯過激的行為和話語時,其實並不是真的要做那些事,而只是在宣洩情緒,就像大人天天說“不想上班一樣”。

這時候,你只需要傾聽就好了,可以轉過頭,用“嗯”、“是這樣啊”、“哦?”這些話,來表示自己在聽,或者要詢問為什麼。

這樣孩子就會說出自己為什麼想要那樣做,其實孩子說完之後,你就會發現,他們不過是因為某些事,在生氣而已,並不是真的想要忤逆你。

接著你可以描述出孩子的感受:“因為xxx(發生)了,所以你很生氣。”

例如:“寶寶玩得很開心,媽媽要你收拾玩具,你不高興了。”

初步解決完孩子的情緒,接下來,具體用三個做法解決孩子問題,我們提到的大原則“先情緒,後問題”也會貫穿始終。

第二步,解決孩子問題

一、描述行為

參考句式:

1.我看到/我注意到……,後面可以是孩子的行為,也可以是孩子的情緒。

只講事實,不去評論。比如看到寶寶沒有收拾玩具,家長可以說:“我看到地上玩具很亂”,而不是“你如何如何……”“你真是怎麼樣怎樣……”的表述。

當孩子聽到你講的只是事實的時候,他更容易接受。假如你帶入了自己的評論,孩子很可能因為不認同你的評論,而不願再聽你說下去,或者直接打斷你,反駁你。

二、描述感受

參考句式:

我覺得/我擔心/你覺得/……

在我們和孩子進行一個心理連接後,告訴他們,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感受。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們可以對他說:我擔心你下午會餓,而且離晚上吃飯的時間還很長,你覺得呢?

三、表達信心、希望或者問題的解決

參考句式:

我相信下一次……

我希望你能夠……

你希望我怎麼幫助你……

你現在想做什麼……

到了這一步時,大人和孩子的情緒基本都穩定下來了,因此這個時候需要和孩子達成共識,表達出父母對他的信心和期望,也可以讓他自己想解決辦法,父母根據孩子想的辦法從中引導即可。

孩子自己想出來的辦法,他會更願意遵守,而如果是我們要求他們的,效果反而沒那麼好。

教孩子正確表達需求,讓他少發脾氣

如果孩子發脾氣要勺子吃飯,不用筷子怎麼辦?他可能會哭,指著勺子著急、扔掉小飯碗。家長應該生氣嗎?

安撫完孩子情緒後(詳見第一步),你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了。你可以告訴孩子:“你是想要勺子嗎?來跟媽媽學,說‘要勺子’。

如果孩子跟著學了,你可以把勺子遞給他,並跟他說“以後要告訴媽媽,你想要什麼,媽媽才能拿給你哦,不然媽媽不懂你在說什麼。”

這樣重複幾次之後,孩子就習慣表達了,顯得特別通情達理。不僅有事情都會跟你好好說,而且會舉一反三,吃飯時不止會表達想吃什麼,還會表達不要吃什麼,語言表達能力飛昇。

另外,對於三歲前的孩子來說,他們幾乎是不需要負責任的,一切都是別人提供服務,他們頂多提出需求。

而,三歲左右的孩子,就要明確自己的責任了,也就是,要養成為自己負責的思維模式,不能什麼都依賴大人,把使喚大人當成理所當然。這樣以後會養成依賴的習慣,而且會越來越不懂得感恩,只會使喚父母,沒有一點心理負擔。

這一點,可以參考的做法是,孩子玩完玩具,讓他自己收,如果孩子不情願,就幫他一起收,但不會替他收,不管他收得多慢,都配合他的節奏,讓他主導。

吃飯時,如果孩子說不餓,就放他走,到下一頓飯之前,不給他任何東西吃,讓他記住餓的感覺,下次,他就不會任性不吃飯,因為,不吃飯是自己捱餓。

孩子上學磨蹭,家長應該是最不急的那個,因為遲到的小朋友會在門口罰站,這挺丟臉的,他磨蹭一次之後,自己就不想遲到了。

說了挺多的,最後小結一下。

孩子發脾氣,冷處理,不行。家長應該參考的做法是,先解決孩子情緒,再解決孩子問題,解決孩子問題也分三步1、描述現象,2、描述行為,3、給出未來可行的解決方案。

想要讓孩子少發脾氣、不發脾氣,一定要學會讓孩子主動表達需求,並且父母不要事事上手,造成“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狀況。雖然短時間孩子會受一點挫折,但是長遠來說是對孩子好習慣的養成有很大好處的。

您的孩子還小,現在慢慢調整教育方式,一定能有比較好的效果。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更多育兒乾貨,我們會定期在頭條號進行推送,您可以繼續關注,感恩!


飛慕課


以上回答五花八門,大致看了一下,基本都是寶媽在回答,不靠譜的居多。

首先,孩子也是人,成年人有自己的情緒,孩子一樣有自己的情緒,是情緒就必須發洩出來。

今天有個案列,有一個4歲的孩子情緒很容易失控,不能及時滿足就被點爆,媽媽抱怨說自己苦口婆心的講道理沒有一點用。其實,成年人也是一樣,試想你情緒失控時有人對你說教你能聽進去嗎?肯定會更加失控。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最好就是讓他呆在情緒中,作為家長我們只要接納就好了,可以抱著孩子,撫摸孩子平復其情緒,千萬不要說:別哭了、別鬧了之類的話,等孩子情緒平復後再去試著用非暴力溝通去同情、同理,比如:現在好點了了嗎?我們可以談談嗎?你覺得發脾氣有用嗎?這時從感受層面入手比純粹的說教有用的多。

建議有此類煩惱的寶媽去買一本《非暴力溝通》,一定會讓你的親子教育和夫妻關係受益匪淺。


永州樂寶教育機構


對於孩子正在發脾氣,父母可以這樣做出反應:

可以不理睬他,如果大人不關注他,他自己就會停止,可以告訴他們,哭鬧是沒有用的,只有好好說話才能引起父母的關注,如果孩子一發脾氣,父母就滿足他的要求,下次他有需求的時候,就會用發脾氣來威脅你。

父母可以用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讓他停止哭鬧,比如孩子在耍賴時,父母可以用拿出孩子最喜歡的玩具,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就會停止哭泣,來和你一起玩玩具了。

孩子在哭鬧時切不可和孩子大吵大鬧,這樣會延長孩子發脾氣的時間,而且負面情緒會在不久的將來重複出現;孩子在發脾氣時也不要和他講道理,這時講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等他平靜下來了,現和他談談,效果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