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进入“寒冬”,为何大部分汽车不低价多卖?

用户65940905


☆汽车低价促销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产品要有个足够的利润空间,这样厂家和4S店才有资本打价格战。在汽车利润有限的情况下,汽车卖一辆赔一辆,那么谁还会以量换市?



汽车市场低迷和车辆的价格关系不大,作为想要够车的车主来说,手里有一万可以买辆二手车,手里有10万可以买辆自主品牌汽车,手里有100万可以买辆进口的豪车。只要消费者有购车欲望,车辆是否打折不受影响,最多是从东家换到了西家,但是在总量上汽车的销售量没有变化。换句话说,即使不降价,该买的也照样买,该不买的降价也不会买。


汽车市场低迷和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没有信心,例如交通出行的便利,例如汽车市场的饱和度和交通的拥堵等等。在中国车市经过长时间的放量增长后,短时间的调整和缓冲也是符合商品市场的一个变化规律。

汽车降价销售在短期内可能会刺激消费,但是从长远角度出发,这样做会打击消费者的信心,谁也不会购买一件持续降价的商品,因为入手即意味着赔钱。


另外,汽车降价还涉及到谁让利的问题,在汽车出厂价不变的情况下,4S店单方面降价促销势必伤其筋骨。在汽车市场价格逐渐透明化的今天,汽车销售利润有限,许多4S店要依靠返点,增值服务和后期维修保养等收入才能维持运转,如果再降价促销,对4S店的经营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关键的是,这其中还有多少可控的利润空间。


对于厂家来说,车型的细化越来越明显,每个车型的价格都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如果单一对某一车型降价,势必和其他车型市场重叠。这就逼迫厂家对整个车系进行价格调整,这种动一发而牵全身的事厂家显然是不会做的。

另外,厂家每年根据市场的销量和自己手里的流动资金来控制产能,厂家自己手里会有库存,但相对而言,这个库存更多的是积压在4S店手中。汽车销量不好对厂家有压力,但更多的压力来自销售环节。如果厂家不是因为资金链不能为系,不是因为老旧车型换代,是不会大幅下调价格的。





仔细观察的同学会发现,那些频繁降价的车销量反而并不好,这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关,买涨不买跌。购买汽车虽然不能升值,但贬值太快也让人受不了。频繁的降价促销会影响车辆的保值率,汽车的保值率是根据新车的价格为参考值计算的,汽车不断降价意味着车主手里的商品越来越不值钱,这时消费者就更不敢买车了。


和降价促销相比,厂家和经销商更愿意以礼包和优惠活动的方式变相的促销。对于刚需的人,不降价该买照样买,对于没有用车需求的人来说,你降多少该不买还是不买,何况还有我这样根本就买不起的人呢。


朱博士白话发动机


虽然汽车销量有所降低,但是仔细观察一下,销量下跌的车型几乎都是入门级别平民车型。而中高端车型销量下降不明显,部分车型甚至有一定的增幅。说明中产阶级购买力并没有下降,换车频率高。只有平民阶层购买力有所收缩。而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销量会逐步下降的。如果基层购买力下降,那么换车频率必然下降,汽车销量也必定会下降,降价也不会促进汽车消费,如同汽车下乡一样,第二次下乡,有一定幅度的优惠,但是销量真的上涨了么?前几天还爆出某品牌汽车销量造假的新闻。



而大部分车企为什么不降价卖车呢?这个就是供需问题造成的。例如某某车逆势加价销售。例如本田冠道、CRV等车型,曾经在指导价基础上需要加几万装饰才能买到。即使这样仍然供不应求,大众的途昂上市之初也是叫加价的。你想啊,加价都阻拦不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为什么要降价销售呢?值到机油门事件后,本田汽车销量直线下降。这时候不但不加价,反而降价销售。销量果然逐步回升,神车虽然一度折戟,但是元气恢复后销量迅速蹿升。类似这样的车型降价都可以取得较高的销量,即使机油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消费者购车的热情。如果没有质量缺陷,冠道、CRV等车型还在加价销售,这类车型是不会降价卖的。



无论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销量低的车型都不能随随便便降价,或者大幅度的降价。大部分除了正常的优惠外,只有清仓处理的车型会低价甩卖。例如平时指导价优惠2w,换代清仓时可以达到4w,虽然销量上去了,但是库存车型售罄后销量也就跌了,因为新上市车型优惠幅度不会这么大,也无法做到这么大。而某些车型一直在指导价基础上优惠几w,例如大众系列、奥迪系列,不在指导价上优惠几万都不好意思。这种优惠可以看做是汽车价格的水分。不能在优惠的基础上降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车辆是有成本的。售价是不可能低于成本的,所以低于成本的车型只能是清仓处理,换代的车型。
  • 如果生产出来的汽车低价卖,不赚钱或者赔钱卖,那么这个厂家也离倒闭不远了。例如你上班不要工资,甚至自己贴钱。这种情况能维持多久?汽车销售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利润支持,那么4s、厂家都得死。烧钱能维持多久?特斯拉么?
  • 即使为了提升销量而保持一个比较低的利润,秉承薄利多销的政策,但是这样的做法仍然不会有足够的利益支撑车厂走下去。只有热销车型可以做到薄利多销。
  • 利润不足,研发就没有办法进行,车型就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一味生产老旧车型依靠低价销售就是恶性循环。最终这个品牌将会被玩死。

降价促销干得最漂亮的就是长城汽车。在销量冠军即将不保之时,果断降价销售,降幅最高达2.6w。降价后的车辆性价比迅速提升,销量暴涨,重回冠军宝座。但是市场上能有几个哈弗呢?哈弗销量高,车型成熟,成本可以压缩到最低。只要有稳定的销量,每台车赚几百块都可以。而其他销量低下的车型,生产量低成本自然会高一点。而这种滞销的车型,滞销的原因不一定是售价。换句话来讲,即使把价格降到成本价,也不会有竞争力。例如哈弗的M6,紧凑型SUV就卖6.5w元。其他品牌同级别的车型,有谁能卖到这个价格?即使价格相当的车型,又有谁的性价比能比的上M6呢?M6就是老款H6,因此M6的质量与口碑是同价位车型不能比拟的。
可以看出销量低的车型,即使降价卖也不会取得理想的销量。而一旦某销量平平的车型突然降价,那么竞争对手也会立刻跟进。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客户被竞争对手抢走,此时降价依然不会影响大体销量。每个品牌的汽车都在时刻调整保持自己的性价比,贸然降价,混战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而主流车企并不会打价格战,汽车成本在不断的被压缩也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物价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汽车售价确在不断的下调,而配置确不断的升高,这就是变相的降价。总体看来大家都在走降价的路线,除了豪车,主流车型单车利润都接近(合资比国产高) ,除非特殊情况搞降价,否则都不会大幅降价促销。


水墨丹青一世情


记得小学政治书上说的,养奶牛的愿意把牛奶倒掉,也不愿意给穷人快饿死的喝。汽车也是一样,即使破产了,也不会给消费者免费或者特低的价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