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致谈起:地产巨头做汽车 八成以上不靠谱?

上海车展期间,数十位观致经销商走上展台维权,这是去年12月以来,观致经销商发起的第二次“集体维权”事件。

一面是宝能强硬回复,一面是经销商生存困境。从2017年末宝能这个“外来者”入主观致以来,质疑之声就从未断绝。

2018年,观致销量达到6.32万辆,大涨322%;但今年一季度,销量数字迅速萎缩到824台,同比大幅下滑92.8%。销量变化之快,有如云霄飞车。

新产品推出缓慢、经销商频频维权、管理层人事动荡,这个曾经率先走向“高端化”的自主品牌,似乎已到了危险的边缘。观致能否“自救”,又应如何“自救”,以宝能为代表的“外来者”到底能不能做好汽车?围绕这些话题,营造社沙龙第6期,让我们共同探讨。

营造社沙龙 | 从观致谈起:地产巨头做汽车 八成以上不靠谱?

本期研讨嘉宾

搜狐汽车首席评论员 钟师

Autodealer中国汽车经销商创始人 麦迦

汽车K线创始人 陈楚

营造社沙龙 | 从观致谈起:地产巨头做汽车 八成以上不靠谱?


新势力:外来者不一定是野蛮人

“外来者造车为何难成功,宝能确为“野蛮人”?”

钟师:房地产巨头做汽车,八成以上不靠谱

宝能入主观致不要看它提出了什么大的计划,要看实际执行的效率。观致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至少每季度要给公众一个详细的交代。对于观致能不能转危为安,大家都很关切,毕竟这是一个公众关注高的自主品牌。宝能入主后基本没什么声音,特别产品等各方面的信息,反倒是人事变动多,这一点比较遗憾。

但外来者也不等于“野蛮者”,这几年汽车产业热度高,尤其新能源车吸引力大,新的机会吸引各路投资者纷纷进入。大家也抱着不同的动机,房地产企业可能更多是出于别的意图。说句实话,机械制造业对房地产企业吸引力很低,因为汽车制造利润很低。如果是房地产巨头来做汽车,我觉得八成以上不靠谱。

互联网巨头相对靠谱。汽车正转向智能、互联和电动化,互联网企业本身智能网联方面的业务可以介入汽车。虽然电动化方面他们没有优势,但自己的智能互联技术可以嫁接进来,这对它是有利的。当然也有投机成份在,但至少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是认真想做汽车。

其实不管背景,光有钱也好,关键要看钱是不是真正花在研发和制造上。只要不是有别的动机,比如玩土地或者玩资本市场圈钱,就无所谓。

资本是无罪的,进入者成分不重要,行动的轨迹更重要。

营造社沙龙 | 从观致谈起:地产巨头做汽车 八成以上不靠谱?

陈楚:外来者进入是好事,可以推动汽车产业进步

从交强险数据看,2018年观致上牌量3.48万,比2017年的1.83万多了89.8%。今年1到3月,虽然批发数据只有824台,但保险数达到1.49万,同比增长了346.1%。

不管是不是内部促销,宝能进来以后观致销量是提高了。宝能进入观致,从资本角度看其实是件好事。原来在奇瑞旗下,奇瑞业务线太多,顾不上观致。宝能进入带来了很重要的资金,也找来了李峰、蔡建军、陈思英这些人,但双方化学反应没有达到预期。

从观致融资来看,宝能第一笔钱打了过去,但后续还有60几亿一直没公布时间。之前宝能规划很大,产能总规模超过百万,随着李峰等人离开,现在基本没声音了,是不是资金出了问题?还有之前提出一年100亿研发投入,钱花哪儿去了?

汽车行业新进入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第二类是宝能、华夏幸福这样的资本方;第三类是传统汽车人创业,比如丁磊的华人运通。这些企业未来可能会做出一些东西,或提出一些新的概念。从这种角度,这些外来者是好事,能推动汽车产业进步。

新零售:老关系要处理干净

“经销商维权为何频发,新零售有无出路?”

