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期貨這幾年,我走過了從生死邊緣到穩定盈利的輪迴

1

成功一定是正確率大於60%

我做期貨從2001年開始,至今多年,前面好幾年都沒有什麼建樹。零零碎碎地虧了不少錢,好在本來就沒有什麼錢,估計下來總共虧了4萬多。從2005年開始,已經開始轉敗為勝,勝多敗少。

2005年10月時,帳戶上差幾百元是2萬,至年底為止帳面已達到32萬多了。我知道,這個戰績並不特別出色,但並非每個人都能辦到。所以我想把我的一些操作寫出來,讓更多的人從中借鑑。

我的操作基本上不是波段,而是隻做日內交易。對於日內的波動我已經很有敏銳感,基本上差不多做十次會贏七次。但我並不是以前就有這個敏感的,而是因為經常運用正確的技術,培養出來的正確的感覺。

墨菲的書上說,贏家是通過多次小虧一把大贏賺錢的,40%的正確贏回的錢大於60%的虧損。但是這種情況,我非常的不贊成。

我認為,必須有60%以上的正確率才真正能賺錢。一旦小於這個正確率,是不太可能成為贏家。真正的大贏家沒有人的勝率會低於60%。而墨菲卻聲稱,最終勝利是通過40%的成功創造的。

勝率總是第一位的,這個不會有什麼疑問。

2

趨勢理念是最重要的

好了,還是說我的過程,我反覆嘗試了許多方法,什麼技術都靈,又什麼技術都不靈。我現在認為,所有的技術都是趨勢的技術,是一種最高境界的理念的發揮。惟有達到這最高境界,對趨勢的感覺心中自有一番體悟才行。否則,什麼技術都無用。它不是對現象的解釋,是心的領悟。

由此,我選擇了平均線作為了解內在東西的窗口,從它的運動我推測出內在的東西,然後又推理內在東西的發展,並用平均線證明。當然平均線是主要的,其次是趨勢線,第三項工具就是實時成交的盤感。

我的工具只有這麼多,沒有再多。一點也沒有再多的東西。中心只有一個,就是趨勢的理念。這個理念我不會輕易與人深談。許多的經典書裡也不會輕易講這個,它是所有成功者的秘密。


做期貨這幾年,我走過了從生死邊緣到穩定盈利的輪迴


3

感覺的丟失

2005年開始,我的戰績一直保持不錯,方法我已經找到了,但是問題是,我經常丟失這個方法打了一段時間,非常的順手,不免飄浮起來,可是卻意外地發現,不久,我的成功率開始下降,我心中的理念和技術的理解發生了問題,似乎變了形,原來是怎麼想的和操作的,居然有些偏了道,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連續幾周敗多勝少,再也沒有了那種清晰和無比自信的感覺了,一下子從頂尖狀態跌到了再低級不過的層次,而且一點也找不回那種連勝的感覺了。

每天收盤後,我不敢大意,開始認真尋找問題所在,並且進一步做理念上的分析和研究,不斷做筆記,理論研究的很多,筆記也寫了許多,可是仍然找不回那種感覺。不知道當時運用的什麼方法,居然能連勝.情況持續了好幾周,帳面一再虧損,好在我通常都不會把損失隨意放大,贏利可以不封頂,但是每次預設的虧損限度卻不能不加以控制.但是不管你對虧損如何的設限,只要你打不贏,就會不斷虧損.黴運就這樣一直揮之不去.心情也特別煩。

4

重新找回

正在我愁眉緊鎖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星期六我獨自來到了一個小區的露天廣場,這個廣場離市區較遠,平時人很少,我喜歡這裡的安靜、露天、邊上有不少椅子可以坐。這一週又是很不走運的一週,轉了半天,也沒想到什麼突破性的東西。就近坐到一張長椅上,頭腦裡依然沒有停頓,又隨手把帶來的手提包打開,找出一些筆記本看看以前的一些記錄體會什麼的。我的筆記本很多,洋洋十萬言,一把辛酸淚,都是這幾年來含辛茹苦的經歷。拿出來的一本是當時最近幾個月的,就仔細地翻看起來,看到了幾個月前的一篇,這一篇字不多,總共只有寥寥五行,一看完立即振奮起來,頭腦裡一下子變得清爽明亮起來,當時我就知道了,我又回來了!就是因為忘了這個心法,導致章法大亂。

僅僅看了這五行字,心中一切就明白了,所以立即把筆記本裝到包裡不再看了,也用不著看了,因為知道其餘絞盡腦汁寫的東西都是忘了這關健的地方的。

接下來的一週對盤面再度胸有成竹,盤面是無法逃脫我的控制的,這一週再度大獲全勝,以盈利17%結束,一掃幾周的陰雲。從這裡開始,我不敢怠慢了,每天把操作心得記錄下來,以防再忘掉。

5

反覆考驗

下面,我將步入另一種岐途,這使我又經過好個星期的徘徊。儘管原來的方法成功率很高,但內中的道理卻並非特別的清晰.甚至於不能很清楚地表達出來.因此慢慢地隨著思考的增多,許多的疑問擺在了眼前.我就是那種一定想知道為什麼才肯去幹的人.如果為什麼變得模糊起來.我就會不斷地會鑽牛角尖.而再次走入衚衕.

