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被严重高估的名将?

别酒怯流年


刘峙是国军二级陆军上将。

不过,就他的才能而言,顶多也就配当个师长,再高些的职务就是才不堪用了。

可蒋介石给他的职务可比师长大得多了,像什么战区司令,剿总司令等等。原因嘛,也很简单,他对蒋介石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就算才不堪用,纵然对国对民对军不利,也是影响有限。但在生死存亡的战争时期,那就太致命了。

抗战时期,刘峙任战区司令。他统率的军队对日军不是“望风而逃”,而是“闻风而逃”,还没看到日本鬼子的影子呢,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人们戏称他为“飞将军”。

解放战争初期,他率30万军队,对解放军中原军区层层包围,层层封锁,长达8个月之久。他认为要对付包围圈中的6万解放军,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可谁知内战一打响,中原军区兵分三路,声东击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了他的包围圈,完成了中原突围的任务。跟着刘邓大军又过黄河,歼灭了他的整编第三师赵锡田(顾祝同的外甥)部。结果蒋介石大为恼火,恨其无能,把他的官职给撤了。

等到1948年5月,他又被重新委以重任。当时,桂系的李宗仁当了副总统,蒋介石害怕桂系的两员大将都在京幾,会被他们合起来谋了自己的位子,于是就把白崇禧的国防部长的职务给撤了,让他去当剿总司令。可他又怕白拥兵自重,威胁到他的地位,结果又把中原的兵力活生生的分成徐州和武汉两大块。白崇禧当了武汉的剿总司令。而原来驻守徐州的顾祝同升任了参谋总长,于是,刘峙就被任命为徐州的剿总司令。

此任命一下,令人哗然。当时有人说,徐州乃京畿门户,理应派一员虎将(指白崇禧)来镇守;就算派不出一只虎,起码也应该派条狗来看门。可如今却派了头猪来,怕是这门要守不住了。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把这“笑话”讲给顾祝同听。顾祝同很是无奈,说:“徐州剿总的人选,我们考虑过两个人。一是刘经扶(即刘峙),二是蒋铭三(即蒋鼎文)。蒋铭三日嫖夜赌,不理公事,比较起来,还是刘经扶好一点。”呵呵,照顾祝同的解释,原来国民党里还有连“猪”都不如的上将。

这个被部下讥笑为“猪”的司令当然指挥不了徐州剿总下属的80万军队了。结果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中,被60万的解放军打败,歼灭了55万人。蒋介石气得直发火,把他的官又撤了,还要查办。但没办法了,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连自身都难保了,哪有工夫去查办他呢?

解放后,刘峙逃到了香港做寓公,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当时有一批他的部下也逃到了香港。由于生活无着落,就结伙上门“打土豪”,敲诈了他一大笔钱。眼看香港熟人太多,于是他赶紧拖家带口逃往南洋。

第一站是新加坡。结果人生地不熟,一下船就被打劫了。没办法,赶忙又转往印度尼西亚。由于他用的是假护照,雅加达的海关人员哪里会想到,眼前的胖子会是陆军上将呢?见他穿得像个富贵人家,就狠狠的敲诈了他一笔。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刘峙虽然心里有火,但他也没办法。

经过这么一翻折腾,他的钱财也就所剩无几。他东拼西凑,弄了一笔钱,想做点生意。但将军做生意,专业不对口,连亏带蚀加被骗,钱很快就没了。好房子是没得住了,刘峙只好搬家,到郊外去。虽说郊外治安不好,但他也管不了这么多了。好不容易安顿好家,吃饭又成问题了。好在当地华人华侨多,有教授中文的学校。刘峙的太太黄偑芬(确切的说是三姨太)是师范大学毕业,懂得教书,在当地华文学校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才解决了家人的吃饭问题。而刘峙呢,无事可做,就当起了家庭主夫,除操持家务外,就是整天拿根棍子,看家护院。

不过,事情很快有了变化。1952年初,黄偑芬接到香港打来的电报,说家人病危,要回家一趟。她舍不得扔下自己的工作,就去找校长商量,在他离开的时间里,让她的丈夫来代课。校长答应了,就让刘峙来教语文和地理。刘峙到底读过书,还当过将军,教小学语文和地理当然是小菜一碟了。特别是他教地理时,采用堆沙盘教学的方法,大受学生欢迎。唉!想不到堂堂的陆军上将,居然去当了小学教师,实在难堪。更让他难堪的是,当时印尼华人学校的教材都是从大陆买来的。在那个年代,政治色彩非常浓,语文书上都是“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刘峙天天面对这些课文讲课,那滋味实在不好受。后来经过他一再争取,学校终于放弃大陆课本,转而购买台湾的。这也是他日后向蒋介石邀功的地方,说经过他不懈的争取,终于避免让印尼华人华侨“受赤祸毒害”。

如果没有什么事,刘峙的后半生应该就是教书育人了。可没想到一件事情的发生,打破了刘峙生活的宁静。有一天,刘峙翻看报纸,发现居然有人假冒他的名义在当地报纸发表文章评击时政。真刘峙在此,岂能容假刘峙胡来!他愤而投书报社辟谣。这一下可就热闹了。自从淮海战役以后,关于刘峙的消息越来越少了。有人说他被蒋介石软禁了,也有人说他在香港当寓公,还有人说他被统战回大陆了,等等等等,可谁也想不到,他居然沦落到印尼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当印尼政府得知蒋介石的一名上将在本国后,也吃惊不小。因为当时印尼和新中国已经建交了。印尼国家安全局人员马上找上门来,要求他不要发表不利于中印关系的言论,遵守印尼的法律。由于刘峙为补贴家用,当了两所学校的老师。这两所学校为了提高声誉,都嚷着要给刘峙上将举行祝寿活动。两个学校为争主办权还打起了官司。经过新闻媒体一报道,远在台湾的蒋介石也知道了刘峙的下落。他害怕这个饭桶将军再闹出什么有损他本人和国民党声誉的事,赶紧派人去印尼把他接回台湾。后来,刘峙在台湾当上了“总统府国策战略顾问”、“大陆光复委员会委员”等等虚职直到去世。


血染战旗红


项羽,骄傲自大,一辈子没打过败仗,最后一仗败了,丢了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