麦迦:行业两极分化是大趋势,做新零售关键是提升用户体验

现在有很多经销商维权,这是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在下滑,经销商作为一线经营者会最先感受到市场的波动和压力。另一方面,包括最近出现的奔驰车主维权事件,说明用户、经销商的维权意识、维权能力,还有维权发声渠道跟企业不一样。

具体到观致上,现在情况主要是车不好卖,很多经销商想退网退不掉,这也是行业老大难问题。正常退网按照国家规定,厂家要回收一部分资产;但经销商买地、建店的费用都赔了,很多车辆厂家也不会回购。

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宝能负面的评价,也有声音认为宝能想借助牌照拿地。我们善意地认为宝能想做好汽车,但目前为止没有看到实际动作。经销商心更寒,他们看不到改变的迹象。

新零售有三个特点:提升效率、减少成本、深化服务。一个比一个难,特别是最后一个。

从大环境上说,为什么会有新零售这个概念?中国未来就业人口会越来越少,服务行业缺少生力军,做线上或无人零售,能减少人力和服务成本,对企业来说是好事。新零售未来也是有发展前景的。

但新零售还要深化服务。有些概念看起来很美好,你真去体验就是另一种感觉。现在的无人零售店服务体验是打折扣的,没有有人店服务体验好。具体到汽车新零售,改变物权转移方式比较容易,但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结合人车交互特点,现在还没有成功范例。只是以物权转移思路去做汽车新零售,而不是通过更精准的用户数据,越往后会越走不通。

营造社沙龙 | 从观致谈起:地产巨头做汽车 八成以上不靠谱?

陈楚:新零售是未来趋势,宝能让经销商对经营风险担忧

新零售首先是未来消费趋势,现在00后也18岁了,完全可以买车。这是完全互联网化的一代,他不需要像父母那样去4S店买车,或者特别偏爱一个品牌。对新销售模式,他们接受程度会更高。

第二从汽车企业角度讲,现在做新零售确实很困难。技术还做不到真正的大数据工业4.0或定制化,只能批量生产销售。

第三,随着京东、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巨头介入越来越深,他们对传统汽车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阿里、苏宁这些企业已经深度接入整车营销。只要能提高销售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做新零售不是不可能。

宝能作为汽车行业新进入者,对这次经销商上展台维权回应很强硬,觉得他们是闹事,这是以往从来没有的。观致现在做联动云,还跟京东做一些新场景零售尝试,这在未来会极大影响到传统汽车经销商的销售和盈利。

宝能现在要去动汽车经销商核心利益,观致五折开卖,给经销商造成很大心理风险。宏观环境是一方面,宝能作为新进入者,引起经销商对经营风险担忧,这是经销商跟企业对抗的核心所在。

营造社沙龙 | 从观致谈起:地产巨头做汽车 八成以上不靠谱?

钟师:汽车新零售落地非常困难,宝能强势是出于地产巨头的思维惯性

新势力造车喜欢贴新零售的标签,但实际上,新零售在汽车行业还没有看到任何落地的东西,不像互联网企业的盒马鲜生、无人店,这些东西虽然规模不大,但看得见摸得着。

汽车行业提这个概念当初是受到特斯拉影响,用“新零售”来吸引眼球。但特斯拉也是逼不得已,因为当时美国没有投资人愿意投它的4S店。实际上在老企业要做新零售是非常困难的。以前的经销商资产怎么处理?这个问题非常纠结,企业不可能两条阵线同时作战。新势力造车这方面是一张白纸,而且鉴于现在投资商对4S店模式不看好,这倒是他们的机会。

新零售对过去系统全部改造,这个对新、老车企都很困难。企业要有强大的数据运作功能,和高度智能化的柔性生产线,能够接受复杂订单,这个非常困难。目前为止喊口号的很多,但做好落地的没有一个。

汽车新零售进化过程缓慢,还需要很长时间,10年、15年都有可能。更重要在于,汽车新零售还没成熟时,汽车消费模式可能又发生了变化,比如共享用车。未来年轻人到底喜欢什么用车方式?新的模式会是什么?这些问题很有意思。

最后总结一下,汽车新零售对年轻一代汽车消费者来说,是可以完全接受的,他们的消费习惯和父辈不一样。现在难度在于厂商自己的技术能不能到位,年轻消费者能接受新的方式不等于他能认可你体验不好的方式,这是两个概念。

