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行第一個真正名牌大學畢業生,與侯寶林一起創立新型師徒關係

80年代初,曲藝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歡,一位年輕相聲演員問鄰座的中年人:“您是誰的弟子?”中年人說:“侯寶林、馬三立、常寶華都是我的老師,但我沒拜過師。”年輕相聲演員面露不屑,問旁邊的姜昆:“他沒有門戶,也是說相聲的嗎?”姜昆毫不客氣地回答:“無門無派怎麼了?你給他提三年鞋也夠不著他那水平!”

這個中年人就是“歌頌型相聲”的創始人和開拓者,曾任中國曲協、湖北省文聯副主席的夏雨田。相聲的本質是諷刺,但馬季曾說,相聲可以歌頌,他表演的相聲《女隊長》,是歌頌型相聲的開山之作。《女隊長》的作者就是夏雨田,他也是第一位真正名牌大學畢業的相聲演員。

相聲行第一個真正名牌大學畢業生,與侯寶林一起創立新型師徒關係

夏雨田

夏雨田(1938—2004)生於北京,畢業於華中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後曾到中學任教,一年後進入武漢市曲藝隊說相聲。夏雨田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父親與老舍先生是好友,得知兒子放著老師不當,執意要去說相聲,便去找老舍訴苦:“說相聲的,出不了莎士比亞。”一輩子熱愛相聲的老舍說:“未必。”

當時的武漢市曲藝隊有三位北方相聲演員,王樹田、康立本、楊松林。王樹田是天津人,李壽增的弟子;康立本是河北省三河縣人,師從相聲大師張壽臣;楊松林是保定人,拜笑壇怪傑張傑堯為師,藝名“小蘋果”。

1950年4月,這三位相聲演員與“藝聯鼓書社”一同到武漢,在民眾樂園演出。其中康立本是因為與師父張壽臣之間分歧較多,無奈離開天津,獨自南下闖蕩。1953年武漢市曲藝隊成立,王樹田任隊長,康立本、楊松林任副隊長。

相聲行第一個真正名牌大學畢業生,與侯寶林一起創立新型師徒關係

夏雨田

夏雨田到武漢市曲藝隊後,正是萬象更新的年代,相聲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理所當然要歌頌新社會、新事物,歌頌新時代湧現出來的英雄、模範、先進人物。夏雨田深知藝術來源於生活的道理,他跑到大悟、洪湖的鄉下,跟農民一起下地種田,細心觀察農民的勞動、生活細節,體會農民的喜怒哀樂,寫出了《女隊長》《公社鴨郎》兩段相聲。

馬季、郭全寶合作表演了《女隊長》,馬季評價這段相聲:“包袱兒越響,思想性就越深。”周恩來總理看過《女隊長》後對馬季說:“你們用相聲這一傳統藝術歌頌新社會、新人物,這段作品內容好,形式也好。但是,我作為觀眾,也給你們提點意見。女隊長的行頭能不能改一改?新社會的新人物,為什麼不能穿新行頭?”從這時起,相聲演員捨棄了大褂,開始穿制服登臺。《女隊長》的文本被巴黎第七大學選為教材。

舉重運動員陳鏡開打破世界紀錄、乒乓球運動員容國團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夏雨田備受鼓舞,創作了《體育之花》。楊松林甘願給夏雨田量活,兩人合作表演《體育之花》,演完後夏雨田滿頭大汗,看看身邊的楊松林,臉不變色心不跳,泰然自若。他想明白了,自己沒正式練過基本功。

相聲行第一個真正名牌大學畢業生,與侯寶林一起創立新型師徒關係

夏雨田

於是,夏雨田找到曲藝隊裡的康立本、楊松林、王樹田等老藝人,一個個找,一招招學,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加上獨特的藝術天賦和紮實的文化基礎,夏雨田終於掌握了相聲藝術的基本功。1962年市曲藝隊改製為武漢市說唱團,夏雨田任副團長。

60年代初,相聲大師侯寶林、劉寶瑞、馬季等應邀到武漢演出。武漢市文化局局長巴南岡提議,請侯寶林為武漢培養幾名相聲新人,並想讓夏雨田、胡必達拜侯寶林為師。侯寶林爽快地答應下來。劉寶瑞也說:“這兩個人,就是你們不提,我們說不準還向你們要呢。”

拜師儀式定在武漢揚子江飯店。劉寶瑞為引師,馬季擔任司儀。但儀式舉辦前,夏雨田跟巴局長說:“我一直把侯老當做老師,但不想拜他為師父。我希望相聲界能開創一種新的師生關係,而不是傳統的師徒關係。這樣更有利於博採眾長,也更有利於相聲藝術的健康發展,更有利於百花齊放。”

相聲行第一個真正名牌大學畢業生,與侯寶林一起創立新型師徒關係

侯寶林

巴南岡局長十分著急,但侯寶林得知夏雨田的想法後卻特別高興,因為在侯寶林心裡,一直希望能把相聲帶到一種新境界,一直希望相聲界能推陳出新。當天晚上,夏雨田去飯店拜訪侯寶林,兩人聊了兩個小時。

侯寶林對夏雨田說:“你我雖不是師徒關係,但你是真正得我真傳、真正瞭解我的人。前幾年,我、劉德智等人在老舍先生的幫助下,改進相聲,淨化相聲語言,從你開始,咱爺兒倆再幹一件更有意義的工作,對傳統的師徒關係進行改造,倡導新型的同志式的師生關係!”此後,侯寶林即便收徒,也不再講究繁文縟節。

相聲行第一個真正名牌大學畢業生,與侯寶林一起創立新型師徒關係

夏雨田全家福

夏雨田認為,在新時期,相聲不應只限於諷刺,“生活中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那麼多熱氣騰騰的景象,難道與相聲無緣嗎?在花的世界裡為什麼只能寫小蟲?在陽光燦爛的藍天下為什麼只能寫陰影?”他努力嘗試用相聲來表現新的人物、新的世界,雖然難度很大,但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相聲發展的需要。

他創作的《無限青春》《農老九翻身記》《災而不難》等相聲,歌頌了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80年代中國女排五連冠,他創作了相聲《女排七十八號》,歌頌女排姑娘的拼搏精神。90年代海灣戰爭爆發時中國勞工輾轉歸國,他從中發現喜劇素材,寫了歌頌祖國的相聲《歸國記》。他將歌頌型相聲做到了極致,在這條路上堅持了一輩子。(文:何玉新)

相聲行第一個真正名牌大學畢業生,與侯寶林一起創立新型師徒關係

夏雨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