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親王奕譞:誠惶誠恐,明哲保身

醇親王奕譞:誠惶誠恐,明哲保身

自從自己的兒子當了皇帝后,醇親王奕譞事奉慈禧太后更加兢兢業業,態度也更加誠惶誠恐。一方面是太后屢賜恩榮,另一方面是奕譞屢次辭謝。光緒帝即位,他就辭掉一切官職。“親王世襲罔替”的恩典是力辭不準才接受的。以後幾年裡,他的惟一差使就是照料小皇帝讀書。然而,慈禧太后希望利用他來削弱奕訢的權力。光緒十年(1884)罷去奕訢軍機大臣後,慈禧太后命,今後遇有重大事件,先與醇親王商辦。這意味著給了他前所未有的大權。

按例,男子結婚便算成年。光緒帝如果結了婚,太后理應歸政。這當然非慈禧所願。於是就在光緒帝婚前,由奕譞帶頭向太后叩請繼續“訓政”數年。

醇親王奕譞:誠惶誠恐,明哲保身

奕譞對皇太后誠惶誠恐的心理,不僅表現在他的一切言行中,連家中的陳設也帶有痕跡。他命名自己住的正房為“思謙堂”,書齋為“退省齋”。書齋條几上擺著的“欹器”,刻有“滿招損,謙受益”的銘言。用以策勵自己和子孫戒盈戒驕。他自撰的治家格言有這樣一段話:“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大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其實他最擔心的,還是在政治上招災惹禍。正是由於他熟諳“明哲保身”的技巧,得以在慈禧太后的陰影下位極人臣,在風濤兇險的政壇中一帆風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