说回经销商的问题,厂家和经销商处在强弱对比不对称的关系下,某些格式合同厂家比较强势。经销商当初签约时,不会想到自己死亡出局时残值还能保留多少。这个问题经销商一般在心理上会故意回避,这跟人的心理是一样的,大家就像鸵鸟一样。最后情况不好,经销商再去困兽犹斗,也谈不上什么契约精神。

宝能入主观致时,有一套资本的运作方法和诉求,它的真实目的从来没有对外宣布过。汽车行业对宝能进入观致的政策意图有很多猜测,现在看,经销商利益对它来说处于很次要的地位,无足轻重。

宝能做房地产出身,这个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心理上习惯了强势。房地产行业里,所有建材设备供应商都是弱势群体,这跟汽车不一样。房地产巨头一直对上下游供应商很强势,宝能把这个思维习惯带到了汽车。

如果宝能真的要玩新零售那也好,但可以通过平稳的赎买政策来做,把所有经销商一笔钱打发掉,该收购的收购,该卖的卖,不再要传统经销商自己去玩新零售,就像特斯拉那样也行。宝能不是没钱,经销商也不多,这个问题真处理起来很容易。但现在经销商问题不解决,又忽悠新的营销方式,引起很多矛盾,激化了问题。最后经销商做困兽之斗,弄出维权这种事。

新团队:发挥不了真正作用

“日籍团队入驻,会给观致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钟师:日籍团队作用有限,留给观致时间不多

日本新团队进入观致,也有一些机缘巧合。雷诺日产联盟经过大的政变,内部派系复杂,很多优秀专家和营销人才流失出来,把他们吸纳进来机会很好。

宝能这次选的日籍高管,基本是智能、互联、电动方面的专家,估计是想包装一下新能源车概念。观致平台技术现在不清楚,包括GEV新能源平台,没有具体描述:这个平台到底花了多少钱不知道,平台上的新车型一个都没有,相当于子虚乌有的东西。

这些日籍专家是好专家,但要在好的平台基础上才能做加法。现在车都没有,新技术要安在什么产品上?平台没做好,平台之上的东西就是空中楼阁。

这些专家更多是做个摆设,吸引资本市场或者其它东西,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估计这些专家撑不了一年时间,就该去哪儿去哪儿了。他们到中国体验、了解一下,对自己职业生涯也是过渡,刚刚被洗牌出来,作为临时落脚,来观致也没什么坏处。他们呆不长,摆设作用也有限。

观致有点油尽灯枯的感觉,一是资金,另一个是人才。各种不确定因素和负面内容越来越多,好的职业经理人不愿意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赔进去。现在没人敢去,营销、技术人才都空了,这时候即使再有资金,重建团队时间也耽误不起。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开始末位淘汰,观致根本赶不上了。倒退十年还有成长的过程,市场允许你有生存时间,现在观致已经没时间了。

陈楚:奇瑞支持越来越少,日籍专家“远水不解近渴”

从纵向看,观致最早是奇瑞和以色列的公司共同投资,早期来看是有技术的。

但这几年没有产品,事实上说明观致研发体系随着奇瑞开始聚焦母品牌,导入的资源非常有限。现在陈安宁离开,尹同跃更看重的是战略调整,回归一个奇瑞。宝能成为控股股东后,奇瑞股份越来越少,现在只有25%。奇瑞未来会不会继续给观致输血,是个未知数。

目前来看,我对观致研发状况不是非常看好。自主品牌中好一点的吉利、长城、比亚迪,包括广汽、上汽,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但观致没有,现在销量最好的还是观致5,这都上市多久了?对于观致日籍团队,外来的和尚有时候不一定好念经,远水解不了近渴。没有奇瑞这种强大的原始团队支撑,光靠宝能有很大问题。

麦迦:从市场角度看,还是要建立新营销体系

我对日籍团队了解不多,从市场角度反向推导一下,不管你技术、产品怎么样,最后的问题都是怎么确立销售体系,让市场接受你。

目前我得到的内部消息,宝能也在组建新零售团队,希望像宝沃一样做“千城万店”。但现有经销商能力和新模式不匹配,经销商不管学历还是营销意识,都不能支撑起新体系。厂家自己要在营销行为、营销体系上给经销商起督导作用,否则延伸到终端肯定卖不好。

新产品:问题在于要跟上市场

“新产品推出缓慢,观致的症结在哪?”

