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党政机关工勤人员如何改革?

善无善止


本轮党政机构改革对行政工勤人员没有影响。

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全国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已于3月底前结束,相应的机构已经挂牌成立,目前市县两级正在按新的三定方案进行人员转隶。无论是机构撤销还是重组,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包括公务员、工勤人员均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随职能划转分流调整。行政工勤人员或因单位归并等原因调整到新的单位,但编制性质、从事的工作性质不会发生改变,无非换个单位继续干革命而已。

行政工勤虽然不受机构改革影响,但其本身面临着工种取消的问题。行政工勤从事的主要是辅助性工作,如司机、打印、维修等,这部分工作目前都已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社会化,工勤岗位因此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本着精兵简政的目标,目前各地都对行政工勤编制进行了控制,原则上只出不进,现有工勤人员自然减员,编制退一减一,直至全部核销。行政工勤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


80后小公


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在机构整合、职能整合方面,力度比较大,但对党政机关的公务员和工勤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党政机构整合,是将相近的职能整合在一起,建立科学、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范围,促进权责统一,改变“九龙治水”的困局,使管理权限更明确,责任更清楚,管理更规范。相近的职能进行整合,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原来承担职能的人员,连人带编随职能划转到新的单位。由于承担的都是行政职能,划转整合后同样也是政府组成部门,个人编制和身份不发生变化,不像是事业机构整合到行政编制,原来的人员身份需要转化,存在许多程序上的问题。工勤人员也一样,原来承担什么工作任务,改革后依然不变。

因此,党政机构改革,对公务员或者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来讲,个人身份、承担的职能,甚至是工作内容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依然执行的是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前的人员编制管理规定,即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只出不进、工勤编制只减不增,党政机关的工勤编制随现有工勤人员的自然减员,随退随销。当然,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在改革中,也可以按个人要求,满足“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这一条件的,可以提前退休,交由社保部门保障。也可以申请调整到事业单位,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在实行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还可以竞聘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享受岗位所对应的干部身份。


真宁腔调


工勤人员分为两类,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工勤人员。乡镇工勤人员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怎么改,分为以下几类,

一,乡镇的机关工勤人员可以不参与事业单位改革,是两回事。

二,机关工勤人员转为事业人员后参与事业单位改革。

三,事业工勤人员转为事业管理人员或专技人员。

国家和各地的目标都是对工勤人员进行消化,只会越来越少。


万松山脚下寓公


机构改革不涉及机关工勤编制。

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规定,机关工勤编制只出不进,随退休、调出自然消化,最终取消机关工勤编制。

原机关工勤编制承担的后勤服务职能(驾驶员、打字员、水电工、厨师等)主要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

现在编在岗的工勤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参照公务员发车补。可以继续考取更高一级的技能等级来提升工资待遇,行政机关还是身份管理,行政机关逢进必考,工勤人员转变身份的可能性为零。

目前,各地机关工勤编制(参公事业单位工勤编制)已经不再对外招考,但是在编制空缺情况下安置转业士官是特例,专业不对口无相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转业士官不建议选择机关工勤编制,原因是发展受限制。

公益类事业单位已经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议在可能情况下选择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所在单位有岗位空缺情况下尽可能聘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专业对口有高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可以聘工勤技能岗位。


思想者顿泽


取消工勤编制,对老同志是用较为稳定的合同制


ROMES


在行政单位四十年了,公勤,不知道能否申请提前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