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招来3个人,两天离职2个?

作者:冰雪,环球人力资源智库签约作者

HR招来3个人,两天离职2个?

王广是一家电商公司的招聘主管,这家公司位置偏辟,很难招到人,所以最近为了招到运营人才,王广一直加班加点,在网上、人才市场发布招聘信息。通过简历筛选、初试、复试、薪资谈判等一系列流程后,等招来的3个人都确定入职,王广才松了口气。

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其中一个新员工发了一个短信说不来上班了,下午另一个员工也说不适合,直接走了。王广又急又气,心想,到底是自己哪方面做错了?好不容易招进来的3个人,两天就走了2个。

其实上述案例中,刚招来的新员工很快就离职,这个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

而我们需要从新员工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度、企业是否能够快速接纳新员工、在招聘过程中是否承诺过多等几个方面分析新员工的离职原因。

离职员工本就不是我们招的人

很多时候,招聘人员为了完成每月的招聘任务,不管应聘者是否符合企业标准,只要差不多就招进来,导致素质和能力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

有时候利用高薪资吸引能力强的员工,但员工进来后,发现企业不能为他们提供实现自我价值,就会很快离职。

企业文化不适合新人

现在很多公司都喜欢“加班文化”,但新员工不喜欢加班,来到公司发现天天加班那不是加速离职吗?

很多公司缺乏让新人快速融入到企业团队,氛围难以适应,新员工发现新公司与上一家文化有很大差异,从而不能适应新公司文化,就会导致快速离职。

公司内部新人入职引导机制缺失

很多公司企业内部没有一个新人入职引导机制,新员工进来后,就被抛到一边,没人搭理,无所适从。

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性差,新来入职只让他做一些打杂工作,导致与期望相差太大,也会快速离职。

在面试中承诺太多

很多公司为了吸引应聘者,给员工画大饼,告诉未来前景有多好,告诉会有很好的福利,结果真正兑现的时候,却是一场空,忽悠一时,最后把员工忽悠跑了。

在面试过程中承诺过多,导致新员工入职发现与面试时承诺的没办法实现,强烈的落差感也会导致新员工快速离职。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

提高面试官的面试能力

企业如果频繁出现新员工流失现象,人力资源部门要首先进行检讨,问题是不是出在自身。

评估面试官是否拥有筛选和评估应聘者的能力。面试官在招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公司用人标准筛选合格的员工,评估应聘者的能力是否适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对于能力不行的员工要杜绝进入公司,能力太强要考虑是否能留得住,或者安排到适合的岗位。

有位老板跟我说:“我们公司的财务做账简直太荒唐了,不是记录出现错误,就是计算有问题,真让人头疼。说了很多次就是改不了。让她做了人才测评后,才发现它更适合做业务,于是,给她调换了岗位,不出3个月她就做到了销冠。”

所以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干擅长的事,努力营造人尽其才,员工才会有动力,降低离职率。

前期把控应聘者的求职动机

求职动机可以通过提问应聘者的方式来获取,例如在面试过程中问上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求职者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者自己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期望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适应什么样的领导风格?如果现实和希望不一致,将会怎样应对?

通过这些问题去了解应聘者与公司文化匹配度,了解应聘者的期望值、满意度与承受能力,当一个人有强烈的求职动机时,他会认真考虑这个职位给他带来的价值,以及给他有他无法得到的东西,进入岗位后一般他们很快适应环境。

而且在面临困难和环境,也会有很好的承受力,不会轻易选择跳槽,否则求职动机与他们不相符的话,进入岗位,很难适应环境,遇到困难很容易动摇,从面产生消极的状态,就会产生离职。

重视应聘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

面试官要向应聘者阐述企业文化,介绍公司的发展发向,未来的发展,工作内容,清晰阐述企业文化特点。

比如公司如果存在加班文化,甚至是996加班制度等,在面试的时候就要问清楚应聘者的看法。判断应聘者的态度和诚信,想一下企业文化是否适合应聘者个人发展,了解应聘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如果不认同,最好别让他入职。

制定合理的新人入职流程

合理的入职引导机制可以让新人快速融入公司文化,尽快适应新的岗位,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有效沟通,不要把新人交给用人部门就不管了,交待用人部门多关注新人。人力资源部也可以经常和新人沟通交流,帮助她们融入公司,比如做入职培训,实行老人带新员工的师徒制。

人力资源部需要和用人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合力构建和谐、轻松、有效的团队氛围,谨防新员工流失。还要向公司各用人部门传达“用人必须先培养人”的观念,让用人部门明确培养机制,协助新员工熟悉和适应岗位。

人力资源部是新员工第一个认识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上多给予帮助,做新员工朋友,给予温暖。

作出合理的承诺

面试官在向应聘者承诺时一定要慎重,不要为了完成招聘任务就随便像应聘者许下超出公司范围的承诺。

如果作出承诺,那也要对承诺的时间和条件解释清楚,如哪些承诺在什么时间能兑现,哪些做出业绩才能兑现。

我们在面试时不要含含糊糊,对应聘者的问题总是一概而过,正面回答,给应聘者一个清晰而满意的回答,作出的承诺要给予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