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對相聲文化起了什麼作用?

郭德綱打破傳統,老段新說,古為今用,使相聲既與時代相結合,又發揮傳統藝術的魅力,這是郭德綱的本事所在。所以與其說郭德綱的能耐是在表演“說學逗唱”的四門功課上,倒不如說是在挖掘傳統文化精神的膽識和才識上。

郭德綱自稱是相聲界的“守墓人”,他不取這麼多年來相聲界的陋習——蔑視、輕視、無視傳統,只把它們當作一個將死、陳腐、消極的東西,或者只從它們那裡“捋葉子”,尋找幾套路數、手段、包袱格式,如此等等。不是的,郭德綱認為傳統非但不是一潭死水,反而是變動不居流動著的生命活水。

郭德綱對相聲文化起了什麼作用?

郭德綱不僅從老先生們從來沒有一代不變、沒有一字不改的段子裡得到信心,也從老段子裡的生活至今還在現實中延續著得到體悟。

是的,難道現如今就沒有舊時代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了?他自己的《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不就曾把觀眾都說哭了?老相聲嘲笑的虛偽、自私、貪婪、吹牛等人類通病,不都是還在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的!

郭德綱對相聲文化起了什麼作用?

現實只是傳統的繼續而不是它們的斷離,傳統中那些最本質和鮮活的東西在現實中還是那麼有生命力。對待傳統不只有推陳出新、除舊佈新一種方式,還可以有溫故知新、存舊曆另新一種方式。

郭德綱對相聲文化起了什麼作用?

當然,這或許並不是郭德綱純理性的研究成果,因為相聲界至今也還沒有討論到這一步,他只是從感性上,從他對傳統的“迷症”上,從其對相聲現狀的極度關心和焦灼上,無師自通、自作主張、歪打正著。

郭德綱對相聲文化起了什麼作用?

或者毋寧說不是郭德綱本人才高八斗的天分,只是他背後傳統的淵實厚重,用侯寶林先生當年的話說:“相聲不會滅亡,因為它有五千年的文化作後盾。”而我則認為:形式是有生命力的,只是需要有如侯寶林們那些站立形式頂端的風雲人物。

但願郭德綱們能成大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