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成就了「書碼頭」

大运河成就了“书码头”

1964年,《漁鼓腔》演員合影

大运河成就了“书码头”

“書碼頭”帶活了圖書市場,圖為當年的鼓詞《德州府》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九達天衢,運河之水,賦予了德州“米碼頭”“貨驛站”等美譽。殊不知,過去德州還有個名字叫“書碼頭”。尤其是清末民初,岸邊、城內大小書場上百家,聽客雲集。

德州的書場分為水路和陸路兩種。

水上說書,屬於趕場性質的。早年間,德州運河上還有一種戲班船,叫水路班子,演戲的時候舞臺也搭在船上,看戲的人也是坐著船來看的,把酒臨風聽戲,別具風味。由於唱戲是主角,穿插的說書就是配角了。戲班船是戲班的財產,演員都睡在船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舞臺姐妹》,講的就是戲班船上的故事。

康熙年間,被尊為曲藝界宗師的大說書家柳敬亭,曾隨漕運總督蔡士英沿運河北上北京,途中乘船為同行人說書《談隋唐間稗官家言》,就是這個性質的。

另一種陸路書場,就是比較普遍的了。書場的前身,其實就是茶館內說書的場子。舊時上午熱鬧的茶館,午後便冷清下來,可爐火依舊旺,桌椅也現成,不請上一位說書先生來說一下午,生意便少了許多。到這些小茶館來說書的先生,不是剛剛滿師出來歷練的新人,便是“說漂了”的藝人。當年說書,如果中途說到聽客跑掉而停書,就叫“說漂了”。他們的要求不高,茶館一下午賣七八十個聽客,一天下來他們也可以分到三四元的收入,約合現在的50元。好在場東免費提供住宿,自己的飲食也比較簡單,維持生活不在話下。

1928年,賀風山等在城隍廟東廂房興辦同友茶社,內設茶座茶凳,有100多個座位,從天津請來表演隊伍,主演是樂亭大鼓演員張雲芳,首場演出轟動德州城,為德州建立固定書場之始。稍後,付立山在中山市場內開設書場,有100個座位。1933年,在火神廟南、德縣進德分會西(今迎賓南路附近),先後出現了書場數所,演出曲藝、皮影等。1946年,德州解放,書場大部分關閉。

1948年,張泰泉在火車站南側搭建可容納100餘人的簡易書場,說唱西河大鼓;張玉芳在火車站北側,開設容納80餘人的書場,由演員徐浩嵐當家,主說評詞;範景堯則在中山市場內恢復了原付立山書場。

1950年的時候,侯寶林大師隨鐵道文工團沿德石鐵路線慰問演出,還特意來到張泰泉的書場看演出。後來,在張泰泉的陪同下,侯寶林還到了德州中心文化館,這個館是由德州市教育館演化而來的,1950年剛剛成立。

在這裡,侯寶林和文化館負責人宋書銘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交流,表揚了德州曲藝的發展,並贈送了一部分書籍。當時,侯寶林是中國曲藝改進協會籌備委員會聯絡部部長,這個組織是1949年的時候成立的。

1953年,張泰泉、範景堯先後將書場遷於今解放路新華書店位置和東方紅布匹批發市場位置。 1958年,拓寬東方紅路時均被拆除。

1959年,市政府投資在今南小市位置興建了德州市曲藝廳,兩層150平方米,可容納聽眾200多人,是當時最大的書場。繼而,又分別在黎明街、西街(今曙光浴池附近)設立可容納百人的書場兩處。 1960年在今東方紅旅館附近設有夜市露天書場,四五個場地同時進行,互相較勁,每個場地每天演出三四場,日均聽眾2000多人。

那時,早上忙碌的家庭婦女,到下午空閒時便會到書場聽書,而且一般是帶了孩子去。可小孩聽不懂書,就會吵鬧。好在書場裡有各種瓜子、花生等小吃,孩子們一有了吃食便安靜下來,大人們也就可以安心聽書了。這些從小為了貪吃隨大人進書場的孩子,耳濡目染後對聽書也有了興趣,長大後也慢慢成了書場中的常客。這好比聽客無意中培養了新生代聽眾,聽客源源不斷,書場的生意也隨之興旺。

大部分書場聽客坐的是條凳,中間是一張正對書檯的長臺子,俗話叫狀元臺。坐在狀元臺邊的都是資深的老聽客,說書先生對這些老聽客是不敢得罪的,因為這些老聽客非常挑剔,一不留神說漏了嘴,當場就會被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