有些事,只能在大概的範圍上是正確的.它永遠也無法精細.無法具體.只有在大概的情況下它才是最全面的.你只能站在遠處擁有它,但你永遠無法走近它.你越走近它,你就越失去它.你要站在不遠也不近的位置上才能看清它的原貌.

一個道理裡面還包含道理,如果你追求裡面的道理,那麼就錯過了本來的道理.一個道理外面還有更高的道理,如果你站得更遠,你還是錯過了本來的道理.你需要的就是那個中間的一層道理.走得近走得遠,你都將失去它.

是的,我再一次失去了我的最了不起的發現.我試圖與它走得更近.接著幾周開始鑽衚衕,但是成功率開始下降,我再次捧起筆記,處處是我原先的方法,可處處又不是。

但這幾周成績並沒有那麼壞,互有勝負,帳戶保持水平略微上升的態勢。

6

答案就在眼前

不過,畢竟重要的東西已經找到,惟有千萬遍錯誤中才能產生正確的方法和理念.不經過無數的錯誤,不可能會有正確.當我經過無數的錯誤,就是我已經知道了無數種失敗的方法.所以過去的錯誤是我良好的基礎.知道的錯誤越多,對一個人越有好處.

很快,我又回過神來了.不再糾纏於更多的為什麼.只要在這一個層次上我瞭解了它就行了.如果試圖進一步瞭解,是不顧眼前的答案而再去尋找答案.任何現象之間如果有因果關係,那麼不需要再瞭解更多.答案已經很明瞭了.不需要問更多的為什麼,為什麼後面還有為什麼.

理解一切只能是在這一個層次上理解它.不能是下一層上也不能是上一層上.上面永遠有上面,下面永遠有下面.無窮無盡,你只要在哪一層上能用就行.別的層不需要了解.

如果進一步追究,是把問題複雜化的.徒費心力而已.所以我不再追問下一次價格再次觸到趨勢線時為什麼它就會形成阻擋了呢?或者問均線形成多頭排列為什麼就容易漲了呢.也不再問為什麼波浪理論為什麼這麼神秘?為什麼三推升浪過後,價格就容易到頭了?沒什麼,因為這種現象普遍存在.這就是答案.

你只能站在這一層次上,而不能再往裡進一步.只要你不再進一步,你就掌握了它.好在,我還算一個明白人,事情就不再過多地追求終極道理了.所以很快"模糊地"掌握了我的"重大技術",我至今對於趨勢依然在這個程度上理解.很快,操作又變得容易和順利起來.

經過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帳戶總是一再刷新,已經增加了一倍多,達到5萬可是這時候新的問題又來了。

7

靈活用兵

今年的四五月份左右,靈活用兵思想是我在趨勢理念上獲得巨大突破之後的又一大突破,以前的操作是藉助於趨勢理念和實效的操作經驗與技術,但仍有滯重之感,缺乏靈巧。達不到進退自如的程度,重心虛實的轉移不靈活。一個人看對行情只是一半,而且還不是重要的一半。

一個人根據行情如何使用他的“兵力”,如何機動地投入兵力轉移他的重心才是更重要的另一半。這重心虛實轉換才真正體現一個人的指揮藝術。

操作多年而不建功立業者大都是不悟虛實轉換。許多人其實技術上是有功底的,但在兵力運用上卻一敗塗地,前面連續的勝了幾場,後面只有一場失敗就前功盡棄,有的人前面連戰連敗,後面打了一個勝仗,全面收復了失地。

單從勝和敗的次數對比上得不出一個人一定贏一定輸,雖然我前面說過,一個贏家勝率通常都在60%以上,但不是說勝率在60%以上的人都是贏家。當然,也未必勝率低於60%就一定是輸家。

好了,基本的道理我想已經在大體上說清楚了,如果再過多地進入細節,反而使人忽略掉總體思想。正如我前面說過的,答案僅只能在一定的範圍上,無法靠的太近和離得太遠。否則,要麼陷於盧山中不識盧山,要麼離得太遠以致看不清事物的輪廓。

情況就是這樣,至今為止,我在兵力運用上都很講究,不再象以前那樣滯重。戰場上的風雲是變幻的,戰場上變得很血腥時,兵力控制稍有失誤,損失就會很慘重。自此以後,大的失誤很少發生過,帳戶也不象以前波動特別地劇烈,當然大的獲勝還是經常有,這主要得益於我的成功率通常不低,每獲勝的幾把裡面總有一兩把收穫很大。

所以到了大概在今年六月底時,帳戶重上了10萬,期間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失誤。也是寶貴的一段成功經歷,怎樣打和怎樣想的,我在筆記上作了詳細的記錄。至今這些圖表和記錄都在我的案頭時刻放著,在我感到稍有些偏了航向的時候,我就會去翻看它們。