钟师:观致不是生不逢时,而是商业运作策略不当

我不太同意以前奇瑞领导说:观致产品是好产品,但是生不逢时,好的太早了。

这个产品当初确实是认真在做,成本很高。观致3、观致5,在当初那个年代自主品牌里也是耳目一新,有很多亮点。但用户为什么不买单?不是那时候用户的审美观只能买夏利,而是中国市场已经风起云涌,大量好车出现,观致商业运作上轻敌了。

观致产品成本高,聘请过很多外籍人员,运作成本也很高。厂家觉得观致是自主品牌里品质感最好的,所以价格也理应卖得最高。逻辑上,我们能理解奇瑞团队高层的心理,但交给市场时,要实事求是。市场是按照消费者接受的产品定位来定价,你的产品和速腾一个价格,基本就把自己带到了不归路上。

陈楚:产品线过短,没有回旋余地

观致最开始定价偏高,后来又大幅下滑,给了很多优惠,快跟奇瑞一个水平,这对品牌伤害很大。

从2007年成立,到现在观致有12年了。这么长时间,到现在一共有四款车,没有新产品是很要命的。还有一个严重问题是没有奇瑞输血,几年换了三任CEO。

从陈安宁任上开始,观致声音就弱了很多,更不用说现在宝能接手。观致八年换了五任销售老总,企业经营战略没有持续性;一把手来回换,企业人心不稳,怎么去持续推进企业发展?

总体来看,现在观致的问题非常大,不是原来所说的“小而美”,他现在更像十年前或转型前的吉利,销量构成单一,产品线太短。这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下,几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观致困局:宝能退出可能是最好结果

“新能源会是重生机会,观致还能否自救?”

钟师:时机已经错过,未来出路只有被收购

我们看到了观致的出生,也有很大可能会见证它的消亡,因为市场机会已经没了。这不是你努不努力的问题,即使有外部输血也来不及了。生机勃勃的新造车势力攻势太猛,传统车企更不会给你机会。

观致未来的出路只有改嫁成别人的生产基地,它的生产设备、位置、地方政府支持等硬件条件挺好的。成为别人的附庸,这是它唯一生存下来的方法。在中国汽车市场前进道路上,有几个企业能长成大树:比如长城、吉利、比亚迪,肯定很多企业要做别人的铺路石。

从这一年多的行动轨迹看,我觉得宝能是一个“野蛮人”。对于宝能介入汽车市场的心态,我们有很大的问号;现在商业上没有任何起色,内乱纷争不断,这是野蛮人的特征。

宝能不如见好就收,现在没投太多钱,赶紧找一个好东家转手。汽车行业不是所有资本都能玩得转的,我觉得愿赌服输最好,不要再挣扎下去,否则把一个企业拖死,对观致也不公平。

陈楚:重新与奇瑞合作,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我给姚总提个意见,现在他不应着急剥离出奇瑞体系,暂时需要一根拐杖。虽然之前很多年没有什么新产品,但是从产业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和成本分担角度讲,跟奇瑞保持联系其实是好事。

从汽车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看,不可能一夜之间新能源就占主导,最近新能源还出了很多问题。与新造车势力相比,跟奇瑞有联系是观致的优势,传统车、新能源车都能造,反而过快转移到新能源未必是一件好事。

现在房地产市场不如以往,宝能也是在赌一把。如刚才说,它可能赌的是新能源这。但新能源观致没有真才实料的技术支持,不是说花钱买就可以做到的。

麦迦:做技术机会不大,现状并不乐观

像丰田这样的企业,新能源包括氢燃料技术有很深积累,这是技术派实力派。

观致要走这条路很难。虽然产品过去有一定口碑,但需要重塑在消费者和经销商心中的品牌形象,善待经销商,给经销商建立信心。渠道是很重要的。

很多经销商死掉,都是因为玩房地产让资金链断掉。去年丰田销量30%多的增长,还是有经销商倒闭,都是因为玩房地产。看宝能的现状,我不太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