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寶林名字的由來

侯寶林名字的由來

侯寶林先生原名叫“侯保麟”。1938年他21歲時正式拜師朱闊泉先生(綽號:大面包)學說相聲,在舊社會相聲藝人與評書等其他門類的藝人一樣,收徒時都要賜給弟子藝名,並遵循師承關係、根據行規習俗“字”排名。其時師父朱闊泉因其弟子(第六代)系“寶”字輩,於是便將新弟子侯寶麟的名字改為“侯寶麟”。”寶麟“與”保麟“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並且讀音相同,但前者系藝名,後者為本名,因此在相聲宗譜裡是”侯寶麟“。

關於”寶“字:在相聲行內師承關係中,本來第四代至第八代是按”德、壽、立、仁、義“五字排名,即作為”寶“字輩的第六代應排”立“字,但是後來實際並未嚴格遵循,因第六代中出了個常寶堃(藝名:常立桐,綽號:小蘑菇),就是著名相聲演員常寶華的長兄、常貴田的父親,他成名早、名氣大,鑑於其在社會上的影響,後來相聲藝人再收徒時,都紛紛按”寶“字排名了(如:趙寶琛、孫寶才、張寶康……)。

1940年侯寶林先生23歲時在天津演出,因覺得麒麟的”麟“筆劃太繁,遂又將”寶麟“改為”寶林“。

這就是”侯保麟——侯寶麟——侯寶林“的變化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