8

成功要靠程序來保證

世上的事之所以能被認識,就是因為它和另外的某物或情形相同。沒有同一性就是陌生的,無法認識。之所以能認識,是因為相同的緣故,知一而知二知三。

當一個人經過無數次的交易和學習實踐,就應當建立起一個基本的方式和程序,然後按照這個基本的方式和程序處理各種情況。這時候才真正上了路。前面做期貨好幾年,我都不瞭解程序和堅守程序的重要性。程序就是一種概率的保證,是普遍的共性。違反這種共性,就失去了概率的多數。堅守程序,就是堅守以往大多數相同的情形和結果。

一致性的重要性就在於,它遵循著通常的情況,站在最大的可能性上。朝三暮四忽東忽西無疑是大敵。不遵循大多數而臆行未經確證的少數。至於它的結果就正好反過來,大多數的情況會失敗。通常的情況才是我們行事的基礎。

我做期貨好幾年無論在看盤技術上還是操作策略上,往往都是臨時起意,不遵循通常的情況或者根本就從來缺少總結,沒有什麼守則,無程序可遵循,無章法可言。比如日內還是波段,日內價差還是日內趨勢,以趨勢形態為主要依據還是以均線為主要依據,什麼情況對應多少倉等等都從來不明確。

好了,依然還是那句話,有些道理不能說的太過具體,基本的道理是建立在所有具體之上的共性。太過於具體化和個別,就容易忽略掉基本。而這個基本才是對我們最有預見價值的。它是所有具體和個別的通常情形。

9

要有大局觀

胸無全局不落一子。戰爭中,是不是發現了一股敵人就要上去打呢?不能!一定要把各方面情況瞭解清楚了,才能行動。這前面的小股敵人你看到了,周圍主力部隊的敵人你看到了嗎,你沒仔細看就上去打,你搞不好就被敵人全殲!

期貨的大局觀,主要就是對趨勢的演變有一種總體感覺。不能是臨時起意,不能是當前有小便宜可貪先貪再說。先戰而後求勝是缺乏大局觀的;先勝而後求戰是先有大局觀後開戰,在大局上先確立了戰略優勢,去戰戰略上的已“敗”之敵。

有了大局觀之後,往往注重的是大局,局部的精確性就次要了,與只想搶兩個點算事,是兩種不同的思想境界。前一種是控制全局的,後一種是挨著什麼就搞什麼的遊民。

這兩種思想是造成人天壤之別的巨大分水嶺,無論在什麼領域。

大致的情況:

在交易系統上,應當有較為穩定的一套操作依據始終如一,同時分別對應著倉位,注意季節的時常變換,調整播種量。春天就應當多播種,可能的收穫會很豐富。秋冬不利於作物生長,大量播種有顆粒無收的可能,只宜少播些,應當大部分作為存儲,等到來年春夏再大量播撒。

能夠始終遵守是不容易的,人常常會自作聰明,總想特例。從而缺乏始終一致,無法利用概率來保證成績的穩定性。

有了“一般”的基本依據後,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和執行。有如固定的工作一樣,按照流程操作,既不能早也不能晚。盤面雖然變化萬千,然而這項工作程序卻是固定不變的。成為一項死活。

以框框和條文規定了下來,有如法律之於社會,無法則亂。法為立國之本,規則和程序就是期貨成功之本。

期貨裡常常有許多的誘惑使人產生急燥情緒,欲速通常是這項固定程序的大敵,它會使人不去遵循往常的規則。最大的誘惑就是市場經常流傳短時間暴富的話題和各種幻想。其實只需老老實實地按照流程工作就是了,其它的都不是以你的主觀能改變的。

這篇文章,看似盈利很快,其實不然,一個人如果老老實實地堅守他的成功的方法而不輕易越軌,達到這個成績並不難。我每週的成績通常在4%到8%之間。事實上,這個成績並不是特別地難取得。我對這個成績並不很滿意,因為我總是感覺我每週總有許多筆做的相當差勁。雖然我也不斷改進,但我仍然避免不了這些經常的敗筆。如果不是這些敗筆存在,我每週成績應當至少10%以上。但是我不應當過於苛求自已。

期貨交易是一個學無止境的手藝,在我潦潦草草地完成了這篇作戰歷程後,又感覺有什麼話很多的念頭想要寫出來,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闡發。

看了下,有許多重要的問題和一些核心思想還很少有人深入。有些東西是想保守,可世界之大,又豈是你一個人公佈了什麼東西就能影響自然的法則。

【後記】

儘管裡面談的許多方面都很重要,但是所有讀者都應當注意,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技術分析這一塊,我在裡面談了三種技術工具,每一項都很重要,又都不重要,為什麼呢,同樣一把劍有的人用得出神入化,有的人卻礙手礙腳.好壞不在劍上,在哪裡呢,在人的心裡。

技術的東西必須與他的深信不疑的哲學體系相為一體,有其內在的思想根源支持,這樣的技術才是根深蒂固的。技術就是一種思想。否則,道聽途說來的技術,用起來也缺少內力,就象個浮萍一樣,一經風吹雨打,就打得七零八落,左右搖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