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型相聲代表人物馬季到底會不會傳統活?四門捧一枝的驕子!

歌頌型相聲代表人物馬季到底會不會傳統活?四門捧一枝的驕子!

在文字輩老藝人中唯一被譽為“相聲大師”的馬季離開我們已經整整12年了。如今大多數相聲愛好者提到馬季,必先想到他是中國相聲史上歌頌型相聲的傑出代表,這似乎早已成為對馬季的一種標籤化印象。由於受到所處時代背景的深刻影響,馬季創作並表演了一大批反映時代風貌和社會發展新氣象的作品。例如:《找舅舅》、《新桃花源記》、《登山英雄贊》、《友誼頌》等等都是極為鮮明的歌頌型相聲,對此觀眾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類作品有悖於相聲的諷刺作用,也有人認為以主旋律正能量為“樑子”,在其中穿插包袱能發揮相聲演員亦莊亦諧的特點。總之,青年時代的馬季在相聲創作和表演方面充滿著極高的熱情度。

歌頌型相聲代表人物馬季到底會不會傳統活?四門捧一枝的驕子!

對於“相聲大師”的讚譽,很多聽慣了傳統活的老觀眾是持保留意見的。不可否認,放眼全國能創作表演如此多新相聲的演員除了馬季也很難找出第二位了。但也正是由於他說了太多太多的新相聲,才讓不少觀眾誤認為他不會說傳統段子,甚至也教不了徒弟們傳統活。

歌頌型相聲代表人物馬季到底會不會傳統活?四門捧一枝的驕子!

這的確是個誤會,在馬季生前留下的音像資料中傳統活的數量也十分可觀,而且節目類型上比較全面,“單、對、群”都使過。例如:單口相聲《鬥法》、對口的《論捧逗》以及群活《金剛腿》、《文訓徒》都是比較出色的作品。從段子類型上看,柳活、貫口、倒口也都有涉及,例如:柳活使過《學評戲》《學越劇》;貫口活使過《八扇屏》;倒口使過《找堂會》。

歌頌型相聲代表人物馬季到底會不會傳統活?四門捧一枝的驕子!

從上面提到的這些傳統活中,內行觀眾可以看出有一部分並不是侯寶林的傳授,換句話說就是可能侯先生就沒有這塊活。即便師父那沒有的段子,還有當年同在中廣說唱團的另外三位老先生——郭啟儒、劉寶瑞、郭全寶。在以往文章中也曾不止一次提及“中廣四老”,當年四位高人將自己滿身絕藝對馬季一人傾囊相授。這四位掌握的傳統段子數量之多毋庸置疑,試想馬季又怎麼會拿不起來傳統活呢?老郭爺郭啟儒先生曾經說過:“這塊活許我不使,但不許不會。”馬季在其相聲表演生涯中似乎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歌頌型相聲代表人物馬季到底會不會傳統活?四門捧一枝的驕子!

相聲的本質終究還是帶有諷刺功能的口頭文學。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馬季表演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諷刺型創編相聲,其內容針砭時弊的力度不亞於東北的楊振華先生。從最廣為之人的《一名推銷員》、《五官爭功》到反映社會現象的《多層飯店》、《富了以後》都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好段子。雖然對於新一代“相聲大師”的讚譽觀眾們莫衷一是,但馬季從一生對相聲發展的貢獻卻是有目共睹的。

歌頌型相聲代表人物馬季到底會不會傳統活?四門捧一枝的驕子!

壽字輩老藝人中張壽臣、馬三立當仁不讓堪稱大師;寶字輩裡侯寶林、劉寶瑞也是公認的相聲大師;到了文字輩馬季先生一枝獨秀,而觀眾們期待的下一位明字輩有大師風範的翹楚又會是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